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云水襟怀,光风霁月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蜀山镇世地仙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云水襟怀,光风霁月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程心瞻凝视着前方,可以感受到前方水域暗流涌动,仿佛狂风卷雾,又像是一道无形的墙挡在了面前。
这是长江之水灌入大海而引发的海底激流,也是黄海与东海的天然分界。
“经师,咱们要过去吗?”
小六小心问道。
程心瞻没有立即回答,眸光闪动着,半晌之后,他才轻笑一声,说道,
“不了,我们回去吧。”
小六暗自松了一口气,连道,
“好,好。”
两人随即转身,程心瞻又问了一句,
“小六,咱们现在身处的海域叫什么?镇守此地的又是哪一位?”
“回经师,此地为淮南路,镇守此地的正是淮南王。”
“哦,有机会定要拜见一下。小六,现在咱们回龙宫,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你再与我讲一讲咱们黄海的海域划分与镇守王?”
“是,……”
————
四个月后。
齐鲁半岛南岸,九顶铁槎山。
暑意已去,秋风渐起。
从孟夏到仲秋,程心瞻在铁槎山已经度过了整个夏天。
在这个夏天里,他将从五毒天王那里得来的「九约驱幽神砂」和从颛顼龙洞监门将军那里得来的精炼土砂全部炼化,用来滋生「都天流己煞」。随后再用「都天流己煞」来化生山石,填补铁槎山内部的空洞——被他上次渡劫时的天火烧出来的空洞。
炼化砂石很容易,但化生山石却很麻烦。
更准确的说,是化生既定的山石很麻烦。
程心瞻要填补铁槎山的空洞,那化生出来的山石和铁槎山本身的山石材质就要一样。而且通常来讲,石山越往里,石质便越硬,石头的裂缝空隙就越少,并且,这种变化还要有恰当的循序渐次。另外,在填补时,山石的纹理还要接续上,如此山脉才算通畅,地气才能行走,这山才算是被救活了。
如果只是盲目的往山中堆土填石,这是救不回灵山的,这山还是一个空壳於腹的死山。
都说大神通者能移山搬岳,其实真正的移山搬岳神通是表现在梳理山脉地气上的。拔山负石,奔走投掷,这只不过是蛮力,没什么了不起。如何能在搬移山岳后,让原址灵气不流失、地气不泄露,以及让山岳在新址重发生机,不与当地的地气起冲突,这才算是真本事。
比如自家祖师把西南的一座火山搬回气候温润的豫章,与三清山的山脉地气勾连起来,并能继续让火山从地下摄取地火,这就是大神通。
再比如上次为了让人参果核扎根发芽,宗内大动干戈,在地气已经十分稳定的三清山内,再种山、移山、引水、导水,为人参果核提供充足的地气与灵力,这相当于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也是极为了不得。
上述两个例子,程心瞻目前都还做不到,他仅仅只是修复空洞的铁槎山,便已经忙了整个夏天。
只不过他是乐在其中的,因为这也是在修行。
而除了感悟山势地理之外,他也在调整和进阶自己上一次在这里刻画的阵法禁制——他打算继续在此地渡过自己的第三次洗丹劫。
第三次洗丹劫,程心瞻通过调整素风吹拂与玄牝珠的显照,把时间定在了明四百六十八年的春季,戊子年的惊蛰那天。
戊子为地支子年,又是一纪肇始,万象更新。惊蛰时节春雷始发、生机勃勃自是不必多说,更为奇巧的是,戊子年的惊蛰日恰好就是二月初二,为「龙抬头」,这是上上大吉之兆。
所以程心瞻算过日子后便把时间定在了那一天,距今已不到十六个月了。
而在四个月前,程心瞻听完了小六的介绍后,站在东黄界北侧的那一刻,看着海底暗流汹涌,其实他的心中亦是如此,在那短短的凝思时间里,他的心中涌现出了无数个想法,想要跨过东黄界去到妖魔之海搅弄风云。
