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百姓怪累的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清妖 第41章 百姓怪累的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前世赵安看仙侠,里面有半步元婴的说法,也就是实际修为未到元婴境界,实力却比金丹大圆满要强,比元婴稍弱那么一丢丢。

    这个半步元婴说法搁赵安身上最是恰当不过,简直就是量身打造的说法。

    如果说从二品是部级标配,那正三品就是厅级的最高配置。

    以厅级最高配代理部级一省之长,怎么着也得是候补委的级别。

    努努力就能去掉候补,再努努力进局(军机处)也不是不可能。

    再努力的话,大概率就是老太爷说话理太糙,朕不大爱听。

    虽然知道朱珪参不倒自己,但再一次原地飞升还是让赵安很激动。

    怎么说呢,感谢老太爷的厚爱,感谢每一个支持以及帮助的同事、领导们。

    当然,更要感谢广大百姓。

    因为正是广大百姓的拥护与爱戴才把赵豆腐抬进青天行列的。

    没有青天这个光环加成,他能短短数月就达成半步元婴的成就?

    放眼大清朝,还有比他更年轻的半步大佬么!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自个都代理一省之长了,小贷党肯定要跟着水涨船高。

    老丁那边江苏巡抚福崧有推荐安排,赵安不插手老丁今年也能高升,且赵安在江苏有巨大利益链条,因此希望老丁继续在江苏任职。

    前几天待参期间,他专门给福崧写了封信,除了漕帮建筑工程队进场施工一事,还轻描淡写提到老丁两句,说自己能有今日成就完全是这位县尊慧眼识珠。

    没有明言请巡抚大人如何照顾老丁,但福大人心中必定是有数的。

    不是他赵安的天才构思,福大人能获赏双眼花翎么。

    这份恩情,福大人能不回报?

    何况,赵安这边都暂署安徽布政了。

    “五福儿”的风在江宁刮得很猛,以绍兴朋友圈的传播速度,只怕这会福大人也收到风声了。

    再瞧巡抚摘参的结果是“五福儿”高升代布政,福崧肯定也迷糊。

    这一迷糊,老丁高升是板上钉钉的事。

    毕竟,无风不起浪,况这浪打的结结实实高。

    老宋这里因为级别较低,就算买官的话起步也不会太高,顶多一任知县,多半还是云贵川。

    老宋这人才华说不上有,但忠诚是绝对的,所以赵安有必要利用代理安徽藩台的机会拉老宋一把,尽可能的利用代理藩台这个身份在安徽境内解决老宋的工作安排。

    不用任何人提醒,赵安也清楚老太爷让自己代理安徽布政实际是在敲打朱珪,而朱珪又将自己视为眼中钉,因此他这个代理布政从现在开始就要表现出足够强硬姿势,让安徽官场形成泾渭分明的两股力量,而不是朱珪一个人说了算。

    想要形成这样的格局,赵安就必须物色多多的“狗腿子”,人多力量大,光靠他一个人可对付不了朱珪。

    再大的官,只要下面人不鸟他,莫说巡抚了,就是总督也得靠边站。

    赵安打算让老宋先当一个散州知州,过个两三年再帮其弄个实权知府。

    代理布政也是布政,布政使是有权力向朝廷举荐破格提拔某人任职的。

    从五品的散州知州不在吏部规定的四品红线范围内,即知州这个职务只要地方督抚、布政愿意举荐,吏部基本不会驳回。

    要是在江苏把一个八品教谕举荐为知州,难度相当大,清朝开国一百多年来除了现任四川总督李世杰是被当时的总督、巡抚联名从一个九品巡检破格举荐为五品知州,再无其它例子。

    因为,江苏那边富,每一个实权岗位都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没有强有力的后台背景是不可能坐火箭上来的。

    安徽则不同,穷的叮当响,吏部选官时候补之人都不愿意到安徽做官,更何况现在安徽灾情严重,简直就是架在干柴上的大锅,一有火苗就会沸腾。

    估计这会安徽不少官员都急着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所以,只要操作得当,赵安是可以帮老宋直接运作成知州的。

