第359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359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二天,拾光映画的编辑部。

    会议室里弥漫着咖啡因和纸张油墨的混合气味,打印机吞吐着温热的《深空防线》新稿,温岚指尖划过洛珞亲批的“磁单极子”旁注。

    温岚拿起那份《深空防线》的新稿,封面左上角有几个锋利的笔迹——“深空防线(洛珞批注版)”。

    她一页页翻过,目光在洛珞龙飞凤舞的批注和添加的几页设定附录上流连。

    最终,她的视线定格在关于“暗影族”能源窃取手段和“潮汐撕裂”虫洞原理的全新阐述上。

    “‘磁单极子’……‘量子真空涨落诱导局部时空曲率畸变’……”

    温岚喃喃念出声,苦笑了一下,把手稿轻轻放在会议桌中央:

    “各位,老板的新思路来了,都看看吧,真正的‘硬菜’。”

    几只手几乎同时伸向稿纸,然后便是一阵倒吸凉气声此起彼伏。

    “老天!”

    年轻的执行编剧小李刚看了几行设定附录,就感觉太阳穴在跳:

    “洛总这是把《自然》直接塞进剧本了?‘离散型能量场梯度下的磁单极子阵列诱导’……这每个字我都认识,连在一起我怎么一点都看不懂了”

    资深剧本顾问老张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密密麻麻的公式符号:

    “这恐怕得查学术期刊数据库,洛导的批注简直就是在写一篇关于磁流体动力学和非欧几何在科幻设定中应用的迷你论文。”

    “看看这个虫洞生成的描述:层层螺线嵌套的引力透镜结构,核心涉及磁流体数值模拟?我的理解是,虫洞也不能是个旋转的黑窟窿那么简单了?”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视效总监赵刚——“老赵”。

    老赵早就瘫在椅背上,听到自己的名字被cue,他才从无力的状态中稍稍回神,抓起桌面上那几张洛珞亲手勾勒的虫洞设计草稿。

    “量子真空涨落诱导局部时空曲率畸变……洛总是真敢想,这设定比暗物质还夸张。”

    “这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当编剧,剧本简直就成了超纲的物理卷子。”

    视效总监老赵苦笑摊开虫洞设计图,层层螺线嵌套的引力透镜结构复杂得令人目眩。

    “他要求‘潮汐撕裂’得用磁流体数值模拟渲染,说光靠粒子特效糊弄人——我组里小孩头发都薅秃了。”

    “看看这个!”

    老赵的声音带着控诉的沙哑,手指点着洛导线条简洁但含义深刻的手稿:

    “洛总说了,光靠粒子特效加光晕、扭曲空间滤镜迭加是‘糊弄人’!他要的是……,符合洛总附注理论核心的精确数值模拟渲染’!伙计们,听见了吗?”

    他痛苦地抓了抓自己已经不富裕的头顶:

    “我们视效组那群小孩,建模画贴图绑定灯光玩镜头是一把好手,可这……”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理解又不失苦涩的哄笑。

    “还有这个‘土卫六联合政府’的系统后门描述。”

    小李又指着剧本批注的另一处:

    “洛导加了一句:‘利用特定中微子束与冰下液态水层反馈信号进行数据注入’……这虽然比我们原来的‘超级黑客敲键盘’科学一万倍,但,这玩意儿该怎么视觉化?总不能就拍几个雷达屏幕闪烁然后角色说‘中微子信号注入成功’吧?”

