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大宋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第三百一十章 大宋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

    燕云十六州自五代时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后,便成了宋朝历代皇帝心头挥之不去的执念。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初,便将收复燕云地区提上日程。他深知刚经历战乱的中原需要休养生息,不愿意贸然动武,于是设立“封桩库”,打算用积攒的钱财向契丹赎回燕云地区——若契丹同意,便用这些钱来买回燕云地区;若不同意,便用这些钱来发展军队,强行收复。

    可惜的是,赵匡胤尚未实现这一计划便突然离世,“封桩库”的构想也随之搁置。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对收复燕云地区的态度更为激进。他认为契丹占据燕云地区是中原王朝的耻辱,且燕云地区若被契丹掌控,中原将无险可守。

    于是,在灭北汉后,赵光义不顾军队疲惫,立即挥师北伐,直逼幽州。

    起初,宋军进展顺利,一度包围幽州,但契丹援军迅速赶到,在高粱河大败宋军,赵光义中箭仓皇逃窜,第一次北伐以惨败告终。

    此后,赵光义仍不死心,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北伐,却因指挥不当、各路军队配合失调,再次被契丹击败,名将杨业也在此战中被俘牺牲。

    两次北伐的惨败让宋朝元气大伤,赵光义不得不放弃武力收复燕云地区的想法,转而采取防御策略。

    到了宋真宗赵恒在位时,契丹大举南侵,直逼澶州,宋朝朝野震动。

    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赵恒亲赴前线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退了契丹的进攻。

    随后,宋辽双方签订《澶渊之盟》,约定宋朝每年向辽朝缴纳“岁币”,辽朝则承认宋朝的正统地位,双方罢兵休战。

    《澶渊之盟》虽换来了宋辽近百年的和平,但也意味着宋朝暂时放弃了收复燕云的诉求,以金钱换取苟安。

    此后,宋仁宗赵祯和宋英宗赵曙,尤其是前者,被官僚士绅集团架空,没有了先祖那般挥斥方遒、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他们在位期间,宋朝与辽朝的关系相对稳定,虽偶有摩擦,但大规模战争并未爆发。

    到了宋神宗赵顼时期,他支持王安石变法,试图通过富国强兵为收复燕云地区做准备,却因变法引发的内部矛盾和对外战争的失利而未能如愿,最终只能留下一句:收复燕云者王。

    再到了宋哲宗赵煦时期,宋朝虽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取得一些胜利,但面对强大的辽朝,仍无力改变燕云地区被占的局面。

    宋朝的历代皇帝之所以对燕云地区如此执着,核心原因在于:从战略上看,燕云地区多山地,是中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失去燕云,北方骑兵便可长驱直入,威胁中原腹地;从经济上看,燕云地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是重要的财富和兵源产地;从象征意义上看,燕云自古便是中原王朝的领土,被割让给契丹是奇耻大辱,收复燕云是宋朝皇帝证明自身正统性、彰显王朝实力的重要标志。

    也正是这些原因,让宋朝的历代皇帝始终将收复燕云视为己任,从赵匡胤的“封桩库”到赵光义的两次北伐,再到后世皇帝的隐忍与筹备,这份执念贯穿了宋朝前期的历史,成为影响宋辽关系乃至宋朝国运的重要因素。

    直到赵俣登基,又经过了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赵宋王朝才终于彻底收复了燕云地区,完成了大一统,再也不会被人笑话是一个偏安一隅的残缺王朝了。

    如今的赵宋王朝,比历史上的大明后期只差云南和辽东,但多了一个河套,实际上已经相差不大了。

    以后赵俣终于可以称赵宋王朝为大宋了。

    事实上,这也一直是赵俣的执念。因为没能收复燕云地区,他始终不愿意称呼赵宋王朝为“大宋”,因为他觉得赵宋王朝不配“大宋”这个称呼。

    收到张觉率领手下的三万多人马离开平州,出了榆关,北上进入辽西走廊,虎贲军接管了平滦营三州的所有堡寨以及榆关、辽西走廊等关隘重地,并且宋江和吴用已经开始按照大宋事先制定好的军事计划布置“关宁锦防线”后,赵俣和大宋的大臣全都很兴奋。

