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破阵子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封疆悍卒 第351章,破阵子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林川捏着笔,目光落在案上空纸上。
方才说写诗,脑海中浮现的是那首“醉里挑灯看剑”。
只是提起笔来,他又不想抄了。
辛弃疾的词句里,那股藏在豪壮里的沉郁,与此刻心头翻涌的情绪莫名地合了拍。
他抬手蘸墨,笔尖悬在纸上。
眼前似掠过一幕幕沙场。
战鼓震天响,将士们手执长刀,一往无前的模样。
“破阵子・沙场赋……”
南宫珏见他动笔,悄悄凑上前来:“这是……破阵子的词牌?”
他幼时读《历代词话》,曾见注解说此词牌源自失传的《秦王破阵乐》。
那是皇帝以战阵为基、融军乐而成的大曲,乐声起时,如千军踏阵、万鼓齐鸣,写尽破敌定疆的雄烈。
此刻见这三字落在纸上,再配“沙场赋”的题目,他只觉心头一震。
仿佛那失传的古乐声竟从字缝里漫了出来。
“战鼓裂云惊雁,长刀破雪摧寒。”
林川的第一句词已经缓缓落下。
只这一句,便让南宫珏呼吸停滞。
这不是寻常文人笔下的边塞虚景,分明是边军将士踏雪平寇的模样。
若说《秦王破阵乐》是破敌的雄,那么林川笔下,便是守土的烈。
战鼓裂云、长刀破雪,哪一句不是“破阵”之姿?
往日读词总觉是笔墨游戏,今日才知,真正合了词牌本意的句子,竟能让人见字如见阵,字里行间都透着累累战鼓声。
林川思绪如泉涌,接着写下了后面的诗句。
“马踏黄沙追败寇,箭透斜阳落敌幡。大漠坠孤烟。”
南宫珏轻声念出这三句,心头紧了紧。
他没有见过战后黄沙上的马蹄印,也没有见过斜阳下坠落的敌幡,更没见过那缕孤零零的炊烟。
可林川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像把他拉到了肃杀的沙场黄昏,比任何画卷都更真切。
“身倚断墙吞冷炙,遥闻戍堡鸣弦。”
南宫珏看着这两句,眼眶悄悄热了。
他看到的,是边军将士们说不出口的苦。
虽然林川没写“苦”字,可吞冷炙的艰、闻鸣弦的寂,却比直白说苦更让人揪心。
最后两句,林川写得极慢。
他想起每个午夜梦回,总恍惚记起另一个世界的灯火。
可睁眼看见的,是铁林谷的晨光、将士的铠甲,是这片他守护的“家乡”。
这份穿越者的怅惘,不能说,也没法说。
“梦里不知身是客,只把他乡作故园。何日把家还。。”
南宫珏站在一旁,把最后两句反复念了三遍。
“大人……这’梦里不知身是客’,像写尽了戍边人的心事。谁不想家?可把他乡当故园,不过是想着,守好这里,总有凯旋的一天。”
他说着,抬手抹了抹眼角,“属下先前总觉得,诗词多是文人消遣,今日才知,真的好句子,是能把人心底的话,都写出来的……”
林川看着南宫珏泛红的眼眶,笑了笑:“不过是把看见的、听见的、梦见的,写下来罢了。就把这阕词,登在《论报》首刊吧。”
南宫珏小心翼翼地接过词稿:“大人放心,属下这就去让工匠排版印刷,定要让这阕词随着《论报》,传遍青州。”
……
腊梅院。
苏妲姬坐在窗边的矮桌前。
纤手捏着细笔,正逐字抄写林川写的“产品话术”。
“……香膏取晨露花瓣,敷面能润肌,佩身可留香……把春天带在身上……”
她嘴里轻轻读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位林将军,究竟是什么做的?
上马征战,提笔作诗,还能说出这等奇妙有趣的文字来……
粗犷又细腻,让她越琢磨越着迷。
门帘被轻轻掀开,柳元元捧着张叠得整齐的纸走进来:“姐姐,你瞧这是什么?”
话没说完,她“啊呀”一声,扬起鼻子嗅了嗅。
“什么味道?好香啊……”
苏妲姬轻轻笑起来。
还能是什么味道。
她用香皂洗了个澡,又洒了些香水在身上,自己现在倒是闻不出有多香了。
可从柳元元的反应来看,可知林将军做的这些物件,该有多讨女子欢心。
“姐姐,你现在若是去见林将军,必定会将他香迷糊了……”
柳元元笑道。
“调皮。”苏妲姬嗔了她一眼,接过她手中的纸。
展开,见最上头写着“论报”二字,下方密密麻麻排着“纪事”“论辨”的标题,不由得皱起眉来。
“这是什么?是先生教学生的文章集子吗?”
“不是集子,这叫报纸。”
柳元元挨着她坐下,指着“论报”二字解释,“又是林将军的怪想法,说是往后每个月都会印,专门记青州的事、谷里的事,还有大家说的话。你看这’纪事’,写的是府衙前捕快拦两卫的事,我听人说,全是前几日发生的真事儿!”
苏妲姬半信半疑地往下翻,目光从“两卫争扣牛百”的纪事,落到“吴生问军规”“李翁谈新制”的论辨,有些文字瞧起来,倒比听书先生讲的还鲜活。
“倒是有趣……不过,林将军为何做这个?”
“那谁知道呢?”柳元元摇了摇头,“印了几百张呢,说是要派送到青州的茶肆酒楼,供人免费翻阅,连太州都要送呢……”
苏妲姬没有听到她说什么,此时她的目光,落在背面那首词上——
“《破阵子・沙场赋》
战鼓裂云惊雁,长刀破雪摧寒。
马踏黄沙追败寇,箭透斜阳落敌幡。
大漠坠孤烟。
身倚断墙吞冷炙,遥闻戍堡鸣弦。
梦里不知身是客,只把他乡作故园。
何日把家还。”
苏妲姬轻轻读了一遍,怔愣了片刻,又读了第二遍。
等念到“梦里不知身是客,只把他乡作故园”时,声音顿住了。
她想起自己辗转来到铁林谷,原是把这里当“他乡”。
可日子久了,见着谷里的炊烟、学堂的书声,倒也渐渐有了“故园”的暖意。
再往下那一句“何日把家还”,眼眶忽的一热,泪珠便顺着脸颊滚了下来。
词里写的是将士盼归乡,可像她这样的人,已经没有家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