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废弃水电站,规划大波镇!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废土边境检查官 第一百四十三章 废弃水电站,规划大波镇!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理清楚思路后,再翻阅这本资料,程野的目标瞬间清晰起来。
既然这只是首轮筛选,并非最终选址,那就没必要急着关注那些剑走偏锋的特殊地形去当异类。
哪怕在他看来,某些被忽略的区域若能善加利用,潜力未必输于热门地点。
但前几轮筛选的核心,显然是评判检查官的包干理念是否贴合实际、知识储备是否扎实。
那些应用于特殊地形的“奇思妙想”,既缺乏案例支撑,也未必能得到考核组认可,反而可能因为脱离常规被扣分。
所以,最优解是选一个不算热门、也不冷门,却能精准展现自身优势的地点。
程野指尖在资料上快速滑动,先划掉了第一批无效选项,所有距离幸福城超过六十公里的地点。
理由很简单,前期建设的物资运输依赖机动部队,但现在的情况时降雨频繁,暴雨随时可能冲垮临时道路,延误运输周期,更别提途中可能遭遇的感染体袭扰。
一旦距离过远,单是物流损耗就可能拖垮初期建设。
更为关键的是水电网络,远离主城意味着要从零开始搭建供电供水系统,这不仅需要额外投入大量资源,更会成倍增加流民的安置难度。
对他这个缺乏建设实操经验的人来说,无疑是自设关卡。
紧接着,他又划掉了距离工业区六十公里以上的区域。
同样的道理,大部分建筑材料、工具设备都需要从工业区调配,近则运输效率高、成本低,远则可能因延误导致工期停滞。
以幸福城和工业区为圆心,各画一个六十公里的圆,两圆交集的区域瞬间凸显出来。
程野用笔尖沿着边界划了一圈,数下来符合条件的地点竟有十三个之多,比预想中更丰富。
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座县级规模的旧时代县城。
问路县。
资料显示,这里曾是超凡者激战的战场,所以内里建筑多已坍塌,仅剩寥寥无几的居民楼框架还立在废墟里,以及城区边缘的零星店铺还保持着相对完整的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县城地下的供水与排污管网或许尚存,但想要重新启用,势必要投入海量资源整修,光是清理管道内的淤积与破损,就可能耗尽初期物资配额。
这也是幸福城迟迟未动手占据此地的原因,毕竟连缓冲区的管道都三天两头出岔子,没人愿意在这种“基建黑洞”上赌一把。
此外,还有两座曾为县级规模的乡镇‘长水镇’、‘云水镇’(常驻人口均超十万),以及一座镇级规模的村镇,‘大波镇’(约三万人)。
让程野微微瞩目的是,大波镇有一座小型水电站,涡轮机虽早已被拆走,但坝体完好无损,当年肯定是按照百年工程的标准去建设的,没有偷工减料。
若能重新安装设备,足以支撑整个卫星城的初期用电。
更妙的是,坝体形成的水库水质达标,既能解决饮水问题,又能提供灌溉水源,简直是天然的“双保险”。
当然,大波镇之所以沦为无人问津的废墟,也有很致命的一点原因。
这里的水系接着临江,临江涨水,大波镇就会变成沼泽一片。
每一次涨水过后,变异植物的种子都会被水流带来扎根。
所以偶尔过去一次,就能从中找到发芽生根的变异植物,似张小凡带来的那四株白水草就是这么来的。
最后是周边八个大型村庄。
这些村子的民居大多还算完整,能勉强供人初期居住。
但选择这里意味着要走“拆迁复建”的路子,先平整现有房屋,再按规划重建,等于给自己凭空添了道工序,适合有经验、有时间的占地盘,而不是当下这种需要快速安置出成果的阶段。
当然,资料末尾还注明,检查官也可自选地形从零建设。
但这一条直接被程野无视了,就算真要选择这种地方,也需要获得承包资格后,再向检查站专项申请。
现在就写个“我要平地起高楼”,恐怕第一轮就得被筛出去。
“选哪里呢”
程野思索片刻,决定启用三次场外咨询的机会。
这机制有点像他穿越前看的选秀节目里的“求助环节”,明着是辅助决策,实则在考验检查官的判断力、经验,以及人脉广度。
“小张,我要打电话。”
“可以。”小张恭敬应道,“您只需说明要咨询的对象和问题,我们会代为转达并记录答案。”
不能亲自通话?
