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诋毁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94:菜农逆袭 第345章 诋毁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云岭农业元谋育苗场第一批蔬菜穴盘苗早达到了定植标准。

    皆是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元谋主栽的冬早蔬菜,为的便是方便推广。

    可结果不尽如人意。

    截止陈家志前来时,整个育苗场没有对农户卖出一株苗。

    即使免费给农民提供种苗,农民也带有疑虑,不愿使用。

    为此,陈家志来了元谋后,就到现场考察蔬菜产区的情况。

    刚好马明也在能禹的蔬菜基地里,两人便有了刚才的交流。

    陈家志原本的计划是通过供制种蔬菜种苗打开销路。

    但现实是当下元谋的蔬菜冬繁制种属于小众地区,每年前来进行蔬菜育繁种的种子公司也不多,冬繁制种最多的当属青稞和小麦。

    这便让市场受限。

    而且这是育苗场的第一年,并没有客户基础,提前沟通又不到位,等育苗场找上门时,育繁种单位还有农户大多已自行开展了播种育苗。

    这时候再想卖苗就晚了。

    不论育繁种单位,或是农民,都不愿再花第二份钱去买苗。

    即使免费,很多人也不想浪费自家培育的苗,更何况也疑虑免费的能有好东西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种苗卖不出去也实属正常。

    薛军此次依然和陈家志一同来了元谋,全程跟随,嘀咕道:“其实一开始就该免费供苗,多些农户种植,推广效果才更好。”

    虽说没卖出去种苗,但靠着免费,以及王永祥、高维等人的推广,也零星有几个自家苗出问题了的农户种了苗场的菜苗。

    只是量不多。

    陈家志回头说道:“影响团结的话就不要说了,现在的局面也在预料之中。”

    得承认他的决策超前了点,元谋的蔬菜种植业掉队了半步,蔬菜育繁种则是还没被纳入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中。

    但方向是对的。

    现在只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

    苗卖不出去就只能自己种,除了50亩大棚,育苗场还有100亩露天菜地,如今大棚都被种上了各种瓜果,露天菜地也种了不少,暂且把今年育的苗都用光了。

    想搞育苗场,还得从种菜开始。

    这又回到了场长李明坤的老本行,李明坤原本就挺擅长种黄瓜等瓜果类作物,现在算是如鱼得水,笑口常开。

    一度让薛军怀疑这厮是故意前期不免费,就想留着自己种。

    告别了马明后,陈家志在王永祥的带领下,去了一家种了自家苗的农户菜田里。

    这是一块种黄瓜的菜田。

    当别家的黄瓜都开始采摘了,眼前的还是30cm左右高的菜苗,刚开始爬蔓,部分显现出了花蕾。

    王永祥蹲下身子查看着健壮的黄瓜植株,介绍道:“贵叔家原本也育了黄瓜苗,只是得病苗死了不少,剩下的苗栽了后表现也不好,最后在我的建议下,拔苗重新种上了育苗场的嫁接黄瓜苗。”

    陈家志也蹲下身子,“现在看情况也还不错。”

    王永祥笑了,他是第一次接触黄瓜嫁接苗,就现下的情况来看,嫁接苗在抗病性上确实有优势。

    这批苗从移栽后就没得过病。

    片刻后,一古铜色皮肤的老农民走了过来,“永祥来了啊?”

    “贵叔。”王永祥站起了身,说道:“这是我老板陈总,专门来看你家黄瓜的长势情况。”

    贵叔带着忧虑的神色上也挤出了一丝笑容,又不知该如何开口,显得有些拘谨。

    不过和老农民打交道,陈家志有经验呀!

    啥也不说,先把烟点上。

    云南被称为烟草王国,很多地区的农民吸烟不用谁来教,到了十几岁自然而然就会了。

    “你这烟不够劲。”贵叔仍笑着接过了烟,也蹲下来查看着现蕾的黄瓜。

    “我现在别的不敢指望了,就盼着能把投入的肥料农药本钱收回来。”

    露天条件下,元谋的冬早黄瓜,可以坚持采收到12月末,还有两个月时间。

    而脚下的黄瓜才开始开花现蕾,可能只有一个月的采收时间。

    好在一亩地4000株苗全部由育苗场免费提供,按苗场在元谋的售价算,种苗成本就是600元。

    省了种苗成本,贵叔才敢在10月才移栽黄瓜。

    王永祥问道:“贵叔,你打农药了吗?”

    “没,还一次没打。”王永祥说:“植株很健康,我就没打。”

    10月才移栽,完美避开了雨季,病害自然少。

    陈家志提醒道:“嫁接苗有抗性优势,可以少打农药,节省成本,但也不能完全不打。”

    贵叔点头道:“这我知道,我每天都守在地里,等发现情况了,一定第一时间打。”

    王永祥也说道:“贵叔,有什么弄不懂的,记得及时来苗场找我,你这可是我们苗场的门面,一定要给看低我们的人好好看看!”

