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宇宙级计划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科技入侵现代 第275章 宇宙级计划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技术本身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带动的创新这样的创新当然是最好的创新。

    但这是很困难的,更无法在短期内奏效。

    不一样的技术整合,整合后实现一个比原先技术要好得多的效果,类似理想把冰箱彩电大沙发整合到新能源车上,这同样是创新,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林燃要做的,是难度更大的技术整合,因为哪怕现有技术已经成熟,从理论上来说,将月球打造成数据中心,做地数月算是可行的,但中间仍然有无数难题要克服。

    更何况现在的技术远远谈不上已经成熟。

    “林教授,我很佩服您的想法,以及贵司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做的可行性研究很扎实,我还是有一些疑问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解惑。”

    提问的是华为的副总熊清华,AI计算卡过去是他分管工作的一部分,现在成为了他众多分管职能中最重要的那部分。

    属于是被时势推到了潮头浪尖。

    他很清楚,这件事如果做成了,会有多大的意义。

    这不仅仅是短期的弯道超车,更是在对下一代半导体材料进行探索。

    如果超低温超导材料可行,进入商业循环的范畴后,会有其他的材料冒出来,这次是零下173摄氏度的超导,下次是不是零下100度,再下次是不是零下五十度?

    或者说常温常压下,接近超导的材料。

    这是在走自己的路。

    这是一个庞大工程没错,随着庞大工程而来的技术突破,能够有多少衍生出来的创新?

    先在月球上实现突破,然后再反哺地球,最后整体实现半导体领域的全面反超。

    这样的大战略实在是太美,越是美好,越要问清楚,然后才好推动实施落地,变成现实。

    “教授,像散热要如何解决?

    地面上我们的散热主要靠空气对流,数据中心用到的都是精密空调,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办法通过空气将热量带走。

    我知道在沙克尔顿陨石坑,阿波罗科技在那里找到了水冰,但储备是否足够,用水冰来作为冷却剂,水冰升华吸收热量,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奢侈了?”

    地球的水资源好歹还会通过大气循环的方式,再度回到地球表面。

    水蒸发成了气体之后,乘着气流融入大气层,等到云层中的水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雨的方式落下。

    月球上的冰,真正意义上的用一点少一点。

    “我知道大家会认为,月球南极有再多的冰,也架不住这样消耗。

    但实际上根据我们的勘探显示,月球上的水冰数量远超我们的想象,目前的初步估计也高达数亿吨。

    我们的散热系统设计,也不会无休止的去消耗水冰,因为水冰通过散热变成的蒸汽,我们会进行收集提纯,变成纯水,处理后则继续放回陨石坑,利用陨石坑的超低温度重新冻结成冰。

    另外水电解成氧和氢,都可以作为火箭燃料。

    所以其实反而散热不是什么大问题。

    我们计划是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来利用陨石坑的低温作为首要热沉,水冰作为付出的吸收器,热辐射则是最终的排放路径,理论计算来看,它的冷却效率非常高。

    使用热管将数据中心热从服务器传输到陨石坑壁或冰层,提取水冰作为热吸收器,蒸气通过坑底低温再凝固。

    因为在月球南极,我们还可以利用大面积辐射板将剩余热辐射到太空,在月球的阴影区避免太阳热。”

    散热可以利用月球阴影区域的恒定超低温来解决。

    这就是独享整个月球的好处,你想怎么建就怎么建,不需要和别人讨论。

    哪怕沙克尔顿陨石坑不合适,你也能慢慢寻找更加合适的位置,这个陨石坑不合适,换下一个,月球南极不合适,那就干脆去月球背面。

    “关于散热设计也好,超导芯片本身在月球超低温环境下是否能表现出超导性,月尘静电是否会对芯片运作产生影响。

    这些,我认为都可以造出一个demo,然后运到月球上试试看。

    还是那个话,我们现在能做到的是常态化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间,这是前所未有,我们独有的优势,这个优势要充分利用起来。

    只要贵司这边能把demo给到我们,我们就能立刻确定出最近的登月窗口,然后派宇航员去月球做实验。”林燃说。

    林燃接着说:“像数据在地月之间传输,因为距离缘故,会有超高延迟,那我们不如把塞满数据的硬盘直接通过飞船给运过去,再在月球上进行模型训练。”

    (月球基地概念图)

    如何将几十个T的文件从鹏城寄往燕京?最快的方式是让人,人肉背过去。

    “好!我认为此事大有可为。

    我回去之后就会将此事提交我们的轮值董事会商讨,不过我相信轮值董事会方面也会对这一技术合作很感兴趣。”熊清华说道。

    一直以来,华为在ai计算卡领域的策略都是,我没有办法在单个计算卡上超过英伟达,那么我就只能通过堆量的方式。

    类似于,英伟达最多只能做100个算力卡的算力网络,那么我华为就用200个算力卡来构建算力网络,单一算力卡比不过你,那我把量堆起来,总能比得过了吧?