    温岚作为统筹,是会议室里相对清醒的一个。

    她深吸一口气,合上让自己也有些眼花的剧本。

    “好了,都收声,抱怨归抱怨。”

    温岚的声调不高,但带着某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洛总能来改你们的科幻剧本,是整个剧组的荣耀和机遇,虽然……这难度确实有点超纲。”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这倒不是因为洛珞老板的身份,众人只顾着捧臭脚,而是真心的认同。

    别的不说,就昨天洛珞那一句“用《流浪地球》的道具和特效组”,就足以让他们为之疯狂了。

    要知道……如果这部剧没有洛珞横插一手,虽然依旧会上马,但最多能有《源代码》的待遇就不错了,投资力度可能还要更差一点。

    但有了洛总这句话,一跃就变成了跟《流浪地球》“同级别”的科幻大片了,虽然总投资肯定差的很远,但道具精度和特效上他们是不用担心了。

    别觉得时光科技特效组都建立完成,怎么还敝帚自珍,连自家人用都那么费劲。

    实际上做特效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且不说人员精力和费用的付出,单是随着《源代码》崛起,以及《流浪地球》完成拍摄后,那些随之而来的大订单,就让他们应接不暇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内地还从未有过一家这样能媲美好莱坞特效的团队,而且价格相对实惠太多了,他们当然心动了。

    所以别看拾光映画和时光科技一家亲,分别是洛珞的左右手,但……那是洛总的左右手,不是他们的,特效团队他们也只是有近水楼台的便利,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而现在有了洛总的尚方宝剑,《深空防线》的规格直线上涨,他们的价值也会随着水涨船高。

    毕竟如果这部戏播出后,要是也能打破个什么票房纪录,超过《流浪地球》他们是不指望了,但要是能超越《源代码》……那作为联合编剧,以及各个职位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地位也会大不一样。

    所以他们当然会激动,至于现在……看着那些如同天书的稿子,只有痛并快乐着了。

    另一边温岚的话还没有说完,她环视众人,眼神变得锐利:

    “记住,第一,洛总的要求是科幻设定必须逻辑自洽,经得起他这种级别的学者推敲,他追求的不是‘看起来像’,而是‘原理上可能’,至少是在已知理论框架内能够合理想象的。”

    她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第二,我们拾光映画凭什么能在科幻类型片里杀出一片天?凭的就是这种硬核的追求和独特的风格!”

    老赵闻言率先做出反应,重新拿起那几张虫洞手稿:

    “没错!温总说得对,那我这边就得提前动了,先找几家专门做科学数值模拟软件外包的团队谈谈,看看他们能不能接这种定制需求。”

    “同时还得招几个真正懂流体力学和计算物理的顾问,至少能跟程序员和艺术指导对上话。”

    老张则摊开笔记本:

    “设定这边,咱们得来个集体大扫盲,再发动编辑部所有人,分工把洛导新加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弄清楚,哪怕是最浅层的解释。”

    “然后把这些艰涩的玩意儿,想办法转化角色能说出来的台词,或者设计成看得见的视觉符号。”

    “比如‘磁单极子’,能不能设计个造型奇特、会释放特殊辐射的设备?‘中微子注入’不能光拍屏幕闪烁,想想泰坦的地下海洋环境,有没有我们能表现的‘反馈’现象?”

    小李立刻接上:

    “明白了!我现在就列个知识清单,马上开始查资料!争取把洛总的概念拆解成我们能消化的模块,张导,到时候还得麻烦您帮我们把关,别转化歪了。”

    会议室的氛围渐渐从恐慌转变为一种压力巨大但目标明确的焦灼。

    打印机还在微微发热,散落的稿纸上布满洛珞那极具识别度的笔迹,仿佛一座由公式和数据构成的山峰,矗立在编辑部众人面前。

    温岚看着大家开始忙碌起来,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挑战是巨大的,但拾光映画骨子里那种“要做就做最好”的劲头已经被激发出来。

    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编辑部将与各种物理概念、数学模型、复杂公式为伍。

    这不是普通的剧本改编,而是一次由顶尖科学家领航,向着科幻作品硬核与视觉奇观峰顶的艰难攀爬。

    “都动起来吧。”

    温岚沉声道。

    拾光映画编辑部里的灯光,在这几天里从早上一直亮到深夜,照着一群埋头于物理难题和故事创作中的身影。

    对他们而言,《深空防线》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属于他们自己的“征服深空”之旅,也在这堆燃烧着脑细胞的文稿中,悄然启程。

