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随手涂鸦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239章 随手涂鸦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蓉城二中,高三七班,
看着已经再次更换的班排,梁沛轩也感慨良多,不知不觉,他也已经高三了。
六月份参加完CMO后,他就进入了集训队,只有一路过关斩将,一直到九月去往IMO,然后跟陈辉经历了一趟神奇的旅程,回到蓉城还正好赶上国庆节放了七天假,再回来,竟然有种物是人非,时光荏苒的岁月流逝感。
“牛逼啊老梁,IMO铜牌,碉堡了!”
“你准备去清华还是燕北啊?”
“要继续研究数学吗,跟陈神一样?”
“我们七班也是出息了,竟然能出两个竞赛大佬!”
“老梁还得继续加油啊,陈神都已经飞到天上去了,你这算是刚上了跑道吧。”
“奖牌呢?快掏出来给我们看看!”
“我艹,我也是摸过IMO铜牌的人了,我能吹一年!”
“以后我老了也能跟我孙子说,当年你爷爷也是摸过IMO铜牌的人。”
“快拉倒吧,就你这衰样,估计找不到老婆,想要有孙子应该只能领养了。”
“就不能男大十八变?都说胖子是潜力股呢!”
一走进教室,梁沛轩顿时成为全班最亮眼的仔,所有同学都围了上来,像是丢了一块石头进蜜蜂窝,整个教室都炸了锅,七嘴八舌的跟他说着话。
叮铃铃铃……
上课铃声救了他的命,同学们意犹未尽的回到座位,梁沛轩也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下节课正好是数学课,安成章拎着本教材走进教室,看到梁沛轩,脸上也露出开心的笑容。
教出两个IMO选手,他退休后也有吹嘘的资本了。
前些天老唐还给他打电话,让他有空去燕北分享一下,如何培养天才少年呢。
当然,安成章拒绝了。
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哪里会培养什么天才少年,只不过是运气好,正好让他遇到了一个天才少年而已。
“诶,我在群里发的照片里没看到?”
趁着安成章在黑板上板书的间隙,梁沛轩回头对李海说道。
“看到了啊。”
“那你不回?”
李海翻了个白眼,“你当我傻啊?”
“穿得人模狗样的,明显是要去大场面了,我要是回了你,岂不是让你装到了?”
“呃……”
说得好有道理,梁沛轩竟然无法反驳。
“那你不想知道我去做什么了吗?”
梁沛轩嘿嘿一笑,并不打算放过李海,“我跟陈辉一起去参加克雷研究所大奖的颁奖典礼了!”
“艹!”
“老梁,真的是你?”
李海还没说话,坐在他旁边的陆平就惊呼一声,“我看新闻的时候就说那个人很像你,没想到真是你小子!”
“新闻,什么新闻?”
“你不知道?陈神拿克雷研究所大奖上华夏新闻了,在晚间新闻,三十分钟的时间,足足花了五分钟的篇幅来讲这件事!”
陆平现在回想起来都还感觉惊心动魄,羡慕嫉妒恨,“没想到你小子竟然去了,还跟陈神一起走红毯了,我特么羡慕得质壁分离了!”
“你拿CMO金牌我不羡慕,因为那是你应得的,你拿IMO铜牌我不羡慕,因为你小子狗运够好,但你特么的怎么能跟陈神一起走红毯啊,还出现在新闻联播里,哇,我眼睛红了!”
陆平在一旁哇哇怪叫,李海却神色平静,仿佛根本不在乎这件事。
“要是你当时回消息,应该还能赶得及过来,跟我一起走红毯。”
“什么?”
李海顿时蚌埠住了,一捶桌子,“你特么的怎么不早说?”
“啊啊啊啊!”
“李海,上课时间,你叫什么?要叫给我滚出去叫!”
一截粉笔头精准命中李海额头,将他所有气焰击散,老老实实的坐回到了原位。
梁沛轩早已看破他的伪装,嘿嘿怪笑道,“骗你的,当时我们已经快要走红毯了,你回了也来不及。”
“陈辉本来没准备叫人过去的,我正好在那边,才跟着去了。”
刺激完李海,梁沛轩也没忘给陈辉解释两句,随后还鼓励道,“没关系,再等个几年,等陈辉拿诺贝尔奖了,我们再舔着老脸去蹭一个,诺贝尔奖的典礼,可比这个盛大多了。”
其实克雷研究所颁奖典礼的规格已经很高了,陈辉做出的成就已经不比任何诺贝尔奖获得者差,但诺贝尔奖在人们心中神圣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梁沛轩下意识的认为诺贝尔奖比克雷研究所大奖更有含金量。
“他不是搞数学的吗,还能拿诺贝尔奖?”
