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贵叔家里的黄瓜不一般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94:菜农逆袭 第349章 贵叔家里的黄瓜不一般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贵叔,嫁接苗黄瓜抗逆性更强,遇低温受影响小,保守估计至少还能采收半个月。”
“半个月也好啊,总好过没得收,这次真的要谢谢你们呐。”
贵叔当初选择种苗场的嫁接苗,也全因为可选择性不多。
自家育种的苗得了病,强行种下去结果大概率更惨,改种其它作物收益也不高。
最终在王永祥的再三推荐下,选择了谣言中心的免费苗。
种植过程中也是万分忐忑,时不时还会遭遇左邻右舍的冷嘲热讽,等开花结果时才缓了股劲。
到采摘那一天,钱拿到手时才明白此前很多都是谣言。
育苗场出的苗不仅能挂果,而且产量比一般的还更高!
以现在的价格的产量,再采摘半个月黄瓜,不仅前期投入的成本能收回,还能赚一笔。
这对于原本对今年收成有些绝望的家庭来说,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可贵。
“永祥,陈总,去家里坐坐,等会儿就在我家吃饭!”
“不了,贵叔。”陈家志拍了拍自行车座椅,“我们还要赶着去下一家,看看嫁接茄子苗的表现,茄子可没有黄瓜耐寒。”
“那你等等,家里有土鸡蛋,你们带回去吃。”贵叔对旁边的妇人说道:“桂香,快回家拿鸡蛋。”
“不了,不了,你俩留着自己吃~”
陈家志使了个眼色,王永祥和薛军就跟着他骑车跑了,贵叔夫妻俩就在身后喊。
骑了一段距离后,陈家志才放缓了速度,玩笑道:“这种感觉还不赖,永祥,你以前没少拿老乡的鸡蛋吧?”
王永祥以前是乡镇科技助理员,专门向农民推广各种实用技术,帮助老乡增产增收。
他苦笑了声,“能禹可是全县最好的乡镇之一,我当时去的地方穷多了,很多家庭才勉强养活一家人,我哪敢要别人的鸡蛋。
不过也确实是久违的感觉,很久没感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感谢了。”
这可能就是成就感。
在拿一份可观工资的同时还能帮到农户,让王永祥心里很舒坦。
…
能禹的菜田平坦开阔,陈家志几人到贵叔家菜田时引起了不小的动静,周边几户干活的农户也注意到了,几人前走刚走,就纷纷过来凑热闹。
“大贵,那几人是来干啥的?”
“好像是元马育苗场那帮人吧,之前来过,大贵的黄瓜就是用的别人的苗,长得还不错嘛。”
“嘿哟,今天收的黄瓜也不少哦,这得有两三百斤了吧,看来这苗子也可以结果嘛。”
“大贵,你一天能卖多少斤黄瓜?”
贵叔默不作声,已经又和老伴蹲在地里忙活了起来,任由邻居们议论,只偶尔接一两句话。
当初苗子出问题时他很早就发现了,也找了邻居买苗,但纷纷说等自家种完了再给他。
结果他等了几天,却什么也没等到,甚至有人把苗拿到镇上卖也不卖给他,他现在能有好脸色才怪。
凑热闹的人自讨没趣的散开,但贵叔这番态度也引起了个别人的不满。
“神气什么,黄瓜都到季节了,过不了几天就要下架,他才卖了几天菜,成本可能都还没收回来。”
“嘿,那你也挡不住别人当成宝!”
“过几天再来看咯,看还能结几个瓜……”
人越走越远,但交谈声不小,贵叔两口子都听到了,又埋头干了会活,才传出交谈声。
“大贵,黄瓜真还能采摘半个月吗?”
