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预感!剧变!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第一卷:默认 第594章 预感!剧变!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忧心百姓的忠臣……”
听到马三宝的解释,秦逵嘀咕着略略琢磨了片刻。
随后立刻明白过来马三宝在笑什么,自己也是忍不住“噗嗤”一笑:“这顶帽子,他们当然是戴也得戴,不戴也得戴上,呵呵呵。”
说这话的时候,秦逵心里多少有点幸灾乐祸。
毕竟今天去见朱允熥一趟,前前后后身上都不知被人喷了多少口水,就是泥人也有三分脾气不是?
他一边缓缓朝前走着。
一边面带笑意地道:“这事儿乍一看觉得挺离谱,可细细想想,陛下却是真高明,哈哈哈哈!”
他虽是笑着说这话的。
可心里对朱允熥的喟叹和慨然却是又多了一分。
把乾清宫门口搞成这副场面,看似滑稽搞笑,实际上,
一来需要朱允熥这位少帝心性足够沉稳,面对这么多朝臣长跪死谏也可以一笑置之,这要是换了先帝,血溅乾清宫是免不了的。
二来,则是需要一个打破常规的思维——都僵成这样了,正常人只会一股脑儿地想该怎么打发这个场面,也就只有当今这位陛下反其道而行之,你跪任你跪,只当没看到,直接让他们现场办公。
想到这些。
秦逵只觉得这操作……嗯,难以言喻,但很6!
马三宝送着秦逵走了好一段儿,看差不多了,这才开口抽身告辞,道:“秦大人,咱家乾清宫那边公务在身,便先送到这里了。”
秦逵向来谦逊谨慎之人。
自然从善如流地微微点头道:“侍奉陛下才是一等一的大事,劳烦公公相送,已是不该了。”
马三宝目光落在秦逵手中的锦盒上。
目光似有深意地客气道:“哪里哪里,秦大人办事勤勉,让陛下省了不少心思,陛下可看重大人呢!此等赏赐,大人您在朝官中都是头一份儿,羡煞满朝堂的大人们,奴婢不过送一送,哪里有该不该的事儿?”
听到马三宝这话,秦逵似是心中会意过来什么,脸上的神情微微一滞,不过很快就被他收敛下去,依旧如之前一般,笑呵呵地道:“公公太客气了。”
马三宝同样笑得客气:“那咱家就先告辞了。”
秦逵点头:“公公好走。”
马三宝手中拂尘一甩,转过头去,不急不缓地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而去。
看着马三宝的身影消失在宫墙拐角。
秦逵这才收起脸上的笑意,双眼微眯,神情凝重地呢喃自语道:“陛下的阳谋一贯是炉火纯青的。”
“在乾清宫门口可以捏着他们命门,几句话把他们那死谏的气势连消带打,还逼得他们连朝堂事务都不敢耽搁分毫;今日特意在其他人面前把这琉璃马赏给我,既是嘉奖和鼓励,又何尝不是推着我彻底成为孤臣的阳谋?”
秦逵是聪明人,如何听不出来,马三宝走之前那几句话,明着是恭维他,暗着则是提醒他?
提醒他如今的立场。
提醒他居了功也不可得意忘形!
虽然他也算吃了一招,但秦逵心里也知道,站在朱允熥那个位置,对他进行这一番不轻不重的敲打,才是最理性的。
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解得多、也受到莫大的宠幸……
而这种情况下下一步……
往往就是恃宠生娇,释放出人性的恶和贪婪。
君不见历史长河之中,多少皇帝一味宠溺信任自己的大臣、宦官、后妃……等等,时间久了,下面的人飘了,皇帝自己也麻木了,最终酿成大祸?