    处不处的直接看不上,得上厅的强度。

    如此,既满足了老宋的进步要求,又省下一笔吏部捐银,还能实现对安徽官场的渗透,赢麻了。

    麻烦在于老宋是扬州甘泉县的教谕,赵安是安徽的代理布政,一个是江苏小官,一个是安徽大官,制度上没办法直接把老宋从扬州调到安徽来。

    借调都没法借。

    赵安想了想直接吩咐老宋回去后就把教谕辞了,然后卷铺盖到他这个代藩台大人手下做事。

    在老宋惊喜目光下,直接拍板:“过来后我先任命为你藩司经历官,先帮我救灾,攒下功劳回头我好帮你往上报。”

    藩台衙门的经历司相当于藩台办公室主任,负责文书收发、档案管理及日常行政事务。

    换个说法就是藩台大秘。

    这个职务过往一般是由州判升任,干的好的话则能迁升知州、外府通判。

    只要“老领导”不倒,升知府、按察就是时间问题。

    老宋一个辞了教谕的举人能直接出任藩台大秘?

    能。

    赵安说能就能。

    大清各大衙门、地方衙门的属员是允许正印官自行招募的。

    前提是学历够。

    老宋是举人,这个学历可以任职六品官。

    不过属于横空出世,把原本位置上的那位给挤掉罢了。

    这也没什么好埋怨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没理由前任用的大秘现任要接着用的。

    除了经历司,藩台衙门常设科室还有着负责审计财政的照磨所,负责复核刑名案件的理问所,另外则是管理藩库的库大使。

    这些要害岗位赵安肯定要一一换上自己人,只不过他现在都没上任,而且安徽现在情况复杂,也不合适一上任就搞系统清洗,得慢慢来,动作不能太大。

    给老宋内定的知州是六安州,这个州很穷,却是是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重要交通枢钮。

    还有三年多白莲教就要在湖北举旗,赵安先前就计划提前布局,现在有了代理藩台的身份再不布局更待何时。

    六安,就是卡住白莲教北上的咽喉,同时也是赵安“生事”的基地。

    老太爷口谕救灾重要,但防乱更要紧。

    安徽境内的白莲教赵安是必须予以清剿的,因为老太爷盯着呢,只不过他不打算把白莲教杀光,而是把他们往湖北赶。

    赵安对白莲起义了解不多,不知历史上安徽白莲教发展到什么程度,对后来的白莲起义又有什么推动作用,反正把人往湖北赶肯定没错。

    群英荟萃也好,萝卜开会也好,别在安徽闹就行。

    千恩万谢不用言表,老宋开开心心回扬州办辞职手续,赵安这边也没闲着,当天就召开粮道衙门紧急会议。

    会议主题只有一个——救灾。

    “同诸位想必知道安徽旱灾严重,今朝廷委我暂署安徽布政,予我立即前往安徽救灾,此时此刻,我心中全无升官之喜,有的只是对灾情和百姓的万分挂念.”

    赵安手中拿的是三份公文,一份是随升官旨意一同送来的户部急递《勘灾章程》、一份是自己前不久写的《赈灾条例》,以及一份将安徽各府州县以重灾、中灾、轻灾、未受灾标明的图册。

    “凡粮道衙门所属各库在重灾区的,无论是常平仓还是水次库,全部就地放粮,粮道派专员到场协调地方官府一同发放。发放库粮时须防胥役冒领,可令灾民互结担保。”

    “中灾、轻灾未受灾地区,则应于城外显眼处设立粥厂,水陆要冲、码头也要设粥厂,此外漕粮今年不再北运,就地调粮”

    “.”

    就粮食系统救灾工作进行系列指导后,赵安深情起身,环顾一众工作人员竟是深深鞠了一躬:“安徽两千多万百姓的生死全在各位身上了,望各位以朝廷利益为重,以百姓为重,配合本官将救灾这场攻坚战拿下!”

