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52章 小林生威过天!连港督都要听他的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第一卷 第452章 小林生威过天!连港督都要听他的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总督先生!”
林火旺脸上带着一种务实而又坦然的笑容,“诚如您所言,我初来乍到,立足未稳。置地集团这样的庞大帝国,骤然易主,内忧外患交加。”
很显然,林火旺话语透露着真诚,直指今天由霍震廷主导的华资对置地集团的围剿。
“在这个关键时刻,除了着眼于传统的、可能面临激烈竞争和掣肘的盈利模式。我更希望另辟蹊径,通过与港府的深度合作,在改善民生、提升港岛居住环境的同时,也能为置地集团本身,以及我个人,积累足够的正面口碑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这难道不是是一条双赢的路么?难道说,港府会拒绝一家大型企业主动放低身段、放弃部分眼前利润、愿意深度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合作请求吗?这样的合作伙伴,应该多多益善吧?”
“欢迎!当然欢迎!”饶是内心诸多警惕和怀疑的麦理浩,此时也被林火旺这番坦荡的“政商共赢”说辞稍稍打消了疑虑,脸上再次浮现笑容来,“小林生,我们港府,自然是做梦都希望港岛的各大地产发展商,都能够像你这样,具备如此深远的社会责任感和长远眼光!这样的合作,我们当然非常欢迎!”
麦理浩一边说着,一边在内心快速盘算着。
并且,他再次审视了计划书中关于“居者有其屋”项目的核心条款。
置地的权利和责任,港府需要配合的土地政策、交通规划(港铁)等。
他反复确认,至少在文字层面,林火旺没有给他预设任何明显的法律或政策陷阱。
最关键的是,作为一个华裔商人,纵使他顶着日籍身份。
在殖民统治的港岛,麦理浩确信林火旺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在港督和港府头上动土。这似乎只是一个想寻求政治支持的新晋大亨,进行的一次巨额的“政治投资”或“声望投资”。
“原则上……”
麦理浩沉吟了一会,终于点头,以十分官方的严谨口吻回应林火旺道,“小林生,我代表港府,认可你的这个‘居者有其屋’合作计划。它十分符合当前解决港岛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
说到这里,麦理浩又话锋一转,强调道:“不过,小林生,你也知道,如此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程序上必须完备。这涉及到复杂的前期规划、土地测绘、成本核算、法律框架协调……
比如房屋署、土地管理署、城市规划署、财政司……诸多部门都需要介入。毕竟需要港府实实在在的投入和计划,我再怎么估计,至少也需要一到两年以上的联合评估、公众咨询和内部论证,方能进入实施阶段。急不得啊。”
“总督阁下!!”
听到这话,林火旺微微皱眉,然后立马果断打断了麦理浩“按部就班”的想法,十分强势地说道,“两年评估?一年论证?然后再花两年选址规划?等到第一期房子真正落成交付,黄花菜都凉了!
五六年时间过去,门外那些住在木屋、鸽子笼里的市民,要忍受多少个煎熬的日子?港府改善民生的承诺,又要被多少人诟病为‘雷声大雨点小’?更重要的是,总督阁下您……”
林火旺目光炯炯地盯着麦理浩,然后一语中的地说道:“您主政港岛的任期,还有几年?‘居者有其屋’若能在您的任期内,从宏伟蓝图变为首个、甚至多个拔地而起的新社区,真正惠及数万港岛基层市民,让‘麦理浩’这个名字不仅与廉政公署挂钩,更与彻底改变底层居住环境的历史功绩融为一体……
这才是可载入港岛史册的卓越政绩和万民称颂的声望!您难道,不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亲手签署第一份合作文件,亲眼见证第一批受益市民的笑脸,而不是只留下一个还在论证阶段的计划书?”
这番话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让麦理浩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
政绩!留名!青史可书!
这正是他这个位高权重的总督内心深处,除了维持稳定外最隐秘也最核心的渴望!