程野愣了下,随即恍然,这轮测试的设计确实巧妙。
若是亲自打电话,完全可以让对方帮忙辗转询问,变相突破三次限制。
但由工作人员转达,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答案,绝无钻空子的可能。
“好,第一个电话,帮我打给工务署的刘工。”
程野沉吟道,“向他询问大波镇白水坝的现状,坝体是否还能运转?若不能,维修所需的资源与技术门槛如何?请他用专业术语说明。”
“是!”
小张拿起防务通低声吩咐了几句,全程没追问刘工是谁,显然检查站早有专人负责对接各部门,确保咨询渠道畅通。
大约十分钟后,一张写满字迹的白纸由工作人员递进会场,送到程野面前。
此时会场里已不少人开始场外求助,不时有白纸传来递去,气氛比刚才更显紧张。
见程野这个见习检查官也顺利拿到回复,不少检查官暗暗侧目,显然没想到他才执勤没多久,就在缓冲区有能搭上线的人。
“还真是严肃,以前上学的时候都没经历过这个场面”
程野展开纸张,上面足足写了五百多字。
刘工果然没用大白话,通篇都是工程学术语。
“据新纪33年第12轮基础普查,白水坝的坝体混凝土等级较低(C25),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碳化深度检测值3.2cm,超出安全阈值1.1cm,需做表面碳化处理,溢洪道闸门启闭机锈蚀度78%,齿轮箱需整体更换,输水隧洞存在3处裂隙,最大宽度0.8mm,需注浆封堵”
末尾还附了句总结:“修复至可运行状态,需C30混凝土80立方米、钢筋12t、液压启闭机1台,建议配备2名结构工程师+15名熟练技工,工期预估15天。”
这些东西若是拿给外行,定然分析不出白水坝的损坏程度,只能凭借最后的建议衡量难度。
但落在程野眼里,却让他心里有了底。
村镇级水电站多建于20世纪后期,也就是千禧年前后,距今百年左右。
最初是作为整体电网的补充,后来因为基建的快速发展,变成了对外承包的产业项目之一。
属于一次性投入大、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的优质投资项目。
但混凝土碳化是不可逆的自然过程,即使私人承包后维护良好,碳化深度也会随时间缓慢增加。
而普通混凝土在自然环境中,年碳化深度约为0.1-0.3cm,100年累计碳化3.2cm,说明坝体要么处于干燥、少污染的环境,要么就是过去这些年仍然有定期简单的维护。
“有维护痕迹,又有修复可能.”
程野思路快速流转,“看来幸福城以前动过心思,恐怕碍于资源消耗大、回报率低才搁置。”
这恰恰说明大波镇是个潜力股,水电难题能通过修复旧设施解决,比从零建设节省至少70%的资源。
当然,刘工给的信息是“修复至可运行状态”,这要是放在现代肯定是行不通的,连最基础的各项数据检验都过不了。
但放在废土里却不算什么,现代标准里的安全冗余在此刻是奢侈品,要想一次性修好旧时代流传下来的设施,其难度不亚于重建。
当然,程野脑子里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或许能用行动点加速修复?
但这得拿到承包资格后亲自尝试,还得想好如何跟施工队解释进度异常,暂时只能按下不表。
“选择大波镇,水电都能解决,就剩运输线路了”
程野手指在地图上快速滑动,将拾荒者那里听来的零星信息飞速串联,在脑海里勾勒出从幸福城到大波镇的路线图。
在场80名检查官里,他是唯一没出过外城的见习官,只能靠二手信息和地图想象路况。
这是劣势,却也是优势。
他没有任何主观经验干扰判断,只会用最客观的数据,如距离、地形、障碍点评估运输难度。
而超算验证方案时,必然也会采用纯数据模型。
他这种理想化分析,反而可能在超算评估中脱颖而出。
“小张,第二个电话,帮我打给缓冲区B-7区天元社区的宋老,请帮我询问从幸福城前往大波镇的难度,用拓荒的眼光去看待。”
“是。”小张迅速记录,转身交代下去。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约莫十五分钟后,才有工作人员捧着一迭厚厚的纸张走来。
不同于之前的单页回复,这次竟足足有十多页,装订得整整齐齐,在一众单薄的回复纸中格外显眼。
