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小人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暮汉昭唐 第三百四十二章小人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十二月,夷道。

    经一个多月的堆砌,高顺在夷道城外筑起土山,并在山上立楼橹,由精兵猛士驻守,企图压制城墙上的曹军。

    “嗖!”

    土山约有二十米高,距城楼有五十余步,山上立有楼阁。而楼阁内设有多层,弓弩手驻于楼阁中,与外头的山上唐卒瞄准南城楼上的曹军攒射。

    顷刻间,千余根箭矢落在城楼上,恍如天降雨注,曹军兵卒多是惶恐,躲在城墙、盾橹之后,以避居高临下的唐军箭矢。

    与此同时,唐军老弱背负泥沙,在甬道的掩护下,如蚂蚁般一筐筐将土扔在土山前头,企图将山堆至与城郭齐平。

    而城上曹军纵有心阻止,但上头有唐军弓手压制,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土山离城郭越来越近。

    见形势不容乐观,乐进神情严肃,毫无畏色,率亲卫登南门,呵斥说道:“敌寇虽居高临城,弓箭下射。然间隔数十步,非神射者不能中我,诸子何须畏惧?”

    “今有畏战者,一律按军法处置!”

    “诺!”

    说着,乐进便让亲卫充当督战队,催促城上兵将反击。

    在乐进的严厉军法下,城上曹军勉强用弓箭发起反攻。而因城下甬道先掘壕沟,又在壕左右连车树栅以当箭,上布设顶棚以遮水避箭,让城上曹军箭矢无从下手。

    故今唐、曹两军箭矢在空中纷飞,下头则是老弱堆积泥土,欲加高土山以临城。

    高丘上,高顺将战况收入眼里,说道:“陛下来信催促,令我等速破夷道。”

    郭淮蹙眉说道:“土山尚未临城,还需些时日。估计岁首前,方能修筑得当。岁首后,起兵猛攻,少则数日,长则一月,方能破城。故推算一番,至少要两月。”

    高顺说道:“陛下书信言,春雨之后,东南雨水连连,土地泥泞,多有疫病。故破夷陵,必须在三月之前。否则疫病滋生,兵马必撤!”

    “土山修于南、北二门,而我欲在东门另起一山,时三面围攻,日夜不息,曹军必不能久持!”

    有枢密院制定战略,几乎每一步都有细节要点。如十月出兵南征,便是避开荆州的秋绵雨,秋绵雨持续时间长,有时能持续二十来日。

    曹操南征荆州时,七月从许昌出兵,九月全据江北。时恰好遇见秋绵雨,湿润的环境下,难免滋生爆发瘟疫。

    故唐军南征时,专门避开秋绵雨。趁冬季少雨多晴的特点,抓紧时间用兵。而一旦到了春天,绵绵春雨之下,估计又会滋生疫病,且长期下雨,对行军打仗十分不利。

    郭淮说道:“起土山,树楼橹需人手,不知人力何来?”

    “沙摩柯!”

    孙资插嘴说道:“陛下册封沙摩柯为五溪郡守,准其子嗣继之。沙摩柯见有名利,必让亲信游说诸部,再招揽老弱。”

    郭淮说道:“如有人力,起土山三座,行围三缺一之策,数月急攻,纵使乐进、太史慈骁勇,但因城小人少,而我兵盛强壮,其城可破矣!”

    “嗯!”

    高顺将书信交于郭淮,说道:“陛下忧曹仁击文聘,今命伯济领水师警戒,以为文聘后援。”

    “诺!”

    郭淮收下书信,以有军务为由告退。

    不久,身材魁梧,袭一身蓝衣,耳挂银环的大汉,大步至高顺跟前。

    “高都督,何事招我?”沙摩柯大大咧咧,问道。

    高顺严肃的脸上挤出笑容,说道:“陛下知君起兵来助,故特降诏书于君,封官授爵。”

    沙摩柯大喜道:“不知陛下授以何爵?”

    “陛下以君为五溪蛮王,今特设五溪郡,封君为五溪郡守,领俸两千石,与诸郡守位同。君故以后,则由君子嗣承袭。”

    孙资笑眯眯,说道:“陛下暂封开国郡伯,食邑七百户,是役若建功,后续另有封赏。除此之外,陛下赐君以‘张’为汉姓,今后君姓与国姓相同。”

    闻言,沙摩柯嘴角咧开,笑容难以掩饰,问道:“陛下拜我为郡守,不知诸部如何安排?”

    孙资说道:“陛下以五溪蛮以水洞为居,今郡下先辖道,道下设峒,道、峒之长可世袭,可推雄长继位。而诸道、峒归伯君管理,朝廷不受俸禄,每岁遣使上贡。而如有南蛮叛,君遣兵助讨便可。”

    见朝廷这般恩赐于他,沙摩柯笑得合不拢嘴,说道:“陛下赐我官爵、姓名,仆当为竭忠尽力,以报陛下厚恩。”

    五溪蛮可非铁板一块,沙摩柯能当上蛮王,主要依靠部落实力与自身武力。后续他若病逝,莫说蛮王爵位难以保留,本部落继承权都不好说。故有唐朝背书,并且得到张虞的许诺,他足以保证统治传承的稳固。

    高顺说道:“道、峒由诸部首领依兵马多寡行荐,然我今军中缺人手行土木之事,不知君能否召集其余部落首领,前来襄助大军。”

    “好说!”

