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源代码》首映会(下)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292章 《源代码》首映会(下)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洛珞微微前倾,靠近话筒。
“这是非常好的问题。”
他开口,声音不大,却穿透全场:
“《开端》的循环,更像是一种命运给予的‘试错’机会,它更侧重于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情感成长与抉择,而《源代码》……”
他略作停顿,确保每个人都在倾听他的核心诠释:
“……它的循环,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场冰冷的、由‘程序’驱动的实验,陆星衍被一次次‘投射’回那爆炸前的八分钟,不是为了试错,而是为了找出唯一的‘答案’——炸弹和袭击者,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循环,更是‘意识’在量子态碎片中的挣扎。”
他举起一只手,似乎在勾勒那个概念:
“最大的不同在于,《源代码》引入了‘源代码’这个程序本身,它不是玄学,而是设定在未来的一种高度前沿的科技——一种基于量子纠缠态理论,将濒死者意识碎片化并重新‘载入’特定场景的技术。”
洛珞的语调带着他特有的学术般严谨,却又能让普通人感受到其中的深邃:
“陆星衍每次醒来,不仅是在循环时间,更是在重新架构自己的意识代码。”
“这就带来了更根本的追问:当身体已亡,仅凭意识代码存活,那个‘他’还是他吗?这种存在,有何意义?这些,都是《开端》未曾深挖的哲学与科幻核心。”
他强调了“意识”、“量子态”、“程序”和“存在意义”这几个关键词,精准地划清了与《开端》的界限。
台下响起一阵了然的低语。
不少人听着洛珞这极具学术性的词汇已经有点茫然了,量子态纠缠、源代码程序……啥意思啊。
要是换做别的导演,尤其是陈凯哥这种,估计不少观众此刻都会觉得他在故弄玄虚了,但此刻台上站着的是谁,国内唯一的菲尔兹奖得主。
他搞出来的东西,那肯定不会是“伪学术了”。
记者点点头,显然对这个涉及“量子意识锚点”和“程序驱动”的宏大设定感到震撼。
紧接着,问题转向了坐在洛珞身边,穿着优雅晚礼服却难掩角色带来的知性气质的刘艺菲。
“艺菲你好!”
另一位记者笑着问:
“看过一些有限的透露,我们知道你这次饰演的时佳雪是一位量子物理学者,这与大家熟悉的、以往影视作品中作为被拯救者出现的列车乘客形象完全不同。”
“我们很好奇,这个角色在《源代码》里扮演了什么样的关键作用?她的‘学术身份’对破解危机起到了决定性的帮助吗?”
刘艺菲微微一笑,那笑容带着时佳雪的冷静影子:
“是的,跟《开端》中李诗情的试验和略带稚嫩的鲁莽行动不同,无论是陆星衍还是时佳雪,在《源代码》破解炸弹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份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她转回话筒,眼神变得专注,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代码和危机感的车厢:
“时佳雪赴美参加学术会议,本身就是前沿领域的青年学者,也是陆星衍能破解一切难题的核心导向人物。”
刘艺菲的语气带着一丝表演时的紧迫感回忆:
“她的智慧和冷静,是这次列车拯救行动中不可或缺的另一半力量。”
从花瓶到智囊,甚至是另一位英雄,这无疑点燃了粉丝们对这个角色的新期待。
随即,现场的氛围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另一位核心角色——饰演程序联络员方欣的李兵兵。
一位戴着眼镜、语速轻快的女记者率先开口,问题直指关键:
“李兵兵老师您好!在最初的剧情描述里,方欣的角色似乎只是一个传递信息的‘传声筒’,负责将陆星衍在‘源代码’循环里的发现反馈给控制中心。”
“但看先导片花和主创分享,感觉这个角色似乎远不止于此,洛导在剧情中给方欣增加了什么新的深度和挑战呢?尤其您大部分时间是在和……嗯,‘非人’状态的陆星衍对戏?”
