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九州之兴,灭佛行动起(求月票)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96章 九州之兴,灭佛行动起(求月票)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李辅国的倒台就仿佛是一道宣判一般,彻底断了所有人心中仅存的期望。

    ——皇帝竟也低头了。

    作为李亨的绝对心腹,李辅国如今能够落得这个下场,其实便已经说清楚许多问题了。

    在手握着大义的顾氏面前,这初登基的皇帝亦是不得不选择低头。

    可他们又能做些什么?

    联合皇帝针对顾氏?

    且不说天下人答不答应,他们找不到理由。

    顾氏从始至终都未曾做过什么大逆不道之事,是李亨答应开始的新政,亦是李亨放弃了他们。

    更别说顾氏手中还握着李世民的遗诏。

    这才是最为锋利的杀器!

    整个洛阳局势大变,百姓们虽然未曾察觉到异常,但一个个官员却是如履薄冰,生怕顾轩将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甚至就连作风都开始谨慎了起来。

    不少官员终是做出了决定,开始主动请辞,就是想着顾氏能够放过他们一次。

    而顾轩也未赶尽杀绝。

    对于这些人,他终是给了他们一条生路,未曾将顾氏弄到举世皆敌的地步。

    但这也已经足够了。

    还是那句话,顾易本就不会下死手,能够顺利将整个新政彻底铺开便已经足够了。

    轰轰烈烈的改革大势自洛阳而出,朝着天下各地辐射而去。

    一个个御史再次走出洛阳。

    就如同昔年那般,在监察天下的同时开始于各地筹措起了了新政的种种。

    而顾轩这个太傅也自然而然随着新政的彻底铺开而忙碌了起来。

    ——涉及新政。

    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他这个太傅,也好在这一代顾氏子弟之中倒是还有一些人能力不错。

    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帮得上顾轩。

    并且哪怕是能力不足,亦是可用顾氏子弟的身份前往各地推行新政。

    这同样是能给顾轩带来不小的帮助。

    但饶是如此,他所面临的种种政务亦是从早堆到晚上,并且他时不时也要亲自出面,去震慑一些人去亲自落定一些政策。

    对于这些事顾易确实是帮不上忙。

    虽然他一直都在有所成长,但顾易的成长多半还属于是整体上,包括自己的心态。

    但放到细节上那便不够看了。

    朝堂虽不似战场那般诡谲,但其中的各种手段亦是不少,可不是看过几个古装剧权谋种种便能驾驭的。

    而且新政涉及整个九州。

    顾易可以根据现代人那种思维的前瞻性来给予大局上的筹划,但放到细节上他也便有些不够看了,只能让顾轩自己来解决。

    不过他亦是没有闲着,而是趁着这个机会借着顾轩的口将标点符号普及了出去。

    并没有大规模的宣扬只是通过顾氏内部。

    包括如今的文坛圣地云韶阁。

    顾易并未选择大张旗鼓的去普及这些东西,强行如此同样也会徒费时间。

    这种极为有利便捷的东西读书人自己便会将其分辨出来。

    当然,这次的普及符号同样也很简单,只是最为基础的几个,包括逗号句号问号等常用符号。

    其实顾易之前便曾发现了这个问题。

    只不过当初的他还太过于年轻,一门心思的都放在了所谓的大事上,反倒是将这些看似的“小事”抛在了脑后。

    如今想来,这类便利万民的创举,其功绩或许更能流传久远。

    而那些一时一地的“大事”,其影响终究局限于当下。

    这同样也是顾易心境转变所带来的提升。

    其实他此次操控针对于顾氏还有许多的安排,但奈何万事皆不能急于一时,只能待这天下的局势稳定之后再着手施行。

    时间匆匆而去。

    至德二年,九月。

    高仙芝自辽东凯旋。

    果如顾易所料,此役再度大获全胜。高句丽、百济等好战派系,几被其尽数荡平,斩获无算。

    时隔数十年——

    大唐的皇旗与顾氏的旌旗,又一次牢牢地插在了辽东的土地之上。

    再次唤醒了这片土地之人对于顾氏的畏惧。

    辽东王及百济王与他共同而归。

    顾轩于朝堂之上接见了他们。

    而也直至此时,顾易才再次操控起了顾轩,于大殿之上要求辽东之地建立学院普及九州文化。

    相比于西域青藏高原等地。

    辽东对于此事的接受程度显然是要高许多,辽东王与百济王就压根没有半点拒绝的意思。

    不仅仅是他们心向九州,甚至就连他们的子民亦是如此。

    在顾易看来,甚至此时直接让他们融入九州或许都不是不可能。

    但在深思之后顾易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所谓的融入可不仅仅是要土地,最为关键的还是思想上的改变。

