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回: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演义通俗正文 193回: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却说姜维向马遵献上一计:“诸葛亮必定在郡城后方设下伏兵,想诱我军出城后乘虚袭击。我愿带领三千精兵,埋伏在要路。太守随后出兵城外,不要走远,只行三十里便回;只要看到火起为号,就前后夹击,定能大获全胜。即便诸葛亮亲自前来,也必定会被我擒获。”马遵采纳了他的计策,拨给姜维精兵后,自己便与梁虔领兵出城等候,只留梁绪、尹赏守城。

    原来孔明果然派遣赵云带领一支军队埋伏在山僻之中,只等天水兵马离城,便乘虚袭击。当日细作把消息回报给赵云,说天水太守马遵已起兵出城,只留文官守城。赵云大喜,又让人报告给张翼、高翔,让他们在要路截杀马遵。这两处的兵马也是孔明预先安排的埋伏。却说赵云带领五千士兵,径直来到天水郡城下,高声喊道:“我乃常山赵子龙!你们已中计策,快快献出城池,免遭杀戮!”城上的梁绪大笑道:“你中了我家姜伯约的计策,还不知道呢!”赵云正要攻城,忽然喊声大震,四面火光冲天。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说道:“你见识过天水姜伯约吗!”赵云挺枪直取姜维。交战不到几个回合,姜维精神抖擞,越战越勇。赵云大惊,暗自思忖:“没想到这里竟有这般厉害人物!”正交战时,两路军马夹攻而来,正是马遵、梁虔领兵杀回。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奋力冲开一条路,带领败兵奔走,姜维在后紧追。幸亏张翼、高翔两路军马杀出,才接应赵云回去。

    赵云回见孔明,诉说中了敌人的计策。孔明惊讶地问:“这是什么人,竟能识破我的计谋?”有个南安人禀告说:“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是天水冀县人;他侍奉母亲极其孝顺,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真是当世的英杰。”赵云又夸赞姜维的枪法,与常人大不相同。孔明说:“我如今想要夺取天水,没想到却有这样的人才。”于是率领大军前来。

    却说姜维回见马遵说:“赵云已败走,孔明必定会亲自前来。他料想我军必定在城中。如今可将本部军马分为四支:我带领一支军队埋伏在城东,若蜀兵到来就截击他们。太守与梁虔、尹赏各自带领一支军队在城外埋伏。梁绪率领百姓在城上防守。”分拨完毕。

    却说孔明因顾虑姜维,亲自作为前部,向天水郡进发。快到城边时,孔明传令道:“凡是攻打城池,在刚到的时候,要激励三军,鼓噪着直接攻城。如果拖延日久,锐气就会耗尽,就难以攻破了。”于是大军径直来到城下。因见城上旗帜整齐,没敢轻易攻城。等到半夜,忽然四下火光冲天,喊声震地,真不知是哪里来的兵马。只见城上也鼓噪呐喊响应,蜀兵顿时乱作一团。孔明急忙上马,有关兴、张苞二将保护,杀出重围。回头看时,正东方向的军马,一带火光,势如长蛇。孔明令关兴前去探看,关兴回报说:“这是姜维的兵马。”孔明感叹道:“兵力不在多少,在于人的调遣罢了。这人真是将才啊!”收兵回寨,思索了很久,便唤来安定人问道:“姜维的母亲现在何处?”安定人回答说:“姜维的母亲如今住在冀县。”孔明唤来魏延分付道:“你可带领一支军队,虚张声势,假装去攻取冀县。若姜维到来,可放他入城。”又问:“这地方哪里最为紧要?”安定人说:“天水的钱粮都在上邽;如果打破上邽,那么粮道自然就断绝了。”孔明大喜,命赵云带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上邽。孔明在离城三十里处下寨。早有人把消息报到天水郡,说蜀兵分为三路:一路驻守在此郡城外,一路攻取上邽,一路攻取冀城。姜维听说后,向马遵哀求道:“我的母亲现在冀城,恐怕母亲会有不测。我请求带领一支军队前去救援此城,同时保护老母。”马遵答应了他,于是令姜维带领三千军队去保卫冀城;梁虔带领三千军队去保卫上邽。

