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姜太公直钩钓王吧?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有喷子 第六十六章 姜太公直钩钓王吧?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搬去书院旁边,以后千顺也许会喜欢上读书。”

    宋百安心想,觉得老婆说的有道理,点了点头。

    宋千顺吃完一根油条,肚子好饱。

    舔着手指跳着八步赶蝉的步伐出来了。

    宋千顺好开心。

    宋百安心想,这也值了,自己在公司继续努力,能让孩子过得更好。

    宋千顺去问出了一个让宋百安的大脑进化的问题。

    “新鲜油条比老油条好吃好多!不知道刚出锅的热油条,是什么味儿呢?”

    那当然是香气扑鼻!

    宋百安闻过,热油条是冒着热气的,香味逸散很快,而冷油条就闻不到了。

    这么一想,热油条应该比冷油条好吃。

    一个小孩,吃过老油条就想着新鲜油条,吃过新鲜油条就想着热油条。

    一个成年人,该如何?

    原来,他们的野心就是这么来的吗?

    不过宋百安并没有告诉儿子自己可以带他进城,而是准备到时候直接带他去。

    虽然不知道这叫什么,但宋百安觉得,这样应该更让孩子开心。

    ……

    清晨,章旷来到了河边。

    现在天气越来越炎热了,如果不来早点,根本不好钓鱼。

    人家能扛,章旷不能。

    刘安元出来练剑,章旷顺便出来钓鱼。

    到了河边,整个虹桥,四个会靠桥的角,已经挤满了钓鱼佬。

    这条河上钓鱼很难,这些位置最好钓鱼,而且这里现在已经延伸出了很多有关钓鱼方面的服务,包括鱼钩售卖,鱼线售卖等。

    不至于鱼钩出问题后就傻眼。

    所以钓鱼佬们越发把这儿当聚集地了。

    因为人多,饮食更方面也越来越多。

    甚至这儿的人都有钱,加上他们不务农,所以附近很多人到这儿来卖菜。

    应书院都专门安排了一些属于书院官方的摊位售卖。

    所以,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市场了。

    形成市场后,就应该催生街道的诞生了。

    不过这儿的地全部掌握在书院手里,章旷已经在找人了,但目前还没有开始修建小镇街道的计划。

    章旷不想修建几个小木楼在这儿。

    而是要把这儿做成示范基地。

    所以,直接上水泥砖头结构的房子。

    但这,就需要烧水泥了,这是个很难的活儿。

    一是需要人力,二是需要水泥矿,三是需要更高温的炉子。

    这些问题,章旷又不能自己亲手去办,所以只能等,把方法告诉下面的人后,然后等他们小规模研究。

    所以,街道的事情要暂时压一压。

    到了桥下,大家看到是章旷来了,恭恭敬敬的让出位置。

    他们想要学习章旷的新技术也想要租用鱼竿。

    章旷也是不吝啬教他们新本事:“草鱼,非常喜欢麦芽。”

    说完。

    一群钓鱼佬如获至宝!

    一句话顶十年苦工啊!

    章旷钓鱼,其他人围在周围,献殷勤,等收鱼,这阵仗,很快就把范仲淹吸引过来了。

    现在这儿商业这么好,一方面是因为钓鱼,另一方面就是范仲淹的管理。

    如果这个地方的钓鱼佬因为抢位置三天两头打架。

    过桥的人三天两头因为摊位占据桥梁发生口角,还怎么发展?

    范仲淹一边梳理航道,一面做航运管理码头管理的本职工作,一边希望更多的船在这儿停留,补给,然后同时发展配套的商业。

    这都是从章旷那儿学到了东西,然后悟出来的。

    只是今天,范仲淹不是来求学问的,而是来问问题的。

    到了章旷旁边,范仲淹:“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你的青天榜,是提点陛下的?”

    章旷愕然回头:“啊?”

    这句话,已经在民间出现了吗?

    姜太公钓鱼遇到周文王,和姜太公直钩悬空钓鱼钓到了周文王两个版本之间相隔了一千五百年。

    元代形成的各种故事完全版,一般都是总结了宋元时期民间的故事。

    所以,姜太公这事儿是宋代民间补全的也正常。

    只是章旷一直以为这是南宋才有的。

    范仲淹还以为章旷愕然是不承认钓鱼行为:“以前你说在这儿钓鱼,是钓鱼。”

    “我还没听懂,昨晚,终于懂了。”

    “《少年包青天》说书人,就是钓鱼对不对,而且是姜太公直钩钓鱼!”

