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权力的争斗往往就是如此朴实无华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可汗回忆录 第392章 权力的争斗往往就是如此朴实无华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高昂率兵北上,将原本河北三郡的官吏都驱赶了,换上了自己的人。

    李爽痛斥了一番,让高昂退地,但却将这三个郡设为了魏州。

    洛阳城中的一众公卿很快就明白了,这是李爽在试探他们的底线。

    关东四姓,加上陇西李氏,多年来互为姻亲,在朝堂上形成了攻守同盟。

    这帮公卿很清楚,这是李爽试图打乱旧有的秩序,重新编织新的网络。

    对于李爽试探他们底线的事情,一众公卿非但不怒,反而很高兴。

    一众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天龙人都激动坏了。

    终于碰上一个正常人了!

    哪能像尔朱氏那帮废物一般,理也不占,试探也不试探,说不过就拿起了刀,要突突人的!

    粗暴!

    不体面!

    一众老天龙人充满了斗志,决定在熟悉的领域内继续发光发热。

    对于高昂的行为,坚决打击;对于朝廷的威严,誓死捍卫。

    大野爽,来战斗吧!

    正当一众公卿上了大量的奏疏,想要形成一股舆论压力,将高昂批倒批臭的时候,元宝炬按下了暂停键。

    要祭祀了!

    元宝炬去岁登基改元,今岁正月的祭祀可谓隆重。

    对此,洛阳的群臣多少有些应激。

    当年尔朱荣搞得河阴之变,成为了多少公卿心中的噩梦。

    好在元宝炬进行祭祀的地方不是在河阴。

    天微微亮,洛阳内城之中公卿所在的里坊大门缓缓打开,公卿们所乘的马车、牛车陆续出了坊门,在侍卫们的护卫下,向着北魏的宗庙而去。

    相比于祭祀之事,一众公卿此刻心中最为关心的还是河北那三个郡的事。

    他们打算在祭祀之后,继续上疏,要朝廷给个说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祭祀早已经流程化。

    一众公卿对这些流程烂熟于胸。

    尔朱氏进入洛阳掌控朝政之后,废除了昔日的礼制,改用北人的那套,甚至搞什么铸金人。

    对此,一众公卿嗤之以鼻,可也没有办法。

    都知道尔朱氏穷兵黩武,倒行逆施,不会有好下场。

    可尔朱氏实在是太强了。

    尔朱氏没有根基,可他们只要在军事上能镇得住,就可以可持续性的穷兵黩武。

    直到李爽的到来,尔朱氏的天下就此覆灭。

    一切又恢复了正常,改回了昔日的礼制。

    祭祀一开始很顺利,直到祭祀宗庙之时,元宝炬那边出了岔子。

    大量的士兵涌入了宗庙内,将一众公卿围了起来。

    对此,一众公卿很是心慌,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难道大野爽也来要来一次河阴之变么?

    一众老天龙人心中惊疑不定,怀疑是不是自己骂得太狠了,李爽要翻桌子了。

    直到元宝炬那边给出了解释。

    元宝炬因为思念历代先帝,伤心过度,昏倒了。

    听了这个消息,一众老天龙人根本不相信。

    元宝炬什么人,当年乐律、调音两里的常客,没钱耍无赖的模样他们又不是没见过,他能因为这事伤心过度?

    心里这么想,一众公卿很快就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陛下至纯至孝,实乃大魏之福!”

    “列祖列宗泉下有知,必然心慰。”

    ……

    夸赞之词一时不绝,可很快,这些公卿就发现了不对。

    元宝炬怎么还没有醒?

    你装一下就行了,打算装多久?

    三个时辰后!

    元宝炬终于醒了,一众在太阳底下站得快要虚脱的公卿们腰酸背痛的,有的人视野都快要模糊了。

    期间,有人累的受不了想要坐下来,可很快就被受以大不敬之名呵斥了,不得已只能重新站起来。

    元宝炬道:

    “赐胙肉!”

    很快,一盘盘没有煮熟带着猪皮猪毛还有骚气的猪肉被端了上来。

    这味道,光闻一闻就受不了。

    元宝炬高声道:

    “群臣享用胙肉!”

    这一刻,一众公卿都明白了。

    这是个阴谋!

    tm的!

    嘴不过就来这一套是吧!

    熬老头是吧!

    大野爽,真有你的!

    一众公卿这么想,可还是得将没煮熟的猪肉都吃了。

    只是,有的人还没吃上几口,就恶心的吐了。

    “大胆,竟敢对胙肉不敬,是何居心!”