但是最后,那些汹涌的想法都被他压了下来。
而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劫数快要到了。同时,肾府中「水银」已停,尽数化为「真霞」,也需要进一步修行「飞霞」之法了。
在这样重要的关头,他也只能暂时压下自己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暂放兵戈,澄怀韬光。
那日回到黄海龙宫后,他便决定在黄海之滨的铁槎山继续渡劫,此地五行齐备,高山临海,云掩雷聚,并且上次刻画了那么多符纹禁制,没理由用一次就不用了。而且,当下与黄海交好,情分笃深,有黄海做自然藩屏,寻常宵小也不敢前来打扰,正适合在此继续渡劫。
他在海底只待了两天便独自一人上了山,历经整个夏季,如今也终于将铁槎山完全修补如初。而且不止如此,趁着这个功夫,他也将山腰洞府好生扩建捯饬了一番,厅堂、静室、丹房、经阁、客房等,一应俱全。
这就和坎离山观玄观一样,也算是一个宗外别府了。
程心瞻还听冯济虎说,西康的坎离山观玄观也没有被玄门拆掉。不知道玄门是懒得大动干戈,怕强毁法阵伤了山水,还是他们自己也觉得这样子做实在太小家子气。总之,灵山与道观都还安然无恙在那,这是好事,只要地方在,就总有回去的时候。
————
这一日,处暑。
一行人从黄海上岸,一路说说笑笑的,热闹极了。
程心瞻就站在岸边迎接。
没办法,这群人在知道自己修缮了洞府,并准备常住一段时间后,就非要给自己安排一个开府仪式,要专门定个日子登门庆贺。
也不需程心瞻同意,他们就自行商定了,相约在处暑这天,只是告知了程心瞻这个主人一声。
处暑日,西风解热,五谷丰登,宜入宅安门,是个好日子。
心舒,三妹,冯济虎,蒲济萱,狮子,白庸良,这些师门好友都来了。除此之外,让程心瞻意外的是,顾伯父、崂东王和倪殿帅也来了。
关键是每个人手上都还提着礼盒。
“诸位,都是熟人,大家聚聚热闹也就是了,还带甚礼物。”
程心瞻连道。
“都是薄礼,薄礼,本来就是凑个热闹。”
倪文钰笑道。
程心瞻没法,只得将众人引入洞府。
“经师上好的洞府,面朝东南,迎霞观海,正对我崂东路,往后,你我便是邻居了。”
一个提着檀胎描金漆匣的中年人笑着把礼物递过来。
程心瞻接过,笑道,
“往后还要多多叨扰镇王了。”
“挨,说什么叨扰,就该多多走动。”
中年人笑说。
此人长相孔武方正,虎头燕颔,眉如利剑,目似含丹,鼻梁高挺,面庞硬朗。身量挺拔有力,岩岩若孤峰。正是黄海国崂东路的镇王,唤作燕正阳。
这位镇王与殿帅倪文钰不同,后者看着像是一位文帅,但这位镇王看着便是明显的边王武将味道,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在。但因是私下访友,镇王一身私服,穿一身鸦青色的瑞花纹纱罗直裰,头戴一顶乌角巾,腰间挂一个缂丝香囊,显得富贵闲适,消解了不少杀伐气,加之镇王此时开怀朗笑,更是显得极为亲和。
倪文钰则是递过来一个金函、一个玉盒,笑道,
“去春我与经师在此初见,不曾想短短两年功夫,我两家已成金石之好。如今经师在黄海之畔开辟别业,成为近邻,更为我黄海增添一抹仙气。官家听了也很高兴,特地让我带一份心意来。”
两盒迭放,金函在上,玉盒在下,不消说,龙君的礼定是上面的金函了,下面的玉盒才是殿帅的礼。
程心瞻接过,连道,
“多谢龙君挂怀。”
随即,顾逸也递了一份礼,是一个青囊,看着不大,不知是个什么东西。他看程心瞻自是百般满意,千般喜爱,只道,
“很好的别业,多来住住,多来黄海玩玩。”
程心瞻接过,笑着称是。
心舒跟在顾逸身后,两眼笑成弯弯的月牙,也送上了一份礼物,也是用布囊收着,但看形状,像是一个卷轴。
随后,济虎、济萱、三妹、庸良也都一一送上了礼物,说着庆贺的吉祥话,连狮子也吐出了一个玉匣子。