    见朝廷有意扶持自己,沙摩柯积极性颇高,说道:“五溪蛮部众多,容某遣人召唤,言唐皇之仁德,必有兵马来援。”

    “善!”

    ——

    在张虞的诏令下,高顺率汉蛮兵马起土山,急围夷道。沙摩柯因被封为五溪郡守,大为欢喜,遂招五溪诸部前来助阵。

    土山攻城之下,曹军兵将无不惶恐,乐进急信于曹仁,求其出兵来援。

    书信传至驻于公安的曹仁军中,令曹仁大为头疼。

    大帐内,灯火通明。

    曹仁环顾众将,问道:“丞相命我击破文聘,而乐进求解夷道之围,不知诸君有何方略?”

    凌操拱手说道:“文聘兵少于我军,其分屯于江渚、北岸及城郭。仆以为不如声东击西,分兵佯袭江陵城,而都督率兵突袭江渚。江渚营寨多水师,如能破江渚大营,则能焚其舟舸,令文聘难以为患。”

    曹仁微微颔首,对凌操提出的声东击西之策颇是满意,说道:“文聘兵马分于三地,江渚兵马万人,江岸营寨五千,江陵守军老弱数千。江陵内积辎重,乃唐军之要害。若行声东击西之策,可大张旗鼓击江陵,佯称焚敌辎重。”

    “文聘忧江陵得失,见我袭江陵,必分兵解围。而其兵马若动,江岸、江渚二营空虚,我出精兵分击,必能大破文聘。”曹仁自信说道。

    李严迟疑了下,反驳道:“唐军水师上据江水,将军击江渚可行,但分兵击北营,恐入地狱,兵马危难矣!”

    李严虽被曹操封为交州刺史,但因交岭暂无法经略,故屯兵于桂阳郡。唐军南征荆州,李严领兵与曹仁汇合,并受曹仁节制。

    见李严质疑自己兵略,曹仁不悦道:“我追随丞相征战十余年,你为文人怎知兵事?听令厮杀便可。”

    李严脸上阴晴不定,恼怒曹仁这般辱他。

    曹仁可不管李严心情,吩咐说道:“明日由邓池率老弱袭江陵,如见唐人援军,务必设障拖延,及下午时便能自行撤军。”

    “凌操统兵为先锋,明日见江渚兵马离营,率兵突袭唐军大营。而李严率五千兵马乘舟击岸上北营,务必得胜而归。我率万人兵马为援,以备不时之需。”

    “遵命!”

    众将跃跃欲试,唯李严不情不愿领命。

    后续曹仁说了些细节之事,李严脸色阴沉沉出帐,内心愤愤不平。

    他反对曹仁分兵击岸上北营,而曹仁为了报复他,竟让他率兵进攻北营,这不就是侮辱他吗?

    回头瞧了眼大帐,李严心生后悔之情,早知曹操有败亡之势,自己当初怎会听蒋干谗言,因中国俊杰众多,舍唐而竟投曹?

    毕竟官爵再高,等曹操政权覆没,他为阶下囚,那些高官厚禄与他何干?

    当初自己提前投唐,哪里有关羽、张飞二人之事?

    今时若不自救,等关、张二将兵破荆州,自己必然会遭到报复。

    不如率兵投唐,或能得一封赏!

    可是他与关羽有仇,唐军愿意接纳他吗?

    李严心思复杂,为今下曹军形势而担忧,生怕兵败遭到清算。

    当李严抑郁不平时,曹仁独在帐中,正与从事严畯商议兵略。

    “李严为丞相器重之辈,今为荆楚俊杰,享有盛誉。都督既用李严为将,今岂能辱之。”严畯说道:“故以仆之见,都督不如私招见之,好言安抚,以安李严之心。”

    曹仁冷笑了下,说道:“李严贪图名利之辈,先为刘备依仗,临危投我,自诩有功。今不挫其锋芒,恐其难遵军令。若他能破北营,我自会好言抚之。”

    曹仁作为曹操器重的将帅,与张辽地位近似,至今没有遭遇政治斗争,故很多事情上多用喜恶。

    如看李严不爽,曹仁可不会惯着,尤其李严反驳他的计策,甚至夸张描述为兵入地狱。因此,在曹仁眼中,既然攻打北岸为地狱,那么便让李严领兵攻打北岸。

    见曹仁毫无知错,严畯暗叹了声,自知无法劝说曹仁改变主意。

    在曹仁领兵之初,曹操就担忧曹仁会意气用事,故在兵略上让李严辅佐,私事上安排严畯为从事。然二人话语权有限,曹仁又怎会听得进去!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暮汉昭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暮汉昭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暮汉昭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