当这份巨大的诱惑真切地摆在他面前,并且被林火旺点破与任期直接关联时,他原本坚守的“程序正义”和“理性节奏”瞬间崩塌了一大半。
正如林火旺所预见的,人,一旦被点破切身的重大利益,之前再坚固的警惕心便会如冰雪般消融。
看到麦理浩眼中骤然亮起又刻意按捺的激动光芒,林火旺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他已经没有必要再说什么说服的理由,而是从容地从高乔浩递过来的公文包中,取出那份早已准备好的置地集团内部核心文件《置地广场改造及新开发战略计划书》。
“总督阁下,这正是我接下来想和您重点讨论的。”
林火旺将文件推到麦理浩面前,指着封面说道,“基于我们刚才达成的原则性共识,以及您希望尽快看到成果的迫切心情,置地集团提出了一个‘样板间’方案——立即启动第一个‘居者有其屋’项目的落地。”
麦理浩拿起文件,迅速翻到执行概要。林火旺则是边介绍道:
“我们的计划是:将已经动工建设的原‘置地广场’项目,整体转型为第一个‘龙广场’及其周边综合社区。
这块地,地处中环边缘,潜力巨大。在其规划范围内,将原本定位高端市场的高层住宅部分,拿出来,重新规划、调整设计,以完全符合‘居者有其屋’标准的平价住宅模式,供应给符合条件的港岛市民。这将是港府对外公布计划后,最快能实现的案例,也是您任期内最具象的政绩体现!”
麦理浩越听,呼吸就越是急促起来。这小林天望竟然要把已经在建的核心项目直接“降格”为保障房?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姿态,更是实打实的行动力!他继续往下看,同时听林火旺解释具体的操作路径:
“作为置换和补偿,置地集团要求港府,将位于港岛边缘的新界北区、西贡沙田一带等几个地块的长期租赁权或发展权,以协商的公允价值,补偿给置地集团,以弥补我们在核心地段原高端住宅项目上的‘利润损失’。”
林火旺此时在地图规划上,点出了那几个位置偏远、在麦理浩看来价值远低于中环地块的地块名称。
麦理浩快速对比着文件中的位置图和评估价值数据。心中的计算器飞速运转:没错,林火旺选择的这几个地块都是目前港府手中尚未大力开发的“荒地”,总评估价值加起来,从账面看也仅是略微高于置地放弃的核心地段住宅部分的理论损失,按传统模式估算的话。
甚至在麦理浩惯性的地价估值体系里,置地还吃了点小亏——毕竟中环黄金地段的地皮,有价无市,其长远增值潜力公认更高。这条件看起来合理,甚至有些“委屈”了置地。
“补偿地块……这倒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麦理浩沉吟着,心中的疑虑又去了几分。林火旺主动降低了门槛,拿出了核心项目做“投名状”,补偿的又是港府眼下不太重视的“包袱资产”。
无论从推进速度、政治效果还是账面上的资产交易公平性看,似乎都无懈可击。他甚至开始欣赏起林火旺的“识大体”——这个年轻人为了配合他创造政绩,甘愿牺牲集团的核心利益?
他反复翻动着文件,重点确认各项条款细节,特别是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售价上限、认购资格审核将由港府主导,以及补偿地块的具体位置和出让协议框架。
试图找出可能隐藏的陷阱或后门,但文件内容直白透明:置地负责开发建设,按保障房标准,收取微薄的管理费;港府负责审核资格和最终的住房分配;补偿地块的协议清晰明确,完全没有任何的模糊地带。
这是一个急于站稳脚跟、寻求政治同盟和好名声的聪明人,所抛出的、自缚手脚的诚意……
麦理浩在心中做了结论。他没有未来几十年的上帝视角,更不可能知道这几块他眼里的“荒地”,在未来将随着港岛空间的饱和和深港融合而身价百倍。
他只觉得这是一笔短期看港府赚了民心、中期看政治价值巨大、长期算笔合理交易,甚至略占便宜的好买卖。
反复斟酌权衡后,强烈的政绩渴望压倒了可能存在的、未知的疑虑。麦理浩合上文件,脸上露出了今日以来最真心的笑容。他站起身,主动向林火旺伸出手:
“小林生!这份计划非常有建设性,极具现实意义!我原则上批准置地广场改造方案,将其作为港府‘居者有其屋’计划的第一个正式合作示范项目!”