    章旷憋笑:“不好意思,听到姜太公直钩钓鱼,我就想笑。”

    范仲淹狐疑?

    章旷:“你去找根直钩来,没有的话,打掉头的钉子也行。”

    范仲淹在这儿当领导,要什么东西找不到?五分钟就来了。

    章旷带着范仲淹,沿着河,往更宽的地方走。

    这边河道窄,每年疏浚,而有的宽的地方有小湾,有倒伏水面的树等,比较复杂。

    章旷打开了腰上的盒子,里面是刚刚才在市场上买来的猪肝。

    酒楼那边吃肉吃新鲜的,但书院这边也杀猪,做一些二次加工品送过去。

    多余的内脏,直接往这个钓鱼佬市场送。

    因为章旷希望这儿形成码头文化,所以内脏往这儿送得多,猪肝很好买。

    从竹盒子里拿出猪肝,切了一小块,往打掉头捶出两头尖的钉子上挂上,然后,章旷在这直钩中间绑上了线,固定住,挂在短杆上,往水里一抛。

    范仲淹狐疑:“姜太公钓鱼是不用饵的。”

    章旷:“姜太公钓鱼遇到周文王而出山一统天下,是出自史记的记载,史记中没有提姜太公钓鱼不用饵。”

    “这么说的是前秦苻朗的《苻子》。”

    “钓鱼不用饵,那不大傻子吗?”

    范仲淹四十几岁的老脸红了一下。

    章旷一想到一会儿要发生的事情,就想笑。

    范仲淹不懂章旷在笑什么。

    许久,章旷来感了,网上提溜。

    一只王八被提了起来。

    直钩左右洞穿了贪吃的王八的脖颈,很轻易就提溜起来了。

    “姜太公直钩钓鱼,哈哈哈哈哈!”章旷笑惨了。

    劳动人民太幽默了。

    章旷帮范仲淹构建情景:“某个文人跟钓鱼佬讲述上古时期钓鱼人的故事,讲起了姜尚的事情。”

    “他说到,你们钓鱼钓起来鱼算什么?除了姜太公你就说还有谁能钓起来王吧?”

    “资深钓鱼佬:钓王八?钓王八得用直钩。”

    “那吹牛哔的文人一听,被震住了。直钩钓鱼?太有逼格了!姜太公既然都不给鱼钩上饵料,应该也是直钩钓鱼最后钓到了周文王吧?”

    “于是,姜太公直钩钓鱼的故事,就在你们这些文人里面流传开了。”

    或者还有场景二。

    “直钩钓的文王八?管他文王八乌王八,反正得直钩钓。”

    范仲淹看着章旷直钩吊起来的王八,默默不语。

    直钩是直钩,只是不是竖着绑钩子,而是横着绑。

    原来这样能钓上来王八……甲鱼,团鱼。

    章旷笑着:“先是钓鱼不挂饵,然后是直钩钓鱼,最后得传成姜太公钓鱼钩不下水。”

    “传着传着姜太公指头一钩把九尾狐钓上来了,少说能拍三部曲。”

    “听的人什么都不懂,别人说什么他信什么。”

    “但编的人知道,姜太公没在钓王,在钓王八。”

    “传出去懂行的人一听就知道姜太公在掉王八,所以越改越离谱,越改越脱离生活,你以为姜太公是你们这些酸腐臭狗文人吗?会直钩悬空无饵钓鱼?”

    范仲淹面红耳赤,就像问章旷你难道不是文人?但一想,章旷确实不酸腐臭。

    但他是不是不狗这事儿有待商榷。

    范仲淹猛然醒悟了。

    不要想的那么玄乎。

    姜太公直钩钓王吧?错!

    姜太公直钩钓王八!对!

    如果历史上的姜太公真用直钩钓鱼,那他从那就没想过吊周文王吧,他想钓的是鳖蹩王八。

    章旷的青天榜,意不在陛下,只是要钓出朝廷中枢里的王八。

    ————

    求月票,求支持!

    最高依旧只第四,不知道最高能冲到新书榜第几。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有喷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有喷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有喷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