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二等公民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破冰 第二章 二等公民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引擎的轰鸣声渐渐响起,雄鹰般的巨型客机进入上海虹桥机场的跑道缓缓滑行。

    很快它就将冲入云霄,经过近二十小时的漫长旅途,飞越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袤海域,最后降落在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

    这是赵阳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哪怕身为见多识广的新华社记者也不免有些兴奋。

    但他却并没有像飞机上的其他乘客一样反复打开窗口遮阳帘去张望外面的景象,而是整个人坐得板正,一本笔记本插着钢笔放在双腿上,那样子不知道还以为是在参加某个重要的会议。

    要问为什么这样拘谨?

    全因“队友”的级别太高。

    出发前社里给的消息非常简洁,就说代表团将由外交部的同志和极地专家组成。

    但当赵阳和老沈真的和其他几位成员见了面,才知道担任团长的竟然是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的司马副司长,随行的宋翻译则是拥有多年的外事口译经验,是部里真正的王牌。

    至于极地专家同样了不得,这位戴着副眼镜,颇有知识分子那股书生气的郭大哥不但是极地科考相关委员会的主任,更是从70年代就投身于极地科考事业。

    去年甚至还亲赴智利、阿根廷两国的南极科考站开展考察工作,是中国南极科考事业真正的先驱者和领军人物。

    如此“咖位”的阵容,可见国家对于此次出席《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是有多重视,也从侧面说明了赵阳和老沈的任务之艰巨,绝不比他们之前在广东与河北的采访要轻松。

    但赵阳从不怕困难,相反总能从挑战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充满好奇心的他在与郭坤大哥的交谈中见识到了神秘南极洲的无穷魅力,他恨不得多问一些、多知道一些,然后统统写在笔记本上。

    “郭老师,所以您认为《南极条约》的签署实际上是解决了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和资源归属问题对吗?”

    这不飞机才刚进入平稳巡航高度,赵阳就忍不住打开了本子,侧着身体歪着头向坐在一旁的郭坤请教到。

    “南极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啊,从1908年英国宣布对南极半岛及其水域拥有主权开始,之后的三十多年里总共有7个国家对83%的南极大陆面积提出了领土主权要求。”

    “这些欧美和大洋洲国家为什么要急着将南极划入自己的版图范围呢?就是因为那里有着近乎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

    对于赵阳这个好学的年轻人,郭坤向来知无不言。

    虽然如今肩上的行政职能越来越多,但他骨子里到底还是科学工作者的底色。

    更何况现在中国的极地事业刚刚起步,的确也需要像新华社这样的主流媒体来向大众发声,所以趁着路途还长,郭坤便深入浅出地介绍起了《南极条约》的前世今生。

    “南极的矿产资源极具诱惑力,1966年的时候,苏联地质学家在查尔斯王子山脉南部发现了70米厚、200多千米长的带状磁铁矿,含铁量高达58%,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光这一条矿脉就足够全世界使用200年了。”

    “还有1973年美国在罗斯冰架区域意外钻出三个天然气泉眼,印证了南极拥有着丰富油气资源的假设,按照西方科学界的推测,整个南极洲大陆架所蕴含的石油储量可能达到了百亿桶的级别,这种体量已经足够改变人类的文明进程了。”

    郭坤是个很好的老师,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能够把信息和知识揉碎了再以赵阳能够马上消化的形式输出,三言两语就把原本打算闭目养神的老沈也吸引了过来,两人肩挨着肩听得津津有味。

    “南极还储存了全世界72%的可用淡水资源,对于一些本身淡水不足的国家而言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宝藏,据我所知像是智利、巴西等南半球国家都已经在考虑怎么把南极冰山拉回去了,哈哈,当然到现在为止还只是纸上谈‘冰’的阶段,想要实现恐怕还得等相关技术有飞跃式的突破才行。”

    “另外你们知道人类最早对于南极的兴趣是由何而来吗?特别俗,其实就是因为金钱,为了能够大肆捕猎海豹和鲸鱼,逐利的商人和航海家们才会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扬帆万里。”

    “到了现代另一种体型更小的生物又成为了香饽饽,它们普遍只有十几毫米那么大,总量却能达到3亿-5亿吨,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单物种生物资源,猜猜叫什么?之前我应该已经和你们提到过的。”

    幽默风趣的讲述让赵阳也放松了下来,他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记忆力自然相当优秀,稍加提示便想起了在上海时郭坤曾经介绍过的一种小型生物。

    “是磷虾!”

    赵阳抢答成功,奖励是老沈竖起的一个大拇指。

    “正是因为南极洲有利可图,所以大家都想分一杯羹,客观上也就需要有一个多边条约来缓解各种矛盾和争执。”

    “《南极条约》由此应运而生,其中第四条是它的基石,即不承认对南极领土主权提出的任何要求的权利。”

    “这在实质上冻结了各国觊觎南极领土的可能,保障了各项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让这片神秘的南方大陆至少在法律层面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净土。”

    窗外是无垠的夜空,云朵如大海般翻涌,机舱里静悄悄的,绝大部分旅客都进入了梦乡,只有赵阳却还在细细回味郭坤的话。

    是啊,在人类没有到来前的亿万年里,南极总是那么的洁白无瑕。

    如果因为欲望和贪念而卷入纷争甚至战火,那才是文明发展历程中的莫大悲哀。

    九月正值澳大利亚的冬末春初,所以即使代表团抵达堪培拉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但空气中依然夹杂着丝丝凉意。