    赵俣此次御驾亲征,最不放心的人就是赵佶,没有人能威胁到赵俣的皇位,更没有人能威胁到大宋的安全,所以,赵俣便将赵佶带了出来。

    为以防万一,赵俣甚至将赵佶唯一的儿子赵桓都给带了出来。

    当初,在辽金之间的战局还不明朗,甚至是辽国还占了巨大的优势的时候,赵俣就断定了,辽金两国中,胜利的一方肯定是金国。

    赵俣还以此为由,夺走了赵佶的状元之位。

    老实说,那时赵佶是很不服气的,他觉得赵俣实在太武断了,女真人只不过是一群极度落后的野人,他们怎么可能打败强盛一时的大辽帝国呢?

    要知道,大辽可是曾经让北宋王朝闻之色变的强大存在!其铁骑如风,横扫北疆,使得中原王朝在其阴影下颤栗不已。

    然而,事实却证实了赵俣的远见卓识。

    女真人以雷霆万钧之势崛起,不仅击败了辽国,还一路势如破竹,几乎要将辽国的版图整个吞噬。

    这真是赵佶始料未及的。

    由这个结果再看当初,赵佶才知道他错的有多离谱。

    如果是他赵佶来当大宋的皇帝,那么他肯定会选择联金灭辽,用以收复燕云地区。

    那样的话,辽国一定会灭亡,大宋就要跟金国成为邻居了,双方之间不会再有缓冲地带,而且,金国吞并了完整的辽国,一定会变得空前的强大。

    再看金国崛起以后,烧杀抢掠、剜坟掘墓的所作所为,明显就是一群毫无人性的野兽,贪婪狡诈,若与之相邻,大宋恐将永无宁日。

    想到这些,赵佶不禁后怕,暗自庆幸自己并非那个需要做出决断之人。

    赵佶看向坐在龙椅上的赵俣,心中五味杂陈。他这个弟弟,深谋远虑,每一次决策都似乎能洞察未来,将大宋引向更为稳固的道路,可以说是,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

    就像这次,赵俣不仅充分利用了辽金战争收复了燕云地区,还将在大宋与金国之间建立一道屏障,尤为关键的是,只要大宋操作的好,未来辽金两国就将一直相互消耗下去,而大宋则将坐收渔翁之利,绝对可以说,里子面子好处全都有了。

    更让赵佶佩服不已的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大宋并没有付出多少代价,充分保留了国力,完全可以在接下来三国的博弈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直到这一刻,赵佶才是真的服了赵俣,也终于承认,当初由赵俣继承赵煦的皇位确实比他继承要好。

    心结放下了,作为大宋宗室,赵佶肯定是收复燕云地区大宋变得更强大了的受益人之一。

    所以,此时的赵佶也很高兴,他在激动之余,向赵俣建议:“今陛下收复燕云全境,完成大一统,是一件大喜事,臣建议陛下设宴相庆,君臣共欢。”

    赵俣虽然不是很喜欢办宴会,但赵佶说得也有道理,自己都完成大一统了,肯定要庆祝一下,尤其是在后面还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的情况下。

    于是,赵俣接受了赵佶的提议,命梁师成在瑶池殿安排曲宴。

    瑶池殿外便是瑶池,碧波荡漾,风光明媚,别有一番风情。瑶池就是一个美丽的荷花湖,水面广阔,呈马蹄形,位于燕京皇城宫殿区的核心地带。瑶池中有一个小岛叫瑶屿,而瑶池殿就坐落在这个岛屿之上。

    赵俣君臣在这里,饮酒属对,填词作诗,唱歌演戏,寻欢作乐。

    参加宴会的不仅有大宋的赵佶、蔡卞、童贯等一众宗室大臣,还有萧普贤女、萧瑟瑟、耶律敖卢斡、耶律胡卢瓦、李处温、萧奉先、刘彦宗、时立爱等“辽人”。

    殿外高竹崇桧,林木蓊郁,殿内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御宴所用之器皿,瑰丽无比,光彩照人。美酒加佳肴,韶乐配美女,香气四溢,犹如天境。君臣欢聚一堂,其乐何其融融。

    见到这一幕,不提大宋的大臣如何激动,如何兴奋,只说不少辽人,虽然表面上在强颜欢笑,而实际上,哪怕是耶律胡卢瓦这样的懦夫、萧奉先这样的奸臣,在想到昔日无比强盛的大辽帝国,如今都快被宋金两国给瓜分了,还是不免感到一阵凄凉与无奈。

