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正文 第130章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董承一听,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故作生气地反驳道:“丞相这是何意?若是您喜欢这袍带,尽管留下便是。何必如此多疑,硬要说其中有谋呢?”
说罢,董承转身便走,头也不回,似乎已经下定了某种决心。
“国舅!”曹操突然高声怒喝,声音如雷,响彻整个宫殿,将董承吓了一大跳。
董承惊愕地看着曹操,只见他面色阴沉,双眼圆睁,满脸怒容,显然是对董承刚才的行为极为不满。
“天子所赐,怎能相夺啊?”董承回过神来,连忙解释道,声音中带着些许惶恐。
曹操冷哼一声,他根本不把董承的解释放在眼里。只见他猛地一伸手,将身上的袍带解了下来,然后像扔垃圾一样,随手一甩,袍带便如一条死蛇般飞了出去,直直地落在了董承的面前。
董承见状,心中暗喜,他知道曹操这是在向他示弱。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袍带捡了起来,然后毕恭毕敬地向曹操行了个礼,转身离去。
董承回到府中后,立刻将袍带带进了密室。他点亮烛火,仔细地查看起袍带来。这袍带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普通的锦缎制成,但董承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深知曹操的阴险狡诈。
回想起那日在猎场上的情景,董承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愤怒。谁都能看出来,曹操在猎场上的行为已经严重僭越了天子的权威,而天子却只能忍气吞声,受了极大的委屈。
如今,曹操的势力遍布天下,到处都是他的眼线,天子自然有许多话不敢明说。董承断定,这袍带之中,必然隐藏着天子想要传递给自己的重要旨意。
于是,董承独自一人在屋子里,借着微弱的烛光,仔细地研究起袍带来。他将袍带翻来覆去地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但一直看到后半夜,也没能看出其中的隐情。
油灯的火焰在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董承凝视着这微弱的光芒,心中有些不安。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挑动着灯芯,希望能让灯火更亮一些。
然而,就在他挑动灯芯的瞬间,一小团火苗突然掉落下来,正好落在了他腰间的玉带上。董承心中一紧,急忙伸手去擦拭,想要扑灭这意外的火苗。
尽管他动作迅速,但玉带还是被火苗烧出了一个小小的洞。董承看着这个洞,心中有些懊恼,这条玉带可是他的心爱之物。
就在他准备将玉带收起来时,他突然注意到从烧洞中似乎透出了一些异样的东西。他凑近一看,发现里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董承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他决定一探究竟。他赶忙拿起一把剪刀,剪开了玉带,然后轻轻地抽出了里面的东西。
当他展开那张纸条时,他的眼睛瞪大了,因为他看到了上面的字:
“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
“尊卑之疏,君臣为重。”
“近日,曹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
“敕赏封罚,不由朕主。”
“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乱。”
“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
“当念高祖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董承的耳畔炸响。他手捧着密诏,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激动。
密诏中的文字如泣如诉,仿佛是汉献帝在他面前倾诉着自己的苦衷和期望。“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这短短的几句话,承载着整个汉室的希望与未来。
董承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密诏上的字迹,感受着汉献帝那破指洒血的决心。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诏书,更是皇帝对他的信任和重托。
“再三思之,四慎之,勿负朕意!”这最后的叮嘱,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董承的心上。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和危险,但他毫不退缩,因为他是忠义之士,为了汉室的复兴,他愿意付出一切。
董承读着密诏,看着汉献帝的血印,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他为皇帝的遭遇感到痛心,更为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到沉重。
就在他沉浸在悲痛之中时,突然,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好大胆吶!”
这声音如同晴天霹雳,把董承吓得魂飞魄散。他猛地转过头,只见一个身影站在他身后,由于光线昏暗,他一时看不清对方的面容。
董承的心跳急速加快,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难道自己的行动已经被人发现了?难道这是曹操派来的人?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那个身影缓缓走近,借着微弱的灯光,董承终于看清了对方的脸——竟然是自己的好友王子服!
董承松了一口气,但心中的恐惧并未完全消散。他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子服?你怎么会在这里?”
王子服显然也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他的声音同样有些发颤:“我……我深夜访友,没想到……竟然遇到这种事情。”
他的目光落在董承手中的密诏上,脸色变得愈发苍白。沉默片刻后,他终于鼓起勇气说道:“你……你想杀曹公?”
董承心中一紧,他知道王子服是个正直的人,但他没有想到王子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更没有想到他会如此直接地说出这句话。
面对王子服的质问,董承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坦诚相告:“我……我是为了汉室的复兴,不得不如此。”
王子服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董承。他显然对董承的决定感到震惊和失望。
过了一会儿,王子服缓缓说道:“我……我当去告发!”
董承深知王子服的为人和品性,若非如此,他绝对不会特意嘱咐家仆:“若子服来访,不必禀报。”
当董承凝视着王子服时,他的目光充满了忧虑和恳切,说道:“子服啊,兄长我若如此行事,恐怕我的性命事小,但汉室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啊!”
王子服见到好友这般模样,嘴唇不禁微微颤抖,心中也是万分不忍。
他连忙回应道:“董公,我王家世代蒙受汉朝俸禄,岂会没有忠君之心呢?”
接着,王子服毅然决然地表示:“我愿助兄长一臂之力,共同诛杀那火锅殃民的奸贼!”
