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发兵!东征倭寇!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第一卷:默认 第591章 ——发兵!东征倭寇!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吱呀——”

    御书房沉重的紫檀木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

    那个负责通禀的太监,几乎是贴着门缝,像一片没有重量的影子般溜了进来。

    他甚至不敢抬头去看御座和阶下那些帝国核心人物的表情,一进门就立刻匍匐在地,额头紧贴冰凉的金砖地面,用带着明显颤抖的声音禀报:

    “启……启禀陛下……五……五军都督府史鼐、史鼎侯爷……并……并京营诸将……已……已在门外等候召见……”

    他的声音在死寂中显得格外突兀和微弱。

    禀报完毕,他趴在那里,一动不敢动,连呼吸都屏住了。

    预想中的回应......无论是陛下的“宣”还是重臣的议论......并未立刻到来。

    御书房内依旧是那令人窒息的寂静,仿佛他刚才的禀报只是一缕微不足道的微风。

    这种无声的压迫感比雷霆震怒更让这小太监恐惧。

    他额头的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顺着鬓角滑落。

    他不敢抬头,只能拼命地、极其小心地转动眼珠,试图用余光去寻找他的老祖宗——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夏守忠的身影,寻求一丝指引。

    夏守忠此刻侍立在御案侧后方,位置极佳。

    他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泥塑木雕。但在那小太监眼珠转动的瞬间,夏守忠的脚尖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向前点了一下。

    老祖宗的意思是……等着?别动?

    小太监心中稍定,心中暗叹:每月的孝敬不是白交的,老祖宗遇到事情他是真帮你啊......

    这般想着,但趴在地上的身体依旧僵硬如铁。

    果然!

    死寂只持续了极其短暂的几息。

    御座之上,庆帝似乎才从对那三座矿山的无尽遐想以及与众大臣的探讨的结论中抽回一丝心神。

    他缓缓地、带着一种被打扰了美梦般的不耐烦,扫了一眼趴在地上的小太监,喉结滚动了一下:

    “宣!”

    “是!奴婢遵旨!”小太监如蒙大赦,连忙叩头,手脚并用地爬起来,躬着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倒退着向门口挪去。

    在转身开门退出的那一瞬间,他下意识地、飞快地抬了一下眼。

    就这一眼,他看到了!

    就这一眼他陡然愣住了——

    他看到了首辅李青松那僵硬的、写满震撼与茫然的脸!

    他看到了兵部尚书李毅那因为极度兴奋和渴望,仿佛饿狼看到了肉似的而微微扭曲的面容。

    他看到了户部尚书王宽那副魂飞天外、仿佛被金元宝砸晕了的痴傻表情。

    ......

    他还看到了……端坐锦墩上的辽国公贾玌。

    国公爷依旧平静,甚至还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水面并不存在的浮沫,那镇定自若的姿态,与周围凝固的、被财富冲击得几乎变形的氛围格格不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小太监心头猛地一跳,不知所以,但不敢再看,慌忙低头,迅速退出了御书房,将那扇沉重的门再次合拢。

    小太监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沉重的紫檀木门再次隔绝了内外。

    门内那令人窒息的寂静,却并未因他的离开而打破。

    巨大的财富、血腥的仇恨、帝王的野望,以及那个由贾玌亲手描绘、由三座金银矿山作为基石的“至治盛世”蓝图,依旧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让空气都仿佛凝固成了金子,沉重得令人难以呼吸。

    庆帝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依旧处于巨大冲击余波中的重臣们。

    他脸上的潮红未退,眼中的攫取欲更加炽热,深吸一口气,而后打破了沉寂:

    “诸卿......”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首辅李青松身上,带着不容回避的审视和一丝催促,“五军府的将军们,已在门外候着了。朕,等着听你们一个准话!”

    “嗡——!”

    这句直白的催问,如同投入滚油的一滴水,瞬间让阶下几位核心文臣从各自震撼的思绪中惊醒过来。

    首辅李青松浑身一个激灵,仿佛从一场光怪陆离的金色梦境中被强行拉回现实。

    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还残留着震惊的余韵,但那双阅尽沧桑的老眼,此刻却因内心剧烈的冲突而精光闪烁!

    ——至治盛世!

    贾玌那“堪比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描绘,如同最炽热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李青松的心尖上!