    在顾氏加持之下。

    九州当前的影响力确实要远远超出了原本历史,但相比于九州内部如今的辽东确实还是过于落后了一些。

    无论如何当先更正他们的思想。

    出于私心,顾易决议于辽东之地创建顾氏学院,就如琉球等地的顾氏学院一般,从根上开始一点点的普及九州文化。

    而对此李亨亦是没有拒绝,包括朝臣亦是并未觉着此事如何,此事就这样被敲定了下来。

    除此之外——

    顾易亦是令人掌控起了两国的宗教示意。

    正如对待吐蕃时那般。

    经历了这数百年的养望,顾易已然决定再次为顾氏披上一层不同的保护伞,并借此大势进而转向整个世界。

    至于未来如何——

    顾易亦不知晓,但至少以目前的局势而言,此事对于顾氏并没有什么坏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终于彻底驶离了原本的轨迹,奔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

    自顾轩归京之后便开始的人口普查之事也终于是有了结果,大唐如今的明面人口九千余万,若算上暗中隐匿的人口。

    实际上定然早已过了一亿大关。

    这确实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此次大乱虽然看似影响没有那么大,但实则不然。

    四方动乱之下,所死亡的百姓亦不是少数。

    不过能有着现在这个数字其实便已经十分难得了,毕竟这还未曾算那些已经渐渐融入九州的外族人口。

    若是将其全都算上的话,九州的人口绝对数倍于原本历史。

    这就已经足够了,顾易对此倒是极为的满足。

    至德三年,四月。

    随着官场的逐渐稳定,顾轩终是开始了进一步的动作,将目光落在了土地之上。

    他于洛阳召见了附近寺庙的住持,十分直接的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这自然是又会迎来一阵反抗。

    虽然如今的佛教还远远没有到原本历史之中最过分的时期,但面对顾氏所定下的规矩,他们又岂能听从呢?

    甚至这些人的反抗程度都超过了朝堂上的官员。

    不仅仅有人直接撞死在了顾轩面前,甚至就连普通的百姓都受到了他们的一些煽动,于各地开始闹腾了起来。

    没办法,谶纬迷信这东西向来就是如此。

    现代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着魔之人,更不要说在这种时候了。

    顾氏的影响力确实很大。

    但这些个和尚可是日日都在他们面前啊,这所带来的影响在很多地方都不是顾氏可以比肩的。

    其实顾易对于佛教道教这些东西一直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

    因为想要完全除掉这些东西本就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也从未将目光放在这些人的身上,只是有时候不得不去管控一下。

    就比如现在。

    不过他却也同样未曾料到事情会如此发展。

    冠军侯府。

    “竟……竟足足一千四百万亩?!”

    顾轩盯着密信上的数字,饶是深受顾易影响,此刻亦是骇然失色,声音都带上了几分颤抖。

    不,何止是他!

    甚至就连顾易都极为的震惊。

    佛教到底如何,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但想着因为顾氏的出现,佛教的发展远不及原本历史,不至于会太离谱。

    但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他岂会去相信这上面的东西?

    当然,这并不是不相信御史们的品行,只是他知道这些寺庙有着太多太多隐匿土地的手段了。

    能够被轻松查出来的,多半都是这些和尚故意卖出来的。

    实际上至少翻倍。

    别忘了,寺庙可是免税的!

    这其中所产生的利益可想而知。

    而且除此之外,更让顾易感到震惊的是,这些家伙竟然已经开始搞起了高利贷,甚至还涉足了商业。

    包括海贸之中竟然都插上了一脚。

    这大大出乎了顾易的预料。

    竟然在这种情况之下,这群家伙都能发展到这种地步。

    “太傅,”一旁大臣的声音透着沉重与焦虑,“眼下如何是好?”

    “各地急报不断,佛门信众受其蛊惑,公然抵制新政,围攻御史!”

    “更有甚者.”

    “已有地方州县衙署被狂热信徒围堵,言称‘护法’,不许朝廷官吏靠近寺庙半步!”

    话音刚落,便又有御史急速冲了进来,朝着顾轩拱了拱手说道:“太傅,京畿八百里加急来报——”

    “广化寺突发大乱!”

    “数千信众受寺中妖僧煽动,手持棍棒农具,悍然将御史台派去清查田亩的吏员围困于寺前山道,水泄不通!”

