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篾条初织与夜海之获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女穿男,我在兽世当巫医第二卷:暗流涌动·萌宝初显 第127章 篾条初织与夜海之获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巨杉之心”的议事尘埃落定,长老们带着各自沉甸甸的职责匆匆离去。凌渊独自在祭坛旁伫立片刻,目光扫过沉睡的隼王与守护的墨甲兽,最终投向聚居地的方向。冬储的紧迫感,如同北方吹来的第一缕寒息,无声地催促着。灰须长老的商路大计是长远之策,但眼前,部族的口袋需要实实在在地装满。

    他步履沉稳地穿过林间,回到主洞区域。东侧那个向阳的小山洞已焕然一新,凌岩的清理效率极高。阿璃正和两名鹿族少女将最后几张厚实柔软的雪熊皮褥子铺进洞内。凌玥清脆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带着对新家的雀跃。

    “阿璃”凌渊唤道。

    阿璃闻声回头,脸上带着对新居布置的满意,但眼底深处仍有一丝对寒冬的隐忧:“渊,议事定了,冬储”

    “大局已定,细节需力行”凌渊言简意赅,目光掠过焕然的小洞,随即落在阿璃身上,“新鲜的菌子难存,晒干方是长久之计。但徒手采摘,效率低下,易损鲜物。”他抬手指向部族后方山坡上那片在秋阳下青翠挺拔、节节分明的竹林——“节节林”。“走,带上几个手巧的,随我上山。今日教你用这‘节节树’做些家什,再采那山珍。”

    阿璃眼中瞬间燃起希望的光:“编织器物,像灰须长老那些宝贝藤筐”

    “原理相通,节节树皮韧中空,更易得,正适初学”凌渊点头,对旁边一位路过的兔族青年吩咐:“凌草,唤鹿婆婆处的松果、鞣皮的巧手婶,再找两个手稳的学徒,带上最锋利的石刃和火种,到节节林边汇合。”

    “遵命,族长”凌草敏捷地窜入林间。

    不多时,在通往“节节林”的山坡小径旁,阿璃带着松果(松鼠族,眼疾手快)、巧手婶(浣熊族,爪指灵活无比)、以及两名鹿族学徒聚集。她们好奇地望着凌渊,不知族长要如何处置这些平日里做支撑或当柴烧的竹子。

    凌渊走到一株碗口粗、青翠欲滴的节节树前。他没有动用任何超凡之力,而是从腰间解下一柄厚重的黑曜石手斧。他凝神屏息,看准竹身天然的纹理走向,将石斧锋利的刃口卡在竹节上方寸许。

    “看仔细,取‘篾’之始,在于顺纹破势。”他沉声道,手臂肌肉贲张,力量精准爆发。

    “笃,咔嚓——”

    石斧并非砍,而是带着一股巧劲楔入竹身,顺着纤维纹理纵向劈开一道裂口,紧接着,他利用这道裂口,用石斧刃背作为撬棍,配合沉稳的力道和角度调整,“噼啪,噼啪”几声脆响,坚韧的竹竿竟被均匀地破成四片长条,露出了光滑的内壁。

    “哇”松果捂着小嘴惊呼,蓬松尾巴兴奋地摆动。巧手婶浑浊的老眼精光爆射,紧紧盯着那青翠的原料。

    “此乃‘篾条’雏形”凌渊拿起一片,入手微凉,坚韧富有弹性。“取篾需顺纹,厚薄力求均匀。”他将几片初坯递给巧手婶和学徒,“用燧石刮片,小心刮去外层硬皮和毛刺,保留韧芯,处理得更柔韧些。若有不易弯折处,可于炭火上略烘,趁热定型”他指了指带来的火种。

    巧手婶如获至宝,立刻带着学徒忙碌起来。燧石片刮擦竹篾的“沙沙”声响起,偶尔夹杂着篾条在炭火上方短暂烘烤发出的轻微“滋滋”声和淡淡的青烟,空气中弥漫开一股竹材特有的焦香。

    凌渊则拿起几根初步处理好的篾条,动作快而沉稳。只见他手指翻飞,篾条如同被驯服的青蛇,纵横交错,穿插压挑。他的动作带着一种源自生活智慧的韵律。

    “此为‘起底’,”他边做边讲解,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取数根长篾作‘经’,需固定其位。再用短篾作‘纬’,挑一压一,交错往复,根基乃成。”篾条在他指间服帖地压下、挑起,一个紧密平整的圆形底部雏形迅速在他掌心显现。