时刻清醒把握平衡住人心,才能长久。
秦逵看着马三宝身影消失的地方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收回了目光,摇了摇头,自嘲一笑:“不得不说,这份城府和心性,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
与此同时,秦逵也知道。
有这样的皇帝,一个王朝才会长久。
所以他深吸一口气,只是在心里暗暗告诫了自己一番,而后便释然一笑,不再纠结。
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锦盒,道:“这次的事儿显然是办对了,陛下对这件事情颇为重视,有闲工夫想其他的,还不如赶紧去炼丹司跑一趟,把陛下的意思送过去。”
「嗯,还有顺便和道长们讨教学习一番。争取以后办事,办得更漂亮、更利索!」
一边在心里嘀咕着,秦逵也加快了脚步,径直朝着宫门口的方向疾步而去。
面对一个上位者,当你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搞不过对方的时候,自然不会再去想那么多有的没的,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依附对方、取悦讨好对方,如此你才能得到最大的好处。
……
炼丹司。
当张宇清、刘渊然、马瑞、袁珙……等人看到秦逵带来的小纸条过后,一个个面上或是若有所思、或是神色恍然。
不过有了朱允熥之前给他们打下来的基础。
再加上他们自己本身就勤奋肯学。
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然你已然是轻车熟路了,所以众人只不过稍稍思考了一下,心里就有了主意,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
“原来是碳含量的原因么?”
“焦炭添加量、吹氧量、炉料结构……这种实验陛下都已经指导过张淼多次了!都准备好材料、纸、笔,进行多次控制变量法,记录每次实验的成品特性。”
“也就是多烧几炉钢的事儿了。”
“这可是陛下给咱们的锻炼和考验,赶紧收拾收拾实验起来,尽快把实验结果呈给陛下检查。”
“……”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立刻就把方案给定了下来,热火朝天地开始准备安排起来。
只有站在一旁的秦逵还是一脸懵逼:「就这么几句话,你们果然就全懂了,都知道该咋办了?合着又是我一个人没听懂了???」
看着众人干劲满满的样子。
秦逵心里都忍不住感受到巨大的挫败——自己好歹也是饱学之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正经八百科举出身的,怎么一到这天杀的破地方,就好像变成傻子了??
踟蹰了片刻。
秦逵咬了咬牙,放下了自己堂堂二品大员、六部堂首的身份和面子,腆着脸走到张宇清面前:“那个……张道长,本官……有一事相问,不知……”
张宇清和秦逵打交道也不算少了。
看秦逵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对方想说点什么了,当即也不让对方难堪,面上露出一个和善的笑意,先一步给对方解围道:“秦大人可是对陛下传授的诸多天地真理奥妙……有想法和兴趣?天地之间,玄妙无穷,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拒绝的,无关乎身份、地位、面子……”
虽然张宇清的初衷是给秦逵解围。
可是说起这事儿,一下子便忍不住多说了起来:“贫道也不知何其有幸,得了陛下这般恩典,见识到旁人几辈子都不可能见到的世面,当真恩同再造……”
说了好一会儿,张宇清才意识到自己话多了。
赶紧笑哈哈地收住了话头:“嗐,说多了、说远了。”
不过这也让秦逵放松下来。
心里不那么别扭了。
当下认真朝张宇清拱手一礼:“张道长所言极是!炼丹司研究的这些天地奥妙,本官从未在任何一本圣人学说之中见到过只言片语,可这些东西……却远比那些圣人学说顶用!能让百姓冬日穿暖、能让我大明皇朝国力强盛……比那些空谈……实用太多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
秦逵是亲眼见证、乃至亲自操刀者之一。
对张宇清的话自然也有所共鸣,此刻抛却了心里那所谓的身份别扭,说的话都是他心里最真实的感受。
人本就是一个最复杂的个体。
会趋炎附势、会逐利、会攀附强者,同时,也一样会有这种「想为天下百姓做点什么」的大义,这并不矛盾。
甚至可以说。
这些因素全都是秦逵对朱允熥效忠的原因之一,亦或者说,跟着朱允熥做事,既可以得名、又可以得利、更可以满足自己心里的良心,谁能不乐意干?