    尤其是耶律敖卢斡。

    不管耶律延禧有多昏庸有多无能,把大辽帝国害到了何种地步,哪怕差点赐死他,可这都无法改变耶律延禧才是他的亲爹、才是大辽帝国的皇帝这个事实。

    所以,在耶律敖卢斡心中,不论赵俣做什么,都永远比不了耶律延禧。

    更何况,赵俣根本就没为耶律敖卢斡做过任何事,就算是逼耶律延禧让位给他,也只是为了大宋、为了自己而已。

    而且,耶律敖卢斡永远都不会忘记,赵俣废掉了他们大辽帝国的皇帝,睡了他们大辽帝国的皇后和元妃以及他的母亲萧瑟瑟。

    这都是赵俣给大辽帝国带来的耻辱。

    有朝一日,等大辽帝国复国中兴了,他一定会跟赵俣、跟大宋算这笔账。

    这么说吧,在耶律敖卢斡的心中,赵俣和完颜阿骨打没什么两样,都是他立志要打败的敌人。

    只不过,现在辽国的形势实在太差,他都是赵俣手上的傀儡,没有半点自主权,所以他只能隐忍,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我要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酒过五巡,菜过五味,喜欢搞艺术的赵佶,忍不住撺掇赵俣留一份墨宝,纪念一下这个特别有意义的时刻。

    赵俣真不喜欢搞这种事,但赵佶说得也没错,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加上又喝了不少酒。

    于是,赵俣豪情万丈地说:“取笔墨纸砚来!”

    听赵俣这么说,一众宋辽两国的大臣,也都兴高采烈。他们都想亲眼目睹一下赵俣挥毫泼墨的情景。

    毕竟,赵俣是很少干这样的事的。

    那位可能问了,赵俣会书法吗?

    肯定会啊。

    在艺术上,原主虽然不如赵佶有天赋,但也是向太后调教出来的,怎么可能不会书法?

    而赵俣的书法就继承于原主,后来又融入了赵俣的心境,成了赵俣的书法。

    当然,赵俣的书法,肯定不具备多少艺术性,只能说,还可以,能看,够用。

    等梁师成带人铺开宣纸,

    赵佶亲自为赵俣研磨,耶律敖卢斡则像个孝子一般帮赵俣擎笔。

    赵俣从耶律敖卢斡手上提笔凝神,屏气片刻,然后轻轻下笔,接着龙飞凤舞起来,洋洋洒洒的一篇巨幅千字文,一气呵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好吧,赵俣这篇字,其实比较一般,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气势如虹,霸气侧漏。

    不过,这丝毫都不影响在场之人赞不绝口。

    赵佶第一个捧臭脚:“陛下这草书,如腾猿过树,逸虬得水,舒展自如,气势宏伟!”

    耶律敖卢斡人虽小,但可能是已经适应了这种“汉献帝”一样的生存环境,他紧接着盛赞道:“父皇草书,或连或断,既像绽开的春花,又像散乱的珠玉,妙哉!”

    童贯说:“陛下草书,像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蔡卞说:“陛下草书,像翠松卧高岭,奇石立鸿沟。”

    耶律胡卢瓦说:“陛下草书,跌宕起伏,变幻多姿,恰似行云流水,又似电闪雷鸣,不输张旭、怀素。”

    萧奉先说:“诸位只看到皮毛耳,纵观全书,飞动若虎踞龙腾,飘然若风云际会,汪洋恣肆,气贯长虹,实是借书法以抒怀也,非胸怀天地者不能为之!”

    一时之间,殿内殿外,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赵俣也被捧得有些飘飘然了。

    说老实话,谁又不愿意听奉承的话呢,尤其是在自己功成名就之时?

    “哈哈哈~”

    赵俣忍不住开怀大笑,继续与群臣畅饮。

    直到赵俣面红耳赤、醉眼朦胧,萧普贤女和萧瑟瑟也不避嫌,而是一左一右搀扶着赵俣去后面的寝宫休息。

    ——那里原来是耶律延禧在燕京城中休息的地方。

    耶律敖卢斡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一幕,心中如刀在绞,怒火中烧……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