    阿璃等人看得目不转睛。劈砍、刮削、烘烤、编织。

    “底部稳,方可‘立身’。将经篾向上弯折,”凌渊将底部的长篾条小心地竖起,这需要篾条本身足够的柔韧性,也考验着手劲的巧力,“用新篾沿圈缠绕勒紧,此为‘打箍’。”他手指有力而稳定地缠绕、勒紧,篾条间的结合处被压得严丝合缝,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高度渐起,便需‘编帮’。技法同起底,挑压之间,需注意收束,使其口沿渐收,器物方能立得稳,装得多。”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原始的工具和材料在他手中焕发出惊人的效用。线条跳跃、交织、勒紧。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个口圆底平、结构紧密结实的背篓便已成型,青翠的篾条纹理清晰,散发着草木清香和淡淡的烟火气。

    “成了,族长”松果忍不住雀跃。巧手婶看着那背篓,眼中充满了叹服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阿璃拿起背篓,入手比想象中轻盈,却异常牢固。篾条编织紧密,间隙均匀。“渊,这就是‘背篓’,背上它,双手就腾出来了”她试着背上肩,大小刚好,坚韧的篾条贴合后背,毫不累赘。

    “正是”凌渊眼中带着肯定,“此物可背可提,容量大,通风透气,采菌摘果、拾取块茎,最适合用。”他又拿起细软些的篾条,手指翻飞。“编‘篮’亦是此理,更浅,提手处需用多股篾条绞缠加固。”很快,一个精巧的提手篮子成型,提手粗壮结实。

    “还有这‘晒匾’,”凌渊指着地上一个用宽厚篾片快速编成的浅口大平盘,“晾晒菌子、浆果,摊开受风,事半功倍。”

    看着眼前这些由最原始工艺制成的实用器物,阿璃连日来的忧虑被巨大的惊喜和踏实感取代。“渊,有了这些,采菌晒菌,我们定能多存下许多,这节节树的学问,真是部族的及时雨”

    “光看不练不成”凌渊将工具和篾条分给众人,“巧手婶,你经验老道,指点篾条处理与烘烤火候。松果,你手巧,试试编个小篮。阿璃,你跟我学编背篓,这是最需用的。其他人,仔细看,从简单的平底晒匾练起。”

    山坡竹林边,顿时充满了专注的劳作气息。石刃劈砍竹节的“笃笃”声,燧石刮片的“沙沙”声,篾条在炭火上烘烤的轻微“滋滋”声,以及编织时篾条摩擦、勒紧的“吱呀”声交织在一起。起初是生涩和歪扭,篾条崩断或散架时有发生,但在凌渊精准的示范和巧手婶的经验指导下,进步肉眼可见。

    阿璃学得极其认真。她心思细腻,手上功夫本就不弱,很快掌握了起底和立身的诀窍。虽然速度不快,但编出的背篓雏形结构稳固。松果天赋极佳,小手翻飞,第一个编成的小篮子虽显稚嫩,提手却绞得异常结实。

    “篾条相接,重叠处需压紧,用新篾缠绕数圈勒死,如此方不散架。”凌渊手把手指导阿璃处理一个关键接口。

    当阿璃亲手编好的第一个背篓终于完成时,她额角沁汗,脸上却绽放着成就的光彩。她珍惜地抚摸着篾条光滑微温的表面。

    “族长夫人,看我的篮子”松果也献宝似地举起作品,小脸满是自豪。学徒们的平底晒匾也纷纷成型。

    “好”凌渊环视一周,沉声道,“熟能生巧。巧手婶,此事由你主持,挑选心灵手巧的族人,专司此职。篾条处理、烘烤定型、编织技法,尽快传授。多多益善”

    “是,族长”巧手婶声音洪亮,干劲十足,仿佛找到了新的使命。

    “事不宜迟”凌渊背起自己编的第一个背篓,将几个新做好的篮子、晒匾分给众人。“阿璃,带好她们,我们进林,目标:所有可食、耐储的菌子,记住鹿婆婆教导,不识不采,异色异味者远之”。

    “嗯”阿璃用力点头,背上自己编织的背篓,感觉无比踏实。她招呼着众人:“跟我来,仔细脚下”

    一行人背着崭新的节节树背篓,提着篮子,满怀期待,在凌渊带领下,钻入了铁杉林深处。林间湿润的空气中,菌类特有的气息愈发浓郁。阿璃目光如电,扫过铺满松针苔藓的地面,手中的篮子轻巧趁手,再不用担心鲜嫩的菌子被压坏。