李海虽然对学习不是很上心,但也是知道诺贝尔没有数学奖的。
“你懂什么,以他的实力,拿诺贝尔不过是早晚的事情,杨米尔斯方程又不是纯粹的数学问题。”
梁沛轩对陈辉倒是很有信心。
……
江城大学,化学院,材料研究实验室,
空气中漂浮着金属粉尘与汗液的混合气味,三台服务器机柜持续发出低频嗡鸣,散热扇搅动着凝固的热浪。
左侧实验台上散落着24个标记编号的连铸坯切片样本,断面残留着银砂喷丸处理的痕迹。
中央电脑桌上四块屏幕显示着ANSYS Fluent模拟的钢包流场和群体平衡模型的Fortran代码窗口,其中雷诺应力云图疯狂闪烁。
右侧垃圾桶里已经塞满写满算式的稿纸,最上层一张被咖啡渍晕染的纸上反复涂改着,写着一串让人头晕的式子,
β(L1,L2)=Cβν/ε(L1+L2)^3
“为什么20nm AlO预测值比实测多3个数量级?!”
林浩眼球布满血丝,他调出昨日电镜扫描图,某轴承钢样本中,5-50nm的纳米级AlO呈弥散分布,实测密度为2.3×10^12/m^3,但PBM模拟结果显示同尺寸夹杂物应聚并为200-500nm团簇,预测密度为5.1×10^9/m^3。
距离他4+2的博士毕业期限已经没有几个月了,他却没有半点进展,如果这个项目搞不好,他的博士学位也就悬了。
生化环材,果然是天坑。
林浩一阵胡乱的发泄后,终于是调整好烦躁的情绪,他再次尝试修正自己的模型,材料虐我千百遍,我待材料如初恋。
他已经连续工作了两天两夜了,但他不准备停下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建模。
他将湍流耗散率ε由0.01调整到0.05,然而小颗粒预测结果变好的同时,大颗粒预测更偏离实际。
“再来!”
林浩又尝试增加碰撞效率因子,添加经验系数k=1.5。
然而,这一次模型效果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差了,纳米颗粒的预测结果偏差扩大至40%。
“再来!”
林浩如同一只暴怒的野兽,虽然已经被撞得头破血流,却始终无法击溃他,让他能一次次的重整旗鼓。
“引入各向异性模型,使用DNS数据拟合张量β……”
林浩喃喃自语,布满血丝的双眼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双眼发出诡异的光芒。
忽然,原本还在正常输出日志的屏幕卡顿了片刻,随后一连串奇奇怪怪的日志弹出后,界面如同一滩死水,失去了所有活力。
内存溢出,计算崩溃了。
林浩颓然的躺倒在椅背上,看向旁边的电镜照片,这是一条由8个TiN粒子构成的致命链状夹杂物横贯视野——这是高铁轴承断裂的主因,而他的模型始终无法复现该结构。
“师兄,先去休息一下吧,你这样下去身体会撑不住的。”
一只白皙的手搭在林浩肩膀上,这只手的主人站在林浩身后,眼中闪过满是担忧。
“罢了罢了。”
林浩长叹一声,他就像刚才崩溃的计算机一样,在这两天两夜的战斗中,他的斗志也随着计算机一同崩溃了。
起身往实验室外走去,然而才刚起身,他身形一个踉跄,若不是旁边及时伸过来一双手扶住他,他恐怕已然摔倒在地。
“我送你回去吧。”
……
陈辉跟着王启明一路去往化学院的材料实验室,
咚咚咚……
王启明抬手敲门。
没人回应,但门也没锁,随着王启明敲门的动作,房门打开。
“老周?”
