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以和为贵?克夷门风云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三百一十二章 以和为贵?克夷门风云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克夷门。
夏国军队占据着狭窄要道,依托险峻山势严密布防,箭矢与滚石在山道两侧随时待命,将北疆军牢牢挡在贺兰山以北。
而在对面的戈壁滩涂上,一望无际的北疆军营连绵铺开。
赤色与黄底白边的两种日月战旗在风中猎猎飘荡,昭示着北疆军的赫赫威势。
就在歇战期间,一支车队缓缓驶离克夷门山道,向着北疆大营而去。
这正是金国使团的车队,护卫们全都穿着金国士兵的黑色铁甲,腰间佩刀,神情肃穆。
刚到戈壁滩不久,一队赤甲骑兵便包围过来,手中长枪斜指,杀气腾腾。
“什么人?”
金国使团护卫统领勒住马缰,面不改色地大声喝道:“此乃大金国皇帝陛下特使,凤翔路副总管杨如松大人。”
“快去通禀你北疆主事之人前来迎接。”
北疆探骑都尉催马上前,冷冷的瞥了一眼那辆马车,沉声喝道:“我等奉北疆第二镇都统、西州将军令,前来迎接金国使者。”
“请!”
话语虽客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随后,使团在北疆探骑的“护送”下,缓缓向着大营方向而去。
本以为在营门外会见到李东江的亲自迎接,可是没有想到只见到了一名千户。
而且对方的态度还十分嚣张:“使团所有人等,全部下马、下车,交出所有兵器,步行进入大营。”
“混账!”
护卫统领勃然大怒,猛地按在刀柄上:“我家大人乃大金国凤翔路副总管,奉天子之命而来,你们竟敢如此无礼?”
营门千户眼神一凛,身后的北疆士兵瞬间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此乃北疆军大营规矩,无论是谁,概莫能外!”
护卫统领怒视着千户:“副总管大人身份尊贵,能来你北疆军营,已是天大的恩惠,岂容尔等如此轻慢!”
“在北疆大营,只有军规,没有尊卑。”
营门千户寸步不让:“要么按规矩来,要么就滚回去。”
“别说区区一个副总管了,就算是金国王爷做使者,我北疆也不是没杀过。”
还是前两年,金国想要让北疆臣服,派遣了一个宗室王爷出使北疆,当时正巧遇见北疆征战河西走廊。
那个家伙嘴巴太臭,被李骁留下了一身肥肉,只将脑袋送回了金国。
此事令金国上下引以为耻,所以提起此事,更令金国统领狂怒。
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瞬间凝固,仿佛随时都会拔刀相向。
就在这时,马车中响起一道低沉的声音:“罢了,我等不是来打架的,万事以和为贵。”
话音落下,车帘被掀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走了出来。
他体型瘦弱,穿着一身石青色的圆领窄袖袍服,腰间系着玉带,领口与袖口绣着暗金色的纹样,头戴展脚幞头,虽不张扬,却透着一股官员的威仪。
此人正是金国凤翔路副总管,杨如松。
不久前,北疆军南下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中都,金国君臣无不震惊。
他们实在没有想到,漠北的战争竟结束得如此之快,王罕、铁木真难道都已败亡?
金国君臣立刻意识到了形势的严重性,决定必须插手夏国的战争,绝不能让北疆军如意。
在历史上,铁木真攻打西夏时,金国作壁上观,只因在他们眼中,铁木真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草原小首领,成不了大事。
即便给其十年时间,也威胁不到金国的安全,甚至可能遵循草原民族的惯性再次分裂。
所以,金国放任西夏被攻击,甚至巴不得西夏与蒙古两败俱伤。
但北疆却截然不同,北疆源自西辽,曾经乃是女真部落的宗主国,更是华夏北方大地的统治者。
在金国人看来,蒙古人最多只是劫掠一番便走,而北疆却是足以威胁到金国对中原的统治。
更何况,北疆的高层并非草原蛮子,而是一群正儿八经的汉人,这对金国而言,威胁更是非同小可。
于是,金国君臣当机立断,绝不能放任北疆消灭夏国。
可北疆动作迅速,金国根本来不及派遣军队,只能先行派出使团前来拖延时间。
为节省时间,朝廷甚至来不及从中都派遣使者。
而是一道加急命令直接任命凤翔路副总管杨如松为正使。
毕竟凤翔路地处长安一带,距离西夏兴庆府极近。
且长安曾是大唐国都,金国在此设置的总管府与中都、大同等五京平级。
派遣一位副总管,地位也足够了。
只是杨如松万万没想到,北疆竟丝毫不给这位副总管面子。
“别说是个使者了,就算是金国皇帝来了,也得乖乖下车。”一身赤甲的营门千户冷笑道。
杨如松脸色愠怒,狠狠瞪了千户一眼,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哼,狂妄。”