    夕阳熔金,将铁杉林的树梢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阿璃带领的采集小队满载而归。每个人的背篓和篮子里都装满了各种菌子:乳白肥厚的“雪团子”、棕褐色伞盖坚实的“地耳菇”、一丛丛金黄的“鸡油菌”收获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徒手采摘。巧手婶更是背了一大捆处理好的篾条,准备回去继续教授编织。

    主洞前的空地上,新编的晒匾已经铺开,沾着泥土露珠的鲜菌被小心地摊放上去,在夕阳余晖下散发着山林的气息。阿璃正和鹿婆婆低声交流着哪些菌子适合晒干,哪些适合鲜食或腌制。

    凌渊看着这忙碌而充满生机的景象,目光投向更远处——西方天际,落日正沉入一片暗蓝色的水光之下。那是部族领地边缘的“碎星湾”,一片布满礁石、盛产鱼虾蟹贝的浅海。

    “阿璃”凌渊走到妻子身边,“菌子交给她们晾晒。收拾一下,带上新编的鱼篓,叫上凌骁和几个熟悉潮水的战士。”

    阿璃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去碎星湾,赶夜潮”

    “嗯”凌渊点头“新篓正好试试水。夜潮退去,礁石下藏着好东西。凛冬将至,海货晒干,亦是上好的存粮和滋味。”

    暮色四合,星子初现。凌渊、阿璃、凌骁带着四五个身强力壮、熟悉水性的战士(包括一两个蛙族或龟族战士),背着几个大小不一的节节树鱼篓,提着防水的兽皮灯笼(内置燃烧缓慢的冻苔藓或树脂块),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浪涛声渐响的碎星湾。

    夜晚的海边与白日截然不同。咸腥湿润的海风扑面而来,带着凉意。巨大的黑色礁石在夜色和微弱灯光下如同蹲伏的巨兽。潮水正在退去,露出大片湿漉漉的沙滩和布满藤壶、牡蛎的礁岩。

    “快,潮水退得急”一个蛙族战士低喝道,率先冲向一片礁石区。他经验老道,用一根前端削尖的木棍(或骨刺)在石缝里一捅一撬,“啪嗒”一声,一个巴掌大的肥美牡蛎就被撬了下来,扔进身后的鱼篓里。

    凌骁和战士们分散开,有的用石匕撬附着在礁石上的牡蛎、贻贝,有的翻开浅水洼里的石块,眼疾手快地抓住受惊逃窜的肥硕螃蟹。灯光照耀下,清澈的浅水里,来不及随潮水退走的小鱼小虾清晰可见。

    阿璃则蹲在一处水洼边,小心地用骨片刮取岩石上大片大片生长的、紫黑色的“海苔菜”。这海菜晒干后煮汤,鲜美无比且富含盐分。

    凌渊站在一块较高的礁石上,目光如鹰隼扫视着退潮后的滩涂。他手中的长矛(或削尖的长竹竿)猛地刺入一片看似平静的沙地,手腕一抖一挑。

    “哗啦”

    一条手臂长、在沙下潜伏的、形似比目鱼但长着锋利骨刺的怪鱼被挑飞出来,在沙地上剧烈弹跳挣扎,旁边战士眼疾手快,一棒槌将其敲晕,塞进了最大的那个鱼篓里。

    新编的节节树鱼篓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们轻便透气,浸了海水也不易腐坏。撬下的牡蛎、抓到的螃蟹、刮下的海苔、刺中的海鱼各种海货分门别类放入不同的篓中,海水能自然沥出,鱼虾蟹贝在里面活蹦乱跳,远非闷在兽皮袋中可比。

    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收获的喜悦冲淡了夜晚的寒意和奔波的疲惫。鱼篓渐渐变得沉甸甸,里面充满了大海慷慨的馈赠。脸上洋溢着笑容,互相展示着抓到的“大家伙”。

    “父兽,母兽,看这个”凌骁提起一个鱼篓,里面好几只大螃蟹正张牙舞爪地试图爬出来。

    阿璃看着篓里鲜活的收获,再看看手中装得满满的海苔,脸上笑容舒展:“渊,这鱼篓,真是赶海的好帮手,晒干的海货,加上这些海苔,冬天的汤羹定能暖到骨子里。”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女穿男,我在兽世当巫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女穿男,我在兽世当巫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女穿男,我在兽世当巫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