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长安事了,战端又起!【求月票】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415章 长安事了,战端又起!【求月票】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长安城东,锦衣卫诏狱深处。

    有一个专门为重刑犯设计的水牢。

    此时,水牢特有的阴湿腐气息,混杂着血腥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角落。

    侯君集被冰冷的精铁锁链捆缚在十字刑架上,沉重的镣铐深深勒进他粗壮的手腕脚踝,磨破了皮肉,渗出血丝,混合着水牢滴落的污水,在他脚下积成一小滩暗红。

    昔日威风凛凛的左卫大将军、兵部尚书、此刻甲胄尽除,只余一身破烂肮脏的囚服。

    只见他头发散乱地贴在额前,脸色灰白,嘴唇干裂起皮,唯有那双眼睛,在昏暗摇曳的火把光线下,依旧燃烧着困兽般的疯狂与不甘。

    哗啦——!

    一桶冰冷刺骨的脏水兜头泼下。

    侯君集猛地一个激灵,呛咳着,甩掉脸上的水珠,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阴影里那个缓缓走出的玄色身影。

    李承乾来了。

    他并未穿太子常服,只一身利落的玄色劲装,步履沉稳,踏在湿滑的石地上,几乎无声。

    身后跟着裴行俭和两名面无表情的锦衣卫。

    “侯尚书,阶下囚的滋味如何?”

    李承乾的声音不高,却像冰锥般刺入这死寂的水牢。

    “呸!”

    侯君集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咧开嘴,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

    “李承乾!少在老夫面前摆太子的威风!成王败寇,老夫认栽!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想从老夫嘴里撬出半个字,休想!”

    “哦?”

    李承乾在距离侯君集几步远的地方停下,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这副狼狈却依旧桀骜的姿态:“不愧是跟父皇打天下的悍将,骨头够硬。”

    他踱步上前,目光扫过侯君集身上那些在攻城时留下的伤痕,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不过,再硬的骨头,孤都能将它捏碎了揉成人形,再让它开口说话!”

    “哈哈哈!”

    侯君集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笑得浑身锁链哗啦作响,牵动伤口,痛得他龇牙咧嘴,笑声却更加癫狂:

    “就凭你?一个弑兄杀弟、逼死忠良、连自己父皇都算计的狼崽子?李承乾,你不得好死!这大唐江山,早晚要毁在你手里!”

    “大胆!”

    裴行俭厉声呵斥,手按在了刀柄上。

    李承乾抬手制止了他,脸上甚至带着一丝奇异的平静:“骂完了?骂完了,就说说正事。”

    他的目光陡然锐利如刀锋,直刺侯君集眼底:“你为何勾结守捉郎?以你现在的地位,以及我父皇对你的重视,你好像没有理由反叛才对?为何如此不理智?”

    他知道,历史上的侯君集之所以跟着瘸子造反,是因为侯君集攻打高昌国的时候,不仅贪财,还胆大包天的戏弄高昌君臣,遭了李世民的嫌弃。

    虽然后来因为以前的功劳,没有被处死,但前途也没了。

    所以,他才会勾结瘸子造反。

    可是如今,他既没有攻打高昌国,也没有被李世民嫌弃,李承乾真想知道,他反叛的原因是什么。

    但侯君集仿佛真是一块硬骨头,只见他冷笑一声,直接扭过头去,一言不发,用沉默对抗。

    “不说?”李承乾轻轻一笑,那笑容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冰冷:“没关系。孤有的是时间陪你耗。裴行俭。”

    “臣在!”

    “给侯尚书醒醒神。让他好好回忆回忆,当年在洛阳城下,他是如何被父皇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回忆回忆,他侯家满门的荣耀富贵,是踩着多少忠魂的尸骨换来的。再回忆回忆,他今日为了一己私欲,又让多少昔日袍泽,血染安化门下!”

    “是!”

    裴行俭眼中寒光一闪,对身后的锦衣卫使了个眼色。

    一名锦衣卫上前,手中多了一根浸饱了盐水的粗糙皮鞭。

    另一名则端着一个炭盆,里面烧红的烙铁滋滋作响,散发出皮肉焦糊的恐怖气味。

    侯君集瞳孔猛地一缩,但还是暗牙一咬,选择继续沉默。

    “啪!”