    将胙肉吐掉的人很快就被带了下去,送进了牢里。一众站了大半天的公卿,不得不含泪继续吃完。

    ……

    皇宫。

    “皇后,朕今日可是打了一个大胜仗!”

    回到宫中正在叙述自己战绩的元宝炬很是激动。

    “这帮老家伙,平日里一个个尧舜禹汤的,今日都趴下了。”

    乙弗皇后听了元宝炬的话,无奈的摇了摇头。

    她当然知道这不是元宝炬的主意。

    这么损的招,元宝炬可想不出来。

    “秦王就是这么教你的?”

    元宝炬的脸上带着敬佩之色,道:

    “这才哪到哪,大野爽还教了朕两招,朕打算以后看这帮老家伙不顺眼的时候给他们用上。”

    “……”

    乙弗皇后听了,有些无语。

    这招就已经够损了。

    这帮公卿大多上了年纪,先是站了三个时辰,又吃完了没熟的带毛猪,还被送到了天牢,回去没有个把月怕是缓不过来。

    “陛下,还是以仁德为上,适可而止。”

    乙弗皇后劝谏着,元宝炬却是笑了。

    “这一个个老家伙平日里装的跟什么似的,好似孔孟在世一般,合着他们当初去乐律里、调音里的时候,当朕没在么!”

    元宝炬终于发现了这帮公卿的弱点。

    他们法抗高,可是物抗低啊!

    权力的争斗,往往就是如此朴实无华!

    ……

    金镛城。

    李爽正站在百尺楼上,看着远方正在建设的永嘉仓。

    侯景从外而来,站在李爽身边,只见李爽叹了一口气。

    “朝廷纲纪败坏,朝廷公卿居然连胙肉都不愿享用,一个个奢靡日久,全忘了社稷之艰难。”

    侯景道:

    “大王说的是,臣去了牢中看了一圈,那帮公卿都说自己知错了,愿意悔过。”

    李爽一笑,回过了头,看向了侯景,道:

    “他们真的知道错了?”

    “这帮老头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如此,让他们回去闭门思过吧!”

    “诺!”

    ——

    徐州。

    河北的相州、冀州分为了相、魏、冀三州。

    洛阳朝廷为此争论许久,但最终还是画上句话,正式确定了魏州的设立。

    相比于处在风暴中心的高昂,身处彭城的元欣却很悠然。

    得了上将军的勋位后,广陵王元欣更加名正言顺的坐镇彭城,开始了内政、军事建设。

    当然,乱世之中,内政建设必然依托军事建设。

    北魏旧时的军事体系已然崩塌了,相应的军事建设自然得改变。

    如今元欣这个上将军手下没有大量的鲜卑兵可用,得招募汉兵进入军队之中。那么相应的“汉人种田、胡人当兵”的制度就得改变。

    所幸的是,元欣麾下由天策府派来的幕僚对于均田制、府兵制很是熟悉,能够就地改制。

    他带来的勋臣也能作为军中骨干,将这些汉兵组织起来,很快拉起一支大军。

    这些不需要元欣去操心,要他操心的只有徐州的大政方略。

    该如何防御南梁?

    对此,元欣翻遍史书,发现并不是没有能够参考的地方。

    当年刘裕为了守住彭城,就在彭城附近的留县、吕县、下邳设立三垒。

    悉以砖垒,宏壮坚峻,楼橹赫奕,南北所无!

    刘裕花了血本,给这三垒都包砖了。

    事实上,刘裕也没有白花这些钱,彭城三垒在他北伐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元欣面对的情势和当年不同。

    刘裕是为了北伐,主要的敌人都在北方。

    元欣如今面对的最大也是唯一的敌人,在南面。

    但思路是相通的,都是依托泗水、汴水等水系建立军事体系。

    其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便是下邳。

    如今的下邳不是汉末时徐州的首府,自从当年曹操水淹下邳,打败吕布之后,原本的下邳城便渐渐荒废了,徐州的中心也移到了彭城。

    不过下邳地理位置在那,依旧是沟通沂水、泗水、淮水的枢纽。

    元欣要掌控彭城和莒地,那么就不得不重视下邳。

    韦孝宽抱着自己的兜鍪,从外走了进来,面色灰败。

    “上将军!”

    元欣脸带笑意,心中早已经知道了答案,却还是问道:

    “如何了?”

    “梁人舟船之利,确是厉害!”

