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溯寻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第四卷:冷面大人专坑上位 第十三章 溯寻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就连严嵩,他都没有同乡之人参奏,而他张居正却享受到了几近所有人的唾骂。

    他已经近乎于麻木了。

    只要社稷是在好起来的,死前能留给陛下的江山是富足的,他一个人的名声,不足计也。

    下人转述完其他的,补了一句:“大人,殷神医让我为您传一句话。”

    “什么话?”

    “《左传》,子产。”下人皱眉复述道。

    他不明白其中含义,但张居正手里的笔却停顿了下来。

    《左传》,子产。

    《左传·昭公六年》,郑子产铸刑书,遭贵族反对,叔向指责他“民知争端,将弃礼而征于书”。

    而子产的回应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殷灵毓在这个时候,在遇到那两个书生,听到他们的话之后,让下人转述这个典故,意思很明确。

    她知道他正被天下人唾骂,但她认同和支持他的做法。

    新政触怒士绅,清流攻讦夺情,世人骂他禽兽不如,可那又如何?就如子产所言,只要有利于社稷,个人的荣辱得失,本就不该动摇决心。

    从古至今,莫不如是。

    张居正换了张纸,提了提嘴角。

    看来,殷灵毓大概不会是政敌的人。

    这样贴心而真切的关怀,来自于一个纯稚幼小的孩童,张居正有些好笑,也真就自嘲的笑了笑。

    在孩子眼里,自己被骂了需要安慰,需要认同,她也觉得自己是对的,所以送来了这样一句贴切的安慰和支持,哪怕自己的年纪足以当她的爷爷辈。

    可在更多人眼里,自己应该被骂,活该被骂,被骂就应该受着,不需要避讳,不需要换位思考,也不需要考虑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

    他们只需要发泄自己的郁气和怨愤,不满,就足够了。

    血肉之躯,该如何无动于衷呢?

    就像他现在也不由自主的感到温暖一样。

    不过等到傍晚,殷灵毓又跟过来看着他睡觉时,张居正还是感到有些无奈的。

    但医嘱也确实应该遵,张居正被迫放下了公文,早早歇下。

    一连半月,每日喝了对症的药,吃了清淡,负担小的饭食,又被动的学会了细嚼慢咽,早睡早起,甚至被带动着试着抽一盏茶,打一打养生健体的拳法,张居正逐渐从满面疲色中被养出些精神来。

    头也不疼了,眼前也不发黑了,就是……咳,也不再那么的坐立不安了。

    说起来也是很没脸,这还归功于殷灵毓又是内服又是外敷的折腾了不少药给他。

    但大夫面前,没脸就没脸吧,还能瞒住咋地。

    人家是年纪小,又不是医术不好,张居正还没来得及抉择出到底要不要因为年龄和性别而讳疾忌医,人家都已经看出来了。

    那……还是老老实实上药吧。

    反正,至少,上药的是自己,还不至于晚节不保。

    坐在案前,张居正抽空给戚继光写了封信,除了日常的政务,关怀,也写了对于戚继光将殷灵毓送过来的感谢,又嘱托戚继光动用仍在沿海一带的人手,前往吕宋,探查那番薯一事到底是真是假。

    至于殷灵毓的异常之处,张居正并没有叫戚继光去查。

    他终究承了这份情。

    无论殷灵毓背后是谁,至少眼下,她真心实意地在帮他,帮他活得更久些,好让他能看到新政的成效,还为他献上番薯那样的救命粮种,这就够了。

    至于她的来历……若她不愿说,他便不问,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上,多一个真心盼他好的人,已是难得。

    张居正的变化,自然也有有心人注意到了。

    户部侍郎李幼孜借着商议漕粮的由头来到值房,将公文递上时状似无意道:"首辅近日气色甚佳,可是得了良医调理?"

    张居正提笔蘸了蘸墨,批注的手未停:“李侍郎好眼力,前日戚南塘荐了位大夫,开的些土方子倒比太医院的更对症些。”

    戚继光给自己送了大夫来,这是瞒不住的,张居正便就大大方方说了出来,只是不管年龄性别还是能力,一律的含糊不清。

    李幼孜顺势在对面坐下,试探道:“下官内子常年头痛,不知可否请这位先生过府一诊?”

    张居正抬眼笑道:“尊夫人身体抱恙?这可马虎不得,这样,太医院的院判医术出众,又与老夫相熟,不如老夫替你递一番帖子。”

    李幼孜还待再挣扎一下,张居正微笑着推过一册账本:“倒是清丈田亩的事,还需李侍郎多费心。”

    李幼孜知道话头已被截断,只得接过账本应道:“是,下官明日就派人去通州复查。”

    待李幼孜退出值房,张居正凝视着窗棂投下的光影,摇了摇头。

    看来番薯的探查交给戚元敬是对的,自己这边被盯的这般紧,想做些什么委实有些束手束脚了。

    殷灵毓一边抓着张居正的身体努力修修补补,一边也想着该怎么寻找一个能够真正参与,或者影响政事的契机。

    没几日,殷灵毓将“牛痘”递给了张居正。

    万历年间,天花也是一大难以遏制的烈性传染病,整个明朝乃至以后的清朝,大部分平民百姓都笼罩在“痘疮”的阴影下。

    天花导致人口锐减,尤其影响农耕经济,且皇室和贵族亦不能幸免,如当今陛下的的弟弟朱翊镠曾因天花夭折,包括当今陛下自己,朱翊钧,年幼时也曾得过天花,再往前嘉靖也得过,再往后得过的皇帝更有耳熟能详的康熙。

    足以见得天花有多么肆虐而难以医治,预防。

    虽然也有人痘法在江南民间流传和应用,但毕竟风险太高,官方应对天花又主要依赖隔离和祭祀,并没有很好的克制方法。

    张居正把牛痘的方子拿在手里,很是茫然。

    这触及了他的知识盲区。

    作为文官首辅,他对医理只有基础认知,且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从而在求医过程中所了解的知识。

    但要他毫无阻碍的看懂什么免疫什么种痘,属实有些为难人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