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听调不听宣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第34章 听调不听宣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沈复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与委员长开始越走越远的。
只是当他意识到的时候,时间已经回不去了。
无论是身边人,还是合作的龙云等人,他们似乎对自己都有一种期待。
那种期待很重,重到有时候沈复兴觉得自己都有些不像自己了。
就像是张治中看到的那样,一旦有事,委员长总是习惯【召维安入京】、【就按维安说的办】。
对外策略也罢,豫北御寇也好,就连布局安南,都是沈复兴一力亲为。
当然,在很多外人眼中,这些都是委员长御下有术,手中大将办事得力的结果。
但对于沈复兴来说,无非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委员长说一句【委员长勿忧,维安在此】。
那淞沪的黑暗一夜,在桂南的至暗时刻,在柳州的惊心动魄,挽狂澜于既倒?
沈复兴不清楚,甚至很多时候,他都不太明白,系统到底要将他引导到什么地方去。
一句【共和国向您致敬】,对于生在这个国家最富裕省份,并且可以说全世界行政效率最高地区的沈复兴来说,完全就是对应着小时候面对国旗宣誓的话:时刻准备着。
既然享受了国家与时代带来的红利,让他躺平也能够过上好生活,那么自然就要为这份和平与幸福付出努力。
第一天上战场,第一天吃差点能磕掉牙齿的光饼,再也没有大鱼大肉,再也没有舒服的床、空调。
这种极端的差距,他一天接着一天忍着。
就连起初几天上厕所,对他来说都是一件极不情愿的事情,所有的一切他都不习惯。
此刻,是心中唯一的信念让他坚持。
每到夜晚,沈复兴都会问自己:“你到底是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拼命,为什么要这么努力?”
“你什么都不做,光阴长河浩浩荡荡,并不会改变什么,该发生的都会发生。”
可每一次,沈复兴都会问自己:“当你有能力改变一些,让幸福来得更早一些,让这些原本就没指望着过上好日子的先辈早一日摆脱落后、贫穷、任人欺凌,你还要当一个旁观者吗?”
他不知道那些内心纯粹的穿越者是怎么做的,动心忍性,一往无前。
而他却总是被每一个在这个时代抛洒热血的人所感动,为每一个牺牲在这个时代,牺牲在黎明前的百姓所哀伤。
这时候,沈复兴终于明白自己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而已。
有兄弟,有朋友,有妻子,有母亲,还有这些需要他,等待他守护的人!
什么穿越者,这个可笑而又遍布枷锁的身份,与他有何用?
当重庆的消息传到河内,当颜宁冒死将报告送到他的手中,沈复兴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守护!
权力会使人迷失,而信念会让他坚定走下去!
排除异己,内斗,巩固权力,荡平军阀。
这是委员长做的事情,与他何干?
在拿到报告的当晚,他就命令税警三团做好战斗准备,继而找来廖耀湘彻夜长谈。
两人谈了什么,外人无从得知。
但十年后,廖耀湘在功德林用一句话总结了当晚的会谈,也让他在成为学习委员后,快速得到特赦。
【我与沈复兴展开了毫无保留的合作】
廖耀湘的功德林改造记录,便是从这一句话开始记录的。
第二日晚上
在安排好老王继续督办漕运粮草事宜后,沈复兴登上了前往昆明的火车。
白天日寇的轰炸愈发激烈了,他们不敢轰炸滇缅公路,便对着滇越铁路顶着高射炮不断袭扰。
从各地运来的高射炮不过抵抗了5天就因为弹药耗尽,因为大量的弹药还在用来保卫重庆,谁也不敢下令将重庆防空部队的弹药挪用,送到云南来。
为什么黄山官邸只挨了一次轰炸?
还不是因为精锐的防空炮都在那里层层布防,日机始终无法突破,多次轰炸计划被挫败。
第三天
沈复兴终于来到昆明,而这一天,也是莫洛托夫离开柏林的日子。
龙绳武带着沈复兴从秘密通道进入龙公馆见到龙云,而苏日代表也在这一天会面,在10月拒绝了日方提交的《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方案》之后,莫洛托夫正式向日方提交《苏日中立条约草案》,双方开始谈判。
但龙云与沈复兴的谈判则完全不同,还是熟悉的地方,但双方的气氛却变得极为和谐。
“老哥,我记得我们第一次谈判,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沈复兴接过龙绳武为他准备的香烟,凑过去点上,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
龙云轻叹:“是啊,那日你与健公一起访滇,可是来者不善哦。”
“大势所趋,这结果还是好的嘛~”
“是啊,现在想来,也是有些后怕,却是差点为了私怨坏了国家大事。”
“也不能怪老哥,您当时有顾忌,是正常的,君子论迹不论心嘛~”
听到沈复兴这句安慰,龙云脸上终于有了些笑容,他指着沈复兴对儿子说道:“绳武,绳祖,你们还是要跟维安学啊,他要是现在回重庆,委员长照样少不了他。”
两人连连摆手,心道这爹也太不靠谱了。
沈复兴这种怎么学?
还不是你生不出来?
“老哥,绳武已经成长许多了,过阵子,我打算把老挝这块交给他,算是一种锻炼吧。”沈复兴终于还是先抛出诱饵。
龙云闻言大喜,但并没有一口答应:“绳武没有独当一面的经验,老弟,你这就有些不负责任了啊,我可是让他跟着你的。”
沈复兴自然明白对方的言下之意:“岂敢,我从家里调了人来,此人乃是我税警团总教头,徐彬!”
