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第二个扶贫项目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第一卷:默认 第361章 第二个扶贫项目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傅明彦原本就并不打算在省会城市多待,用了江川省文化厅的预算,那就要尽职尽责。

    他要做的是乡土文学的采风,在省城里是肯定不够的,必须要深入到农村,见着事件的发生,耳畔听过故事,才算是达到采风的目的。

    《江川日报》出炉以后,各方人马来找他,总有些领导不能一味拒绝,留在省会的时间不知道会拖到什么地步,所以直接离开避开接下来的拜访潮才方便。

    傅明彦借着《江川日报》的采访机会,和省文化厅的领导打报告,他要带着父亲正式开始他的采风之旅。

    至于说,傅明彦没和傅小云说离开的事情,不像是王梅那样有什么阴谋。

    傅明彦只是纯粹是不在意。

    小姑傅小云不值一提,是他生命里的过客。

    在上辈子的时候,这位在省城住了大半辈子的傅小云很有优越感,上辈子的傅明彦一度也是井底之蛙,天然也相信大城市的人见多识广,也一度相信这位小姑有本事,所以他最开始是很重视小姑的意见。

    听了小姑的意见,然后走了弯路,后来就觉得,小姑傅小云也不过是大一点的井里的青蛙,所见的空间也就那么点界,甚至还觉得他傅明彦的本事是因为有了林晓芳而得来的。

    至于说这辈子,他傅明彦换了一个老婆,但是对傅小云而言,似乎没什么区别。

    他能走到今天,明明靠的是自己,而傅小云又似乎虚空把功劳给了没见过的顾玉惜。

    两世很多事情已经变化,有些人又似乎没什么变化。

    所以,他们姑侄两人,DNA或许有部分重合,在未来只会渐行渐远,不会有生活之中的交际。

    傅平不知道儿子的这些想法,对于傅平而言,他对自己的弟弟妹妹已经失望。过来送上一份来自首都的礼物,也就够了。

    ·

    乘坐火车离开了省会城市,傅明彦第二站去的是最西边的十林市。

    十林市的文化系统里的干部同样热情招待了傅明彦。

    无论古今,能够在体制内拥有权利的人都没有太傻的。

    尤其是傅明彦的锋芒已露,谁不会捧着啊?

    觥筹交错之中,领导们的杯子压低,傅明彦的酒杯比领导更低,双方言笑晏晏,领导更觉得傅明彦情商拉满,实情知趣。

    饭后,领导从市后勤部里借了车辆送他下乡。

    从市里到村子里,路越来越难走,勉强到了凤竹村的村办公室地点,接下来就只能够靠着两条腿走路了。

    纵然是夏日,这里因为这里是山区,正午的时候也只有三十出头的温度,配合着山风,走在树荫下并不炎热。

    村支书说话带着浓厚的乡音,“咱们这里贫困,住宿条件也没那么好,按道理应该住我家,就是我家才添了双胞胎,亲家婆也过来照顾孩子了。”

    “我和我爸都住在知青点就行。”傅明彦笑着说道,“知青点应该有空位置吧?”

    “有的有的!”村支书立即说道,“就是条件不算好。”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录取通知书的到达,村里知青点正好有空位置。

    “没事,我们都是农村人,过了苦日子过来的。”

    傅明彦把行李放在了知青点,傅平去村子里转悠去了,傅明彦则是跟着村支书在村子里溜达。

    凤竹村背靠竹山,漫山遍野都是竹子。

    所以靠着这竹山的村民在农闲的时候会参与制作竹筐,在赶集的时候,和其他村的人换东西。

    “也不是什么投机倒把。”这年头人人都是搞集体经济,像是小岗山那样的胆大包天都是签了生死状的。

    村支书生怕引起傅明彦的反感,额头都出了汗水,“就是咱们农村人自己靠山吃山。”

    “我可以理解的。”傅明彦笑了笑,对着村支书说道,“有没有想过,在村里成立一个合作社,专门把竹编家具卖到城里。”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