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人活着就是为了装逼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港岛:从马仔小摊位到全球供应商 第四百一十章:人活着就是为了装逼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三位,检查一下吧?”郑俊明可理解不了他们心头的痛苦,很是平静地说道。

    “对,先验货。”张奇夫深吸一口气说道。

    挥手让人上去检查,300多吨,没可能挨个检查的,搬下来大致看看罢了。

    郑俊明在旁边陪着,梁耀宗指挥人先卸下几百个蓝色的塑料浮筒。

    “这是在做什么?”彭家生指着问道。

    “搭建浮桥。”

    “浮桥?”装备那边彭家生拿了把56半看了看就放回去了,东西自己家里有,其实并不希奇,检查也用不上他,便跟着看看这浮桥是个什么章程。

    总感觉这玩意可能挺有用。

    快速在浮桥、栈桥、海上平台等组装都是平常的训练项目,动手起来速度很快。

    钢钎打桩,浮筒拼接,船锚固定,深蓝色2.5米宽的浮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朝着对岸延伸。

    这会儿张奇夫、罗兴汉也一脸惊奇地凑了过来,还走上已经搭建完成的部分上踩了踩跳了跳,稳定性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脑子里很快就想到很多种应用场景。

    掸邦这地方雨水多,一下雨很多地方就要小小淹一下交通断绝,可雨水过去了又没问题,这种情况没办法搭桥,那如果手里有这种浮筒,碰到这种情况就不必抓瞎了,这能解决不少问题。

    然后就是水上作业,这里山多,河多,小型湖泊也多,淡水渔业资源其实很丰富,但雨水季水面涨幅很大,同样没办法建栈桥,大大限制了捕捞能力。

    就比如现在,这批货要用人将东西一点点搬到河堤,然后上船运输到对岸,只是这边的河堤可不是修缮好的,只是他们往来时候用石块垫了下,很粗糙,没有栈桥搬货哪里那么方便。

    倒不是他们不想修,也不是没人力,而是修了很快就会被暹罗军破坏掉,这还是好的,要是被人守株待兔了那损失才是大的。

    300吨,原本计划是要搬上一天一夜的,但现在 40多米的浮桥搭好了,这可比什么铁索桥要稳定太多了,运输速度不要太快。

    以后如果走货的时候都有这种临时浮桥,那安全性和速度……张奇夫看着手下人直接牵了骡马过来,脸上笑的全都是大褶子。

    脑子里正想着怎么把这批浮筒全部拿下,就看到寸头们又从拿下来几个板车下来,一踩一抬就组装好了,一箱箱‘货’整齐的码上去,好几百斤就这么轻松地拉着上了浮桥。

    我丢,这东西简单好用,地面情况好的话看着比骡马方便啊!

    很多东西,看着不起眼,但真的能解决很多问题。

    要了!

    “郑兄弟。”

    “郑老弟。”

    “郑小哥。”

    罗、彭、张齐齐开口。

    “这浮筒我全要了,郑兄弟(老弟、小哥)开个价格吧!”三人异口同声。

    “我在大其力守着湄南河,过路的东西多,这浮筒先给我!”张奇夫跨出一步看着罗、彭两人。

    “我那边地形复杂,用的更多呢,凭什么先给你!”彭家生毫不客气地说道。

    “就凭你的货也要从这里走!”张奇夫冷哼一声。

    罗兴汉张张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郑俊明、梁耀宗对视一眼有些好笑,几百个浮筒而已,三个军罚也算是地方霸主了,竟然为这种事情争上了,真的是……

    可怜又好笑。

    这就是偷偷摸摸做事的弊端了。

    吵到最后三人都看向郑俊明。

    “这些并不在计划销售清单内,原本只是为了方便运输才带来的,价格我更不知道,这样吧,我给老板打个电话。”郑俊明笑着指了指车那边说道。

    “电话?”

    “这里?”

    三人一脸懵逼地看着郑俊明,这里能打电话?

    “卫星电话。”郑俊明一脸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仿佛很平常一样。

    虽然他从前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但这丝毫不耽误他在三个军罚面前装逼。

    大老板就说过,人活着如果不为了装逼那将毫无意义!

    被三个大军罚震惊、不解、惊愕的目光下,看着他们一副没见识的样子,郑俊明就很爽,很想大叫两声。

    但不能,他要绷着‘范儿’!

    “卫星电话是什么意思?”张奇夫势力最大,对外联络需求也最大,很是迫不及待地问道。

    “就是连接卫星打电话喽。”郑俊明淡笑着喊了一声通信兵,立刻有人从货车那边抬出个直径1.5米的抛物面天线出来爬到车厢上面固定住。

    罗、彭、张对视一眼,这东西看着怎么有点雷达的意思,他们听都没听过,这是高科技啊!

