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秦同知断案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封疆悍卒 第349章,秦同知断案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府衙内堂,秦同知提心吊胆地等着消息。

    没多久,就听见外面传来急促脚步声。

    衙役禀告:“大人!陈捕头把西陇卫和青州卫的人打了,还扣了好几个闹事的!”

    秦同知懵了一瞬:“他们把陈捕头打了?”

    “不是啊……”衙役摇摇头,“陈捕头带人把他们打了,三十个人,打两百多人……”

    秦同知愣了半晌:“你、你、你再好好说一遍,到底谁打谁?”

    “大人今日耳背?”衙役纳闷道,“咱们打他们啊!”

    秦同知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眼前都有些发黑。

    他扶着案沿缓了缓。

    心里重新理了一下这件事情的脉络。

    先前有人泼血,他命人去查,没想到查出来竟然是西陇卫的小旗官牛百干的。

    这事儿已经让他感觉有些不妥。

    本以为走走过场,赶紧把人放走,可没想到青州卫新来的千户不答应了。

    他左右为难,既要顾及西陇卫与林川的旧情,又要应付青州卫王虎的刁难……如今倒好,陈小七直接扣了两卫的人,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他这个同知也别想当了。

    说到底,一开始就不该查泼血的事儿啊……

    “走!去前堂!”

    秦同知抓起案上的官帽,往头上一扣,脚步有些发虚。

    刚走到前堂门口,就看见陈小七领着几个捕快,押着五六个五花大绑的人站在院里,个个鼻青脸肿,嘴里还在嘟囔着“凭什么抓我们”“我们是军中之人”。

    秦同知心里说不出的郁闷,指着陈小七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看着陈小七身上沾着的尘土,还有捕快们手里的藤牌短棍,心里清楚,陈小七没做错。

    按青州府的规矩,持械在府衙门口闹事,本就该由捕快管束。

    更何况陈小七只扣了闹事的兵卒,没动王虎和周振,已经留了余地。

    “大人!”

    陈小七见他来了,赶紧上前拱手,“这些人在府衙门口动刀兵,还惊扰了围观百姓,属下将他们扣下,等候大人发落!”

    秦同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焦躁:“把人先押下去,关起来,别苛待。”

    说完,他转身往内堂走,“陈捕头,你跟我来。”

    到了内堂,秦同知坐在椅子上,半天没说话。

    陈小七站在一旁,也不催促。

    他只是个捕头,大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呗。

    “你呀……”

    秦同知终于开口,“就不能再等等?你家大人还没到任,王虎是镇北王举荐的人,周振背后又是西陇卫,你这一扣人,把两边都得罪了!”

    “大人,你是没看着刚才那个场面!”

    陈小七拱手道,“若是不处置,往后谁都敢在府衙门口动刀兵,青州的百姓还怎么过日子?将军要是来了,也不会看着不管。”

    “行行行,你有理……”

    秦同知脑袋巨大,也不再说什么,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叠泛黄的律法卷宗。

    翻了好一会儿,终于在《大乾律・兵律・军政》里找到了相关条文。

    “凡军人在地方斗殴伤人者,先由地方官拘拿,再移文其所属卫所,会同审断……”

    陈小七听得云里雾里,不过大概是明白了。

    “大人,属下……抓的对吧?”

    “别吵!”秦同知不理他,继续翻阅着。

    “若持械扰乱地方秩序,杖二十,徒一年;伤人者,杖五十,徒三年……还有……凡卫所军官纵容下属扰乱地方者,罚俸三月,情节严重者,奏请朝廷降职……”

    念完,秦同知长舒一口气。

    他放下文书,心里总算有了底:“你扣下的那几个人,有动手伤人的,有煽动闹事的,按律该先杖责,再关押等候卫所回话。至于两个将官,虽没直接动手,可纵容下属闹事,也该发文书去他们卫所,让其所属上官管束……还好还好,有律法可依……”

    “大人,那牛百呢?”陈小七问道。

    “牛百泼血污辱青州卫牌匾,按《刑律・骂詈》,该杖八十,但他是西陇卫的人,也得会同西陇卫军法官一起审,不能咱们单独处置。”

    秦同知说着,拿起毛笔,开始写文书。

    “你先让人把文书送到西陇卫和青州卫,让他们派人来府衙会同处置。我再写封信,你送去铁林谷,告诉你家将军,青州诸事繁杂,盼将军务必早日到任,主持大局。”

    陈小七拱手应道:“属下遵令!”

    看着陈小七离开,秦同知又拿起卷宗看了看,心里还是不安。

    他不知道上头会不会认这个处置结果,可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秉公处理。

    他抬头望向窗外,心里暗暗盼着林川能早点来青州。

    有他在,这些棘手的事,或许就能好办些了。

    ……

    铁林谷。

    新建起的印刷坊内,木活字在铁板上密密麻麻排列着。

    “……大人,此报定名《论报》,属下以为最是妥帖。《论语》有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然’行’后需有’论’,若无论辨,则是非难明,民心难聚。昔年荀子著《非十二子》,正是以‘论’辨清学派真伪;今我等记青州之事、述铁林之变,亦需借‘论’字,让天下人各抒己见,辨新政之利弊,识民生之真况……”

    “……这个字儿刻得不错啊……”

    “……士大夫惜’论’如金,以为’论’是经义之属,非民间可及。可《礼记》又言’虽负贩者必有尊也’,百姓口中的道理、乡绅心里的忧虑、甚至军中将士的难处,皆可入’论’。此报叫《论报》,既不僭越士大夫的‘论道’之权,又能让他们看见,民间亦有真知……”

    “打住打住……就这两个字,你能引经据典说这么多,的确厉害。”

    “……大人能想出这报纸的点子,才是真厉害。属下不过是站在大人的肩膀上……”

    “……嗯?”

    “大人不是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

    “我看你是真想站上去……”

    “全靠大人提携……大人,第一期的报纸,您真打算写青州之事?”

    “为什么不呢?本来我们做报纸的想法,就是要舆论造势。这锅汤要熬出来,总得有人煽风点火不是?”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封疆悍卒》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封疆悍卒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封疆悍卒》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