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玉石俱焚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暮汉昭唐 第三百零四章玉石俱焚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为夺回长沙,关羽点齐兵马两万,号五万之众东进,兵锋直指益阳。周瑜向曹仁告急,并命周泰跋涉至上游浅濑驻守,以阻关羽渡河袭营。见浅濑有兵驻守,关羽只得改驻河岸,与周瑜对峙。

    对峙数日,曹操率大军进驻益阳,胜兵五万。

    大帐内,曹操心情愉悦,笑道:“长沙、桂阳二郡传檄而下,南楚仅关羽一军。子孝、公瑾,你二人领兵征战有功,今孤专拜你二人为郡守。子孝为长沙太守,公瑾为南郡太守,以励二位功绩。”

    “多谢丞相!”二将起身应命。

    “今军情何如?”曹操点了下周瑜,问道。

    “禀丞相,南楚兵马合约三、四万之数。关羽仓促之下,征调两万兵马迎战。”周瑜拱手说道:“今刘备既被丞相囚禁,而关羽、张飞与之情意深厚。瑜以为不如劝降关、张,并将刘备迁至会稽,大修宫室,多赐美女珍宝,以骄刘备心智。”

    “关、张为虎熊之将,二人如降,将其各置一方。使如瑜或子孝将军统之出征,何愁关、张反复?时六郡不战自降,楚人自顺丞相!”

    关、张二人骁勇在对阵陈袁时展露无疑,故周瑜对二人非常看重,希望能用刘备为质,以控制关、张二人。

    “丞相,刘备素有野心,乃枭雄也。”

    刘晔趋步出列,反对说道:“关、张与刘备情同手足,今关、张因刘备而降,岂会忠心于丞相?危难之时,必背丞相而走。故以晔之见,招降关、张可行,但是否举用为将,宜当三思!”

    “子扬所言差矣!”

    周瑜强调说道:“中国俊杰如过江之鲫,东南偏安于一隅,生长于芦苇之乡,岂能与中国相比。丞相如欲与中国相抗,当广揽俊杰。关、张为熊羆之将,东南寡有能与之匹敌者,岂能不收之为前驱!”

    “丞相囚刘备而夺荆州,关、张必愤愤不平,今留之为将,危矣!”刘晔摇头说道。

    见刘、周二人对关、张二人处置问题上争执,曹操问道:“子扬与公瑾有不同之见,今可详细说之!”

    刘晔微微拱手,说道:“禀丞相,据晔所知近情,关羽为人跋扈,出征前李严劝立刘封为质子,以便相据丞相。而关羽当众责备李严,令其大失颜面,并折辱刘封为螟蛉子。”

    “故以晔之见,与其劝降关羽,不如招降李严,说服刘封。二人归顺丞相,如为内应。我军忽而击之,楚军溃败而降,关、张授首,何愁六郡不安?”

    曹操捋须深思,思索刘晔与周瑜二人计策优劣。

    周瑜是希望兵不血刃夺取荆州六郡,并驱使关、张二人为将。而刘晔计策不看好能收复关、张,而是欲劝李严、刘封二人归降。李严作为刘备帐下军师,都督荆州诸郡赋税,其地位不亚于关羽。一旦李严投降,六郡官吏势必顺服。

    今在曹操心中,他颇是眼馋关、张二人勇略,但却也担心关、张不臣服于他。因此如果考虑到政权稳定上,如能劝降李严最好,毕竟李严不掌兵权。

    “嗯~”

    曹操考虑良久,说道:“二君所言各有利弊,容孤思虑一番!”

    “诺!”

    及众人趋步退下,曹操留下程昱,咨询哪个计策更为适宜。

    曹操说道:“关、张骁勇披靡,乃万人敌。今下以刘备而逼降二将,何如?”

    程昱捋须微思,说道:“关、张追随刘备二十余年,从北疆流离至瘴气之地,未有背弃之事,可见三人情感真切。今丞相设计囚之,以刘备而制关、张是为妙计!”

    “然仆观刘备有雄才而甚众心,不甘终为人下。今不杀之,必生余孽之患,故留关、张二将,岂不以资刘备复起之故事?”

    “丞相为外臣,刘备为宗将。天子若招恩刘备,岂不为国中之乱?”程昱问道。

    闻言,曹操神情微变,他被程昱给出的最后一个理由给说服。

    他挟天子而令诸侯,最担心就是手下出现一支不受他支配的势力,继而依靠皇权威胁他。刘备虽被‘囚’于江东,但名义上却是以迎亲为由的羁留。

    如果刘备与天子搭上线,而天子有意摆脱他的控制,选择下诏册封刘备。归降他的关、张恐会直接倒向刘备,那么就会产生一支不受他支配的军队,从而威胁到他的统治了。

    毕竟权力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天子之所以能成为天子,乃是天下人臣服于他。曹操之所以能把持朝政,不就是依靠效忠他的军队吗?

    “仲德所言有理!”

