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赵俣VS完颜阿骨打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第三百一十五章 赵俣VS完颜阿骨打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

    首先得明确一点,金军不是辽军,也不是蒙古军,金军有骑兵,而且其骑兵一点都不输辽国铁骑和蒙古铁骑,但金军却绝不是一支纯骑兵军队,而是一支多兵种合成的野战军队,由轻步兵,重装步兵,轻装骑兵,重装骑兵组成。

    早期的金军,因为穷,也因为资源不丰富,绝大部分军队都是轻装军队,没有多少甲胄。

    可随着金军不断战胜辽军,金军已经没有多少轻装军队了,大多数金军都变成了重装军队,尤其是其最核心的女真军队,全都身披最好的甲胄,而且就算是其重装步兵,平时都是骑马机动的,抵达战场之后,是下马作战。

    金军的轻骑兵,主要是辽国投降过来的辽国骑兵,用于外围骚扰。

    重骑兵,还是女真人,作为最后决战和追击敌人的主要力量。

    实际上,金军最难对付的并不是金军的重装骑兵,而是金军的重装步兵。

    一般的军队对上金军的重装步兵,几乎是无解的存在。

    金军的重装步兵穿着至少两套甲胄,战马也披重甲,重装步兵列阵向前,一般的弓弩根本就射不穿他们的防御。

    金军的这些重装步兵的甲胄哪来的?

    答案很简单。

    辽国送的。

    金军从北打到南,击败了辽军数百万人次,打下了辽国的三座都城。

    仅护步答岗那一战,七十万辽军,就丢了数之不尽的甲胄,其中就有大量的重甲。

    还有,因为宋军已经更新到了既轻便防御力又强的棉甲,便将大量淘汰下来的铁甲、皮甲卖给了辽金,其中大部分都落到了金国手中。

    而且,这些年,金军还俘获了大量的汉人工匠,自己也可以大量制造甲胄了。

    ——金人非常重视工匠,凡是愿意投降金国的工匠,那待遇,别提了,女人、金钱、牲畜,要什么有什么。

    金军就这么逐渐从一支原始部落级的土著军队,变成了装备精良的重装野战部队。

    汉家作可汗,胡运启于唐,边患盛于此,宋明两受累。

    自从唐朝的对外交流、招游牧民族入唐军,中原王朝对外就没有技术壁垒了,可以说,中原有点什么先进的技术,都被胡虏学去了,他们要是再发扬光大一下,遭罪的就是中原王朝了。

    比如弓箭。

    金军的弓箭就比中原的弓箭要好不少,甚至比宋军的李琳铳还好用。

    女真核心领地位于东北严寒地区,且长期处于游牧、狩猎与战争状态,因此,对弓箭的射程、穿透力要求极高,促使工匠不断优化设计。

    恶劣的生存环境加上长期与高丽、辽国的战争,又使得金国对武器性能的改进有更强的实战导向,弓箭作为核心远程武器,迭代速度更快。

    还有,女真控制的东北地区盛产优质木材(如桦木)、牛角和兽筋,这些是制作强弓的关键原料,材质坚韧且获取便利。

    而且,针对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金国工匠在弓的制作中更注重木材干燥、胶合剂耐低温等细节,使弓箭在恶劣环境下性能更稳定。

    金国在崛起过程中,又吸收了辽、渤海等北方民族的制弓技术,同时借鉴了中原的部分工艺,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

    其弓型(如“角弓”)设计更适合骑兵在马上使用,拉弓幅度和发力效率更适配游牧民族的作战习惯。

    关键是其重弓,也就是金国重装步兵使用的一般在十步内抵面射击的弓箭,那弓箭的威力,人马俱透,堪比床弩,绝对能让其敌人胆寒,甚至崩溃。

    相比之下,中原地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农耕社会,弓箭虽有发展,但军事需求的紧迫性、材料获取的侧重(如更依赖桑木等)以及作战方式(以步兵为主)的差异,导致在部分性能上与金国弓箭形成差距。