    拾光映画发生的一切洛珞并不清楚,也不知道因为他的布置,有多少“文盲”编剧因此熬秃了头。

    因为此刻他已经在按照计划,前往京城基地的路上。

    不过就算知道了也无所谓,标准是不可能降低的,高标准打造出来的高价值电影,那些编剧到时候都是受益人,这很公平。

    至于那些在他看来其实很浅显的科幻知识,如果他自己出手,可能连一个星期都用不上就可以改编完成,但他却一点这么做的打算都没有。

    这就是他开了两家公司的好处,这么多人也不是白养的,一个人也许不起作用,但一堆人聚集在一块总能帮他分担一些,剩下的时间不知道可以做多少他想做的事。

    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他突然想通了。

    原来不仅是在写剧本和拍戏上,即便是夸父工程的项目也是同理。

    他这么着急的打算拍戏拿积分,为的就是给自己在任务期内完成聚变之火的点燃,加上一层保险。

    虽然京城基地的“伪弹性崩溃”、沪上的磁热耦合失超、合肥的激光同步性极限,这三座技术大山沉甸甸地压在工程进度表上。

    但其实他完全没有必要把压力全放到自己身上。

    各个基地汇聚的都是国家这一领域最顶尖的人才,虽然在此之前,聚变道路上并没有走几步,但那只是因为方向不对。

    “路是对的。”

    这一点他无比的确信。

    夸父逐日方案跳出了稳态的泥潭,抓住了脉冲能量释放的本质。

    精准爆破…液态LiPb三合一…仿生蜂巢基板…核心的物理推演和工程框架经过了初步验证,强磁场失稳的解决就是最好的注脚。

    这个方向没错,那么……

    王启明、李卫国、陈光华、周建军……一张张或沉稳、或锐气、或内敛的面孔在他脑海中浮现。

    万明远院士的举荐信上圈出的名字,都是各自领域内最拔尖的专家,国宝级的人才。

    张云超说“要人给人”,给的就是这些“人”。

    “不是我一个人的战斗”

    洛珞此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以前或许是他推演、他设计,但现在,是整个国家顶尖的头脑,在正确的蓝图指引下,朝着同一个目标开火。

    王启明对极限辐照材料的理解无人能及,李卫国在微型超导磁体的造诣登峰造极,陈光华几十年的激光功力炉火纯青…这些人在各自的位置上,看到的细节,能想到的解法,未必会比他浅薄。

    现在他必须确保这艘搭载着人类未来能源希望的巨轮,航向绝对正确;

    一旦航向校准,船上的每一位顶级水手——这些国宝级专家——他们的每一份智慧火花,都将被充分点燃。

    集思广益……这四个字在他心中格外有分量。

    在正确的框架内,无数个灵感碰撞、无数次技术试错,总能趟出一条路来。

    “一个问题的提前攻克”

    他心中默算。

    “就等于省下了一份可能需要耗费我数百乃至上千积分的关键解决方案!剩下的积分,就可以用到刀刃上,解决那些真正超出了当前人类科技认知极限的‘钉子’问题,或者留给后面必然会出现的新挑战。”

    这种感觉,像是在指挥一场巨大的棋局。

    他落子定下了最关键的棋路,将最强大的棋子准部署到了最能发挥其价值的方位上。

    现在,棋局进入了最复杂的中盘缠斗阶段,他需要观察、判断、策应,让棋子们尽情施展,捕捉每一个可能制胜的“妙手”。

    每多出一个来自团队的、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就等于为他节省下宝贵的“积分”资源,让他无需亲力亲为去兑换解药,可以将更大的能量积蓄起来,迎接更严峻的终盘决战。

    外面还有难题如山,积分为零,但此刻这份源于对方案自信、对人才信任的笃定心境,像一块压舱石,稳住了他面对风暴的核心。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