    一皮鞭抽在了他的身上,疼得他龇牙咧嘴。

    紧接着,烧红的烙铁,滋滋地烙印在他身上。

    “啊——!”

    他终于忍不住失声惨叫。

    但李承乾却没有再看他,而是径自朝门外走去,边走边朝裴行俭吩咐;“在他没有招供之前,不许让他死!”

    “是!”

    裴行俭立刻躬身。

    却听李承乾又道:“明日的审判大会,准备得咋样了?”

    “回太子殿下,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您和房相、李公他们公开审理!”

    “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等解决完了这些事,应该就没什么事了吧!”

    说着,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蹙眉道:“守捉郎的余孽,都肃清干净了吗?”

    “已经肃清干净了!”

    裴行俭回禀道:“守捉郎在长安的七个隐秘据点,都被杨囡囡带人端了!”

    “呵,果然是英雄查英雄,好汉查好汉,这杨囡囡对付守捉郎,就是有用!”李承乾笑了。

    裴行俭也点头附和:“杨囡囡这一年,确实成长了不少。还有她的蛊术,也精进了许多。”

    “另外,还有一件事。”

    他顿了顿,继续道:“那晚那个初代不良人,以及不良山,属下查到了。”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说来听听!”

    “是!”

    很快,裴行俭就将自己查到的信息,详详细细地汇报给了李承乾。

    直听得李承乾眉头大皱,隔了好半晌,才沉声道:“孤会去找他,但不是现在。”

    说完这话,也不等裴行俭反应,直接就走出了水牢。

    ……

    次日清晨。

    长安城经过一夜的血火洗礼,空气中仍弥漫着淡淡的硝烟与血腥味,但秩序已然恢复。

    宽阔的朱雀大街两侧,甲胄鲜明的禁军肃立如林,刀枪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芒。

    街道中央,临时搭建起一座高大的审判台,黑沉沉的木质透着威严与肃杀。

    台下,黑压压地挤满了劫后余生的长安百姓。

    他们沉默着,目光复杂地望向台上那些曾经显赫一时、如今却沦为阶下囚的身影。

    恐惧、愤怒、鄙夷、还有一丝对新秩序的茫然,交织在每一张面孔上。

    李承乾身着玄色常服,端坐于主位之上,神情平静无波,眼神深邃如古井。

    他的左右两侧,分别坐着面色沉凝的房玄龄和李靖。

    大理寺卿孙伏伽、刑部侍郎戴胄等一干重臣亦在旁列席。

    “带人犯!”

    裴行俭的声音如同寒铁摩擦,在寂静的街道上空炸响。

    首先被押上来的,是侯君集。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位极人臣的国公,此刻须发散乱,甲胄破损,双手被粗重的铁链反缚,步履蹒跚。

    他的眼神灰败,但在触及李承乾目光的瞬间,又爆发出刻骨的怨毒与疯狂。

    如果不是他在水牢招了反叛的原因,恐怕今日还上不了刑台,会被一直折磨,生不如死。

    “侯君集!”

    却听李靖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如钟,压过了场下的细微骚动:

    “你身为国公,陛下倚重之臣,不思报国,反生异心!”

    “勾结守捉郎,擅调兵马,悍然攻击帝都,致使长安军民死伤惨重,血流成河!你,可知罪?!”

    侯君集猛地抬起头,状若疯癫:“知罪?哈哈哈!成王败寇罢了!”

    说着,他直接无视了李靖,扭头看向李承乾,又歇斯底里地咆哮道:

    “李承乾!你这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仗着几分小聪明,不顾骨肉情义,排除异己!”

    “老夫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之时,你还不知在何处吃奶!”

    “今日败在你手,非战之罪,实乃天不助我!老夫不服,不服!”

    他的咆哮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带着绝望的疯狂。

    “不服?”

    李承乾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冷意。

    “安化门下,箭矢如蝗,那些被你驱策着冲击同袍城池、死在滚油金汁之下的士卒,可曾问过你服不服?”