    卫星电话商业化是Inmarsat-A在1982年推广的,主要应用场景是船舶和飞机通信。

    设备由两部分组成:甲板上的抛物面天线和甲板下的主机设备。

    卫星终端的天线直径超过 1米,主机设备则由机柜、电源等组成,整体体积差不多一米见方,重达数十公斤,耗电量非常大,而且拨打电话还需要通过海事卫星网络转接地面电话网。

    当下并不存在民用市场,别说普通人了,就是海事相关行业知道的人都寥寥无几,只有一些远洋船舶上才会安装。

    1.4亿美元的大交易,王耀堂怎么可能真的不当回事,只是他在现场的并没有任何意义,100个寸头搞不定的他在也搞不定,有卫星电话在,出了任何问题都能联系上,他在场外反而更好操作。

    卫星电话组装好,货车发动机供电,电话很快就与远在香港的王耀堂联系上。

    “张老哥、罗老哥、彭老哥,货看了吧,可还满意啊。”王耀堂笑着说道。

    卫星电话的通信质量很不错,毕竟这么贵,香港人平均月薪只够打20分钟的,不好也不行啊。

    “好,满意,很满意。”张奇夫大笑着说道:“老弟怎么没过来,我还想着好好招待你一下呢。”

    “我也想亲眼过去看看咱们掸邦华裔同胞,只是脱不开身啊,之前浪费很多时间,现在挤压了一大堆的事情在手等着我决定签字,屯门港建设方案和工程,青衣岛油气码头和仓储扩建,胜义大厦建设,香港还有两个产值上10亿的工厂要投产,老家那边的合作建设大型发电厂,修船厂,造船厂……”王耀堂掰着手指给三人讲道:“这还不算在曼谷和芭提雅的港口、旅游产业开发,老弟我是真的脱不开身啊。”

    “对了,货还被你们买走了,我还要重新去老家弄一批回来,事情太多了。”

    张奇夫三人明知道王耀堂这是故意装逼说给他们听,让三人知道他生意做的有多大,业务范围有多广,可听起来还是觉得咋舌。

    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

    别的不说,张奇夫控制的大其力电力是从暹罗接过去的,能供应的电量很小,工业是别想了,日常用电都只要计算着来,这时候老家偏僻小镇就是这种情况,更何况是金三角。

    如果有足够的供电……张奇夫三人对视一眼,姓王的能在老家搞大型发电厂,在他们这里搞个小型的肯定不是问题。

    另外就是造船,他们连木船制造都费劲!

    他们的名声和职业让正经商人都不敢与他们合作。

    稍稍拉了几句家常,罗兴汉说起正事,想要购买那些浮筒。

    “嗨,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几百个浮筒而已,送你们了,拉着回去还麻烦。”王耀堂很是豪爽地说道。

    “我们想要更多,总没可能都送,一个多少钱?”

    “我怎么可能知道这种小事。”王耀堂语气显得很是无语。

    一句话给三人干不会了。

    真以为是单纯的为了方便啊,送货上门就不错了,谁管他们怎么运,跟他们讲究个屁的服务啊。

    但事情不能王耀堂提,要他们自己求,还不能是一次,求来的才珍惜嘛。

    “还有事吗?”王耀堂笑着说道。

    “这个卫星电话卖给我吧。”张奇夫立刻说道。

    “我也要。”

    “还有我。”

    “几位老哥,别开玩笑了。”王耀堂直接拒绝。

    “多少钱,钱不是问题!”张奇夫有些焦急地说道,他也知道这样会被人宰,但他太需要通信设备了。

    “这就不是钱的问题,目前一套设备50万美元,安装费另算,入网费每月5000美元,通话费用每分钟30美元,这点钱我相信对你们来说是毛毛雨,但是……”王耀堂沉声说道:“现在全球仅有4颗通信卫星,12个 Inmarsat地面站,信道资源供不应求,目前用户都是全球知名的远洋船队、政府与军事用途,比如妹弟海岸警卫队、毛熊海军等机构批量采购用于海上巡逻和军事指挥。”

    “我能拿到是因为香港是亚洲地区最大的贸易港、免税港,同时我与何家共同组建了濠江通信公司,天时地利人和才从Inmarsat-A公司手里拿到了港澳地区的卫星电话业务代理业务。”

    “这东西使用人的太少了,客户身份是要经过严格审核的,我即便卖给你们几套也没用,Inmarsat-A公司那一关你们过不去。”

    “换一个公司或者身份不就可以了!”张奇夫急切道。

    “没可能,地面终端所在的大致位置是无法隐瞒。”王耀堂直接否了。

    这种不愁卖的东西当然要设置门槛,不然怎么体现客户的与众不同,30美元一分钟的通话费用中大半是情绪价值服务费。

    其实换个地质勘探公司的名头就行,在掸邦探矿合情合理,但王耀堂不会说。

    一套卫星电话都让自己赚了才几个钱,不够浪费口水的,他看中的是掸邦的固定电话通信市场。

    掸邦相当于老家偏远地区50-60年代,嗯,可能还不如,快要淘汰的纵横式电话交换机和磁石电话机正好应用在这边。

    这生意别的通信公司没法做自己能做啊,团队老家直接拉,几个扑街敢欠别人的电话费还他妈的敢欠自己的吗!