坐在门口的检查官忍不住惊讶抬头,还以为是哪位高期检查官动用了重量级人脉,才换来如此详尽的资料。
直到纸张被送到程野面前,会场里投来的目光多少带了些诧异。
连带着丁以山也不露痕迹的瞥了眼,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些许弧度,似是肯定。
但这些,程野此刻都无暇顾及,翻阅得到的信息后,他心里只剩一个念头:
还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宋老能从旧时代熬到现在,在无数次生死边缘摸爬滚打,经验果然深不可测。
不仅听出来了他的言外之意(即不看纸面数据,只论实际风险),还调动了社区内拓荒兵团老兵的集体智慧,给出的回复堪称活地图+生存手册。
前几页是路线拆解,细致到每一段路的风险等级:
出城沿旧省道行驶是最优选择,这是幸福城斥资维护的主线路,由百鬼帮负责看管,路面平整,适合车队运输,可直达大波镇外围,但最后20公里需转入县道。
县道是第一道坎,路面多处坍塌,感染体与变异兽出没频繁,尤其靠近程野圈出来的那个县城,即“问路县”废墟的路段,常有感染体游荡,还有变异兽成群结队的袭击人类。
最后的7公里乡道更棘手,全是土路,只要雨天,必然泥泞难行。
再加上临江若是涨水,这一部分肯定要被淹,到时候开船恐怕都难走。
中间几页标注着沿途的高风险点。
问路县废墟是头号威胁,曾是旧时代的县城,如今成了感染源巢穴。
饶是幸福城如此大力度的多年清扫,依旧有源源不断的感染源冒头。
临江支流的水下藏着另一重风险,从主河道汇聚而来的感染源多潜伏在水底,尤其在汛期,极易突袭水道周边人类聚居地。
更令人惊喜的是后几页,竟完整标注了大波镇内的具体情况,连程野手头这份资料都未曾提及。
比如镇西头的“家家乐超市”,整体结构完好,承重墙未受损伤,清理后至少能供五百人短期居住。
又比如镇中心的办公楼虽有破损,但框架稳固,修葺后可作为临时办公场所,甚至顶楼的水塔还能修复使用。
镇东头的废弃粮站有地下仓库,防潮性极佳,适合储存物资
这些信息旁都标注着具体时间,最早的是今年四月,最晚的竟在两天前。
显然,天元社区的居民虽不外出,却从未切断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
或是从哪个拾荒者口中得来。或是做工时的工友聊天。
这些信息往常可能没有大用,但此刻程野问起,便立刻有了宝贵价值。
到了最后一页,宋老还标注了沿途可能碰到的感染源种类,但或许是顾忌程野的检查官身份,这一部分写的很是含糊,并未详述特征,想来是怕在程野的专业领域‘关公门前耍大刀’。
“不错,现在的棘手点恐怕就在于水患了。”
程野越看心越定,并没有被信息里的危险吓退。
没意义。
出了幸福城,荒野处处是险地。
那些神出鬼没的感染源,不像丧尸那样老远就能看见射杀,很多是通过变异生物携带、水系交换,甚至自然诱发形成的。
就像当下的空雾,谁也说不清这一次又给石省带来了多少新的感染源。
所以,为了安全去选地点,本身就是最大的误区。
更该考虑的是,预防这些危险的难度有多大。
“问路县不出意外,肯定会有检查官选择,这里是幸福城和工业区之间最大的县城,于情于理都该重建,作为资源中转站,价值甚至比缓冲区前的卫星城还大。”
“所以我根本不需要太过于担心来自问路县的威胁,幸福城的军团力量大概率也会将这里当成主要扫荡目标,真正该担心的是临江水患,以及从水系蔓延过来的感染源。”
程野扯来一张白纸,在上面开始写下关键词。
【水患预警】、【汛期情况】、【河堤状况】、【水下感染源特性】.
世事弄人。
几天前张师傅跟他聊起降雨时,他还在担心跃野庇护所会不会被淹。
现在却要琢磨,自己选的大波镇会不会被涨水吞没。
要不要用第三个机会再问问?
程野略一犹豫,还是放弃了,现在已经没有余地换其他地方,六十公里重迭圈内,可选的地点就这么多。
若真有更优的选择,等拿到承包资格后再慢慢申请调整也不迟。
除了威胁,还要算重建难度。
按宋老的信息和资料显示,大波镇的地下管网早就废了。
这在他意料之中,没了念想,反倒省得后期耗费精力整修。
而且,烂透了也好,换新管网说不定比修旧的更省事,还能按新规划来,避免旧管线的布局局限。
那些旧时代的建筑倒是保存了不少,足以度过艰难的前期。
“就选.大波镇了!”