    而早期的火铳有发射效率低、可靠性差、射程与精度有限、笨重、后勤依赖性强等缺点。

    当然,火铳也有破甲能力强、容易上手等优点。

    还有,宋军中有神臂弓,其射程与穿透力都碾压金弓,且操作门槛低,精度也相对稳定,就是发射效率低、便携性差、维护成本高。

    总之,不看火炮的话,宋军和金军的武器其实各有所长,两军对阵,最后比的还是指挥和军队本身的素质。

    而这正是金军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赵俣君臣所见的金军,尤其是其精锐,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再看这些女真人,真有点历史上的六如给事李邺所说的那样,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

    这也就难怪完颜阿骨打和金国的一众将领会选择以一敌二,同时跟宋辽两国决战。

    实在是,金国现在,君明,将勇,兵强,马壮,又以横扫之势拿下了整个东北,正处于其国最巅峰时刻。

    关键,女真人,尤其是完颜部,原来只是一群数千人马的井底之蛙,兵甲都不全,而现在他们已经拥有了一支四十来万人马几乎达到冷兵器巅峰的大军。

    这样的实力,不仅在此时的东北亚地区难以找到对手,就是放在全世界,也是相当可怕的存在。

    假设,此时的金军也像历史上的蒙古人一样西征,横扫欧亚大陆的,或许就是女真人了。

    ……

    血战前夕,尽管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但双方的主帅,也就是赵俣和完颜阿骨打,却全都在故作轻松。

    某一天,赵俣与完颜阿骨打在阵前邂逅相遇。

    尽管双方距离遥远,而且中间还隔着一条滦河,但双方都知道对方是谁。

    完颜阿骨打率先派人到宋军阵前传话:“契丹已亡,不可扶持。大宋皇帝若能悬崖勒马,由我大金取代契丹,继续与大宋北南分治,共享太平,还天下安宁,则两国百姓皆可免于刀兵之灾,此乃千秋万代之福祉也。”

    看得出来,完颜阿骨打有点诚意,也应该是不太想打这他估计也没有必胜把握的一仗。他更希望劝赵俣能放弃辽国,让他顺顺利利地把辽国给灭掉,永绝后患,彻底将辽国的疆土吞并了。

    但话又说回来,结合之前金使来讨要岁币,以及历史上完颜阿骨打一直努力向北宋王朝勒索岁币并且数额越要越多,说明完颜阿骨打骨子里还是有女真人贪婪的基因的。

    不过这也正常。

    一来,历史上的赵宋王朝,表现得太拉胯,十足的软柿子,谁不想捏一下?

    二来,游牧民族,也包括渔猎民族,靠他们自己,很难吃饱饭。他们要想不饿死,尤其是想过得好一点,肯定得打草谷,也就是去抢农耕民族,不然,一个寒冬或者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就可能让整个部落陷入绝境。

    而且,就像王熙凤说的那样,大有大的艰难。

    要单单是完颜部那万八千人,以完颜阿骨打的本事,怎么都能把他们养活好。

    可现在,金国吞并了辽国的广袤疆土,有大几百万张嘴等着完颜阿骨打去养。

    从前辽国朝廷靠着辽朝境内农耕技术最成熟、自然条件最优越、自唐代以来就是传统农业区、粮食产量稳定且单产较高、粮食总产量超过辽国半数的燕云地区的赋税和粮食,能勉强平衡草原与农耕的补给。

    如今燕云地区已经被赵俣收复了,金国手里的农耕区要么产量不足,要么技术落后,根本顶不上用。仅靠辽东、辽西、上京道以及女真故地种的那点粮食,怎么可能够养活这么多张嘴的?辽东的粟麦、辽西的杂粮,加之上京道零星的农耕产出,撑死了只够供应女真本部和核心部族的消耗,那些被纳入统治的契丹遗民、渤海旧部,还有广袤草原上的游牧群体,总不能靠喝西北风过活吧?