“果然是化外蛮夷,空有华夏之名,却无华夏之本。”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对着护卫们摆了摆手:“按他们说的做。”
护卫们虽满心不甘,却也只能依令而行,纷纷下马,将佩刀解下交给北疆士兵,眼神中满是屈辱。
杨如松整理了一下官袍,迈步向着大营内走去。
穿过辕门,大营内部的景象映入眼帘。
此时正值饭点,不少北疆士兵正围坐在地上用餐,粗陶大碗里盛着的大都是清汤栗米粥,里面偶尔能见到几粒零星的豆子,连点油星都看不到。
士兵们埋头扒拉着碗里的粥,动作飞快,仿佛生怕慢一点就会被人抢走似的。
吃完之后,他们也懒得收拾碗筷,直接随地一躺,将帽子往脸上一盖,便闭目养神起来。
连日的征战让他们疲惫不堪,此刻只想节省体力,连多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
营地边缘的马厩旁,一群战马饿得骨瘦嶙峋,肋骨清晰可见,正有气无力地刨着地面,试图从土里找出点草根充饥。
不远处的伤兵营更是一片愁云惨淡。
伤兵们的惨叫声、呻吟声不绝于耳,有些伤势过重的士兵,只能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
杨如松正看着,忽然听到一阵呵斥声和鞭打声。
循声望去,只见两名身穿赤甲的北疆军士兵,正对着几个穿着破烂皮甲的草原士兵拳打脚踢。
“废物!让你们去砍柴,就砍回来这么点?是不是想饿死我们?”
那草原士兵被打得蜷缩在地上,嘴里不断求饶:“大人饶命,山上能砍的柴都被砍光了,我们实在找不到了……”
“找不到?我看你们是故意偷懒!”
另一名赤甲士兵抬脚踹了过去,“要不是看在你们还有点用,早就把你们砍了喂狗了!”
草原士兵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着殴打。
杨如松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眼眸之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心中暗道:看来北疆军内部矛盾不小,粮草也严重不足,这倒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收回目光,跟着那名千户继续往前走。
很快,他们便走进了一座大帐。
帐内,李东江赤裸着肩膀,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杨如松,没有丝毫客气的样子。
“你就是金国使者杨如松?”
“听名字,你应该是个汉人,何故给女真蛮夷当狗?”
这话如同一记耳光,狠狠扇在杨如松脸上。
他脸色瞬间涨红,又转为铁青,强压着怒火说道:“李将军此言差矣。”
“我乃大金国官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来当狗一说?”
“忠君?”
李东江嗤笑一声:“你效忠的,是屠戮我汉家儿女、侵占我中原故土的女真鞑子。”
“当年靖康之战,汉人何等屈辱,你身为汉人,忘了?”
杨如松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北疆与夏国开战,生灵涂炭,我大金皇帝仁慈,不忍见百姓遭难,特遣我前来调停,劝李将军退兵。”
“退兵?”
李东江眼神一厉:“夏国乃我北疆世仇,多年来与我北疆征战不断,残害我北疆百姓。”
“如今我军兵临城下,正是报仇雪恨之时,为何要退?”
“李将军此言差矣。”
杨如松说道:“我大金国与夏国乃是盟友,绝不会坐视夏国遭受欺凌。”
“李将军确定要与大金国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
李东江冷笑:“你是说你们金国?”
“本将告诉你,我北疆不惧任何战争。”
“倒是你们金国,还是先管好自己吧。”
“听说宋国想要北伐,以报当年靖康之耻~哈哈哈哈,同为汉人一脉,我北疆定会支持宋人。”
此话一出,杨如松脸色一变,心中暗道:“该死,这些北疆人又是怎么知道宋国将要北伐?”
宋国北伐早已经不是秘密。
从两年前便开始准备,兵力物资调动都很难完全掩饰。
更何况,宋国朝堂就是个筛子,早就有人给金国通风报信了。
面对宋国即将到来的北伐,金国君臣如临大敌。
甚至金国皇帝完颜璟更是亲自给宋国皇帝写了国书,语气婉转,态度很是谦卑,还主动愿意免除宋国的岁币,两国保持永久欢好。
不要以为宋国真的不堪一击,实际上它一直都对金国保持着强大的武力威慑,是金国的头等心腹大患。
只是宋国时运不济,再加上内部总有人在关键时刻拖后腿,才总让北伐功败垂成。
所以,面对宋国的北伐,金国上下可是拿出了十分的精力应对。
即便是准备武力干预北疆与西夏的战争,也只能派遣少部分军队,表明态度罢了。
根本不敢在这个时候,抽调大规模军队入夏。
本以为宋国北伐的事情能够瞒过北疆,利用信息差吓退北疆军,可是没有想到此事竟然被北疆军知道了。
这让杨如松心中很是沉重,难道那群宋人已经和北疆人取得了联系?
