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致知格物最为难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二十章 致知格物最为难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刘淮在得知陆游离开的消息之时,正在主持科学院的开幕仪式。

    虽然是主持,但是刘淮却没有喧宾夺主,而是主动充当绿叶,将主要舞台让给了数十名学者。

    首任院长秦臻舜被簇拥在正中间,颇有些飘飘然的姿态。

    由于有医学院的示范作用,所以谁都不敢小瞧科学院,自然知道这里算是个前途远大的地方,因此那些被请做教授的饱学之士倒也没拿架子,爽快地前来任职。

    首任院长秦臻舜乃是兖州曲阜生人,在靖康之乱的时候举族逃往四川,在绍兴二十五年中了宋国的进士,后来跟着朱熹、陈亮、张孝祥等人,在巢县大战之后来回到了山东老家。

    秦臻舜家学渊源,却不是死读书之人,天文地理无一不学,哲学数学无一不精,来到山东之后立即被吸纳到了军中,做参谋部的一任分管。

    在真正历史上,秦臻舜之所以能青史留名,更多的乃是他有个大名唤作秦九韶的好孙子。

    而这个秦九韶就是《数书九章》的作者,他在书中解决了现代数论中求解一次同余式方程组问题,提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与一次方程组解法,乃是宋朝的大数学家。

    当然,这些事情刘淮全都不知道,即便他知道的话也只能感叹一声数学好果真是基因里带来的,根本强求不得。

    你的家人可能会伤害你,你的朋友可能会背刺你,你的爱人可能会背叛你,但数学不会。因为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作为前世义务教育之后就投身于武替行业的学渣,刘淮对于数学的理解大部分都属于我知道有各种高大上的概念,但是只能处理加减乘除等基础问题。

    然而对于秦臻舜这等数学天才来说,某个概念足以让他们的学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具体到实践上,那就是在引入函数之后,秦臻舜直接将炮弹的抛物线算出来了,并且发明了早期的正切标尺。

    说实在的,当秦臻舜将正切标尺放到刘淮面前的时候,刘淮几乎被吓了一跳。

    不是说五千年来的封建循环吗?

    怎么科学发展的这么迅速,而且如此突出?

    其实这也是刘淮被后世的电影所误导了,将带清当作了历史的常态。

    举个简单的例子,任何正经的朝代,都会将治下识字率当作地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有了大量的识字人口,自然就能有百艺杂学的发展。

    但是带清却在有计划的清除地方的初级教育。

    明朝要求五十户设为一社,立社学一所,具有强制性与普及性。

    到了弘治年间,明廷强制要求“十五岁以下幼童不分贵贱贫富必须入社学”,违者惩罚其父兄。

    而带清则是通过封禁民间私塾等措施,成功将民间识字率压制到不足百分之一,私自开私塾、私传所学严惩,家学所授课业严审。

    没有大量的识字人口,科学又如何能发展?

    当然,历史水平只限于教科书与后世高端网文的刘大官人自然没有多想。

    他只是惊讶于麾下还有这等高级人才之余,立即就给秦臻舜极大的权限,并且将自己那一点源自高中记忆的微积分知识倾囊而授。

    这种来自于牛顿牛爵爷的数学工具瞬间就征服了秦臻舜。

    而刘淮还没来得及拿出后世的阿拉伯数字,如同高端历史网文中震撼一下古代土著。秦臻舜就通过改良苏州码子,将数字工具重新简化,并且十分柔顺的推广了下去。

    刘淮也只能在感叹一番华夏人民的创造能力后,就此作罢。

    谁说未知数只能用X?谁说简化数字只能用1、2、3?公式是我先总结出来的,到时候全世界也理所应当的要用我制定的规范。

    虽然刘大官人现在算是彻底看不懂秦臻舜列出的公式了,却不耽搁他立即开始着手科学院的建设。

    而第一批成才的学生将会成为第一批炮兵将领。

    炮兵乃是实打实的技术兵种,在拿破仑时期炮兵学校的课程规划有五年之久,夏天学生参加实战演习,冬天则进行理论学习。理论课学习内容有算术、几何、高等数学、力学和弹道学。

    同时也要学会几何作图、地形学。其他的军事科目也很多,例如侦察、攻城和守城战法、战术、逻辑学,还有参谋作业等。

    五年之后,有些人毕业后就直接进入炮兵团了。更为优秀的人则继续学习,时长为两年,内容有物理学、化学和具体的炮具工艺。

    现在刘淮肯定无法满足这些条件,但是随着铸炮工艺出现突破,已经有射程八百步的大炮完成初步实验,完全依靠视觉与经验的炮手还没登上历史舞台就要下去了。

    距离太远了,炮手哪怕是依靠此时已经列装到总管一级的望远镜无法进行准确瞄准。

    只能是通过数学计算,再加上标尺等工具配合,才能达成指哪打哪的效果。

    因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就已经迫在眉睫了。

    “未来的世界,当是知识的世界。”