王启明迈步走进去,开口喊道,这里并不是真正的实验室,而是学生们平时做一些计算和文档工作的办公室,王启明倒也没有太过谨慎。
陈辉却一眼就看到了旁边几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还有散落在桌上地上的草稿纸。
正如王启明所说,周振教授的实验室最近在研究湍流相关的问题。
从草稿纸上来看,这人似乎试图建立湍流多尺度效应的预测模型。
这不巧了,正好撞到陈辉的特长上了。
仔细看了看散落在桌上的草稿,看着上面的公式,βST=0.62ν/ε(d1+d2)^3
陈辉暗自摇头。
“误差468倍?”
这些草稿纸的主人有些数学基础,但显然不多。
陈辉握住鼠标,频放大显示粒子在直径100μm涡旋中滞留0.15ms,他飞速计算,τη=(ν/ε)1/2≈(1.5e-6/0.01)0.5=0.012s。
“涡旋寿命12ms,粒子停留0.15ms,它像子弹穿过果冻,哪有机会碰撞?”
继续观察屏幕上的数据,很快,陈辉又调出林浩忽略的LDV流速测量谱,看向测量谱的尖峰脉冲,再次摇头,湍流能量在1-10kHz频段呈间歇爆发,而草稿纸上的的模型竟然只当它是白噪声!
陈辉在位置上坐下,拿出旁边干净的草稿纸,画出能谱瀑布图,写下公式,
E(κ)=CKε2/3κ5/3exp(κη)
陈辉看向公式中的惯性子区与耗散区的过渡带,之前他们使用的Saffman-Turner核只适用于tau_c>tau_eta,但20μm的AlO在钢液中tau_c=sim 10^-4。
所以这里需要引入湍流聚并抑制因子。
陈辉快速在草稿纸上写下另一个公式,βnew=βSTexp(τη/τc)。
“粒子运动不是布朗漫步,而是带漂移的Levy飞行!”
陈辉思路自然而顺畅,翻过草稿纸,构建随机微分几何框架,推导夹杂物轨迹,用Malliavin导数定义碰撞概率密度……
运笔如飞,一串串式子在草稿纸上成型,
“走吧,看来老周不在,待会儿回去再跟他约时间吧。”
王启明在实验室转了一圈后,回到陈辉身边,有些遗憾的说道。
不过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原本他找陈辉也是临时起意,并没有事先与周教授约时间。
最后陈辉在草稿纸上草草涂抹一个看似涂鸦的分形网格,→αα=1.37±0.02,简单备注一句湍流是分数维的,用分形导数重写输运项后,陈辉跟着王启明走出了实验室。
时间短暂,推导过程陈辉写得有些简洁了,但思路还是完整清晰的,这些草稿纸的主人虽然数学基础差了些,但他相信对方还是能看懂的。
“对了,你都领了克雷研究所大奖,你申请的优青项目也该结项了。”
回数学院的路上,王启明提醒到,“项目经费什么的,记得用一下,要是剩得太多,到时候少不了被批评。”
陈辉当时申请优青的课题,正是杨米尔斯方程,现在全世界都知道陈辉已经完成了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和质量间隙的数学证明,这个课题也到了申请结项的时候了。
“?”
“项目经费剩太多也会被批评?”
陈辉不解,他申请的两百万经费,除了给自己办公室购买了些办公用具,以及之后每个月给蔻依和杨驰他们发工资,并没有其他地方需要用到,到现在,那两百万的余额还剩一百五十多万呢。
“那不然呢?”
“既然你这课题用不到那么多经费,你申请那么多经费做什么?这不是浪费科研资源吗?”
王启明严肃的说道,“你该不会还没用完吧?”
陈辉摇头,有时候搞数学不花钱也很烦恼,这经费他根本就没地用啊。
“还剩多少?”
“一百五十多万吧。”
“啥?”
王启明惊呼一声。
虽然是副院长,但学院的科研经费也是由他掌管的,从来都只有教授们抱怨经费不够,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剩这么多经费的项目。
再结合陈辉做出来的成果,这一对比,落差大到让他一分钱的经费都不想给其他老师分配。
“赶紧突击花钱吧。”
王启明拍了拍陈辉肩膀。
陈辉苦笑,忽然想到听李海跟同学们讨论过的一部电影,是要在一个月内花光十个亿。
没想到他现在也会面临同样的苦恼。
并且他这个经费的限制更多。
钱太多花不完,可真是愁啊!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