不过,他表面上却始终如常,不急不缓地说:“李将军,区区宋国根本不足挂齿。”
“若是你们与夏国死战,我大金定然会调集大军入夏,最后吃亏的只会是你们北疆。”
“不过,我大金皇帝有好生之德,不愿见到夏国百姓再受战乱之苦。”
“愿与夏国斡旋,让夏国拿出些金银粮草,以补偿北疆的损失。”
“这样既避免了无谓的伤亡,又能让北疆得到实惠,何乐而不为?”
……
不久后,杨如松走出了大帐,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回到克夷门的中军大帐,将谈判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嵬名宏烈,以及代表皇帝而来的中书令。
“一百万贯钱和一百万石粮才肯退兵?”
性格暴躁的嵬名宏烈听完,猛地一拍桌子,咬牙切齿道:“他们怎么不去抢?”
“简直是痴心妄想。”
夏国和北疆这几次战争打下来,国力早已凋敝不堪,越打越穷。
之前李纯祐用刀子威逼官员贵族们捐输,也才勉强凑得一百万贯铜钱。
如今北疆人张口就要一百万贯,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也不怕闪了舌头。
再说粮草,西夏失去河西走廊后,黄河以西包括河湟谷地的人口被劫掠七七八八。
再加上河西之战中损失了十几万青壮,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若是真能拿出一百万石粮食,西夏又何必与北疆求和?
迺令思聪也不会匆匆撤回兴庆府,而是会一鼓作气拿下凉州了。
总结下来就是,西夏既没钱也没粮,根本满足不了北疆的漫天要价。
杨如松无奈摇头:“我与李东江争辩许久,但对方却是寸步不让,咬死了一百万贯钱和一百万石粮。”
他转头看向梁三思:“这些,梁大人都可以作证。”
毕竟此事关乎夏国命运,不可能全权交给金国,所以夏国派遣梁三思作为副使,全程参与了谈判。
梁三思皱着眉,沉声道:“北疆人着实嚣张可恨啊!”
“不过~北疆人似乎也并不好过。”
随后,梁三思将自己在北疆军营中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北疆军中缺少粮草和药品,北疆士兵和草原士兵之间矛盾颇深,并不和谐。
得知这些事情之后,嵬名宏烈微微一愣,原本暴怒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陷入了沉思。
不久后,夏国第二批援兵抵达,虽然大部分也还是老弱,但数量上却足足有八万。
此时,聚集在克夷门的夏军兵力,达到了将近十五万人。
这给了嵬名宏烈很大的底气。
而反观北疆军,发动攻击的次数却是越来越少。
即便是攻打克夷门,士兵们的战斗力也是越来越弱。
反而还有更多的士兵跑去黄河中捕鱼,只不过黄河水汹,北疆人又不善水,捞上来的鱼完全是杯水车薪。
这一切都给嵬名宏烈一个幻想。
打败北疆军,为大夏,为迺令枢密使报仇的机会到了。
这一日,北疆军忽然主动派人前来,传话称只要八十万石粮食和八十万贯钱,便答应退兵。
嵬名宏烈听完信使的话,想也没想便直接拒绝:“不准。”
在他看来,北疆军此举分明是粮草已尽的表现。
过了两天,北疆军再次派人来,将条件降到了五十万。
嵬名宏烈依旧不为所动。
北疆军的要价一降再降,从三十万到十万。
直到某个清晨,探骑匆匆来报,说北疆军已经拔营,向着北方撤退了。
“真的?”
从探骑这里得知消息,嵬名宏烈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
探骑肯定地回道:“回将军,属下看得真切,北疆军营地里已经空无一人,只留下了一些废弃的帐篷和杂物,看样子是真的撤军了。”
嵬名宏烈哈哈大笑起来,之前的犹豫与权衡一扫而空。
他认定北疆军是因为粮草耗尽、内部矛盾爆发才仓皇撤退,这正是追杀的好时机。
“传我命令!”
