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2章 你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第一卷 第362章 你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听涛阁”雅间内,沉香的余韵尚未散尽,那窗外的海浪声拍打着,就像是亘古不变的背景音。

    霍英栋的那一句“比老夫最小的嫡子都还要小上几岁”的感慨刚刚落下,空气中就立马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寂静。

    其中既有霍英栋初见林火旺真容的震撼,也悄然拉开了这两位“大佬”更深层次对话的序幕。

    “霍老过誉了。我毕竟还是太年轻了一些,需要向你们这些前辈多多学习。”

    林火旺嘴角微微一笑,那笑容平和淡然,又带了一点谦虚。

    整个人的表情,丝毫没有少年人面对泰斗巨擘时应有的局促或自得。

    他走到霍英栋对面,隔着那张紫檀小几,并未依主客之礼的谦让去坐那个主位。

    却是很自然地落座在霍英栋预留的、本该是客座的位置上,姿态从容,仿佛这本就是理所应当。

    霍英栋眼底深处一丝微不可查的赞许一闪而过……心中感慨,年轻人,有这份不动如山的气度,便已是不凡了。

    “这杯茶……”

    霍英栋亲手提起紫砂壶,滚烫的开水注入早已温润的杯中。

    水雾蒸腾,汤色金红透亮,正是他最爱的珍藏普洱。

    “算我霍某人,对林生上次大豆期货行情操作的真挚谢意。”

    他将茶杯推向林火旺面前,“若非林生洞烛先机,发现白银期货如此绝佳的机会。

    我们霍家也没办法跟着一起,搭上便车,狂赚了一大笔美金。

    此杯,当敬林生。”

    言语恳切,姿态极低。

    霍英栋的谢意与欣赏之意,可以说是字字千钧。

    一个“当敬林生”,道尽了林火旺那精准预言的价值。

    林火旺并未推辞,双手接过茶杯,指尖感受着细腻瓷器的温润与茶汤的滚烫,语气依旧平静地说道:

    “霍老言重了。

    同是华夏血脉,在外相互扶持,本就是分内之事。

    您都能够不计风险和利益的帮助祖国大陆操盘期货,我的这点主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钱大家赚嘛!反正是赚的洋人的钱,有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没理由不去撕咬下一口的。

    也是霍老目光精准,在帮我们大陆操盘的时候,掌舵有方,瞅准时机跟着上车。”

    林火旺轻轻啜饮一口茶汤,醇厚顺滑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开来,点头道:“好茶。霍老费心了。”

    这番不居功的回答,令霍英栋心头再次微动。

    不卑不亢,将人情巧妙归于“同声同气”的道义和霍英栋自身的眼光和决断,既全了他的面子,也自显格局。

    这个年轻人,实在深谙人情世故之三昧啊!

    若是寻常的港岛年轻二代,不说帮别家赚了几亿美金,就是赚个几百万港币,都恨不得拿着大喇叭宣扬得全世界都知道。

    他们和林火旺一比,高下立判,着实是让霍英栋心中不由感慨,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培养出林火旺这般优秀的年轻人啊!

    初步的寒暄与感谢之后,霍英栋知道,谈话是时候进入正题了。

    他放下茶杯,收敛了慈眉善目的老翁形象,眉宇间属于商业巨擘的精明与锐利重新浮现。

    “林生智谋深远,对国际大势的洞察,实在令老朽叹为观止。”

    霍英栋身体微微前倾,眼神灼灼地凝视着林火旺,“最近国际白银市场的走势,风起云涌,暗流涌动。

    老朽一直关注,总觉得其中的水,比‘大豆期货’要深得多。

    林生此前也给大陆方面留下了锦囊妙计,表明白银暗藏巨大机遇……老朽不才,愿闻其详。

    此刻,我们面对如此机遇,该如何操作?”