众人就在洞府门口的石凳上坐着,闲散的聊着,被爽朗的海风吹着,吃着白庸良散的不知名的草果,远眺海天,享受着修行与事务之余的空暇。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太阳亮而不燥,天空中飘着大朵大朵孤立的云,有些像是南荒那边的山,一座座的,不连着,既不成岭,也不成丛,却很壮观。
云朵不是静立不动的,被风儿赶着,像是群山在竞跑,很有意思。与此同时,太阳照着云,便在海面投下大片大片的阴影,这些阴影跟着天上的云在跑,又像是海中迁徙的鲸群,实在有趣极了。
众人忘了闲聊,就这么看着,直到海风把云山鲸影送出去老远,云连成片,影也连成片。
一群人如梦初醒。
“我在黄海这么多年,竟是不曾留意过还有这样的景致。”
燕正阳打破了沉默,感叹道。
倪文钰点头,又看向程心瞻,笑着接话,
“如此美景是可遇而不可求,咱们这是托了经师的福。”
程心瞻闻言笑着摆手,说道,
“闲来无事不从容,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幻中。
“心从容而景致生,天地大美,四时皆有,只不过我等忙碌之人,被俗事遮眼,只在偶得闲暇时,方能一见而已。”
在场之人,除了狮子,闻言皆是两眼一亮。
“心瞻高论!”
顾逸赞道。
众人点头应和。
“说来,心瞻这别业有名字吗?”
冯济虎突然道。
心瞻摇了摇头,还没来及呢,他看向冯济虎,便道,
“莫非道兄已经为我取了一个好名?”
冯济虎笑道,
“我方才确实想到了一个,但不知合不合你的意。”
程心瞻也笑,说,
“道兄所想,必合我意,请道兄赐名。”
“我拟取「云光」二字,你看如何,「云水襟怀,光风霁月」,这也正合心瞻的胸襟与才情,大家觉得呢?”
“好名字。”
“正是,正是!”
众人都称赞着。
程心瞻自然也觉得好,但自知还担不起这八字评语,但是又对这八字评语极为喜爱,心向往之,于是道,
“那我便厚颜领了道兄的赞,这便刻字为铭。”
说完,程心瞻抬手,剑气迸发,在洞府门上刻下了三个云隶大字,
「云光洞」。
众人纷纷起身,拍手叫好。
至此,这场闲暇小聚也接近尾声了,众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笑着与程心瞻告辞。
倪文钰与燕正阳下山返回黄海。
冯济虎和蒲济萱驾云西去,他们要结伴回巴东药庐。冯济虎已经给龙妃试过了安胎保生的药,并持续观察了这么久,此时也是放心离开。
狮子、三妹还有白庸良御风南下,暑气已消,该是回山门收心修炼了。
心舒没有跟着回山,而是跟着顾逸回了黄海,但她留下来不是为了玩乐,而是要跟随其父学习龙咒与神通。
程心瞻一一目送他们离去。
当山上只剩下他一个后,他又静静看了一会海,然后便开始打开众人送的礼物。礼物贵重与否,不是程心瞻所看重的,但是他很享受这份情谊与心意。
礼盒在桌子上摆成一排,他就按序打开。
第一份是燕正阳的礼物。
漂亮的檀胎描金漆匣上镶嵌着玉扣,隔绝了内外的灵气。他解开玉扣,立即便有一股醇香传出,再打开漆匣,便发现里面放着的是一个龙凤团茶饼。
这茶饼呈现出墨绿色,饼上的纹路似龙腾凤翔,栩栩如生,更有异香扑鼻,令人陶醉。
程心瞻大喜,连忙又把漆匣关好,玉扣扣上,免得茶香散掉。他是出行好酒,静坐喜茶,尤其是看经书的时候,根本离不开茶,这份礼是送到他心坎上去了。
把漆匣放入虚界摆好,他继续打开第二份礼。
这是龙君的礼,是一个沉甸甸的金函。
金函没有锁,只贴了一个封条,封条上也没有字,只有一个印纹,曰:
「总摄沧溟,节制风雨」。
他掀开了封条,打开金函,顿时宝光四射,并伴随着一声龙吟。他定睛去看,便见函中放着一本经书,而经书封面上有三列字,是为:
「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之十三——龙王品」。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