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功!慰忠魂!励后人!(求订阅)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第564章 功!慰忠魂!励后人!(求订阅)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彬马那周边地区的枪炮声。

    终于在第三天的黄昏彻底平息。

    残阳如血,将整个伤痕累累的战场,镀上了一层悲壮而肃穆的金色。

    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军第十八、第三十三师团,此刻已经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被围困在山谷里的数千日军,在经历了最后的疯狂和绝望之后,一部份选择了在军官的带领下集体“玉碎”,另一部分则在坦克和火焰喷射器的“劝说”下,丢盔弃甲,缴械投降。

    这是自抗战爆发以来。

    远征军在战场上,取得的最彻底、最辉煌的一场歼灭战。

    侍从一处主任,兼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张治中上将。

    作为山城方面的最高代表,乘坐着专机,第一时间抵达了仰光。

    他此行的目的。

    是代表委员长,主持即将召开的战后总结会议,并在总结会议结束之后,在嘉奖会议上面为有功将士授勋。

    当飞机降落。

    张治中走出舱门,看到前来迎接的楚云飞等人之时。

    这位见惯了大场面的国府重臣,也不禁眼眶一热。

    眼前的楚云飞,依旧是一身笔挺的军装,但眉宇间的疲惫却无法掩饰。

    他的身形似乎比去华北之前更消瘦了些,整个人更像是有些营养不良。

    只是那双眼睛。

    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更加锐利。

    “云飞!”

    张治中快步上前,紧紧地握住了楚云飞的手,用力地摇晃着:“辛苦了!你们为党国,为民族,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楚云飞只是平静地回握,淡淡地说道:“文白公,您言重了。”

    “这是远征军全体将士用命,用鲜血换来的。”

    他的身后,杜聿明、郑洞国、黄百韬、吴子强、龙慕寒、戴安澜等一众高级将领肃然而立。

    他们的脸上。

    同样写满了大战之后的疲惫。

    但也洋溢着胜利者独有的自豪与荣光。

    简单的寒暄过后。

    楚云飞并没有立即陪同张治中前往指挥部。

    他将一张刚刚拟好的电报草稿,交给了身边的机要秘书:“立即以最高等级,发往山城,委员长亲启。”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

    是对整个彬马那战役结果的最终陈述。

    ……

    山城,重庆。

    当这份来自暹罗前线的捷报,被送到委员长官邸时,已是深夜。

    常瑞元当即从病榻之上起身,不顾医生的劝阻。

    他亲自接过电报,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地读着。

    他的手,在微微颤抖:“歼敌五万八千余,俘虏三千六百余,缴获火炮三百余门,坦克战车七十余辆……”

    “日军泰缅方面军主力,已于暹罗彬马那地区,全军覆没。”

    读到最后。

    常瑞元猛地站起身,将电报高高举起,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压抑了许久的呐喊:“胜了!我们果然胜了~!”

    “委座~!”竺培基也是发自内心的笑着。

    常瑞元等了这么久的消息,终于让他等到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一纸由委员长亲自签发的《告全国军民书》,随着数百架运输机,飞向了全国各地,包括那些仍在日寇铁蹄下的沦陷区。

    整个中国,仿佛在一夜之间,从沉沉的黑夜中苏醒,被投入了一颗引爆了的太阳。

    《中央日报》头版头条,用前所未有、鲜红的巨幅标题,宣告着这场胜利:

    【远征大捷!我远征军全歼日寇三大师团!扬国威于海外,奠反攻之宏基!】

    副标题则更加煽情而激昂:

    【楚云飞江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十万健儿浴血奋战,痛饮倭奴之血!】

    【寺内寿一穷途末路,坂口静夫束手就擒,帝国主义日落西山,中华民族旭日东升!】

    淞沪,孤岛。

    尽管仍在敌伪的严酷统治之下,但当印着胜利消息的报纸,通过各种秘密渠道流传开来时,整个城市都陷入了一种秘密而狂热的喜悦之中。

    《申报》在夹缝中求生存,用一种极为隐晦的方式报道了这一消息:

    头版是一则看似平常的商业新闻《南洋贸易航线或将重开,商界翘首以盼》,但任何一个有心的读者,都能读出其中的弦外之音。

    而在报纸的中缝,一首不起眼的旧体诗悄然刊登:

    “捷报飞来当纸钱,遥祭金陵三十万。王师已临暹罗境,不日挥戈复中原。”

    入夜。

    许多淞沪市民家中的窗户里,都悄悄地亮起了一盏灯,或者点燃了一支红烛。

    没有言语,没有喧哗,只有这一点点微弱的光,汇聚成一片沉默的海洋。

    遥遥地,告慰着那些在金陵城破之日死难的同胞。

    北平,古都。

    茶馆里,说书先生早已将传统的才子佳人故事抛在一边。

    他惊堂木一拍,吐沫横飞地讲起了“楚云飞妙计安天下,廖师长血战彬马那”的段子。

    茶客们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

    一名穿着长衫的老教授,激动得老泪纵横,他颤抖着手,在桌上用茶水写下八个大字:“驱逐鞑芦,复我华夏!”

    延安,宝塔山下。

    一份由新华社发布的号外,被张贴在了最显眼的墙壁上。

    标题同样振奋人心:【庆祝远征军暹罗大捷,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历性史胜利!】

    文章在赞扬远征军将士英勇的同时,也强调了这是全民族抗战的共同胜利,呼吁全国各界团结一心,将抗战进行到底。

    一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认真地读完报纸,转头对身边的战友说:“看到没?国民党能打胜仗,咱们也能!”

    “等咱们的装备也跟上来了,打他个狗日的小日本,不在话下!”

    而在国统区的各大城市。

    早已是万人空巷,街头巷尾成了欢乐的海洋。

    从山城到昆明,从成都到桂林,无数的百姓自发地涌上街头。

    他们挥舞着国旗,敲锣打鼓,燃放起积存已久的鞭炮。

    学生们高举着自己用毛笔书写的巨大标语:

    “祝我远征军大捷!”

    “XXX将军万岁!”

    商铺纷纷挂出了“庆祝大捷,全场八折”的横幅。

    穿着旗袍的年轻女士,将一束束鲜花抛向游行的队伍。

    孩子们骑在父亲的脖子上,挥舞着小小的纸旗。

    虽然他们还不太懂这场胜利的意义,但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着每一个人。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站在街角,浑浊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他对着游行的队伍,一遍又一遍地深深鞠躬。

    他喃喃自语:“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我这把老骨头,兴许能看到打跑小日本的那天啊!”

    这一天。

    压抑了太久的民族情感,如同火山般喷发。

    从淞沪会战的悲壮,到南京沦陷的屈辱。

    再到现如今.

    这场来自异国他乡的、酣畅淋漓的大捷,像一道划破漫漫长夜的闪电,让所有中国人,都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

    仰光,盟军联合指挥部。

    巨大的圆形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肃穆。

    柚木制成的长条会议桌擦得锃亮,倒映着天花板上华丽的水晶吊灯。

    墙壁上,悬挂着中、美、英三国的国旗,象征着盟军在此地的最高权力。

    这里,即将举行彬马那战役的战后总结会议。

    与会的,是整个中国远征军的指挥官们。

    军政部长张文白,作为委员长的代表,居于主位。

    他的左手边。

    是身着戎装,神情平静的楚云飞。

    再往下,则是杜聿明、黄百韬、孙立人、郑洞国、虞志行等一众高级将领。

    每一个人的肩章,都闪耀着璀璨的将星。

    他们是这场伟大胜利的缔造者,也是未来反攻东南亚的核心力量。

    会议开始,由张治中首先致辞。

    他宣读了委员长的嘉奖电,对远征军全体将士的英勇表现给予了最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随后,按照惯例,进入到了最核心的环节——战功评定和论功行赏。

    这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乎着派系利益、个人荣辱和未来的前途。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到了楚云飞的身上。

    作为事实上的最高指挥官,这场胜利最大的功臣。

    他的第一句话,将直接决定此次功劳分配的基调。

    会议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楚云飞缓缓地站起身,环视众人,没有半分居功自傲的神色。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文白公,诸位同仁。”

    “彬马那之战,我远征军之所以能克敌制胜,非一人之功,乃全军将士用命,三军同心之果。”

    “若论此役首功。”他的目光扫过杜聿明和郑洞国,语气郑重无比:“云飞以为,当属陆军新编第二十二师。”

    “廖耀湘将军率该师将士,以孤军当敌锋,坚守五昼夜,身负重伤而不退,力挫日寇两大师团之锐气,为我南北大军合围,赢得了最为宝贵的战机。”

    “其部伤亡十之七八,几乎全员殉国。”

    “其志,惊天地;其勇,泣鬼神。”

    “此等以身许国之忠烈,若不为首功,何以慰忠魂?何以励后人?”