    霍英栋此番主动问计,姿态放得更低。

    到了他这等身份地位,能让他主动虚心求教的,天下间已寥寥无几。

    这既是出于对林火旺能力的认可,也是霍家想在白银市场布局的巨大利益所在。

    林火旺并未立刻回答,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檀木面上轻轻点了两下,发出笃笃的轻响。

    稍微沉思了片刻后,林火旺才缓缓开口道:

    “霍老既然问起,那我便直说了。

    白银市场,确有一场滔天巨浪正在酝酿。

    这场戏的主角,依旧是……”

    他顿了顿,清晰吐出那个名字,“亨特兄弟。”

    霍英栋瞳孔微不可查地一缩。

    这对美国顶级豪门家族的兄弟俩在期货行情上的大手笔操作,以及和美国政府对簿公堂的新闻,在全世界的资本市场都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关于白银期货,据我的观察,他们早就开始有所布局。”

    林火旺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最近的动作,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小插曲。

    他们正在暗中积聚力量,庞大的资金流正在源源不断地注入白银市场当中。

    这次,他们的野心更大,准备更充足,胃口自然也……难以想象。”

    “那……我们的机会在哪些方面?”

    霍英栋追问,呼吸不自觉放缓了一分。

    “机会?”

    林火旺嘴角勾起一丝近乎于洞察先机的笑容,“就在他们再度出手之时!

    只要霍老你这边,完全可以按照我之前给大陆提供的方案,分批次、多渠道、小额度,暗地里悄悄放手去做。

    动作务必要轻,要隐蔽,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

    亨特兄弟现在一心扑在布局、吸筹和规避监管上,视线聚焦在他们的主战场和明面上的对手。

    只要你们霍家资本的动作足够隐蔽,足够分散,不引人瞩目,就不会惊动这条大鳄鱼,更不会被他们盯上,当做抢夺猎物盘的敌人。”

    林火旺的身体也微微前倾,胸有成竹地说道:“耐心等待,等待他们迅速拉高白银价格的那一刻!

    那将是战鼓擂响的时刻。

    当市场上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暴涨惊得目瞪口呆,或是贪婪跟进,或是恐慌出逃之时,我们提前布下的暗棋,便可立即跟着上车!

    借助亨特兄弟这股无法阻挡的上升洪流,坐上他们精心打造的利润巨轮!”

    “那之后呢?”

    霍英栋的心跳,因这清晰的操作计划和巨大的利润而微微加速。

    “之后?”

    林火旺重新靠回椅背,神态显得更加轻松和富有掌控力,“便是稳坐钓鱼台。

    亨特兄弟这次必然会搅动更大的风云,银价被他们推到何种高度,难以精确预料,这取决于市场的疯狂程度和他们自身资金的耐力。

    我们只需在船上坐稳,让他们的疯狂为我们推波助澜。

    至于什么时候出货?

    那将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操作节点。

    不能太早,错过后面可能的更高点;不能太晚,以免深陷在峰顶泡沫破裂的泥潭。

    到时,看具体的价格走势与市场行情,尤其要盯紧监管机构的风吹草动、市场恐慌情绪的变化,以及……亨特兄弟可能的资金流变化信号。

    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们。”

    林火旺这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从入场的时机、方式,需要隐蔽潜伏,到加码的关键节点,跟风上车,再到最终离场的观察指标,价格、行情、对手状态、监管,甚至点明了坐享其成的核心逻辑——利用亨特兄弟的蛮力抬轿。

    这不仅是策略,更像是一幅精妙的战役地图和行动纲领!

    霍英栋皱眉深思,细细咀嚼着林火旺的每一个字,每一层意思。

    他纵横商场数十年,经历过无数风浪,也见识过许多奇才。

    但像林火旺这般,一个看起来刚刚二十出头的、来自内地的年轻人,能将千里之外的国外期货交易所的波谲云诡看得如此透彻。

    尤其是对亨特兄弟这些顶级玩家的动向了如指掌,并能设计出如此精密、大胆且具备极强操作性的策略……霍英栋心中那份惊叹几乎要满溢出来。

    “呼……”

    霍英栋长长地、发自肺腑地呼出一口气,带着无尽的感慨和信服,“后生可畏,当真后生可畏啊!

