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袁氏之疾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虎贲郎 第542章 袁氏之疾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腊月下旬,晋阳又是一场风雪之后。
赵彦晨起,仆从伺候起居,简单吃了清淡早餐后,他来到楼阁之上,望着全城各处打扫积雪的军民男女。
街道之上,新来的第一批鲜卑奴隶与提前他们十天的诸羌奴隶一起劳作,骑马的晋阳侯国骑士数骑一队,就监视着他们。
对于奴隶的整编与运用,现在大司马幕府治下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哪怕是鲜卑奴隶,也会给他们一个服役的期限,或者立功缩减服役期限的美梦;至于相互告发刑期减半的管理办法,自然也是有的。
赵彦仿佛看风景一样,观看片刻后才降下窗扇,返回温暖的小厅中。
他的一名故吏侯忠双手捧着一迭帛书:“明公,河间密报。”
赵彦落座,伸手接过就问:“河间袁氏战况如何?”
“尚无信息,大雪封路,代郡方面侦查迟缓,这是张燕所侦。”
侯忠低声回答,代郡方面基本上没有掌控多少县邑、塞障,大司马生父赵敛领代郡郡守,实际上只是进驻代县,并未全面接管代郡军政事务。
反倒是肤施决战取胜的消息传播后,代县附近的县邑、豪强开始主动向赵敛靠拢。
如今平城一带的汉胡豪强、首领也开始向赵敛靠拢,赵敛也生出了迁徙治所到平城的心思,相关书信也才送到赵彦这里不久。
只是五原四郡的战事还没有真正稳定下来,赵彦不想赵敛冒险。
就才能心性,赵敛可以担任郡守,可代郡在于前线,东南部是张燕,东部是渔阳、上谷郡以鲜于辅为首的幽州豪强,其中还遍布各类鲜卑小部、乌桓小部。
檀石槐时期的王庭就在现在代郡影响范围内,虽然后来向西迁到了朔方,可代郡北部依旧是东部鲜卑的活动范围。
这次作战,未能打击到东部鲜卑;而东部鲜卑之外,还有更野蛮的辽东鲜卑。
未来的代郡郡守,必须换一个有能力的人,赵敛多多少少有些不够格。
赵彦思索着如何压制赵敛,他神情从容,翻开这份张燕搜集、呈送的隐秘军情。
内三郡、外四郡的战况也是同步向张燕通报,所以张燕的态度也在变化。
赵彦看了张燕郑重送来的军情,皱眉:“这应该是袁绍诱敌之计……不过,也有可能是真的。”
侯忠也看过军情,内容很简单,就是袁绍如厕时突发昏厥,袁军有从河间撤离之状。
张燕通报这份军情的同时,同时询问赵彦的态度,即要不要提前动员黑山军各部,做好介入冀州战场的准备。
如果袁绍突发重疾不得不撤兵,那黑山军就要做好均衡河北形势的准备。
这个均衡标准很简单,谁处于劣势,就帮他,顺便敲诈、抄掠一番。
大司马在内三郡、外四郡的辉煌战果,也间接助长了张燕个人对黑山军各部的影响力。
作为黑山军各部与大司马之间的中间人,张燕能代表黑山军,也能代表大司马。
现在大司马强势,张燕个人立场倾向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变化。
只要战场上打的漂亮,那太多人会争着想当你的朋友。
不仅仅是想跟着你吃肉喝汤,也能借你的威势,来稳定他自身的首领地位。
如果赵彦、赵基对黑山军有什么坏心思,现在一道手书,就能策动一些首领跳出来与张燕争位,就算争不过,也会导致黑山军内部分裂。
赵彦、赵基都看不上黑山军那些破地,也不想把治下弄的太过混乱,所以也没有强迁、吸纳黑山军人口的心思。
这与张燕个人的利益不存在矛盾,张燕也就安心做个以小事大的附庸。
此刻侯忠很是不解:“明公是说袁本初身患恶疾是真,欲以此引公孙伯圭追击?”
赵彦担任定襄郡守时,侯忠就是赵彦那时候征辟的主簿。
侯忠的才能也不算多么出众,只是身处如今的位置,经手太多的信息,又站在高处,眼界自然比正常人宽阔、深远。
“嗯,老夫就是如此想的。”
赵彦将帛书放到桌案上,就说:“汝南袁氏,后汉以来虽是天下名门,然观其历代英杰,鲜有长寿者,可见其血脉不良。”
他自然有底气这么说,琅琊赵氏男丁寡少,是因为战争与疫疾、饥饿,没有意外的话,赵氏男丁寿数多在七十左右。
而如今衣冠、豪强之家,士人、官吏的平均寿数来说,也多在五十左右。
能活过五十岁的也有,只是饥荒动乱中物资匮乏,这类人更容易死亡。
所以哪怕现在赵彦六十六岁,也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寿命,心态良好,很有耐心等着赵基其他子嗣出生。
他有足够的时间从赵基这里讨要一些孩子,给他四个阵亡的亲孙做嗣子……这才是真正的过嗣。
赵氏对内、对外的持续军事胜利,也增强了赵彦的信心,如今也能理所当然的抨击、鄙视四世三公袁氏的血脉不良。
而侯忠听着也觉得理所当然,袁氏的四世三公是和平时期经营所得;而赵氏发迹于赵彦,本身就是军功入仕。
天下大乱,大司马少年应募虎贲,更是横空崛起,扫荡群雄,无有敌手。
这种天赋,难道不是血脉高贵的具体体现?
而赵彦,却凝视桌上的帛书,思索这份情报的其他用处。
随着内三郡、外四郡的战况持续对外公布,以赵彦对世人的了解,感觉常山、中山、赵国等地的赵氏宗族肯定会有所动作。
可除了赵云之外,赵彦很不喜欢其他赵氏。
他家迁徙琅琊,自然是庶流小宗中的庶流小宗,与其他赵氏联宗,哪怕抬升为嫡脉,又有什么好处?
别说不相关的其他赵氏,就连赵蕤、赵范,赵彦都有些看不上。
这两个家伙狐假虎威,目前很难提供积极的帮助,反而开始经营朋党,持续拉拢各地赵氏,企图成为赵氏大宗的宗长。
更可恨的是,朝中公卿似乎也支持赵蕤,想要赵蕤获取各地赵氏的支持。
如果能借袁绍的手,重创河北赵氏……
赵彦暗暗思索这个事情的可行性,又微微眯眼,感觉袁绍可能已经开始着手并策动,只要有个机会,袁绍肯定会铲除内部隐患。
此前害怕铲除根深蒂固的赵氏会引发其他河北大姓的猜忌,可现在这种形势,河北赵氏除非缴纳什么投名状,否则袁绍、河北大姓也容不得他们。
铲除赵氏,袁绍与河北大姓能吃几天饱饭……这其实已经值得袁绍动手。
赵彦思索完毕,对侯忠说:“向赵蕤发文,就说袁绍伪装患疾,欲诱公孙瓒出击。老夫顾虑冀州诸赵蒙受袁氏诓骗,猝然举兵,为其所算。”
“喏。”
侯忠应下,当即去书写。
赵彦则长舒一口气,如果可以,他也不想沾染同宗的血,这个头不能乱开。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