    曹操长嘘了口气,说道:“刘备不甘人下,若招降关、张,二人恐难被孤所用。故今思来,子扬之计乃是上策。”

    程昱说道:“话虽如此,但丞相不如依旧遣人劝降关羽。待关羽率兵归顺,便夺其兵马,将其与刘备共囚于会稽。”

    曹操说道:“那便需遣两位使者,一人劝降关、张,一人劝降李严。”

    说着,曹操考虑一番,说道:“鲁肃外温内刚,可让鲁肃以忠义劝关羽;蒋干口舌伶俐,可以重名利以劝李严来降!”

    “丞相英明!”

    且不说曹操定下方略,遣人分别招降关羽、李严。因脚程较近关系,鲁肃率先见到关羽。

    关羽得知曹操使者前来拜谒,遂在帐中两侧列下刀斧手,欲恐吓鲁肃。

    鲁肃在侍从的引领下,腰配汉剑,身着儒服,大步缓行,不被两列目露凶光的刀斧手所吓退。

    关羽坐在马扎上,横刀摆于案几上,目光冰冷。左右将校各按剑柄,众皆愤愤不平。

    “汉使鲁肃奉曹丞相之命,拜谒关将军!”

    “呵!”

    关羽丹凤眼挑竖,厉声说道:“你主诓骗州牧赴江东而囚之,违背国家大义。今又兴兵来夺国土,你安有颜面见我,莫非欺我荆楚将士无人?”

    鲁肃不卑不亢,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天下之土非将军所有,乃是为汉家天子所有。刘使君赴吴迎亲,受陛下相邀,滞留于江东,何来诓骗、囚禁之语?”

    “至于兴兵夺土,乃陛下册封诸郡守前来赴任。而将军据不受命,曹公方起兵马迎战。”

    见鲁肃巧舌如簧,关羽大怒说道:“颠倒是非,胡言乱语,莫欺我剑不利?”

    说着,关羽抽出鞘中长剑,用力插入地里。

    “杀!”

    刀斧手呼和了声,充满杀意的顿响,如是胆怯之人必会因声音为畏惧。然鲁肃胆气粗壮,直视关羽想杀人的眼神。

    “将军杀我如杀鸡,然却难改大局!”鲁肃冷静说道。

    关羽眼睛微眯,伸手止住左右的恐吓,问道:“你今来者何意,还不速速说来?”

    鲁肃微微作揖,说道:“刘使君既在江东,关将军何不听候丞相差遣?今不从之,则使君前程难料!”

    关羽冷笑说道:“何须弯弯绕绕,无非说欲借州牧被囚,欲逼羽率军归降曹操。”

    鲁肃说道:“天下二主并立,使君为汉室奔波多年。今在京师任职,享上卿富贵,不亦乐乎?将军如归顺丞相,丞相欲拜将军为大将。时将军既能为汉室效力,又能不负兄弟之情,岂不美哉!”

    关羽眼神凌冽,冷冷说道:“归降之事莫说,荆楚基业为州牧一手所立,今曹操以奸诈手段谋夺,我岂会从命!”

    “我有一言,劳先生回禀曹操!”

    关羽沉声说道:“我手上有精锐水师两万,尚能与贵军相据。然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今唐人在北窥探,故贵军据不交还州牧,休怪让唐军得利了!”

    “为表诚意,某愿割湘水以东二郡与曹操,以换回刘使君。然曹公不同意,那便休怪某玉石俱焚了!”

    关羽掷地有声,向鲁肃表明了态度。要么用湘水以东二郡还回刘备,两家继续维持盟约;要么他与曹操玉石俱焚,让唐人白白得利。

    经多日的思考,关羽终于找到破局之法,那便是赌曹操不敢在与他开战的同时,再与北面的张虞开战。毕竟唐人一旦牵扯入局势,势必是奔着消灭东南政权。因此曹操为避免唐人加入战场,那么必须答应他的要求。

    闻言,鲁肃神情微动,他没想到关羽竟敢抱着玉石俱焚的心态。

    “使君忠于汉室,岂愿见唐人得利?”鲁肃缓和气氛说道。

    关羽从马扎上而起,直白说道:“羽为汉室效力,非天下姓汉,乃与使君情同兄弟。今兄不能生还,汉室于我何加焉?”

    张飞睁眼瞪眉,说道:“回去告诉曹贼,我家兄长不能归来,两军玉石俱焚。反正我兄弟舍得荆楚,就看曹贼舍不舍得扬州!”

    “湘水以东长沙、桂阳二郡割于曹公,而曹公送还使君,两家盟约不改!”关羽说道:“其他言语,勿要多说。如是不从,那便玉石俱焚!”

    鲁肃本以为能逼关羽就范,没想到反被关、张二人将了一军,内心苦笑不已,说道:“将军之意,肃当回禀丞相。”

    “愿曹公好自为之!”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暮汉昭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暮汉昭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暮汉昭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