    掸邦300多万人口啊,再怎么落后垄断通信市场的利润也很可观了,再说又不是不发展,有自己在还能被别人抢了生意不成!

    头都给他打爆!

    不急,现在钩子已经下好了,就等着罗、彭、张三人咬钩了。

    通信市场、能源市场、汽车市场、家电市场……

    我的,都他妈是我的!

    电话挂断,王耀堂嘿嘿笑了起来。

    虚假的掸邦王:掸邦同盟军。

    真实的掸邦王:掸邦王!

    办公室门被人敲响,王耀堂按下开门键。

    “董事长,四航局的人到了。”一个长相不输港岛女明星的年轻女人走进来脆生生地说道。

    王耀堂手里公司这么多,卫涛一个秘书哪里忙的过来,身后有一个十几人组成的秘书团队服务,家庭背景、学识、业务能力、性格多方面筛选,如果是女人更要看相貌,就这每次加人都能引起小范围的轰动。

    会客室。

    “周局下午好,施博士下午好。”王耀堂一进来就笑着说道。

    “王生下午好。”两人起身。

    寒暄几句,秘书拉开椅子,三人围着红木桌坐下。

    看着秘书要冲茶水,周局长笑着拿起旁边的包从里面掏出一个铁盒,“我让人从老家金寨县捎过来的六安瓜片,王生尝尝。”

    “好啊!”王耀堂笑着应道:“这可是名茶,我还真没喝过,据说慈禧当年是生了皇帝之后才有资格享受这六安瓜片,周总和叶长官也很喜欢这个茶,基辛格访华的时候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品赠礼。”

    “哈哈,王生还说没喝过。”周局大笑起来,送的礼物就一定要主人知道珍贵才让人高兴嘛。

    “这个还真不瞎说,确实只听过没喝过。”王耀堂自嘲道:“我几年前饭都吃不饱,后面穷人乍富跟着电影电视学人喝红酒、喝咖啡,都不知道怎么享受啊,现在才知道真正的顶端奢侈品都在咱们老家,那是老祖宗几千年严选出来的。”

    “国外那些都什么垃圾啊!”王耀堂一脸嫌弃地摇着头,“那些茹毛饮血的蛮夷之辈身上的臭味都没进化干净呢,哪里懂什么叫享受。”

    这种赤裸裸的鄙夷歧视让周局脸上满是愕然,眼中闪过一丝尴尬,“这这……”

    ‘赶英超美’口号固然激励了一批人,但也无形中就把自身塑造成了落后的形象,长时间听这种声音就让人开始认为国外什么东西都更好。

    “葡萄酒还是很……”施博士下意识脱口而出,他是在法国留学回来的,爱国但也认为法国是第二故乡,听不得这个。

    “葡萄美酒夜光杯,西汉咱们就有完善的葡萄酒技术了。”王耀堂截了话头,“公元前200年还没有高卢鸡呢,凯尔特人部落文明,他们懂个屁的酿酒啊。”

    “欧洲走葡萄酒等果酒路线根本原因是多山地丘陵,农业技术落后,15世纪还不知道使用粪肥呢,极端愚昧落后野蛮,粮食产量不足所以才走的葡萄酒路线,而我们农业技术发达,所以发展了粮食酿造酒。”

    “另外葡萄酒是自然发酵,工艺门槛极低,而我国的酒曲技术门槛太高了,一群澡都不洗的牲畜罢了,懂个屁的享受啊。”

    赚这么多钱,打出这么大的名气,为的不就是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嘛,王耀堂可不会因为对方是四航局的人就嘴下留情。

    施博士脸色涨红,周局表情古怪。

    “怎么,没见过我这种歧视外国人的?”王耀堂笑了起来。

    “没有。”周局摇头。

    “很正差的,金老头《鹿鼎记》中,韦春芳怒骂:你当你娘是烂婊子吗?辣块妈妈,罗刹鬼、红毛鬼到丽春院来,老娘用大扫帚拍了出去,其实,全球最排外的民族就是华人,去国外讨生活了不叫保守吧,但依旧不愿意走出唐人街,骨子里还是看不上他们。”

    王耀堂笑着说道:“京爷眼中外地来的暴发户,土老帽,穷但看不起你,有钱会花吗,还是什么都要跟咱京爷学,茶叶、丝绸、瓷器、工艺品、菜式……”