又是一个深夜,万籁俱寂,董承悄然造访刘备。
刘备见到董承深夜来访,心知肚明其中必有缘故,于是开门见山地问道:“国舅深夜来访,必定是有重要事情吧?”
董承也不与刘备兜圈子,坦率地回答道:“白日里若乘马前来拜访,恐怕会引起曹操的猜疑。所以,我只能选择深夜前来相见。”
刘备听后,略作思索,随即对张飞吩咐道:“命人取酒来,好生款待国舅。”
张飞领命而去,董承则继续说道:“前日在围场之中,云长(关羽)曾有杀曹操之意。”
“将军摇头示意而退之,这究竟是为何呢?”刘备心中暗自思忖,他实在想不明白将军此举的深意。
刘备忍不住探着身子,满脸疑惑地问道:“公何以知晓其中缘由呢?”
董承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人皆不知,唯我独见之。”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笃定。
刘备听后,不禁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解释道:“舍弟见曹操专横欺君,心中实在难以忍受,故而发怒。”
董承闻听此言,突然像被触动了什么心事一般,猛地哭了起来。关羽见状,连忙起身,迅速地递上一个酒盅,轻声说道:“国舅,莫要过于悲伤。”
董承一把抓住关羽的手臂,激动地说道:“朝廷臣子若都如云长这般忠义,又何须担忧天下不太平呢?”
关羽面露尴尬之色,无奈地别过头去,似乎对董承的这番夸赞有些不知所措。
刘备见状,心中一动,决定趁机试探一下董承的态度。他故作不解地问道:“曹丞相治国,也算得上是井井有条,又何来不太平之说呢?”
董承一听,当即脸色一变,站起身来,似乎就要拂袖而去。
“国舅!”刘备见状,连忙叫了一声,想要留住董承。
董承停下脚步,转身对刘备说道:“公乃大汉皇叔,本应是忠君爱国之人,故而我才敢剖胆沥肝,将实情相告。公何必要如此试探我呢?”
刘备见状,心知自己的试探可能引起了董承的不满,连忙拱手赔罪道:“国舅息怒!实不相瞒,我之所以如此试探,是担心国舅有诈啊。”
董承听后,脸色稍霁,他盯着刘备看了片刻,然后说道:“我又有何诈之有呢?”说罢,他毫不犹豫地从怀中掏出一份衣带血诏,递给刘备,“将军请看,此乃圣上密诏,命我等共讨曹操。”
刘备双手颤抖着接过衣带诏,仿佛这是一份千斤重担。他缓缓展开诏书,与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一同凝视着上面的文字。
当他们看完诏书后,刘备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他的眼眶渐渐湿润,最终忍不住双膝跪地,失声痛哭起来:“二弟、三弟啊!”
关羽和张飞见状,连忙也跪了下来,他们的心中同样充满了悲愤和无奈。
刘备的哭声中带着无尽的哀伤:“想不到我堂堂大汉,至尊至上的天子竟然要以血书密诏臣下,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董承见状,连忙上前安慰道:“将军,莫要过于悲伤。如今奸贼曹操专权,汉室危在旦夕,我等身为臣子,理当为国除害。”
说罢,董承从怀中取出参与诛杀曹操的生死签名,递给刘备。
刘备接过签名,逐字逐句地念道:“车骑将军董承,越骑校尉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马腾……”
当念完最后一个名字时,刘备的目光落在董承身上,他的声音略微低沉:“公既奉诏讨贼,备岂敢不效犬马之劳。”
说完,刘备转头对关羽喊道:“二弟,拿笔来。”
关羽迅速取来笔墨,刘备毫不犹豫地在签名名单上签下自己的大名——左将军,刘备。
然而,就在刘备刚刚签完名的那一刻,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突然传来。他抬头望去,只见许褚带领着一群士兵如狼似虎地闯进了院子。
“丞相有命,请使君速去。”使者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急迫。
刘备正在院子里打水,听到这声呼喊,他心中猛地一紧,手中的水桶也随之晃动起来。他手忙脚乱地想要稳住水桶,但由于太过慌乱,水桶还是在半空中摇晃了几下,最终“扑通”一声掉进了井里。
刘备顾不上捞水桶,赶忙迎出门去,满脸疑惑地问道:“不知有何要事?”
使者站在门口,一脸冷漠地回答道:“不知,只叫我来相请。”
刘备迟疑了一下,看了看井口,然后对使者说道:“待我把井中木桶绞上来。”
使者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并不在意刘备的请求。
刘备无奈,只得匆匆回到井边,用辘轳将木桶绞了上来。然后,他拍了拍身上的水渍,跟着使者前往丞相府邸。
一路上,刘备的心中都充满了不安。他不知道曹操突然召见他究竟所为何事,心中暗自揣测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到了丞相府邸,刘备见到曹操正坐在堂上,一见他进来,曹操就放肆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在家做得好大事。”
刘备被曹操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吓了一跳,心中愈发慌乱,嘴巴也不由自主地张大,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曹操见状,笑得更加厉害了,他指着刘备说道:“在家种菜灌园,玄德有此闲情,真是不易啊。”
刘备听曹操这么说,心中稍定,他连忙解释道:“无事消遣而已,丞相有请,不知何事?”
曹操似乎并没有要怪罪刘备的意思,他依然面带笑容,高兴地走到刘备身边,握住刘备的手,拉着他边走边说道:“刚才看见枝头梅子已青,忽有所感。”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