    “那些随你多年、最终却被你下令射杀的老兄弟,可曾问过你服不服?”

    “你的野心,要用多少忠魂白骨来铺就?”

    “你的不服,又值几滴同袍的血泪?!”

    侯君集被这诛心之言噎住,脸色由疯狂转为惨白,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一个字。

    他眼前仿佛又闪过王廓在城头挥刀怒吼的身影,闪过那个被他下令射杀的老兵滚落城墙的瞬间。

    那些被他刻意忽略的画面,此刻如同毒蛇噬咬着他的心。

    李承乾不再看他,目光扫过紧随其后被押上来的李宗、尉迟环、程怀亮等人。

    李宗强作镇定,眼神却躲闪。

    尉迟环梗着脖子,兀自带着几分纨绔子弟的倔强。

    程怀亮则脸色煞白,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悔恨。

    “蜀王李恪、梁王李愔同党!”

    李承乾的声音冷冽如冰:“尔等不思为陛下分忧,为国效力,反而意图颠覆东宫,祸乱社稷!”

    “尉迟环、程怀亮、李宗,尔等身为功臣之后,不思父辈荣光,助纣为虐,构陷储君,罪无可赦!”

    “太子殿下!冤枉啊!”

    程怀亮再也支撑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是蜀王殿下胁迫我的!我只是一时糊涂啊殿下!求殿下看在家父为国征战多年的份上,饶我一命吧!”

    他此刻只想活命,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义气。

    “程怀亮!你这没卵子的怂货!”

    尉迟环怒目圆睁,破口大骂:“敢做不敢当!太子!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尉迟环皱一下眉头就不是好汉!只恨未能替蜀王殿下他们讨回公道!”

    提到蜀王李恪,场面气氛陡然一变。

    毕竟李恪在长安百姓心中,还是有一些难以忘怀的记忆的。

    “公道?”

    李承乾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尉迟环,你口口声声要为蜀王李恪讨公道,你可知,李恪不仅在长安勾结守捉郎,利用疫情作乱?”

    “甚至还勾结刺杀燕王李祐的罪魁祸首,嫁祸于孤。好利用孤父皇的旨意,将孤困在大牢,进而毒死全城百姓!”

    哗!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连李祐都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疑。

    “带阴智弘!”

    裴行俭再次厉喝。

    阴智弘被两名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押了上来。

    他原本还算镇定的面容,在看到李承乾那洞悉一切的眼神和裴行俭手中举起的证物时,瞬间失去了血色。

    “阴智弘!”

    李承乾的声音如同审判之锤:“你身为燕王府长史,深受燕王信任,却暗中投靠守捉郎,指使守捉郎刺客,刺杀燕王李祐,意图嫁祸于孤,挑起皇室纷争,为李恪兄弟在长安谋乱!你,认不认罪?!”

    裴行俭适时上前一步,举起一个托盘,上面赫然是刺杀李祐的凶器,以及几份按着手印的守捉郎口供:“人证物证俱在!阴智弘,你还有何话说?!”

    “污蔑!这是污蔑!”

    阴智弘失声尖叫,身体剧烈挣扎:“太子!你这是排除异己!构陷忠良!燕王殿下!燕王殿下你要为臣做主啊!”

    他目光急切地投向脸色铁青的李祐。

    李祐猛地站起,指着李承乾,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李承乾!你好狠毒的心肠!你不仅派人刺杀我,如今还要构陷本王舅舅!你究竟想做什么?是不是要杀光我们这些兄弟你才甘心?!父皇!父皇不会放过你的!”

    面对李祐的咆哮和阴智弘的抵赖,李承乾只是微微抬手。

    裴行俭会意,立刻命人押上两名被俘的守捉郎刺客。

    其中一人抬头,目光怨毒地盯着阴智弘,嘶声道:

    “就是他!就是这个姓阴的!给了我们燕王的画像和那把匕首!”

    “姓阴的,你忘了吗?!你让我们假扮女子,引诱燕王上当,然后行刺!”

    “你还说事成之后,嫁祸给太子李承乾,必有重赏!”