    林生如此年纪,对国际大宗商品的期货走向,对资本大鳄的手腕与心思,对这全球经济大势的把握,洞若观火!

    老朽……信服!”

    他重重地点了下头,“那就按林生的计划办!

    霍家会动用一切资源,确保行动足够隐蔽。

    这盘棋,老朽陪林生一同下!”

    白银的话题告一段落后,霍英栋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落地,同时涌起更强烈的好奇。

    这样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年轻人,千里迢迢由内地来到港岛这个风云地,究竟所图为何?

    “白银之局,有林生掌舵,老朽心中已定。”

    霍英栋语气变得更为热切了一些,如同一个长者关怀后辈,“就是不知林生此番南下,扎根港岛,可有详细的打算与规划?

    若有霍家能尽绵薄之力的地方,林生尽管开口。

    霍某以及霍家上下,必定全力支持!”

    这并非客套的话,而是基于对林火旺能力的认可,与未来潜力的巨大投资价值。

    林火旺闻言,脸上露出笑意:“多谢霍老厚爱。

    明人不说暗话,我在港确实已有一些初步布局,也正要向霍老坦诚相告。”

    霍英栋闻言,也是立马精神一振,坐得更直了。

    “目前,为了方便行事,”

    林火旺语气平缓地揭开第一层面纱,“我在港的公开身份,是日籍华裔商人,名叫小林天望。”

    “小林天望?近来港岛富豪圈里,盛传的东洋过江龙?”

    霍英栋对这个名字感到一丝熟悉,迅速在记忆中搜寻到了相关信息。

    “正是这个名字。”林火旺点点头,继续道,“或许更广为人知的,是它关联的那本漫画杂志——《龙JUMP》。”

    “《龙JUMP》?!”霍英栋这次是真的惊讶了,眼睛瞬间睁大了一些。

    这本近来在港岛乃至东南亚风头正劲的漫画周刊,以超高的印刷质量、精彩的原创内容和精准的青少年营销策略,迅速站稳了脚跟,在传统报业杂志巨头的夹缝中开辟出了惊人的新天地!

    其商业模式和内容策划被许多业内人士深入研究。

    他万万没想到,这本现象级刊物的真正主人,就坐在自己对面!“不错,《龙JUMP》正是我的手笔。”

    林火旺坦然承认,语气带着一丝创业者对成就的自豪,“这只是文化领域的一块小尝试罢了。”

    他似乎轻描淡写,但这话落在霍英栋耳中,其分量不言而喻——搅动港岛文化市场的畅销漫画,竟是眼前这位年轻人亲自操控!

    这还没完。

    林火旺又笑着补充了一句:“另外,左派的那几份报纸,如《文汇报》、《大公报》,近来风格多变,锐气十足,内容策划上也更加贴近市民心声,不再似从前那般……嗯,拘谨。

    这背后,也恰好是我帮他们出了一点点改进的主意。”

    轰!

    如果说《龙JUMP》是重磅炸弹,那么林火旺亲口承认影响左派报纸改革,对霍英栋而言,不啻于在耳边炸响一颗惊雷!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近期左派报刊像脱胎换骨一样,敢于发声,敢于创新,报道面广了,文章深度与可读性也上来了,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原来那令人惊叹的改变背后,站着的“高人”,就是林火旺!

    左派报纸那是什么身份?

    背后代表的力量红耀东方,能影响他们改革的人,其能量与智慧绝非凡俗!

    “原来如此!”

    霍英栋失声道,看向林火旺的眼神复杂无比,有恍然大悟,有更深层次的敬畏,还有一种“难怪如此”的感慨。

    “难怪!难怪啊!

    那几家报纸近来锐不可当,锋芒毕露,报道尺度之广,视角之新颖,早已引起各方关注!

    老朽还道是换了哪位了不得的人物掌舵,未曾想,竟是林生在幕后指点江山!

    高,实在是高!

    林生手段,神鬼莫测,竟能在文宣领域也布下如此精妙的棋子!

    这声‘高人’,当之无愧!”