说着,沈复兴朝绳武示意,后者惊讶:“是路上那个一言不发的大汉?”
沈复兴点头:“正是,此人乃是明中山王后人,武艺了得,枪法亦是不俗,主要是练兵很有一套。”
“沈总团长谬赞,只是徐某有言在先,此间事了,让我回豫北,某要走先祖之路,荡平北虏!”
身材魁梧,一脸正气的徐彬缓缓迈入客厅。
那膀大腰圆,脖子比绳武大腿还粗的模样,龙云怀疑自己不够对方一拳的。
“好汉!真好汉!”
龙云惊喜起身,围着徐彬转了两圈:“老弟,你可知我早年亦是习武之人,但武术与战场杀人术不同,你这总教头,怕是身上沾满了鬼子的鲜血吧?”
沈复兴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徐彬。
对方抱拳回答:“不多,二十七头小鬼子,但愿此行可以破百。”
龙云很是满意沈复兴为儿子准备的保镖,他掏出身上的银匕首:“此乃我贴身匕首,跟随我也有十几年了,如今,我将它赠与好汉,愿此刀可以饱饮倭奴之血。”
徐彬再次抱拳:“谢龙长官!”
此时了解,龙云便让所有人退下,只剩下他与沈复兴两人。
“维安老弟,你跟我交个底,委员长到底要做什么?先是陈诚,再是关麟征,欺我云南无人焉?”
沈复兴低眸,再次捻起一支烟,缓缓开口:“委员长身边有佞臣。”
此话一出,龙云吓得差点烟头烫到手:“维安你”
【清君侧】这三个字他还不敢说出口。
“老哥你想多了,只是现在这个阶段,不必全听重庆的命令。”嗤~沈复兴划拉火柴给自己点上:“乱命,可以不受么!”
龙云眉头一挑:“所以,这田赋,豫北不交?”
沈复兴冷笑:“豫北可有人来收?”
嘶——!
“不必如此吧?”龙云以为,沈复兴直接将税官给抹了脖子,他又一次被沈复兴的大胆也吓到了。
但沈复兴却是摇头:“那倒没有,只是那批税官日日流连青楼,被抓个正着,送回去了。”
龙云眼睛微眯,似乎是在思考这办法是否可行。
“老哥,你这里肯定不行,一旦日寇彻底南下,这里很可能就是前线,控不住的。”
龙云急了:“那怎么办?”
“扩军!”沈复兴抛出炸弹:“十万青年十万军,保家卫国!”
“这不可能,委员长不会同意的。”
“可您才是昆明行营主任啊,先斩后奏,哪怕不成,也是一个态度。”
龙云低头想了想,一时不敢做出决断。
沉默良久,龙云认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死亡:“行!老弟,我听你的。”
沈复兴点头:“但有言在先,这支部队不打内战!”
龙云闻言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正是此理!”
会谈结束,沈复兴出2000俍兵,龙云出2000私兵,合兵一处,由龙绳武、库马丹与徐彬统帅。
4000人的补给,龙云咬牙接下。
你委员长准备耍花招,但沈复兴与龙云却是实打实出兵,老挝这个地方只要组织的好,就是日军的坟墓!
但此时,重庆那边却是已经炸开了锅。
黄山官邸的愤怒让张治中与何应钦都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豫北抗税?许昌被占?他沈复兴要做什么?造反吗?”
愤怒的声音将张治中与何应钦彻底淹没,满地的毛笔、砚台还有纸张都是委员长的愤怒来源。
“娘希匹!就因为一个田赋,他沈复兴就要对抗中Y?”委员长挥舞着手中的电报:“遣返收取田赋的官员,这是要做什么?”
两人还是低头不答,老挝的事情、云南的事情、河内的事情还有豫北的事情。
这不是你天天打压人家,还不许人家反抗了?
说句难听的话,哪怕是现在的傅作义、阎锡山,你又能指挥的动哪个?
也就是顾墨三、胡宗南与陈诚这些狗腿才听话,就连薛伯陵都不听指挥。
这时候,门口的侍从小心翼翼进来,将电报交给张治中,后者看了一眼,心中稍宽:“委员长,维安他不是那种人,您看,这不是来申辩了?”
他将电报递给委员长,何应钦垫着脚刚想看看,张治中把纸一翻,不让!
愤怒中的委员长接过电报:“娘希匹,我倒要看看,这沈维安有什么话说。”
接过电报一看,委员长脸色数变:“哼!口舌之利!”
说完,他将电报拍在桌上,何应钦快步上前拿起:“这委员长,最近重庆粮食确实跌下来了,沈复兴运送8600万斤粮食入渝的消息早就传开了,百姓们都说.”
“说什么?!嗯?”委员长冷哼。
“搁古代,那可是漕粮,入冬前运送进京可是大功.”何应钦声音越来越小。
委员长看向张治中,那眼神实在确认真假,后者点头:“粮食价格确实下来了,沈复兴这话没错,而驻守许昌的第29师也就2000多人,他这.也算是为您分忧.”
说到最后,张治中声音也越来越小。
沈复兴的电报说的很明白,不是豫北不交田赋,而是他沈复兴已经交了8600万斤粮食,如果哪个地方超过8600万斤的征收标准,他沈复兴补上。
如果没有,那这8600万斤算是豫北3年的纳粮!
而许昌的守军军备废弛,他只是提前进驻,防止日寇北上郑县而已,绝对不是抢地盘。
一番话,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但在委员长眼中,却只有一个想法,那便是曾经【委员长勿忧,维安在此】的那个年轻军官,如今.
已经听调不听宣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