“所以本官,也想请教请教诸位道长,不知可否?”秦逵字正腔圆地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张宇清捋了捋自己的胡子。
淡淡一笑道:“秦大人好学,这是好事儿!知晓了解这些东西的人越多,我大明必会愈加强盛!”说这话的时候,张宇清的目光朝京城的方向看去,其中仿佛带着磅礴浩渺。
把话说出来了,秦逵自然也有些如释重负。
听到对方这回应。
更是有些惊喜:“那便再好不过了!只是本官对这些东西……还真是有些一窍不通,不知该从何学起呀?”
对此,张宇清似乎心里早就有了安排和成算。
立刻便笑盈盈地回答道:“其实秦大人今日来求学,时机上来说还真是刚刚好!”
“我炼丹司昨日才从诸多内部人员之中进行了一番测试和筛选,选出了资质天赋合适的人,今日正要开课呢。”
“开课?”秦逵没懂。
他觉得,这种不得了的天地真理……按理来说不应该……保密么?怎么还直接开课了?
“张道长,这会不会……陛下那边……”他迟疑道。
张宇清显然看出了他的迟疑和想法,不以为意地呵呵一笑,道:“呵呵,不瞒大人所说,贫道一开始的想法其实和大人是一样的,心中只想着,如此重要的机密,岂可随意传授给他人知晓?”
秦逵点头:“正是!这些都是陛下教导,岂可外传?”
张宇清却笑道:“可这正是陛下的意思。”
秦逵不解:“陛下的意思?”
张宇清点头:“陛下说,他若只是个寻常商人、员外,自然要将这东西捂得死死的,可他是大明朝的皇帝。”
“对于大明而言,一人、或是几人、几十人之力,终究单薄,人多力量大,越多一些人知晓这其中的基础知识,便会有越多的人可以把这些东西应用到实际的需求上,若能举全天下之力,我大明皇朝日后会是何等光景?”
说到最后,张宇清神色之中都不由带着激动之色,他双手摊开,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一幅大明盛景。
这的确是朱允熥想的。
也是朱允熥前些日子给炼丹司交代的。
当然,把后世的什么数理化之类的,在这个时代科普开来,绝不是朱允熥一句话两句话可以做到的——要知道,这可是个文盲率百分之九十九的时代,绝大部分人连字儿都不认识,更不能指望他们平地起高楼。
现在在炼丹司开课,也不过是为了先培养出一批先行人员,第一可以缓解张宇清他们这一批人的人手不足压力,其二则是等百姓的素质稍稍拉升起来之后,有足够的人手从事开枝散叶的基础教育。
至于外传的内容。
肯定也不可能把所有核心内容都放出去,只不过是一些打基础的内容,譬如一些基础的概念、定义等等,同时也具有定向筛选人才的作用。
学得好的,天赋牛逼的。
获得接触核心机密的资格,嗯……进炼丹司来当牛马。
如此下来。
炼丹司这个核心机密之地的人手来源也有了——毕竟大明要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不能一直只指望张宇清他们这一批人不是?现在勉强能用,十年后?二十年后呢?
而听着张宇清这一番话。
秦逵那因为不解而蹙起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神色变成了沉思、恍然、惊叹……
沉默了片刻。
他不由得感慨道:“陛下的格局,无人能比!他计算的,从来不是眼下和眼前,而是整个大明皇朝和未来!”
对此,张宇清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陛下,必然会是前无古人,后也不可能有来者的明君!”
说到这里。
秦逵心里也不再有任何迟疑和纠结。
拱手道:“陛下有这心,为人臣子的自当尽一份力,敢问张道长,本官去哪里上课?”
他的神情之中甚至带着一抹急切。
不为别的。
而是因为……
听完张宇清的解释,秦逵不仅仅感叹于朱允熥的格局。
同时更有种预感——不久之后,整个大明的方方面面或许都要发生剧变!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