    “为首者鼓噪‘毁佛夺产,必遭天谴’,群情激愤,已与维持秩序的差役发生激烈推搡,棍棒相加!”

    “当地府兵恐激起民变,投鼠忌器,不敢全力弹压。”

    “御史一行被困其中京畿,难行新政!”

    话音刚落。

    一瞬间,便让整个堂内的气氛凝重了几分。

    几个堪称为顾轩心腹的大臣在此时更是不由得纷纷色变,满脸都是凝重之色。

    ——此事确实太大了。

    甚至都要比新政一开始所面对的阻力还要大。

    顾氏可以不在乎那些官员,但这成千上万百姓们的抗争顾氏就不能再轻易忽视了。

    民望——本就是顾氏最为关键的核心。

    这数百年来,顾氏之内并不是没有出现过败家子,但哪怕就是这些人亦是都要遵守着这条铁律。

    若是不然便会被立刻逐出顾氏。

    尤其是在顾易有了通灵玉之后,这更是成为了顾氏的铁律。

    人少也就罢了。

    但这一次所闹起来的百姓显然不是少数。

    这一刻,顾易的脑海之中闪过了无数的思绪。

    退?

    ——自是不可能退步!

    顾易记得很清楚,在原本的历史之中,九州之内是有过数次大规模的灭佛行动的,哪怕就连唐朝武宗时期亦是有过此举。

    并且武宗灭佛可是动作极大,甚至都可称之为举国行动。

    其成果也极为骇人。

    《资治通鉴》记载其——收膏腴上田数千万亩,拆毁寺院四千余座,民间私建佛堂、兰若数万。

    强制还俗二十六万有余,释放寺庙奴婢近二十万。

    这种行动可是远远超出现在制度的。

    但顾易却记着武宗当时灭佛并未引起太大的乱子,甚至当时都可称之为唐晚期了。

    那现在为何.会如此?

    各种思绪在这一刻不断从脑海之中闪过,顾易细细在脑海之中对比着原本历史与现在的种种。

    下一刻,他猛地便意识到了原因。

    今日之九州.尚未经历过灭佛!

    顾氏的出现已经完全改变了历史,在原本历史之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之时亦是激起了僧人起义。

    此间种种,岂不是正如如今这般?

    此事必须要解决。

    若是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日炸开,若当真如此,以谶纬迷信的威力恐怕其所带来的影响甚至都会超过安史之乱。

    这一刻,顾易的心中瞬间便有了思量,伴随着他的心念微微一动,沉吟了良久的顾轩在这一刻终是有了动作。

    他迎着满堂官员或惊惶、或忧虑、或探寻的目光,缓缓起身,将那一封封密信握在了手中,淡然的吐出了一句话:

    “新政所系,非为一人之私,乃为大唐江山永固,九州万民福祉!”

    “且不论佛门公然违抗朝廷政令,已是僭越!”

    “单凭其隐匿田亩、逃避赋税、盘剥生民、染指高利、操控商贾、涉足海贸、蛊惑人心、裹挟百姓、抗拒王法.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其罪——”

    顾轩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斩钉截铁的决绝,如同利剑出鞘,寒光四射:

    “罄竹难书!罪不容诛!”

    “彼既以信仰为甲胄,以信徒为戈矛,负隅顽抗.”

    短暂的停顿,吸尽了堂内所有的空气。

    “那便——”

    “灭佛!!!”

    二字出口,如惊雷炸响。

    所有人的表情在这一刻都是不由得微微一变。

    “诸位且安,吾当上书陛下,言明其中利害。”顾轩淡然的道了一句。

    说罢,便直接朝着书房而去。.

    ——————

    “顾轩改制——

    此乃唐王朝最为关键的转折点。

    其不仅仅开元之治后因玄宗而改变的政治风气,同样亦是弥补了大唐制度之上的漏洞,彻底解决了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虽其所改的种种制度以现代的目光来看并不完美。

    但亦是足矣说明顾氏的不凡。

    彼时大唐户口逾亿,四夷宾服,贞观遗风复振寰宇。

    顾轩以雷霆之势整饬百僚,清丈田畴,厘定赋税,更张兵符,遂使中央威权重铸如岳,藩镇桀骜终化尘烟。

    其于劫灰之上再立庙堂,于离乱之世重拾人心,硬生生将倾颓之巨厦,拽离崩析深渊,复归一统煌煌。

    此亦为唐祚最后之荣光,如落日熔金,余晖映照千载。”

    ——《唐王朝兴衰史》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