    霍英栋此刻是彻底心服口服,林火旺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从一个天才金融操盘手,瞬间叠加上一个深谙媒体运作与意识形态斗争的顶级战略家光环。

    接连抛出两个重磅身份,林火旺似乎觉得铺垫已足,他看向霍英栋,眼神变得锐利而富有野心。

    “霍老,《龙JUMP》只是一个起点,影响左派也只是应廖公之请。”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如同定锤之音,“我在港真正想做的,是在主流传媒领域,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强有力的发声平台。”

    他停顿了一下,清晰地抛出计划:“我计划,创办一份全新的综合大报,名字暂定为——《亚洲日报》。

    定位高端与主流,目标是覆盖港岛社会精英、工商领袖乃至辐射整个东亚华人圈。

    它不仅仅是一份报纸,更是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平台、舆论阵地、文化高地。

    这份报纸,将深度参与并影响港岛的未来发展。”

    创报!

    而且是定位如此高端的综合性大报!

    这在七十年代的港岛,绝对是一项耗资巨大、挑战重重、困难重重的艰巨任务!

    它不仅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投入,更需要顶级的人才储备、完善的发行渠道、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以及背后深厚的政治、经济、人脉资源支持,才能在几大老牌报业巨头,如《星岛》、《明报》甚至英资的《南华早报》的围追堵截下杀出一条血路。

    霍英栋的心脏再次猛地一撞!

    这年轻人的手笔,一个比一个大!

    刚在漫画、影响左派报纸上展现能量,立刻就剑指报业王冠上的明珠!

    “《亚洲日报》……好一个‘亚洲日报’!

    林生这是意在登顶港岛报业之巅?”

    霍英栋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芒,没有退缩,只有对野心的激赏和对这份雄心的评估,

    “气魄恢宏!

    格局远大!

    放眼亚洲!

    林生这份志向,老朽佩服!”

    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道:“好!林生有此雄心壮志,乃我港岛华人之幸!

    需要什么?

    是资金、印刷设备、场地?

    还是发行渠道、牌照办理、人才招聘?

    霍家有的,林生尽管取用!

    霍家没有的,老朽豁出去这张老脸,动用一生积累的人情关系,也定要帮林生打通关节!

    总之,霍家,全力支持!”

    霍英栋的承诺掷地有声,这份支持,几乎是不留余地的押注。

    他对林火旺办报的前景充满了信心,这不仅是回报林火旺之前的字字真言,更是为霍家未来在舆论场上埋下至关重要的战略支点。

    雅间内的气氛,因共同的文化事业目标,而显得更加热络和志同道合。

    茶香袅袅中,两个相差了几乎半个世纪的男人,在共同的目标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

    ……

    不过,当霍英栋以为,创报已能代表林火旺在港的核心目标时,林火旺却放下了手中一直轻点的茶杯。

    他的目光没有看霍英栋,而是投向了窗外那被夜色笼罩、远方闪烁着霓虹与万家灯火的港岛核心商业区——中环。

    那一片象征着英资百年统治的璀璨光芒中,最耀眼的几颗星辰之一,便是置地广场(Jardine House,即后来的怡和大厦)那耸入云霄的建筑。

    霍英栋敏锐地捕捉到了林火旺这瞬间的沉默与目光的落点。

    他心中隐隐升起一丝预感:接下来林火旺的话,可能会更加颠覆他之前的认知。

    果然……

    林火旺的目光从窗外的夜景收回,重新聚焦在霍英栋脸上。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茶几上,姿态郑重。

    房间里的温度,似乎都因此下降了几分。

    “霍老!”

    林火旺的声音陡然压得很低很低,如同耳语,却带着万钧之力,“方才所谈,文化立声,创办《亚洲日报》,固然重要,为百年大计奠基。但这……”

    林火旺说着微微一顿,又道,“并非我来港的真正目标,或者说,是其中极其重要,但仍服务于核心战略的一环。”

    霍英栋心中猛地一跳!

    比《亚洲日报》更重要?

    这年轻人,所图究竟有多大?