    他李青松,朝中元老,位极人臣,官居首辅!

    他这一生,位极人臣,所求为何?

    ——是那堆积如山的金银赏赐吗?

    ——是那煊赫一时的滔天权势吗?

    不!都不是!

    他求的,也是那青史之上,煌煌几笔!

    是那后世子孙捧读史书时,看到“李青松”三字时,油然而生的敬仰与赞叹!

    是能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宋璟......那些闪耀在文景、贞观、开元等煌煌盛世画卷中的千古名相并肩而立!

    ——名垂青史!

    ——流芳百世!

    这才是他李青松,一个读书人,一个宰辅,毕生所求的终极荣耀!

    而此刻,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就赤裸裸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佐渡之金!石见之银!菱刈之矿!那是足以支撑起一个空前绝后盛世的基石!是足以让“至治”这个年号,真正超越历代、光耀千秋的资本!

    有了这取之不尽的金银洪流,他李青松胸中那些被现实束缚了太久的治国方略——兴修水利、广建学堂、减免赋税、充盈府库、抚恤孤寡、开疆拓土......

    那些足以让他跻身千古名相行列的宏图伟业,将不再是纸上空谈!

    将真正有机会在他手中,化为现实!

    这诱惑......太大了!大到足以让任何一位有抱负的宰相,为之疯狂!

    李青松的呼吸陡然变得粗重,枯瘦的手指在袖中紧紧攥住,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阻碍?有!

    劳师远征?耗费钱粮?海上风浪?倭寇凶顽?

    ......可这些担忧,在如山如海的金银面前,在“至治盛世”的煌煌大义面前,在名垂青史的终极诱惑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更何况......领兵之人,是贾玌!

    是眼前这个端坐锦墩、气定神闲、用一次次不可思议的胜利铸就了不败神话的辽国公!

    是那个在辽东、在江南、在一次次看似不可能中力挽狂澜的军神!

    有他挂帅,此战......成功的把握,何止六七成?!

    在但根据此前锦衣卫所调查的东瀛倭兵的武器、铠甲以及火器等等详情摆在眼前......

    ——九成!

    如此把握还不敢下定结论,那他李青松——也枉为一朝首辅!!!

    李青松浑浊的老眼中,最后一丝犹豫和身为首辅应有的“稳重”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他猛地抬起头,胸膛剧烈起伏,仿佛要将积压了一生的抱负和此刻的激动喷薄而出!

    他不再看那托盘上的金银,而是目光灼灼地直视御座上的帝王,用尽全身力气,向前重重踏出一步!

    这一步,踏碎了所有的顾虑!

    这一步,踏上了通往“千古名相”的青云之路!

    “陛下——!” 李青松的声音洪亮、清晰,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和斩钉截铁,响彻在寂静的御书房内:

    “老臣以为,辽国公所言,字字珠玑!句句切中要害!”

    “甄家余孽,勾结倭寇,此乃附骨之疽!倭寇占我矿藏,屠我忠勇,此乃血海深仇!此仇不报,国威何存?天理何彰?”

    “更遑论佐渡、石见、菱刈三座矿山,乃天赐我大庆之洪福!乃成就陛下‘至治盛世’之基石!岂容倭贼窃据?!”

    李青松的声音越来越高亢,带着一种为国为民、义不容辞的慷慨激昂:

    “此一战,非仅为报血仇、平海疆!更是为我大庆夺回万世之基!为我‘至治’盛世,开凿无穷之源!”

    “老臣,附议辽国公所奏!恳请陛下——” 他猛地一撩袍袖,以首辅之尊,对着庆帝,行了一个庄重无比、力逾千钧的躬身大礼:

    “即刻下旨!发兵东征!跨海伐倭!荡平倭穴!夺回我金山银海!以彰国威!以慰忠魂!以奠......至治盛世之基!”

    轰——!

    李青松这石破天惊、掷地有声的表态,如同在已经沸腾的油锅里投入了一把烈火!

    御书房内,所有文臣都猛地一震!

    李毅,早已按捺不住胸中战意,此刻更是热血上涌,紧随其后,几乎是吼了出来:

    “臣附议!此战,必打!”

    户部尚书王宽,仿佛被李青松那句“至治盛世之基石”彻底点燃,他脸上的痴傻瞬间化为一种病态的狂热,声音尖利地叫道:

    “打!必须打!金山银山!有了它们,国库何愁?盛世何愁?!臣附议!倾家荡产也要打!”