嵬名宏烈抽出腰间的佩刀,指向北方:“大军即刻出动,追杀北疆军。”
“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很快,两万多骑兵在克夷门外集结完毕。
其中,一千名铁鹞子重骑兵尤为显眼,他们一人三马,其他两匹战马上各自背负着厚重的人甲和马甲。
如同移动的铁堡垒,散发着慑人的气势。
其余骑兵虽不如铁鹞子精锐,却也大都精神抖擞,手持长矛或弯刀,随时准备厮杀。
毕竟,这可是从十几万大军中挑选出的青壮精锐。
“出发!”
嵬名宏烈一声令下,两万多骑兵如滚滚洪流,浩浩荡荡地杀出了克夷门,向着北疆军撤退的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声震耳欲聋,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在戈壁滩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骑兵的速度极快,没过多久便追出了数十里地,来到了一片开阔的戈壁。
就在他们以为能很快追上北疆军时,异变陡生。
“轰轰轰轰——”
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忽然在戈壁滩炸开,仿佛大地都被撕裂。
夏国骑兵还没反应过来,上百枚黑乎乎的铁球便带着尖锐的呼啸,砸进了密集的队伍中。
“嘭!嘭!嘭!嘭!”
铁球在半空中或者落地之后,骤然炸开,化作无数枚铁钉、铁片和碎石,如天女散花般向四周飞溅。
“啊啊啊啊~”
惨叫声瞬间响彻戈壁。
有的战马被铁片划破肚皮,肠子流了一地,痛苦地嘶鸣。
有的骑兵被铁钉穿透胸膛,鲜血喷涌而出,当场毙命。
还有的被碎石砸中脑袋,脑浆迸裂,死状凄惨。
一轮齐射过后,夏国骑兵的队伍中已变得混乱不堪,到处都是人和马的尸体,受伤的士兵在地上痛苦地翻滚,场面惨不忍睹。
“不好,有埋伏!”
看到这一幕,嵬名宏烈心中一沉,如坠冰窟。
方才还志在必得的眼神瞬间被惊恐填满,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该死,中计了……”他惊骇道。
之前的笃定与兴奋荡然无存,只剩下深入骨髓的恐惧与悔恨。
他不该轻信北疆军撤退的假象,不该让两万骑兵毫无防备地冲进这片绝地。
下一秒便是听见旁边亲兵的惊骇大喊:“大帅,北疆军杀来了。”
就在所有人震惊不已之时,前方地平线上忽然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黑影,迅速向这边逼近。
借着阳光,能清晰地看到黑影中飘扬着无数面赤色和黄色的日月战旗,滚滚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黑影越来越近,隐约能看见骑兵的轮廓。
有的身穿赤色甲胄,手持长枪弓弩,有的身穿黄色甲胄,骑着高头大马,气势汹汹。
还有无数人身穿游牧服饰,嗷嗷叫着冲锋。
嵬名宏烈心中一沉,他认出那些黄甲骑兵并非只有原本驻守河西走廊的第四镇万户,还有另一支更为精锐的队伍。
纯黄色~
是北疆大都护李骁亲率的第一镇大军!
霎时间,嵬名宏烈的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原来,李骁在安排好斡罗孩城的战俘之后,便亲自率军赶来克夷门,这场撤退和伏击,全都是他一手导演的好戏。
“列阵迎敌。”
嵬名宏烈大声嘶吼道,还想要做最后的挣扎。
夏国骑兵们慌忙调整阵型,轻骑兵在前,给铁鹞子穿戴铁甲的时间。
然而,北疆军的进攻来得极为猛烈。
“轰轰轰轰~”
“咻咻咻~”
在炮火声轰鸣之中,更有无数支箭矢从远处射来。
正是北疆军中神臂弩。
论起规模和威力,甚至比嵬名宏烈这支骑兵中所装备的神臂弩更多、更强。
“啊啊啊~”
如雨点般落在夏国骑兵队伍中,不少骑兵中箭落马,惨叫声此起彼伏。
很快,北疆军杀到近前。
冲在最前面的,自然是黑甲重骑兵。
铁鹞子重骑兵虽然勇猛,但数量上却不如黑甲军,而且已经在火炮袭击中遭受了一次重创,接战不久便落入下风。
北疆军的其他各部骑兵配合默契,时而分散射击,时而集中冲锋,将夏国骑兵的阵型搅得七零八落。
嵬名宏烈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悔恨不已,他没想到北疆军竟然设下了如此周密的埋伏。
但事已至此,他只能硬着头皮下令:“杀出去!突破北疆军的包围!”
可惜,他的帅旗太过明显,数支北疆骑兵正向他的方向合围而来。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