    韦孝宽显然没有占到便宜。

    韦孝宽等人以前不是没有与梁军交过手,不过那时的梁军并不是全盛状态。

    在汉中与关中之间的山地之中,在南阳北部,梁军的确不是他们的对手。

    可这里不同,江淮水域的梁军处在全盛状态。

    利用交错纵横的水网,梁军的水军可以快速穿插,战术多变,而他们的骑兵部队受到了很大的压制,完全发挥不出实力。

    元欣对此,早已经了然。

    相比于关中出身没有见到过梁人水军的韦孝宽,元欣这位北魏的宗王,对于梁军更加熟悉。

    毕竟,北魏和南梁这几十年来打生打死,十几万人级别的大规模战役打了都不止一次了。

    “梁军所用之马,多出于西南,马小耐力很强,不适冲锋,多为侦查、运输之用。少许军中精骑之战马,也是与吐谷浑互市而来,宝贝得很。梁军的骑兵不如我们,可水军却很强悍。楼船、艨艟、斗舰、火舫等大小舰船不下数十种,各有各的用处。我们看见他们的水军,正如他们见到我们的骑军一般。”

    韦孝宽听了,点了点头。

    刚进入彭城之时,韦孝宽对于梁军多少有些轻视。不过亲自南下和梁军碰了碰之后,他才发现梁军的战斗力并不弱。

    越是水系复杂的地方,梁军的战斗力越强悍。梁军的水军在江淮之地,甚至比北方草原上的胡人游骑更加难缠。

    江淮之地,可谓梁军的主战场。

    淮水以北,中原水系繁多,但并不复杂,骑兵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水军却很少能够找到主场。也因此,宋文帝元嘉北伐之后,南朝变得更加务实了,务在彭城、寿阳之间。

    元欣见韦孝宽如此,心情很好,继续道:

    “梁人不善弓马,但军中多备弩,配合舰船,我们的骑兵根本奈何不了。”

    韦孝宽想了想,问道:

    “以前魏军是如何赢的?”

    韦孝宽这么说,显然没有将自己当成是魏军。

    元欣也不在意,事实上,他也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做北魏的广陵王了。

    “梁军北伐败了,我军再南下,遇到的阻力就小很多了。当年太武帝能饮马长江,也是在宋军北伐战败,失去了主力之后,才得以实现的。”

    韦孝宽听了,有些明白了。

    “梁国的太子萧纲不久之前到了寿阳,犒赏将士,三军振奋。看样子,梁军并没有主动出击的迹象。”

    元欣听了,安抚道:

    “梁军不北上,我们就守好彭城,经营好两州之地,积累粮草军械。尤其是下邳之地,要好生经营。梁军北上,我等南下,必由此地。”

    韦孝宽听了,点了点头。

    “属下明白了!”

    ……

    寿阳。

    “有劳陈将军南下了!”

    萧纲见到陈庆之时,很是客气。

    陈庆之是萧衍的棋童,也是梁国之中声名响亮的大将。

    从过去的韦睿、曹景宗、裴邃,到不久之前逝去的韦昭,再到如今的陈庆之、兰钦、羊鸦仁,南梁从来不缺乏大将。

    甚至可以说,将星璀璨。

    但南梁用兵,多以宗室为主帅,再以这些大将为辅,进行作战。

    好处是能够有效制衡将领之权。

    坏处是梁军的水平直接与领军宗室的水平挂钩,而这些年以来,南梁的宗室越来越拉胯了。

    比如当年萧赞接手彭城,陈庆之就是辅佐。结果却是萧赞投敌,梁军大乱,陈庆之率部独保。

    好在的是,太子萧纲知道江淮防线的重要性,也知道陈庆之乃是萧衍的心腹,并没有做出逾矩之事,充分听从了陈庆之的意见。

    “殿下如此说,末将愧不敢当。”

    萧纲拉住了陈庆之的手,这位名将身材瘦弱,并不魁梧。

    “不久之前,魏军大将韦孝宽南下,吃了败仗,还是陈将军指挥得当。陈将军以为,魏军会大举南下么?”

    陈庆之摇了摇头,道:

    “恐怕不会,如今的那位秦王并非好大喜功之人。”

    萧纲需要一场大胜,不过他并不想要率军北上,想的是诱敌深入。当初在汉中,他在侯景手中吃了大亏,知道厉害。

    “如此,真是社稷之幸!”

    萧纲这么说,可他的想法却瞒不过陈庆之。

    陈庆之并未多言,跟在萧纲身后,看着自己越加枯瘦的手,心中忧虑。

    南梁看似繁盛,内部却是危机重重。

    殿下啊,您真的知道北面那位秦王的厉害么?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可汗回忆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可汗回忆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可汗回忆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