    “好!”贵叔骂道:“有人说你们的苗有问题,结不了果,产量不高,我还就不信了,这么好的苗还能结不了瓜?”

    王永祥说:“事实会证明他们是错的,贵叔,如果今年效果好,明年可得照顾下苗场的生意哈。”

    贵叔不说话了。

    一亩地600块钱种苗成本,这没几个人敢买啊!

    王永祥也尬在了原地。

    陈家志也觉得这个定价很虚高,嗯,不是他定的价,他定价肯定直接就免费了。

    “贵叔,你刚才提到有人说苗有问题,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贵叔摇头,“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反正好多人都在说。”

    “好多人?”

    陈家志看向王永祥,后者眼神也定住了,意识到背后可能有蹊跷。

    从贵叔的菜田离开后,陈家志又和王永祥去了另一个村子的菜农田里。

    这次种的是番茄,有近两亩地,也是嫁接苗,接穗是早熟番茄品种,每亩5000株苗,长势同样可观。

    只是同样存在诋毁育苗场的小道消息。

    诸如‘免费的能有啥好东西’‘结不了果’‘产量不高’等等谣言流传。

    想来这也是种苗免费,也没多少人敢用的原因。

    想到自己求爷爷告奶奶的推广历程,王永祥的脾气也上来了,骂咧咧的回了育苗场,与高维、李明坤等人说了谣言的事。

    “艹踏马的,谁在背后阴我们!”

    “难怪免费还这么难!”

    陈家志不清楚其中的愤怒有多少演的成份,说不定王永祥和高维此前也对嫁接苗有过怀疑,只是近来改观了些。

    但想完全改变,还得等有产出了,同时只要产出够好,这背后的谣言也能不攻自破。

    不过陈家志仍好奇是谁在背后捣鬼。

    经过几天调查,几条线索都指向了元谋蔬菜公司种子经营部。

    这属于国营单位。

    陈家志想去找马明,但没有直接证据,就算有证据,恐怕也不能拿别人怎么样。

    当陈家志为此奔走时,云岭农场场长李明坤就像个没事人一样,每天照旧穿梭在菜田里。

    尤其是陈家志和他说了大棚种植最好辅以人工授粉后,已经连续几天一早就进大棚里了。

    原定的50亩大棚育苗场成了瓜果的海洋。

    要知道大棚种菜的工作量也不少,同时本地请的工人没种过大棚,李明坤也没有多少经验,大多时候都靠李明坤自行探索。

    同时由于大棚的保温作用,棚内的瓜菜生长明显要快上一截。

    这虽然与预期的苗场有偏差,但李明坤的水平并不差,在种菜管理上也有自己的想法。

    这天早上,陈家志在辣椒棚里找到了李明坤。

    辣椒品种是中椒5号甜椒,李明坤正指导工人轻晃着植株辅助授粉。

    陈家志又提及了谣言。

    “其实谣言我很早就知道了,只是没办法。”李明坤很坦诚,“但想卖种苗嘛,最终还是靠种出来的效果。”

    “所以我就转变了方向,种苗卖不出去,就全部自己种,卖苗我不擅长,种菜我还能不会吗?”

    “……”

    陈家志当初也提过自种,没成想李明坤贯彻的这么彻底。

    但想一想面临这种情况,即使是他来,恐怕也会走这条路。

    毕竟他们都是菜农。

    最擅长的就是种菜,回到自己的赛道上来,就不怕那些小伎俩了。

    思来想去,陈家志沉吟道:“方向没错,没想到你看这么通透。”

    李明坤笑了笑,“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嘛,真说到育苗嫁接,得靠纪松和彭老,上个月嫁接的时候可把他折腾坏了。”

    云岭农场的嫁接成活率不高,只有六成左右,效率还慢。

    但嫁接工都是拿苗子喂出来的,没有大量练习哪来的熟能生巧。

    陈家志颔首,“都付出了不少,现在就等着收获了。”

    李明坤问道:“这批菜最早的再有一两个星期就能采摘了,也要卖向广州吗?”

    “广州就不要想了,现在竞争很激烈,菜价低。”

    粤西就是南菜北运最大的基地之一,距离珠三角又近,还有海南冬种蔬菜产区的竞争,冬天暂时还轮不到云南菜逞威风。

    只能往北。

    陈家志想了想,说:“可以卖到成都等城市去,我们有大棚,采摘期能保持很长,等过了12月,就可以错开本地的采摘旺盛期,销路和运力应该都不用愁。”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94:菜农逆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94:菜农逆袭》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