    在科学院的开幕仪式上,刘淮特别伟人的摆手说道。

    身为副院长的朱熹目光炯炯的看着刘淮,手中还捧着一本书,颇有一副当世大儒的模样。

    作为医学院与科学院的双料副院长,朱熹已经用自己的格物论格出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也是上邸报最多的学者。

    他此时已经完全停止了理学的研究,转而顺着医学一头扎进生物的范畴,顺带着总结了一堆力学问题。

    如今朱熹正在码头上用《格物论》来格滑轮组的物,在力学三定律都没有搞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进行受力分析,到最后还指不定会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发现。

    估计再过些时日,系统学习了数学之后,朱熹就要再完成一次质变了。

    而随着朱熹所著《格物论》的流行,格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天下士大夫想要当大儒的心思也越来越重。

    山东正月份的邸报上,甚至有人悬赏三百贯,想要让人格出自己格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箭矢射出之后一定会落地,而不是一飞冲天,其中的根本原理是什么?

    说实话,刘淮看到此等问题的时候,心中也是惊讶异常,然而他却没有直接提出万有引力来人前显圣,而是选择静观其变。

    果不其然,这个看起来都不算是个问题的问题根本经不起细想,引发了无数士大夫的讨论。

    最近两个月,设立在节度府之侧的邸报报社中每天都有各地名士大儒寄来的信,其中的猜想也是五花八门。

    偏向道家的说虚实;

    偏向佛家的说性理;

    偏向儒家的说清浊。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甚至有新任海州造船厂提举党怀英的来信,他通过铁船、石船、木船与铁块、石块、木块相比较的浮力实验,做出了判断。

    所谓,天下万物都活在气中,犹如鱼生活在水中,只不过气不能托举万物,而水能托举罢了。

    此番言语自然也就顺势引起了有关浮力的大讨论,但是还是有人迅速在邸报上驳斥,浮力确实是有的,不过这与万物下落乃是两个问题,无法互相证明。

    后续党怀英倒也坦荡承认了这一点,并且将研究方向转向到了浮力。

    山东中原河北士大夫近五个月的大讨论,除了思想有了大解放的趋势之外,还由于官办印刷厂造纸厂铅活字都快冒火星的缘故,极大促进了民间印刷厂的发展,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而有关引力的讨论到现在都没个结果,距离真相最近,也是被各个士大夫都认可的一个猜想乃是陈亮提出的。

    地面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在时时刻刻拽着所有事物。

    至于这种力量有多大,是怎么产生的,还得由诸贤达共同实践以求真理了。

    在最近的一期邸报上,济南名儒林凡容已经开始由地面引力引申开来,对‘物体大小决定了下降速度快慢’的常识性结论产生了质疑,并且想要设计一个实验,邀请诸位贤达一起见证。

    这怎么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力学三大定律的验证中了?

    对此,全程当吃瓜群众的刘淮也只能感叹,天下英雄何其多也。

    自己这个穿越者只是开了个头,搭建起了平台,那些在历史上蒙尘明珠几乎迫不及待的展示出了自己的光芒,哪里还用外来的月光作映照?

    想来也是,当日刘淮虽然信誓旦旦的跟辛弃疾说,时代是螺旋上升的。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文明,完蛋了就是完蛋了,下落就是沉底了,没有再次复兴的可能。

    罗马又怎样?何等辉煌的文明,何等伟大的帝国,现在又在哪里?

    他们的文明难道真的犹如大理石建造的斗兽场那般坚固了吗?

    只有华夏文明,乃是真正的生生不息,才是真正的螺旋上升。

    而这些组成华夏文明的一个个人,才是最为值得可敬可畏的。

    区区穿越者,哪怕做出了一些事业,在如此雄健的人民面前,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感时伤怀思绪万千许久之后,刘淮还是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协助。

    首先,节度府准备新发邸报《格物报》,旬日一到两期,专门用来讨论格物问题。

    此外,就是给予有新发现的官民赏赐、爵位、名望,可谓应有尽有。

    尤其是那些士大夫,干脆从官面上将其定性为大儒,让他们名扬天下。

    最后,也就是在济南府划出一块近千亩的依山傍水的土地,成立科学院了。

    一想到无数足以名垂青史的理论发现将会在这座科学院中产生,刘淮就不由觉得豪气顿生。

    大丈夫做事不就如此吗?论万世而不论一时!

    直到开幕仪式结束时,刘淮的心情还是兴高采烈的,当着随着一名军使将陆游南下的消息带来后,刘淮的表情肉眼可见的垮了下来。

    “毕大郎,带着五十骑,随我一起来!”刘淮冷着脸下达了命令,随后对何伯求扯出一丝笑容:“何长史,还请你来维持局面。”

    说罢,刘淮将手中文书递给一头雾水的何伯求,随后立即上马离去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将北伐进行到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将北伐进行到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