    他屏住了呼吸,生怕漏掉一个字。

    林火旺的声音更低了,几乎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与破坏力:

    “我的真正目标,藏在港岛的心脏里,藏在那些自诩为女王皇冠上明珠的人怀中。”

    “霍老可知,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这颗‘洋行之王’,它最致命的要害在何处?

    它赖以统治港岛经济的基石之一,那几乎与港岛地标融为一体的巨无霸——置地集团(Hongkong Land),此刻,正在虚弱而不自知!”

    霍英栋的瞳孔骤然收缩!

    如同被强光刺到!置地?!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但林火旺那斩钉截铁的语气和眼神告诉他,这是真的!

    他霍家几代人在港岛奋斗,深知置地对于怡和、对于英资财团,甚至对于港岛本身意味着什么!

    那是半壁江山,那是皇冠上的钻石!

    这年轻人,居然把目标对准了置地?!

    林火旺似乎没有看到霍英栋那一瞬间剧变的脸色,他的话语如同冰冷手术刀,精准地切入目标的核心:

    “根据我所能掌握到的最新、最可靠的情报资料,”

    林火旺的声音依旧低沉,却清晰无比,“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怡和洋行在置地集团的实际持股比例,大约只在……30%!

    虽然他们依然是控股大股东,但这个比例,距离绝对安全线,还很远!

    尤其,在如今我们华资崛起的这样一个背景下,更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漏洞!”

    30%!

    霍英栋在脑中急速搜索着自己知道的模糊信息,他本能地对这个数字感到怀疑。

    怡和怎么可能让自己控股的核心子公司只持有30%?

    但看着林火旺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他选择了相信对方的情报能力。

    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

    “不仅如此。”

    林火旺的剖析还在继续,如同在法庭上陈列证据,“怡和为了维持他们对置地的控制,为了最大化其自身利益,长期以来一直刻意地、策略性地压制置地的股价!

    你看……”

    林火旺淡然一笑,十分郑重地说道,“霍老若是不相信,可以通过霍家的渠道去查一下。

    怡和洋行在置地集团的实际持股比例,绝对不到30%。

    而根据我掌握的最新情报,其精确数字只在25%左右浮动。”

    林火旺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他们虽是名义上的控股股东,但这个比例远低于绝对安全线。

    更关键的是,怡和深怕市场嗅到血腥味,引来其他资本巨鳄的觊觎,因此多年来一直以维持‘稳定性’为借口,暗中操控置地的股价保持在低水位运行。”

    窗外,浅水湾的海浪声似乎在这一刻凝固。

    霍英栋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眸骤然一缩,捻动念珠的手指也停滞在半空。

    他并非完全不知置地的虚实,但如此精确到数字的内幕被一个年轻人轻描淡写地托出,仍让他脊椎窜起一丝寒意。

    林火旺说得对——怡和确实将置地视为禁脔,宁愿牺牲市值也不愿引狼入室。

    他脑中飞速计算:置地市值在去年末估计仅有六七亿港元,每股价格被刻意压在一两元区间徘徊。

    林火旺是重生而来,即便没有情报来源,也比现在港岛任何人都更加清楚。

    在真实历史背景下,1977年置地市值约6-7亿港元,怡和持股比例约25%,股价长期低迷。

    所以,这绝对是一个绝佳的从怡和洋行手中将置地给鲸吞过来的最好时机。

    林火旺捕捉到霍英栋的细微震动,嘴角掠过一丝笑意:“霍老,您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股价低迷,正为我们创造了最佳的吸筹时机。

    我们可以通过分散隐蔽的渠道——比如英资券商、新加坡代理行、甚至海外离岸基金——以零敲碎打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吃进流通股。

    怡和的目光现在全盯在白银黄金等国际贵金属期货,以及九龙仓的争夺上,这正是我们悄无声息建仓的黄金窗口!