    却说姜维带领兵马到达冀城,前面一彪军马摆开,为首的蜀将是魏延。二将交锋几个回合,魏延假装战败奔走。姜维入城闭门,率领士兵守护,拜见母亲,并不出战。赵云也放梁虔进入上邽城去了。孔明便让人去南安郡,把夏侯楙带到帐下。孔明说:“你害怕死吗?”夏侯楙慌忙下拜求饶。孔明说:“如今天水的姜维正在驻守冀城,派人带信来说:只要能得到驸马您,他愿意归降。我如今饶你性命,你肯去招安姜维吗?”夏侯楙说:“我情愿去招安。”孔明便给了他衣服鞍马,不让人跟随,放他自己去了。夏侯楙得以逃出寨门,想要寻路逃走,却不知路径。正行走间,遇到几个人在奔跑。夏侯楙问他们,他们回答说:“我们是冀县的百姓;如今被姜维献出城池,归降了诸葛亮,蜀将魏延纵火抢劫财物,我们因此弃家逃走,去上邽。”夏侯楙又问:“如今守卫天水城的是谁?”当地人说:“天水城中是马太守。”夏侯楙听说后,纵马向天水而去。又见到百姓扶老携幼远道而来,所说的都一样。

    夏侯楙到了天水城下叫门,城上的人认得是夏侯楙,慌忙开门迎接。马遵惊讶地拜见询问情况。夏侯楙详细说了姜维的事情,又把百姓的话也说了。马遵感叹道:“没想到姜维竟反叛归降蜀国了!”梁绪说:“他的意思是想要救都督,所以用这话假意投降。”夏侯楙说:“如今姜维已经投降,怎么会是假的呢?”正犹豫间,当时已到初更,蜀兵又来攻城。火光中只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道:“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楙与马遵等人都到城上,见姜维耀武扬威大叫道:“我为都督才归降,都督为何违背前言?”夏侯楙说:“你受魏国恩惠,为何要归降蜀国?有什么前言?”姜维回应道:“你写信教我归降蜀国,怎么说出这种话?你想要脱身,却把我给害了?我如今归降蜀国,被加封为上将,哪有再回魏国的道理?”说完,驱兵攻城,到天亮才退去。原来夜间装扮成姜维的,是孔明的计策,令部下士兵中形貌相似的人,假扮姜维攻城,因为在火光之中,难以分辨真假。

    孔明却带领兵马前来攻打冀城。城中粮食缺少,军粮供应不足。姜维在城上,见蜀军大车小辆,搬运粮草进入魏延寨中。姜维带领三千士兵出城,径直来劫粮。蜀兵全都丢弃了粮车,寻路而逃。姜维夺得粮车,想要入城,忽然一彪军马拦住,为首的蜀将是张翼。二将交锋,战不到几个回合,王平带领一支军队又到,两下夹攻。姜维兵力穷尽难以抵挡,夺路归城,城上早已插上了蜀兵的旗号,原来已被魏延袭击占领。姜维杀开一条路奔向天水城,手下还有十多骑;又遇到张苞杀了一阵,姜维只剩下匹马单枪,来到天水城下叫门。城上的军士见是姜维,慌忙报告马遵。马遵说:“这是姜维来骗我开城门。”令城上乱箭射下。姜维回头见蜀兵已逼近,于是飞奔上邽城来。城上的梁虔见了姜维,大骂道:“反国的贼子,竟敢来骗我城池!我早已知道你归降蜀国了!”于是乱箭射下。姜维无法分辩,仰天长叹,两眼泪流,拨马向长安而去。走了没几里,前面到了一片大树茂密的树林,一声喊起,数千士兵拥出,为首的蜀将关兴,拦住去路。

    姜维人困马乏,难以抵挡,勒回马便走。忽然一辆小车从山坡中转出。车上的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正是孔明。孔明唤姜维说:“伯约如今为何还不归降?”姜维思索良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又无别的去路,只得下马投降。孔明慌忙下车迎接,握住姜维的手说:“我自从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能之人,想要传授平生所学,可惜没能找到合适的人。如今遇到伯约,我心愿满足了。”姜维大喜,下拜致谢。