    “这可是武兵、还有你,我们当面商量的!你个蓄谋刺杀自己亲外甥的畜生!”

    轰隆!

    全场如遭雷击。

    铁证如山,人证物证环环相扣。

    阴智弘瞬间就瘫软在了地上,面无人色。

    李祐更是目瞪口呆,指着阴智弘的手指剧烈颤抖,嘴唇哆嗦着,半晌才发出一声难以置信的悲鸣:“舅舅….你竟然,竟然!!”

    他想起自己对阴智弘的信任,想起自己曾因‘太子刺杀’而对李承乾产生的滔天恨意,巨大的愤怒和被愚弄的羞耻感瞬间冲垮了他的理智,让他不顾一切的冲向了阴智弘:“我杀了你!!”

    很快,一旁的锦衣卫就上前拦住了他。

    而台下则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声浪。

    百姓们恍然大悟,原来燕王遇刺的幕后黑手,竟是其亲舅舅。

    只是一瞬间,他们看向阴智弘的目光就充满了极致的鄙夷和愤怒。

    “杀了这个蛇蝎小人!该死!该死的混蛋!”

    “死有余辜!这个前朝余孽,简直死有余辜!”

    “千刀万剐!”

    愤怒的声浪几乎要将审判台掀翻。

    李承乾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台上所有囚犯,最后落在面如死灰的侯君集身上。

    他的声音蕴含着雷霆之力,清晰地压下所有喧嚣:

    “侯君集,勾结外敌,阴谋叛乱,屠戮同袍,罪大恶极!判,凌迟处死!夷三族!”

    “阴智弘,背主求荣,刺杀亲王,构陷储君,罪不容诛!判,腰斩弃市!!”

    “李恪、李愔、李宗,还有已经身亡的柴哲威,身为皇亲,蓄谋作乱,罪大恶极!”

    “但念李恪、李愔兄弟已被奸人所害,柴哲威已伏法,就不于追究了,至于李宗,也算天潢贵胄,就赐白绫自尽吧!”

    “尉迟环、程怀亮,附逆作乱,构陷储君,罪无可赦!判,斩立决!”

    “其余附逆将校、守捉郎余孽,按律严惩,斩立决!”

    每一个判决落下,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囚犯和观刑者的心上。

    侯君集闭上眼,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再无声息。

    阴智弘瘫软在地,屎尿齐流,发出绝望的呜咽。

    李宗如烂泥般瘫倒。

    尉迟环仰天惨笑。

    程怀亮则彻底崩溃,嚎啕大哭,呼唤着父亲的名字。

    “行刑!”

    裴行俭一声令下。

    刽子手们大步上前。

    雪亮的鬼头刀扬起,在正午的阳光下折射出刺目的寒光。

    就在这肃杀血腥之气弥漫到顶点之时。

    “报——!”

    一声凄厉、急促、仿佛撕裂了空气的嘶吼,由远及近。

    一骑浑身浴血、背插三根染血翎羽的驿卒,如同离弦之箭,疯狂地冲破禁军的阻拦,直扑审判台前。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驿卒滚鞍落马,甚至来不及喘息,双手高举一个密封的铜管,嘶声力竭地喊道:

    “急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率大军二十万,联合高昌国主麹文泰、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兵分三路,同时进犯我大唐!”

    “河西告急!安西告急!陇右告急!!”

    “轰——!”

    仿佛一道惊雷在长安城上空炸响。

    刚刚还沉浸在审判肃杀中的百姓和官员们,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噩耗震懵了。

    刚刚平息的战火硝烟味似乎还未散尽,更加凶险的战争阴云,已以泰山压顶之势,骤然笼罩了整个长安。

    李承乾霍然起身。

    他脸上的平静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封般的凝重与锐利如刀的战意。

    “呛啷!”

    他猛地将手中刚刚端起、尚未饮下的酒爵狠狠摔在地上。

    清脆的碎裂声,如同战争的号角,刺破了死寂。

    “传孤将令!”

    李承乾的声音,如同九天龙吟,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与铁血,响彻云霄:“即刻点兵,准备西征!”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