    等到寒冬一到,草原上的牛羊掉膘,山林里的猎物绝迹,那些嗷嗷待哺的人口就会变成隐患——轻则为盗为匪,重则揭竿而起,金国刚建立的统治根基随时可能崩塌。

    完颜阿骨打若不想让刚吞下的辽国疆土变成沸腾的油锅,就必须找到填补粮食缺口的法子。

    所以完颜阿骨打才会一边劝赵俣“南北分治”,一边派使者讨要岁币。这岁币对大宋来说或许只是国库支出的一笔款项,对金国而言却是救命的粮草钱。用岁币从大宋手里换粮食,或是直接用银帛从榷场交易布匹、盐铁,才能让金国境内的百姓不至于在冬天饿肚子。他越是狮子大开口,越说明境内的缺口大得吓人——那些被他纳入版图的数百万张嘴,每天睁开眼都是要吃饭的压力。

    这从来不是简单的“贪婪”二字能解释的。就像草原上的狼群总会盯着牧民的羊群,不是因为狼天生恶毒,而是冬雪封山时,不捕猎就会饿死。

    金国就像一头刚吞下大象的蛇,消化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能量,而大宋这个太富裕的邻居,自然成了它的目标。

    从赵俣的角度来看,或许觉得岁币是屈辱的勒索。

    可在完颜阿骨打的眼里,这是维系统治的刚需。农耕民族靠土地里的产出就能安身立命,游牧和渔猎民族却要靠天吃饭,一旦老天爷不赏脸,就只能把目光投向农耕民族。

    这种生存模式的差异,早就刻在了骨子里,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有用实力说话。

    如今滦河两岸刀兵相向,完颜阿骨打故作轻松的背后,是数百万张嘴催出来的紧迫感。他劝赵俣“悬崖勒马”,与其说是想避免战争,不如说是想不费一兵一卒就拿到维持金国统治的“活命钱”。毕竟真打起来,就算赢了,金国也有可能遭到重创,倒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既省心又省力,还能拿到他想要的好处。

    完颜阿骨打的算盘打的是“啪啪”作响。

    只可惜,赵俣不是赵佶、赵桓、赵构,肯定不会被完颜阿骨打给吓到。

    关键,赵俣知道,完颜阿骨打这个人还可以,有远见,信守承诺,还能控制一下自己的贪婪,可不是所有的女真人都是完颜阿骨打,等完颜阿骨打死以后,金国内部那些野心勃勃、被贪婪蒙蔽双眼的将领与贵族,定会如脱缰野马般肆意妄为。到那时,金国对大宋的威胁,将是不可估量的,或许靖康之耻会再度发生也不一定。

    知道这些,赵俣肯定得趁着金国还不知道自己的底牌之际,出重手,能直接灭掉金国最好,不能的话,也要重创金国,让这些金人永远也不敢再打大宋的主意。

    所以说,这一战不是完颜阿骨打想不想打的问题,是赵俣肯定会打。

    于是,赵俣也派人回话:“大辽朕保定了,要么大金与大辽议和,将中京以南还给大辽,我三家和平共处,共享太平,要么战场上分胜负,若我大宋与大辽败于你大金,大金灭大辽一事,我大宋再不插手,若我大宋与大辽侥幸战胜大金,大金不仅要将中京还给大辽,还要将其它失地一并还给大辽,另外要赔给大宋金一千万锭、银一千万锭、绢帛一千万匹。”

    完颜阿骨打看到赵俣提出来的条件,都气笑了!他没想到,世间竟然有赵俣这样贪婪到无以复加之人。

    完颜阿骨打放下千里镜,边摩挲这料敌于先机的至宝、边问:“可查清楚大宋皇帝有何倚仗?”

    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子完颜宗峻禀报说:“查清楚了,大宋皇帝在其后方的天鼓山中藏了五万马军。”

    五万轻骑兵绝对是一支可以扭转战果的兵力,尤其是在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刻。

    老实说,在此之前,完颜阿骨打对赵俣一直都不放心。他总觉得,赵俣不是耶律延禧,不会打没有把握的战争,尤其是赌国运之战。

    这也是完颜阿骨打早就准备好了,却迟迟没有跟赵俣开战的原因。

    如今,经过金军斥候的小心探查,终于找到了赵俣隐藏起来的杀招,他笑着对左右说:“正巧,朕有七千铁林军,可与他这五万马军一决雌雄。”

    说到这里,完颜阿骨打下定决心:“明日便与赵俣那厮决战……”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