    等到怡和回过神,我们手中的筹码已足以撬动整个棋盘。”

    “而且,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之间层层叠叠的债务迷宫,也是他们最大的软肋。

    他们用置地的地皮和租金反哺怡和的全球扩张,资金链绷紧如弦。

    一旦有外力撕开一道裂缝……”

    林火旺的话没有说完,但那种无声的暗示,如同刀锋划过一般,令霍英栋心领神会——这不仅是金融战,更是对殖民资本的精准肢解。

    霍英栋深吸一口茶案上残留的沉香,那沉淀了半世纪的凝重气息也无法压下心中的滔天巨浪。

    眼前这个比自己幼子还年轻的面孔,竟能将怡和的命脉拆解得如此剔透!

    从白银布局,到文化造势,再到此刻直指港岛经济心脏的吞并计划,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算计如棋。

    他仿佛看到一条潜伏的龙,爪牙已悄然扣住港岛的基石。

    “好!好!好!”

    霍英栋连叹三声,声音中既有对林火旺布局的激赏,也有对这股莽荒之力的震撼,“林生这一盘大棋,将天时、地利、人和皆纳于股掌之中!

    怡和那群鬼佬作威作福百年,怕是做梦也想不到,最后要跌在你这样一位后生的棋局里。”

    他放下手中早已冰凉的茶盏,紫砂与木几相触的轻响在寂静中分外清晰,继续说道:“霍家在汇丰、渣打皆有嫡系脉络,南洋侨商资本也尽可调动。

    我会吩咐震挺,让他调派最精干的人手,协助林生分二十条线以上入场吸筹——每线金额不超过百万,账户遍及伦敦、纽约、星洲,保证如同细雨入海,无声无息。”

    霍英栋的眼神锐利如鹰,“只是……”

    他顿了顿,终究问出那个横亘心头的疑问,“林生如何确保,怡和不会在我们布网之时,突然增持反制?”

    林火旺轻笑一声,那笑声带着一种近乎睥睨的笃定:“他们不敢,也无力。霍老可知为何?”

    他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的剪报——赫然是昨日《南华早报》财经版头条。

    标题触目惊心:“怡和财报预警,全球债务逼近临界点!”

    “怡和为收购南非金矿,向汇丰质押了17%的置地股权。”

    这些都是林火旺基于真实历史发展,去刻意找来的报纸新闻,事实上1970年代的怡和的确因扩张频繁而一直在质押资产。

    若国际的金银价格变动过大,以及怡和这边抵押的资产突然暴跌的话,汇丰随时可强行平仓,那17%的置地股份。

    怡和现在正焦头烂额筹钱填各种坑,哪有余力护盘?此乃天赐良机!”

    霍英栋接过剪报的手指竟微微颤抖。

    所有碎片在林火旺口中拼合成一幅无懈可击的猎杀图景:白银狂潮吸走怡和的流动性,股价压制暴露了股权软肋,债务危机封死了对方退路。

    而林火旺,正是那个在暗处拉弓搭箭的猎手。

    可怕!

    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份算计!

    这份权谋!

    霍英栋纵横港岛半个世纪,都从未见过像林火旺这般的天纵其才来。

    此时此刻,他真的相当的庆幸,林火旺是友非敌。

    他也由衷地为怡和洋行感到悲哀,竟然被林火旺这般可怕的敌人在暗中给盯上了。

    ……

    雅间内一时之间彻底陷入死寂。

    唯有窗外渐起的海风,吹得窗棂呜呜低鸣,就像为一场巨变奏响的序曲。

    霍英栋缓缓靠回椅背,目光从林火旺年轻却深不见底的脸庞,移向窗外那片被夜色吞没的维多利亚港。

    那里灯火璀璨,每一束光都代表一个匍匐于英资财团脚下的港岛旧秩序。

    而此刻,一个更凶悍、更贪婪的新秩序,正被眼前这青年生生撬开裂缝!

    他终于放下所有权衡与试探,那沉积半世的枭雄气魄在眼底燃起,一字一句道:

    “林生啊!不得不说,你今天真的是惊到我了。

    你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

    霍英栋的这声喟叹,可以说是裹挟着对林火旺惊涛骇浪般的激赏……

    无与伦比的震撼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栗,狠狠撞碎在这“听涛阁”的沉香余韵中。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