随手,他便紧紧握住林火旺的手,说道:“稍后我会亲自指示土地管理署、房屋署、规划署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立即与你的置地集团团队进行接洽,敲定所有合作细节、补偿地块的确权以及法律文书。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谈判,由我与你共同签署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协议!
届时,港府将向全港市民正式公布‘居者有其屋’计划的具体细则、申请标准,并以这个‘龙广场保障社区’作为起点,将这项惠及万千普通家庭的工程,全面铺开!我相信,这将在我的任期上,留下一笔……值得铭记的痕迹。”
林火旺感受到对方手上的力度和那份即将摘取胜利果实的急切,脸上也露出了沉静笃定的笑容:“荣幸之至,总督阁下。置地集团随时待命!”
达成了合作的目标,林火旺也不再逗留,带着难掩振奋却强装镇定、负责记录所有细节的高乔浩,大步的从港督府走了出来。
此时已近黄昏时分,夕阳的金辉洒在港督府那典型的殖民建筑立面上,却驱不散港督府门前比早晨更加拥挤喧嚣的热浪。
焦急等待了几乎一整天的各路记者,这时就是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群,在警戒线外骚动着,长枪短炮早已准备就绪。他们所有人的焦点就只有一个:小林天望和港督的闭门密谈结果,到底如何?
林火旺这才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闪光灯便连成一片白色的海洋,几乎要将他淹没。
“小林生!港督接受您的计划了吗?”
“居者有其屋是不是要启动了?”
“小林生,置地真的要建平价楼吗?”
……
无数尖锐的、急切的、充满怀疑和期待的呼喊声几乎同时响起,记者们试图冲破警察组成的防线。
林火旺面对这片喧嚣,脸上却是维持着淡然的笑容。
他并未停下脚步,也未开口回应任何一个问题。
劳斯莱斯的车门被安保迅速拉开,他侧身坐了进去。紧跟其后的高乔浩,则成为了此刻唯一的发言人。
他站在车门前,挺直腰板,对着伸过来的密密麻麻的麦克风,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递到每一个记者耳中:
“诸位记者朋友!”
高乔浩的语气带着公事公办的沉稳,也难掩一丝宣布重要消息的郑重,“关于‘居者有其屋’计划的具体实施细节、房屋标准、认购资格等,请各位务必留意港府在未来数日内发布的官方公告与说明,一切以港府发布的最终信息为准。
小林生此行,已就置地集团如何参与并支持港府推行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与港督阁下进行了详尽且富有成果的洽谈。双方初步达成重要共识!具体的合作方案与框架,不日将会有港督府官方公告!”
言毕,他不再理会瞬间炸锅的追问,微微颔首,也迅速钻进了车内。劳斯莱斯的引擎低沉地咆哮一声,在警察的开道下,缓缓驶离陷入沸腾的港督府门口。
“哗——!”
几乎是在高乔浩话音落下的瞬间,现场的这些记者们就已经彻底炸了!
“接受了!港督接受了!”
“居者有其屋计划!港府真的要做了?小林生搞定了港督?”
“不得了!地产界真的要变天了!”
“阿妈啊!我们家是不是真有机会住新楼了?!”
“哇靠!这个小林生威过天啊!连麦督都要听他的?”
……
不同的惊呼、议论、难以置信的吼叫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嗡嗡不绝的喧嚣海洋。
记者们顾不上形象,有的当场就跑到路边电话亭抓起电话嘶吼着传回惊天消息,有的急忙对着镜头做起了紧急口播,有的挤在一起激烈讨论这消息将引发的连锁反应。
在记者群外围看热闹的普通市民、上班的白领、周围的住户,也都激动起来,大声议论着,脸上洋溢着不敢相信又带着强烈期盼的光芒。
电视机前,直播的画面虽然有些摇晃,但高乔浩的那句话清晰地传遍了千家万户。
正在家里吃饭的普通劳工放下了碗筷,中环写字楼里盯着电视屏幕的金融白领互相交换着惊讶的眼神,街角车仔档的阿伯愕然地张大了嘴……
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第一次在关于“住”的沉重话题上,穿透了港岛楼市的阴霾,虽然还很微弱,却真实地投了下来。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