程野长舒一口气,转头向小张确认了自己的选择。
“好的,程检查官。”小张递过一个牛皮纸袋,“请您拆开试题作答,另外,这些资料我们需要收回,您是想再看一会儿,还是现在就开始答题?”
变成闭卷考试了?
程野毫不犹豫地接过试题袋:“现在开始。”
拆开纸袋,里面的试题比预想中更复杂,足足二十一道大题,全是开放式论述,没有标准答案。比如:
选择该地点的核心目的与战略意义,该区域的发展前景对幸福城整体规划的补充作用,短期建设目标(3个月)与长期发展方向(1年)的具体拆解,如何平衡流民安置速度与防御体系搭建的优先级.
但比起现代标书,这些试题又简单得多,不用精确核算每一分投入的成本,不用挖空心思在预算里“偷工减料”以增强竞争力,只需把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讲清楚即可。
“程检查官,您有八个小时的答题时间,下午六点前提交即可。中间有任何需求,随时吩咐我就行。”小张贴心地补充道。
程野看了眼会议室正中央的挂钟,刚好是十点过五分。
八个小时足够他仔细打磨答案了,甚至还能在草稿纸上先打个完整的底稿。
笔尖落下的瞬间,思路已如潮水般涌来。
在选择目的一栏,他洋洋洒洒地写道:
“大波镇的核心价值在于‘低成本启动’,白水坝修复可解决水电刚需,现有建筑(家家乐超市、镇政府办公楼)能快速转化为安置与办公场所,较从零建设节省至少40%初期资源。其60公里的区位优势,既能承接幸福城与工业区的辐射,又可作为向外拓展的前哨站,战略意义在于稳扎稳打,逐步外推”
“短期可依托周边特有黏土建造烧窑,恢复砖瓦生产,既能解决建材自给,又能为流民提供就业,中期需优先修复河堤,在临江处搭建两座桥梁,一座供车辆运输物资,一座专供行人通行,彻底打通与工业区的直供通道,长期可利用临江优势发展渔业养殖,手工,成为幸福城的食物补充点与轻工业支点.”
“有关水患应对,设立三级响应模式,组织人手加固河堤,清理排水渠,开辟水路引导水流导向.”
“.”
草稿纸上的字迹越来越密。
从资源调配到人员分工,从感染源防御到民众满意度提升,每一个问题都紧扣着大波镇的实际情况,没有一句空泛的口号。
旁边坐着的李马太却显得焦躁,抓耳挠腮,写几笔就停下挠头,尤其每次瞥见程野像上了发条似的疯狂输出,一张草稿纸写满又换一张,嘴角的燎泡都憋红了。
心里急的呀,无法用语言形容。
至于会场内其他检查官,少数三期、四期的老检查官同样下笔流畅,思路清晰,几个二期检查官则时断时续,偶尔停下来皱眉思索。
至于一期检查官,多半对着试题发呆,只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字迹潦草得像是在涂鸦。
中午时分,工作人员推着餐车进来,分发加热好的蓝袋营养浆。
尽管味道难喝,但在场没人抱怨,大多三口两口灌下去,抹把嘴继续埋首答题。
谁都知道,这八个小时的笔锋较量,可能就决定了未来几年的命运。
窗外的天始终阴着,雨势时急时缓,敲打着玻璃发出沙沙声,与场内的笔尖划过纸张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倒生出一种奇异的专注氛围。
程野却始终埋首于试题,时而停顿思考,时而提笔疾书,直到缕缕金辉透过窗户,他也浑然不觉。
下午四点半,距离交卷还有一个半小时,他终于放下笔,开始逐字检查草稿。
确认逻辑无遗漏、措施可落地后,才将要点整理成正式答案,字迹工整。
最后通读时,他在末尾添了一句:“卫星城的核心是辅助发展,而非与幸福城和工业区竞争。大波镇的每一步建设,都应以让流民有处住、有活干、有盼头为前提,打造独特的渔业型手工卫星城。”
写完这句话,程野轻轻合上试题册,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感涌遍全身。
或许他不是经验丰富的检查官,或许在武力与建设上还有很大短板,但这份方案里的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他对卫星城建设、对大波镇最朴素的理解。
不是复刻一座似幸福城这样的超级庇护城,而是建造一处吸引流民扎根的超级卫星城。
“小张,交卷!”
当试题被收走时,程野才下意识抬头望向窗外,瞬间愣住.
天,短暂放晴了!
日头西斜,橘红色的晚霞正漫过天际,给阴沉了一整天的世界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恰似他此刻的心情,阴云过境,充满希望!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