    孔明于是同姜维回寨,升帐商议夺取天水、上邽的计策。姜维说:“天水城中的尹赏、梁绪,与我交情深厚;应当写两封密信,射入城中,让他们在城内制造混乱,城池就可以得到了。”孔明听从了他的建议。姜维写了两封密信,拴在箭上,纵马径直来到城下,射入城中。小校拾到后,呈给马遵。马遵大为怀疑,与夏侯楙商议道:“梁绪、尹赏与姜维勾结,想要做内应,都督应当早做决断。”夏侯楙说:“可以杀了这两个人。”尹赏得知这个消息,便对梁绪说:“不如献城归降蜀国,以图前程。”当天夜里,夏侯楙数次派人请梁绪、尹赏二人说话。二人料知事情紧急,于是披挂上马,各执兵器,带领本部军队大开城门,放蜀兵入城。夏侯楙、马遵惊慌失措,带领数百人出西门,弃城逃往羌胡城而去。梁绪、尹赏迎接孔明入城。安抚百姓完毕,孔明询问夺取上邽的计策。梁绪说:“这座城是我的亲弟弟梁虔守卫,我愿意去招他归降。”孔明大喜。梁绪当天到上邽唤梁虔出城归降孔明。孔明重加奖赏,就任命梁绪为天水太守,尹赏为冀城令,梁虔为上邽令。孔明分拨完毕,整顿兵马进发。诸将问道:“丞相为何不去擒获夏侯楙?”孔明说:“我放夏侯楙,就像放一只鸭子罢了。如今得到伯约,才是得到一只凤凰啊!”孔明自从夺得三城之后,声威大震,远近州郡,望风归降。孔明整顿军马,调动所有汉中的兵马,向前出祁山,大军进逼渭水之西。细作把消息报到洛阳。当时是魏主曹睿太和元年,曹睿升殿上朝。近臣奏道:“夏侯驸马已失去三郡,逃窜到羌中去了。如今蜀兵已到祁山,前军进逼渭水之西,请陛下早早发兵破敌。”曹睿大惊,于是问群臣:“谁能为朕击退蜀兵?”司徒王朗出班奏道:“臣看先帝每次任用大将军曹真,所到之处必定取胜;如今陛下为何不拜他为大都督,去击退蜀兵?”曹睿准奏,于是宣召曹真说:“先帝把后事托付给你,如今蜀兵入侵中原,你怎能忍心坐视不理?”曹真奏道:“臣才疏智浅,不能胜任这个职位。”王朗说:“将军是国家的重臣,不可坚决推辞。老臣虽然愚钝,愿意跟随将军一同前往。”曹真又奏道:“臣受国家大恩,怎敢推辞?但请求派一人担任副将。”曹睿说:“你自己举荐吧。”曹真于是保举太原阳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济,官封射亭侯,兼任雍州刺史。曹睿同意了,于是拜曹真为大都督,赐予节钺;任命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王朗当时已经七十六岁了。选拔东西二京的军马二十万交给曹真。曹真任命宗弟曹遵为先锋,又任命荡寇将军朱赞为副先锋。当年十一月出兵,魏主曹睿亲自送出西门之外才回宫。曹真带领大军来到长安,过了渭河之西下寨。曹真与王朗、郭淮共同商议退兵的计策。王朗说:“明天可整顿队伍,大展旌旗。老夫亲自出阵,只用一席话,保管让诸葛亮拱手归降,蜀兵不战自退。”曹真大喜,当天夜里传令:明天四更做饭,天亮务必使队伍整齐,人马威武,旌旗鼓角,各按次序排列。当时派人先送去战书。第二天,两军相遇,在祁山之前列成阵势。蜀军见魏兵十分雄壮,与夏侯楙的军队大不相同。三军的鼓角声停罢,司徒王朗乘马而出。上首是都督曹真,下首是副都督郭淮;两个先锋压住阵角。探子骑马出到军前,大叫道:“请对阵的主将答话!”只见蜀兵的门旗打开,关兴、张苞分左右而出,立马在两边;随后一队队骁将分列两旁;门旗影下,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车中,头戴纶巾,手持羽扇,身穿素衣皂绦,飘然而出。孔明举目见魏阵前有三个麾盖,旗上写着姓名:中央那个白胡子老者,是军师、司徒王朗。孔明暗自思忖:“王朗必定会来游说,我应当随机应变。”于是教把车推到阵外,令护军小校传话说:“汉丞相与司徒谈话。”王朗纵马而出。孔明在车中拱手,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王朗说:“久闻您的大名,如今有幸相会。您既然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发动无名之师?”孔明说:“我奉诏讨伐逆贼,怎么说是无名?”王朗说:“天数有变化,帝位更替,归属于有德行的人,这是自然的道理。从前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起义,天下纷争。到了初平、建安年间,董卓叛乱,李傕、郭汜相继为虐;袁术在寿春僭称帝号,袁绍在邺地称雄;刘表占据荆州,吕布夺取徐郡:盗贼蜂拥而起,奸雄横行,国家有累卵之危,百姓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天下,席卷八方;百姓倾心归附,四方仰慕他的德行。并非用权势夺取天下,实在是天命所归。世祖文帝,神文圣武,得以继承大统,顺应天意民心,效法尧禅让舜,占据中原而统辖万邦,难道不是天心人意吗?如今您蕴藏大才、怀抱大器,自比管仲、乐毅,为何要强行违背天理、背离人情行事呢?难道没听过古人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如今我大魏有百万披甲士兵,上千员良将。想必腐草的萤火之光,怎能比得上天空的皓月?您可倒戈卸甲,以礼归降,还能封侯爵之位。国家安定百姓安乐,难道不是美事吗!”