    其声、其言、其礼,早已经失去了风范!

    吏部尚书林如海,看着慷慨激昂的李青松和狂热失态的同僚,又看了一眼端坐如山、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的女婿贾玌,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化为一声长叹,亦郑重躬身:

    “臣——附议!”

    其余几位重臣,眼见首辅和几位巨头都已表态,那“至治盛世”和“金山银海”的诱惑又实在太大,再无半分犹豫,纷纷躬身:

    “臣等附议!”

    “臣附议!”

    “恳请陛下发兵!”

    刹那间,御书房内文官集团的声音,达成了一致!

    汇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支持战争的洪流!

    庆帝端坐御座之上,看着阶下群情汹涌、慷慨附议的重臣们,尤其是首辅李青松那激动得微微颤抖的身影,他脸上的潮红更加明显,嘴角那丝压抑已久的笑意,终于如同破冰般,缓缓地、彻底地绽放开来!

    成了!

    他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响彻整个大殿:

    “好!传旨——”

    “宣五军都督府诸将,即刻觐见!”

    ......

    门外,廊下等候的史鼐、史鼎、熊文龙、苏瑾言等一众武将,早已等得心焦如焚。

    看到小太监出来,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带着无声的询问和巨大的压力。

    小太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狂跳的心脏,挺直了腰板,用尽可能清晰平稳的声音宣道:

    “陛下有旨——宣五军都督府诸将觐见——!”

    沉重的紫檀木门第三次开启。

    史鼐、史鼎打头,熊文龙、苏瑾言等武将鱼贯而入。

    他们绷紧了神经,准备面对风暴。

    然而——

    踏入御书房的瞬间,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这群久经沙场的悍将们,齐齐脚步一顿,瞳孔猛地收缩!

    这……这是怎么回事?!

    预想中的风暴荡然无存!

    御座上,皇帝面色异样潮红,眼神灼灼,竟似带着一种令人心惊的……亢奋?!

    而阶下那群素日里最讲究仪态规矩、动辄以礼法规矩相责的文官大佬们,此刻更是让他们瞠目结舌!

    只见那帮平素道貌岸然的文臣们,此刻一个个状若癫狂!

    有人激动得满面通红,手舞足蹈,仿佛喝醉了酒;

    有人眼神发直,盯着御案方向痴痴傻笑;更有人攥着拳头,胸膛起伏,眼中燃烧着近乎疯狂的......战意?!

    ——世风日下!礼崩乐坏!

    眼前这混乱、狂热、完全失却了朝廷重臣应有仪态的群魔乱舞之景,让史鼐、史鼎、熊文龙、苏瑾言等一干悍将瞬间懵了!

    巨大的荒谬感和不解如同冰水浇头,将他们预想的种种应对冲得七零八落。

    这御书房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邪门事?!

    这帮子文官……全都中邪了不成?!

    “臣等参见陛下!”

    众人压下心中翻江倒海的惊疑,勉强齐声行礼,声音里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走调。

    “免礼!” 庆帝的声音沙哑亢奋,目光如电扫过众将,没有丝毫铺垫,直接砸下惊雷:

    “诸卿来得正好!朕与众爱卿,并五军都督府大都督贾玌,已然议定!”

    轰隆——!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贾玌”

    这十个字,如同十道惊雷,瞬间在史鼐、史鼎、熊文龙、苏瑾言等所有武将的脑海中炸开!

    大都督?!

    辽国公的官职......恢复了?!就在这御书房里?!就在这新婚次日的清晨?!而且听陛下的意思,是刚刚“议定”的?!

    巨大的消息如同电流般瞬间窜遍全身!

    史鼐眼中精光爆射,史鼎差点忍不住要低吼出声!

    熊文龙握紧了拳头,苏瑾言沉稳的脸上也闪过一丝激动!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的主心骨、他们的擎天柱,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即将重掌帝国最高兵权!

    然而,这惊喜仅仅维持了不到一息!

    庆帝那如同蕴含着风雷之威的下一句话,便已紧随而至,带着席卷天地的决断,狠狠地将他们从官职恢复的惊喜中,直接抛入了一个更加狂暴、更加不可思议的漩涡中心!

    “——发兵!东征倭寇!”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