    “他们有什么?我这两年国内外最顶级的西餐都吃过了,法国鹅肝,那玩意是古埃及的,意呆利松露牛排。肉与菌的黄金搭档,呸,好墩子都不做,嫌弃丢人,那玩意有个屁的工艺啊,松露国内到处都有,还有什么伊比利亚火腿。”

    王耀堂‘哈’了一声,“西班牙直到16世纪才赶走摩尔人,那时候伊比利亚信仰*教,不吃猪肉啊,有个屁的火腿,金华火腿唐代就是贡品,大航海之后西班牙人从咱们金华偷的制作技术,19世纪才有了伊比利亚火腿的名号。”

    “其他什么马赛鱼汤,用海鱼、贝类与番茄、藏红花、茴香、胡椒等炖数小时,番茄美洲的,胡椒等香料东南亚的,藏红花就更不用说了,没这些去腥那玩意能喝?这做法你说不是大航海后从咱们学去的谁信!”

    “其他法式澄清汤,以牛肉、鸡肉等高汤为基底,咱们搞吊高汤的时候还没有高卢鸡呢。”

    “为什么叫条条大路通罗马,因为整个欧洲只有意呆利罗马是有文明的,其他地区茹毛饮血不是形容词,是名词,是动词,国家都没有,有个屁的饮食文化、奢侈品啊,从汉朝开始一直到清朝,从来都是咱们出口文化工艺品,什么时候进口过他们的东西啊。”

    “我跟你说,这些东西不能深究,一深究你就会发现滤镜破碎,忒土!”

    ‘噗’周局这下是真的绷不住了,施博士抿着嘴,有种滤镜破碎后的愤然。

    吹了阵牛逼,双方的关系一下就拉近了,王耀堂再不是印象中高傲的外国富豪,而是坚定的平易近人的‘爱国商人’,后面沟通起来一下就顺畅了。

    确定建设方案,投资规模,建设时间,签字,一套流程很是顺利,剩下的就是举行一个公开的签约仪式了。

    场面要大,来宾身份要高,媒体要多,这不单单是给老家扬名,更是给他的屯门港扬名,让相关不相关的人都知道屯门港一共要建设三期工程,最后会成为香港最大的原材料进口港口!

    五天之后,50多家国内外媒体,十大建筑公司的负责人,香港工务署、商务署署长,港督府高级秘书等等熟悉到处,TVB、亚视电视直播。

    当晚王耀堂首次在老家联播上亮相,足足用了5分钟时长介绍生平,什么白手起家、爱国商人、通商惠工、慈善大王等等褒奖的名头都灌在了头上。

    什么叫牌面啊!

    “耀哥,这是昨晚联播的录像带。”卫涛第二天上午笑着送上来。

    “录这个干什么。”王耀堂嘴角翘起。

    “是是,我让人保存起来,这都是珍贵的影像资料,值得我们所有员工学习。”卫涛一听心领神会。

    “净搞一些没用的,多发钱比什么学习都强。”王耀堂脸上笑容再也压不住。

    “明白,明白,我专门成立了一个宣传部门,会把您在国内外各地受到的采访、报道的资料都收集起来,以后公司要给耀哥你立个博物馆,这都是历史资料。”卫涛大声说道。

    “你这,你这……”王耀堂再也压制不住大笑起来,“涨工资,以后每个月加1万!”

    卫涛大乐,“谢谢耀哥!”

    见王耀堂心情好,卫涛这才笑着说道:“昨天新闻发布会之后,香港工会联合会下属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的人找到咱们这,问屯门港用工的问题,您看……”

    “这个什么香港建造什么会干什么吃的?”王耀堂眨眨眼。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致力于维护建筑工人的权益,推动建造业的健康发展,具体主要是争取工人工资合理薪酬,工务纠纷法律支持,防止外劳成为廉价劳动力,影响本地工人就业这些。”

    “廉价劳动力?”王耀堂好像明白了什么。

    “针对过老家逃港黑工,安南启德难民营的人,用这些人比较便宜嘛。”

    “操!”王耀堂骂道:“谁给他们的脸,老家四航局的人又快又好又便宜的我不用,用他们这帮刁民!”

    “真拿自己当回事了!”

    “他们还是很有能量,港岛这些建筑公司都是用他们的人。”卫涛解释了句。

    “你收了多少钱给他们说话!”王耀堂冷脸。

    卫涛:“……”

    “滚出去。”

    卫涛松了口气,低头连忙退了出去。

    公司大了,一些人情免不了,王耀堂倒也没真跟卫涛计较,不过这什么工会他是肯定要收拾一下。

    妈的,一群臭虫,打秋风到自己头上了。

    以为自己是李香蕉、李兆积他们一样会妥协。

    真是找死!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港岛:从马仔小摊位到全球供应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港岛:从马仔小摊位到全球供应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港岛:从马仔小摊位到全球供应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