    孔明在车中大笑道:“我以为汉朝的元老重臣,必定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这般鄙陋的话!我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帝、灵帝在位时,汉朝的统治衰落,宦官制造灾祸;国家混乱,年成不好,四方动荡。黄巾起义之后,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害百姓。因为朝廷之上,朽木为官,殿堂之中,禽兽食禄;狼心狗肺之辈,纷纷当道,奴颜婢膝之徒,掌权执政。以致国家衰败,百姓遭殃。我向来知道你的所作所为:世代居住在东海之滨,当初被举孝廉入朝为官;按理应当辅佐君主,安定汉室,兴复刘氏;没想到你反而帮助逆贼,一同谋划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的人,都想食你的肉!如今幸亏天意不灭大汉,昭烈皇帝在西川继承帝位。我如今奉继位君主的旨意,兴师讨伐逆贼。你既然是谄媚阿谀的臣子,只可潜身缩首,苟且求得衣食;怎敢在军队面前,妄谈天数呢!白头匹夫!白发老贼!你不久就要死了,有什么面目去见汉朝的二十四代皇帝呢!老贼速速退下!可叫反臣来与我决一胜负!”

    王朗听了,气得怒火中烧,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称赞孔明:“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孔明用扇子指着曹真说:“我不逼迫你。你可整顿军马,明天决战。”说完回车。于是两军都撤退了。曹真用棺木收敛王朗的尸首,送回长安。副都督郭淮说:“诸葛亮料想我军在办理丧事,今夜必定来劫寨。可分兵四路:两路兵从山僻小路,乘虚去劫蜀寨;两路兵埋伏在本寨外,左右夹击。”曹真大喜说:“这个计策与我所想的相合。”于是传令唤来曹遵、朱赞两个先锋分付道:“你们二人各带领一万军队,抄到祁山之后。只要看到蜀兵向我寨而来,你们就进兵去劫蜀寨。如果蜀兵不动,就撤兵回来,不可轻举妄动。”二人领命,带领兵马而去。曹真对郭淮说:“我们两个各带领一支军队,埋伏在寨外,寨中虚堆柴草,只留几个人。如果蜀兵到来,就放火为号。”诸将都分往左右,各自准备去了。却说孔明回帐,先唤赵云、魏延听令。孔明说:“你们二人各带领本部军队去劫魏寨。”魏延进言说:“曹真深通兵法,必定会料到我们乘丧事去劫寨。他怎能不提防?”孔明笑着说:“我正想让曹真知道我们去劫寨呢。他必定会在祁山之后埋伏兵马,等我兵过去,再来袭击我寨;我故意让你们二人,带领兵马前去,过了山脚后路,在远处下寨,任凭魏兵来劫我寨。你们看到火起为号,分兵两路:文长守住山口;子龙带领兵马杀回,必定会遇到魏兵,却放他们逃回,你们乘势攻打,他们必定会自相残杀。可获全胜。”二将领兵领命而去。又唤关兴、张苞分付道:“你们二人各带领一支军队,埋伏在祁山要路;放过魏兵,却从魏兵来的路,杀奔魏寨而去。”二人领兵领命而去。又令马岱、王平、张翼、张嶷四将,埋伏在寨外,四面迎击魏兵。孔明于是虚立寨栅,在中间堆起柴草,以备火号;自己带领诸将退到寨后,观察动静。

    却说魏先锋曹遵、朱赞黄昏时离寨,缓缓前进。二更左右,远远望见山前隐隐有军队行动。曹遵暗自想道:“郭都督真是神机妙算!”于是催兵急速前进。到蜀寨时,快到三更。曹遵先杀入寨中,却是空寨,没有一个人。料知中计,急忙撤军返回。寨中起火。朱赞的兵马赶到,自相冲杀,人马大乱。曹遵与朱赞交马,才知道是自相践踏。急忙合兵时,忽然四面喊声大震,王平、马岱、张嶷、张翼杀到。曹遵、朱赞二人带领心腹军士一百多骑,向大路奔走。忽然鼓角齐鸣,一彪军马截住去路,为首大将是常山赵子龙,大叫道:“贼将往哪里去?快快受死!”曹遵、朱赞夺路而走。忽然喊声又起,魏延又带领一彪军马杀到。曹遵、朱赞大败,夺路奔回自己的营寨。守寨的军士,只道是蜀兵来劫寨,慌忙放起号火。左边曹真杀到,右边郭淮杀到,自相残杀。背后三路蜀兵杀到:中央是魏延,左边是关兴,右边是张苞,大杀一阵。魏兵败退十多里,魏将死亡极多。孔明大获全胜,才收兵回营。曹真、郭淮收拾败军回寨,商议道:“如今魏兵势单力薄,蜀兵势大,用什么计策来击退他们呢?”郭淮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不值得忧虑。我有一计,能让蜀兵首尾不能相顾,必定会自行退走。”正是:可怜魏将难成事,欲向西方索救兵。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演义通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演义通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演义通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