    一直以来通信都是华为的强项,本来就是做通信起家,储备了太多相关技术,总有适配的。

    先不管ai的生态是否健全,计算卡配套的软件生态怎样,我先从数字上超越你,然后再慢慢去构建我的软件生态。

    这也是过去安卓阵营在做的那样,我先在硬件上堆料,然后再去优化软件生态。

    但过去在地球上,你的并行是有上限的,你堆数量是有上限,现在有个人出来告诉你,我们去月球上,月球上能用超导体来构建这个网络。

    地球上算力卡的极限是200,那月球上用超导构建,上限可能是两千、两万甚至更多。

    怎么可能不心动。

    而且,华为的高管还隐约从中嗅到了拉开新时代技术序幕的味道,他相信华为高管也不会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

    至于超导芯片本身的技术难题,这些本来就是后续研发中需要克服的。

    能摘的桃子都已经被摘完了,现在每一次大的创新都是异常困难的。

    脑机接口、虚拟现实、可控核聚变、常温超导、真正的人工智能,哪一项不用克服艰难险阻?现在林燃提出的方案已经是这么多方案里可行性最高的一项了。

    如此庞大的计划,是不可能能够瞒过外界的。

    这不是军工项目,本身也不要求要高度保密。

    其次整个计划需要涉及到的人太多太多,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都要参加进来,这些人都知道你想要做什么,不可能每个人都不对外透露。

    最后,你得新招一批做超导的人才,公司挂出去的招聘公告,也会引发外界热议啊。

    “如何评价华为今年校招提供了超过100个超导材料相关的博士岗位,这是否意味着LK99是真的?”

    华为今年的秋招,和往年不同,今年招聘的博士岗位里,明确写了要求是从事超导材料研究的博士,结合7月初高丽LK99的热潮,一下就被LK99的拥趸们认为这是LK99就是常温超导最有利的证据。

    “泻药,华为作为国内顶级科技巨头,肯定不会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如此大手笔招人,一个博士一年至少是五十万,一百个就是五千万,相当于一年光是在人力资源上就要砸五千万下去。

    这体现了对LK99材料相当大的信心,用真金白银在投票。

    不管反对者们怎么说,你们怎么论证LK99不是常温超导材料,但已经有企业走出了第一步。

    另外多说两句,我赞同华为的行为,本身前沿科技探索就要企业的参与,华为又造车,又造手机,又造芯片,天然就和常温超导有很多契合的落地场景。

    我们国家的企业也需要做出世界级的创新,从过去跟随时代,到现在需要引领时代了。”

    “果然还是得看华为,根据我打听到的小道消息,华为不仅招博士,而且在国内高校,挖超导材料做的好的学者,起步就是一百万年薪,我知道的,西交、西工、交大这些高校都有小牛被华为给挖走了。

    你们看到的是校招,实际上华为招的人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这点,LK99在我这的可信度大增。”

    “泻药,因为工作缘故我只能匿名回答,我在阿波罗科技工作,我们招了一批做超导材料的博士进来,林总的科研嗅觉和科研眼光不用多说吧?我只能说,大家最好多关注一下超导的后续进展。”

    围绕LK99的讨论又开始热了起来。

    正当此时,阿波罗科技和华为的官方微博分别发了一条微博@对方。

    阿波罗科技发的是:

    “我们计划在月球上建立全球首个超导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利用月球南极极端低温条件,此举将彻底变革计算和太空探索。

    这一举措基于我们与华为@华为华国的持续合作,标志着人类向多行星存在的未来迈出大胆一步。

    该项目的核心是将数据中心部署在月球南极永久阴影陨石坑内,目前暂定为我们现在已经完成初步探索的沙克尔顿陨石坑,那里的温度自然徘徊在零下173摄氏度。

    这种超低温环境消除了地球上所需的能源密集型冷却系统,从而能够实现先进超导芯片的直接运行。

    超导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将作为月球运营的基础设施,除了支持月球任务的实时数据处理、自主机器人和深空通信外,还将为地球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提供超强算力。

    通过利用月球自然低温环境,根据去年沙克尔顿大挖掘确认的水冰资源,我们将整合全新的散热解决方案,包括被动辐射冷却和月球资源利用,用于升华热管理。

    这不仅确保高效运行,还为地球以外的可扩展、可持续计算中心铺平道路。

    这将会是一个比任何地球设施都更庞大和壮观的人工智能超级集群,由月球自身环境驱动,这不仅仅是数据存储,更将是为人类扩展到火星及更远之处开启计算新时代。

    得益于燃烧一号改的常规月球着陆,我们有能力将科幻变为现实。

    该项计划于2024年的登月任务中开始原型部署。

    初始阶段将重点在陨石坑真空环境中测试超导芯片原型,目标在2027年实现全面运营能力,后续将持续扩容。

    这一举措与我们创始人林燃教授迈出地球的愿景一致,同时通过外太空基础设施应对地球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

    我们邀请创新者、研究者和合作者加入这一宇宙级事业。”

    官方公告一出,大家才知道,不是因为高丽的LK99,而是我们自己的超导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这则消息一下就把所有人都给炸晕了。

    什么月球上的超导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什么低温超导芯片,什么宇宙级事业,这光是听听都已经热血沸腾了好吗。

    华为的微博同样激情澎湃:“对阿波罗科技宣布的月球南极超导AI数据中心计划,我们很荣幸能以关键合作伙伴身份参与其中。

    这一项目标志着半导体技术与太空探索的深度融合,我们将贡献我们在半导体制程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知识,推动月球计算基础设施的创新。

    阿波罗科技的远见卓识让我们兴奋不已,作为半导体制造商,我们将针对超导芯片制造设计解决方案,利用我们现有工艺,优化低温超导体在100K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这不仅仅是技术合作,更是开启太空时代计算革命的机遇。

    我们将在项目中负责超导芯片的原型生产和测试,确保芯片在月球真空和低温条件下实现零电阻运算,并与水冰散热系统无缝整合。

    这一合作将进一步扩展我们从地球到太空的半导体应用边界,我们期待和阿波罗科技@阿波罗科技共同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科技入侵现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科技入侵现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科技入侵现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