听到问题,李兵兵展露出一个职业而含蓄的微笑,目光在提问记者和身旁的洛珞间扫过。
“每天坐在那个充满未来感的椅子上,面对巨大的、模拟列车爆炸实况的屏幕和数据洪流,身边是王老师饰演的、权威又……甚至可能有些偏执冷酷的许博士。”
她看向王志闻,眼神里带着对戏时的默契:
“我的工作,不是旁观,不是复述,而是‘连接’——连接一段被困在虚拟濒死循环中的‘量子意识体’,和一个为了结果不惜一切代价的现实指挥官。”
她稍作停顿,让这份沉重感沉淀:
“洛导对这个人物的挖掘,在于她内心的复杂性与人性的挣扎。”
她的语速放缓,似乎在斟酌每一个词的分量。
“方欣是陆星衍意识状态最直接、最清晰的感知者,洛导拍戏时给了我非常明确的要求:不能仅仅传递信息,而是要传递陆星衍的状态——”
“他的痛苦、他的混乱、他每一次循环后残留的恐惧、那些他自己可能都还没意识到的记忆碎片……以及在许博士绝对理性甚至冷酷的决策下,那份被忽视的、陆星衍残存人性的温度。”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点了点:
“许博士关注的是任务结果,是效率和信息,而方欣,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被困在量子态里的陆星衍与现实世界唯一的、脆弱的情感纽带。”
“我需要让观众感受到,她在执行任务的同时,内心一直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战争——对规则的遵守和对一个饱受折磨的‘灵魂’的同情,尤其当她察觉到陆星衍找回的记忆碎片与他本身存在的真相相冲突时……”
李兵兵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属于方欣的震动。
她深吸一口气,看向提问记者,眼神坚定:
“所以,说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这种‘连接’的微妙和沉重,大部分时间,我的对话对象在表演上其实是不存在的,我需要对着空气演出这种深刻的、双向的感知和理解。”
轮到老戏骨王志闻时,记者的问题则带有几分探询:
“王老师,您塑造的许宁川博士,被外界猜测为一个‘阴谋家’,甚至可能是反派?您以前从未涉足科幻题材,这次出演这样一位神秘冷酷、掌控‘源代码’项目的科学家,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与洛导合作科幻片压力大吗?”
王志闻面容沉静,眼神深邃,自带许博士的威严气场。
他轻轻扶了下话筒,嘴角牵起一个难以捉摸的弧度:
“压力?当然有。”
他坦诚道,声音低沉而充满磁性:
“科幻对我来说确实是个新领域,尤其最初拿到剧本时,洛导对这位博士的设定和要求,嗯……非常独特。”
他回忆起拍摄初期的经历:
“许宁川博士是一个极其复杂、充满灰色地带的角色,他启动‘源代码’项目,是为了尽快找到爆炸案的凶手,避免更多伤亡,从这个角度看,他似乎是在保护生命,但他的方法呢?”
王志闻停顿,加重语气:
“强制将已经脑死亡的遇难者陆星衍的意识代码反复投入到濒死痛苦的爆炸模拟中,以榨取情报——这又涉及到了极为尖锐的伦理与生命边界的问题。”
“洛导对他的要求是:不能用浮夸的方式表现冷酷和权威,而是要以一种‘审视项目逻辑合理性’般的科学家的冰冷姿态,执行那些近乎残酷的决定。”
“至于反派还是阴谋家……”
王志闻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展现了他扎实的台词功底:
“那要看观众如何理解‘为达目的’的尺度和代价了,塑造许宁川,我需要找到他一切行为的逻辑支点,那种偏执的责任感和对‘结果正义’的坚信,这比单纯演一个坏蛋要困难得多。”
“这次与洛导合作,他对科幻世界的严谨构建和对角色内心的精准把握,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去理解和演绎这个深刻而充满争议的人物。”
他的话既解释了角色的复杂性,也暗示了洛珞在剧本和角色塑造上的高超把控,将观众对这个神秘博士的兴趣推向了顶峰。
灯光在他们脸上流淌,映照着不同角色带来的复杂情绪:
洛珞的自信与深邃,刘艺菲的知性与力量,王志闻的深沉与神秘,李兵兵的干练与热情。
这场发布会,如同《源代码》本身一样,用深入的人物剖析和对作品核心的精准阐释,在首映前夜,成功地燃起了所有人对这部“国产科幻新支点”最炽热的期待。
因为这次到场嘉宾过多,即便拾光尽力想维持一惯的简洁开场,但采访互动环节还是持续了足足一个小时才结束。
随即,全场灯光渐次熄灭,帷幕已经拉开,幽蓝的代码流如命运的星河般在他们身后闪烁。
巨幕亮起,深邃星空背景下“拾光映画”与“中影集团”的联合LOGO浮现。
紧接着,那令人心悸的倒计时提示音响起:“第117次循环启动……”
三更!下午我尽量再加三更,一口气把《源代码》首映的剧情讲完,月底了,求月票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