    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早早就在等待,稍加寒暄后便马不停蹄赶往位于市中心的酒店下榻,车程只需要二十来分钟,但赵阳和老沈还是抓紧每分每秒开始调试设备。

    优秀的记者都有着自己的专属“武器库”,而相机必定是重中之重。

    老沈用的是去年才刚推出的新款华夏821相机,体型小巧方便随身携带,搭配六片四组双高斯镜头非常适合场景的抓拍。

    而赵阳则是钟爱经典的虎丘35-1相机,由苏州照相机厂在1972年开始研制生产,选用三组四片天塞结构的45mm F2.8镜头,以其卓越的画质在我国摄像领域畅销多年。

    两人从里到外将相机的每个部件都擦拭检查了一遍,但心中的忐忑并未减轻半分,这紧绷的状态落在郭坤的眼里,让他想起了当年刚从军事科研转到极地科考方向的自己。

    70年代末的时候,郭坤他们奉命开始筹备南极考察工作,那完全是一片未知的领域,手里连正儿八经的资料和图件都没有,最后还是光明日报的老友金涛跑遍了北京城的旧书店,这才寻到一本1936年出版的《两极区域志》以作参考。

    短短数年时间里,一群极地科学工作者凭借着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在日本、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多个国家的友好帮助下,终于获得了参加《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的资格。

    这的确是骄人的成绩,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坦率地说,此次远赴堪培拉,郭坤和赵阳他们一样紧张。

    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却是首次在南极国际事务的核心决策会议中亮相,能不能展现大国风采,就连像司马副司长这样身经百战的老外交官恐怕都没底。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会议当天,代表团很早就洗漱完毕,大家都穿上了笔挺的西服并打好了领带,乘坐大使馆安排的专车抵达了会场。

    那是一栋白色的豪华建筑,所有参会国家代表都需要穿过旋转阶梯才能进入其中,赵阳和老沈沿路拍个不停,深怕漏过每一个可能载入中国极地发展史的瞬间。

    可当跟着引导刚来到主会议厅看到会场情况的时候,代表团所有人的心里便都“咯噔”了一下。

    只见会场中心是一排长桌,前方是主席台,左右两侧则又布置了一排桌子。

    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提前准备好的标牌,赵阳一眼扫过去,发现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等国家被放在中央长桌入座。

    而他们中国代表团的则是被安排在了侧面的桌子一端,这是显而易见的主次关系,代表了参会各个国家在南极事务上的地位和话语权。

    “郭老师,这……”

    赵阳不解,在他看来如今的中国就算要屈居苏联和美国两大世界“霸主”之下,也不可能被摆到如此落后的地位,这与国家的实力全然不符。

    “果然如此啊,之前我就有所担忧,没想到还真把我们当成了‘二等公民’。”

    郭坤脸色铁青,从他嘴里赵阳知道了原来《南极条约》的组成还有等级之分。

    即最初签字的12个原始国家和建有考察站的国家自动获得协商国身份,而后续对南极感兴趣申请加入的国家则被称为缔约国。

    协商国可以参加南极各项事务的协商和决策,拥有投票权;而缔约国非但不能保证可以出席协商会议,而且就算像此次中国代表团一样被邀请,在重要议程上也是不具备表决权的。

    会议的规则其实外交部和郭坤他们也早就知晓,但没想到这种身份差距会以如此直白的方式展现出来。

    一个简单的座次安排尚且如此,后续的议程中还会有多少“区别对待”的环节,这才是让代表团众人忧心忡忡的真正原因。

    “我们先入座吧,大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无论发生什么突发情况,都要做到不卑不亢。”

    最后还是司马副司长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快速稳定了其他成员的情绪,并组织大家与会场内其他国家的代表开展了相当富有建设性和气氛友好的交流。

    赵阳和老沈都是业务尖兵,很快便与美国、苏联、智利等国的记者相谈甚欢,随着距离会议开始越发临近,秘书处的工作人员陆续在每个代表团所配备的文件柜摆放了会议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图册。

    赵阳发现中间长桌上的文件柜被塞得满满当当,而属于中国代表团的文件柜里则空空如也,直到会务准备工作全部结束,也只被放入了议程顺序和与会人员名单这样的基础资料。

    如此“轻视”的行为让郭坤都没忍住心里的怒火,抓住秘书处的人就是一顿交涉,但人家的理由也格外简单粗暴:详细文件只发给协商国,缔约国是没有资格阅览的。

    既已如此,只得先以大局为重,但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则让赵阳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落后就只能挨打”。

    从9月13日到27日,总共讨论了三十多项议题,每当会议进入实质性阶段,比如要通过某项决议、或是协商有关南极事务的重大决策的时候,大会执行主席就会宣布:“现在要开始表决了,请缔约国的代表先生们离开会场,去休息厅喝咖啡等待。”

    多么难堪!多么屈辱!多么令人愤怒!

    每当被迫起身走出会场的时候,赵阳都能看到其他代表团团员湿润的眼眶和抽搐的脸颊肌肉。

    毛主席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已经三十年有余,没想到在一场区域性的国际会议上竟然还能出现如此赤裸裸的“歧视”,这绝不是拥有十亿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应该获得的待遇。

    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在彼时彼刻恐怕都难以自持,当回国的飞机穿越云层,赵阳听到身边的郭坤近乎是咬牙切齿地发下了毒誓。

    “今后不在南极建成我们自己的考察站,不让中国成为条约的协商国,我就绝不来参加这样的会议!”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破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破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破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