“我也不知道。”贵叔摸了摸黄瓜藤蔓,“但黄瓜还在长新叶,也在开花结果,半个月应该是能坚持的。”
“如果真有半个月,你就走一趟,把鸡蛋给人送到屋里去。”
“嗯,现在就可以准备鸡蛋了。”
“好。”
……
用了大半天功夫,陈家志才跑完了几个种了嫁接苗的农户家里。
情况有好有坏,种了茄子的农户稍微倒霉些,茄子在夜间低温环境中根系受到了影响。
但毕竟是嫁接苗,砧木用的也是云南的水茄,抗逆性强,只是抗寒不够突出。
在应对夜间低温时,仍比普通农户用的实生苗要强许多。
生育期自然也更长。
对农户来说可能采收期不够长,产量和收益低,乃至亏本,但对云岭农场来说,它也能证明嫁接苗的优秀。
其次是青椒,但对外提供的种苗少,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表现最好的是黄瓜和番茄,这两样嫁接苗都能暂时应对夜间12℃以下的气温。
总体来说还不赖。
陈家志能接受这样的成果,剩下的便是继续接受考验。
时间慢慢走进12月,元谋的气温稳定在了10℃~27℃,昼夜温差长期保持在17℃。
如此温差也让蔬菜的风味物质积累极为丰厚,像番茄的口感就越来越好。
但夜间逼近10℃的低温也让露天蔬菜遭受了极大的考验。
李明坤喜滋滋的摘了几个透红的番茄到了小白菜制种地里。
“来来来,吃番茄,好吃得很。”
“哎哟,老李,今天怎么这么大方。”彭谦笑眯了眼的接过,“番茄不也涨价了,亏你还舍得拿出来吃。”
纪松打趣道:“八成是工人上次漏摘了,这次摘的时候就熟透了,不方便运输,这才拿来给我们吃,平时摘两个可都要被说几句了呢。”
陈家志也同样起身走了几步,接过番茄擦了下,就咬了一口,汁水瞬间就在嘴里炸开,丰富的口感冲击着味蕾。
像这种熟透了的番茄确实好吃。
李明坤撇嘴道:“别说我,就说你们这青菜,想摘几把回去烫火锅,你们不也护犊子吗?”
“这是用来制种的。”
“制种的就不能吃吗?而且你们说隔离不够,拿来吃不正好的事~”
陈家志几个就啃完了番茄,意犹未尽,也觉得李明坤的话有一定道理,“今天向斌在元谋,晚上可以掐几把青菜回去,叫他过来一起试试口感,看他愿不愿意买。”
如此大的昼夜温差,青菜的口感自然不会差。
只是整个云南受限于交通,还难以把这样的青菜卖出去。
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卖菜,陈家志感觉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卖出去,走成昆线到成都大约需要20个小时。
算上装卸和批发,36个小时内便可以进入各大酒店的餐桌。
这样的效率完全足够了。
成都虽说也还没有菜心、芥兰等粤菜的消费习惯,但酒店对粤菜的接受程度更高,也更容易培养。
而且还有小白菜、油麦菜、生菜、上海青等在成都接受度也较高的青菜。
所以这也是一条销路,冬季的销量还不小,当下的成都冬天也较为缺乏青菜。
李明坤也琢磨出了他的想法,“还得是你陈老板,吃个菜都有这么多的心眼,我想着吃,你想着卖。”
陈家志不善的瞥了他一眼,“菜农想卖菜能有什么坏心思?”
“嗯,老板心思最单纯了。”李明坤贫嘴了句,又说:“那今晚上再杀头羊,这钱就老板你出了?”
陈家志大手一挥,“行,从公司账上走,最近赚钱了,也犒劳犒劳你们。”
最近几天云岭农场的日收入已经突破了万元大关,杀头羊也就洒洒水啦。
“早该这样了。”李明坤神气的说道:“过几天菜价还得涨!”
“涨价当然好。”陈家志说:“但也不要忘了推广种苗,我们原本的目标可是做育苗场,可不是来种菜的。”
“种菜有什么不好,你也才说你是菜农。”
“行了,忙你的去吧。”
在元谋的气候环境下,制种菜心的生长速度也很快,几天一个样,部分已经开始抽薹开花。
但西南地区的饮食习惯更喜欢用干辣椒清炒菜薹,而要开花了的菜薹炒出来的口感也绝佳,吃起来很爽口。
现在试口感颇为合适。
彭谦也颇为赞同试菜,因为不是杂交种,菜心繁种难度不高,最关键的点就在于隔离。
为了保证种子纯度,方圆一定范围内都要禁种春油菜及十字花科作物。
云岭农场因为制种的青菜种类多,隔离范围是300~500米,而最佳范围是1千米以上,确实存在着风险。
这属于前期经验不足,沟通不到位,李明坤留的制种田集中在一起,而没有分开导致的尴尬情况。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出取舍,掐掉一部分卖掉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晚上时,在享用了羊肉后,几盘青菜被端上了桌,成都客商向斌吃得极为满意。
“这青菜好!”
“成都人民需要它!”
如此这般,云岭农场又多出了青菜产品的出售。
合作到现在,不止向斌,西安客商江辉也对云岭农赞誉有加。
除了在黄瓜、番茄、茄子等菜蔬的分级包装上优人一等,云岭农场供货量的优势也愈发明显。
本地露天的茄子和黄瓜产量已经大幅下滑,而云岭农场还能稳住。
这还是大棚的优势没完全凸显的情况下的结果。
越往后,优势越明显,也就更赚钱。
无独有偶,能禹镇菜农贵叔的菜地里,黄瓜仍在正常采收,每天雷打不动两三百斤黄瓜,随着价格抬升,每天收入也涨到了两百块钱。
而周边农户的黄瓜藤蔓已经蔫了吧唧的在枯萎了。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贵叔家里的黄瓜不一般。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