    众人见状哪还敢坐着,纷纷起身表示一定不负藩台大人厚望,拿出十二分的干劲落实藩台大人的指示。

    赵安满意,经他这几个月的整治,江宁粮道衙门的官僚作风明显少了许多,连带着工作效率也提高不少。

    不管什么年头救灾,最重要的就是效率。

    鉴于自己要往安徽就地指导救灾,粮道衙门这一块赵安交给自己的岳父丁太负总责。

    丁太只有秀才功名,又刚刚任职粮道吏员数月,哪怕女婿高升代理藩台,他这个岳父也是不好立即吏转官的。

    自家老丈人,赵安肯定会照顾。

    让岳父在粮道衙门坐镇监督粮食系统救灾,也是给岳父下一步升官做的铺垫。

    等灾情缓减,就以岳父协助救灾有功为其举监,再在救灾有功人员花名薄中添上岳父名字,多少也能混一个知县。

    但是想让粮道衙门这个厅级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救灾这一块全身心投入,光鞠躬是不行的,还得有额外刺激。

    赵安的刺激就是:“这次救灾,凡本衙表现优秀者,本官不吝破格录用。”

    具体就是书办转吏员,吏员转官员。

    闻听此言,一众参会的粮道工作人员都是精神一振,很自然想到粮道大人高升,肯定要从粮食系统调一些人帮忙,如此,不就是他们实现个人命运转变的大好机会。

    小贷党、教育党外,还得有个粮食党。

    赵安的宗旨只有一条——凡他任职的单位,所有工作人员都能跟着他喝汤。

    为此,计划拿出五到八个知县供粮食系统消化。

    既然是救灾,地方官员肯定有表现优秀,也有表现不利的。

    作为老太爷钦点的救灾防乱负责人,上报几个救灾防乱不力的县官不是赵安的本职工作么。

    由于老太爷要求立即前往安徽,赵安不能在江宁多呆,准备明早就轻车简从深入灾区。

    夜里,主持了家庭会议,把有身孕的春兰和婉清都叫到一个屋子,让二人各自表现。

    春兰表现的相当积极,都不用吩咐就主动上嘴。

    婉清看的目瞪口呆,可一想到夫君都是正三品的代理藩台了,哪还敢让春兰独美,赶紧蹲了下来。

    次日天还未亮,赵安就出发了。

    只带了刘小楼、百里云龙等保镖以及粮道衙门的十几个差役,一律坐车,目的地是凤阳,因为得先和在凤阳被革了代理藩台一职的荆道乾交接。

    藩台衙门则在安庆,巡抚衙门也在那里。

    马车刚启动,赵安就拿笔在写东西了,主要是关于防乱的措施安排。

    白莲教在安徽境内发展到什么地步,赵安目前并不清楚,只听娄老师说过凤阳一带的白莲教和当地盐匪勾结在一起,凤阳知府派兵围剿结果被盐匪大败,从此事可以看出安徽绿营的战斗力很差。

    所以,防乱这一块不能一味依赖绿营,还是得另组班底。

    老天爷给了个机会,安徽巡抚朱珪两个多月前以巡抚名义行文各地,要求组建团练,目的也是防止灾情严重导致民乱。

    一开始得知此事时,赵安不禁想到嘉庆对付白莲教靠的也是团练,现在一想,这分明就是朱珪的主意。

    再结合朱珪是日后嘉庆的一号心腹,自然就能猜出是朱珪在安徽搞团练有了经验,这才推广去对付白莲教的。

    不过朱珪这个创意无疑利好赵安,出发前命人给扬州的丁九送信,要丁九精选2000精壮漕工以运送赈灾粮为由到泗州天长集结。

    赵安打算将这两千人就地改为团练,直接听命于他这个暂署布政,因为他身上还兼着徽池太宁兵备道的职责。

    可以练军,也可以管军。

    正写防乱措施时,前方车队忽的停了下来,掀帘一看,城门内外尽是黑压压的人头。

    乃是江宁百姓听说豆腐青天沉冤得雪前往安徽就职,自发前来相送。

    场面十分感人。

    有老人赠酒,有幼童献花,有妇人激动哭泣,有追着马车迟迟不愿离去的.

    直至驶出很久,再也不见百姓身影,赵安激动的心方慢慢平复,然后吩咐刘小楼:“回头通知一下,百姓的账都给结一下,咱差什么都不能差人百姓的辛苦钱对了,刚才那些追着本官马车几里地的妇人们,每人多发一两银子,跑这么远,怪累的。”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清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清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清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