    话音落下,满座皆惊。

    尤其是杜聿明、郑洞国等第五军系统的将领,眼中更是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们原本以为,楚云飞作为总指挥,必然会将首功揽于自身。

    这是人之常情,也无人能够非议。

    可谁也没想到。

    他竟然将这天大的功劳,直接推给了在医院里生死未卜的廖耀湘,推给了几乎被打残的新编第二十二师。

    杜聿明猛地站起身。

    他看着楚云飞,嘴唇微微颤抖,这个在战场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铁汉,此刻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楚云飞此举,不仅仅是大公无私,更是给了他,给了整个五军系一个天大的人情和面子。

    这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

    他楚云飞虽然大权在握,但绝不会借此打压异己,吞并功劳。

    一瞬间,杜聿明心中对楚云飞残存的最后一丝戒备和隔阂,烟消云散。

    他郑重地向着楚云飞,向着张治中,深深地鞠了一躬。

    “楚总顾问所言极是!我第五军,完全赞同!”

    黄百韬、吴子强等楚云飞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更是毫无异议。

    他们本就是楚云飞的嫡系,自然以其马首是瞻。

    楚云飞如此高风亮节,也让他们这些做下属的,与有荣焉。

    见无人反对。

    张治中抚掌而笑,当即拍板。

    “好!好一个‘慰忠魂,励后人’!云飞之胸襟,实乃我辈军人之楷模!”

    “此事,依我之见,就这么定了!”

    首功既定,接下来的气氛便融洽了许多。

    这也符合张治中此行的意图。

    继续扶持五军系,和黄吴二人形成微妙的平衡。

    让远征军内部不至于成为一言堂。

    这不再是一场功劳的争夺,而是一场胜利的庆典。

    黄百韬站起身,汇报北路军的战况。

    他指挥的新编第十一军,作为北路主力,长途奔袭,攻克清迈。

    又在吴子强所部的配合下,不顾伤亡,死死咬住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的侧翼,是彻底将这支日军精锐拖入深渊的关键。

    “此役,我新编第十一军与第十二军,特种作战旅协同作战,共毙伤日寇一万两千余,俘虏师团长坂口静夫以下六百余人,我军伤亡亦近八千。”

    黄百韬的声音低沉,汇报战果的同时,也道出了胜利背后的惨烈。

    表现亮眼无比,尤其是颇为大胆的打法,更是让楚云飞称赞不已。

    紧接着,虞志行也站了起来。

    这位虞家军的军长。

    此刻脸上却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的激动。

    他的新编第十三军,虽然装备和训练都不及中央军嫡系。

    但在此战中,打出了滇军的血性。

    “我新编第十三军,奉命包抄日军第十八师团后路。”

    “将士用命,浴血奋战,成功摧毁其炮兵阵地,突破敌军防线,及时、有力的支持了友军部队。”

    “此战,我军伤亡惨重,牺牲五千余人,总计伤亡近三分之二,但我虞志行胆敢拍着胸脯保证,我们新编第十三军在此次作战,无人后退一步!”

    虞志行的话语掷地有声,让在场所有对地方军抱有成见的将领,都为之动容。

    随后。

    孙立人、戴安澜、邱清泉等将领也依次汇报了各部的战况和伤亡。

    一份份报告汇总起来,拼凑出了这场大战的全貌。

    整个彬马那战役,中国远征军总计投入兵力近二十万。

    总计歼灭日军地面部队超过七万人。

    其中击毙、击伤五万余,俘虏两万余。

    俘虏日军中将师团长一人,少将旅团长三人,佐级以上军官近百人。

    缴获的武器装备,足以用日械武装两个步兵师!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