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扶苏知历史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帝秦设计师 第279章 扶苏知历史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李念与扶苏未睡在夜谈,其他公子也睡不着,一间宫室内,吕雉和公子高便还未睡。
公子高正兴奋地对吕雉道:“大兄他安然无恙,实在太好了。只是大兄变化好大,今晚见到,我都不敢与之相认……”
吕雉安静地在旁听着公子高说话,默默在心里道:‘恐怕也只有夫君您最愿看到扶苏大兄安然无恙,其他人只怕巴不得扶苏大兄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记得小时,大兄很关照我……”
公子高开始与吕雉讲起他小时候的事,尽管吕雉听过不少次,但依旧安静听着。
她家这位不知道扶苏安然归来,他们这些公子想成为储君就更难了吗?
而且,陛下不叫其他公子,只叫了扶苏和李念,很可能是和扶苏、李念交代什么特别的事,兴许是已将储君之位定下了也不一定。
等公子高讲完,吕雉才问道:“夫君就不担心陛下今晚特意将扶苏大兄和李念妹婿叫去,可能与储君之位有关?”
公子高不在意地笑道:“可能吧。想立哪位兄弟为储,都由父皇定夺,我只管遵从便是。”
听到这话,吕雉心中叹了口气,她家这位以这种性格,只怕争不到储君之位,但转念间,吕雉又觉得这样也不错,她家这位虽没多少雄心壮志,但很爱护她们母子。
说不定他成为储君后,到时可能不会再像现在这般对她们母子,如今的夫君已经很不错,至少她吕雉很满意。
相比于看得较开的公子高、吕雉,有些公子便想不太开了,为何扶苏没失踪,还安然无恙回来了啊。
但他们只敢在心里埋怨或对心腹抱怨几句,根本不敢有何动作,始皇对他们的“教育”太“好”,“好”到历史上赵高和胡亥的刀都砍到他们脖子上了,也不敢拼争反抗。
历史上的始皇帝在教育子嗣方面,属于大失败,诸位公子在他教育下没一个顶用,扶苏、胡亥便不说了,其他公子在面对胡亥、赵高屠刀时,就算真干不过,但别人明确要他们性命,总得挣扎下吧?
连公子高、公子将闾的这种都没几个,硬是被胡亥、赵高当鸡杀!
比起始皇帝,汉武、唐宗、洪武都好多了,至少人教育还算好,且就算没了太子,但其他儿子还能顶用。
刘弗陵虽早死,可就其在位时的那些表现,也较英明;李治更是个老六,利用媳妇对付舅舅,玩政治一把好手,就是没料到自家媳妇野心竟有那般大;朱棣就更不必说,原本庙号“太宗”可说明。
反观始皇帝,包括扶苏在内,没一个顶用,而始皇帝儿子并不少,要说每一个都资质低下,应当也不可能,其中必有始皇帝教育之因。
诸位公子未睡,始皇帝本人也没睡,他靠在宽敞的榻上,并未召哪一位妃嫔侍寝,还在思考定立储君之事,虽说他中意于扶苏,可扶苏真能撑得起这个重担?
同时,他还在思考一事,是在扶苏成为储君之前,使他知晓历史,还是在扶苏成为储君之后,使他知晓历史?
在之前使扶苏知晓,有助于判断扶苏是否适合成为大秦储君,但这不利于保密;在之后使扶苏知晓,虽更利于保密,但这又不利于判断清楚扶苏是否适合为大秦储君。
在扶苏回归咸阳的第三天,始皇将诸位公子召到章台宫,也不搞弯弯绕绕,直接开门见山:“今日将你等叫来,是有份考卷让尔等做。”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不困了,哪怕是对储君之位并未有太大野心的公子高也打起精神,父皇这显然是要通过考卷测评他们,以此作为立储的一个参考。
始皇帝指了指殿内已摆设好的桌椅,道:“各自落座,马上便会将试卷发下,尔等需在午膳前答完!”
说罢,始皇帝不再理会这群儿子,开始处理起政务,也用不着他监考巡场,他这些儿子不敢在他眼皮底下作弊,且殿内还有蒙毅,及内侍、侍卫在。
很快,试卷被殿内的内侍发下,扶苏扫了眼手中的试卷,试卷用的是简书(简体字),没用秦篆。
这试卷本身就是在考察他们对简书的熟悉程度,要是哪位兄弟对简书不熟,别说答题,连看懂题目都是个问题。
但他扶苏不在此列,那个鸟地方的生活条件不如咸阳安逸,吃喝不如咸阳,娱乐之丰富也不如咸阳,可正因如此,才让扶苏能静下心思考和学习。
在那里呆的一年多,他通过自学自练,对简书已相当熟悉。
相较于曾经的七国文字,简书因其更为工整、易懂、便于书写,必会取代其他文字成为大秦通用文字,而作为一国储君,岂有能看不懂自家文字之理?连自己国家的文字都看不懂,还当什么储君!
那些分封到地方上的兄弟可比他扶苏条件好多了,他们能从咸阳获得各种帮助,其等只要有心,必不可能出现不熟简书这种事。
而通过这一简单的手段,便能刷选出那些被分封到地方上后开始天高始皇远,没好生学习了解的人。
手段虽简,却很有用!
扶苏将试卷的题目先看了一遍,发现这题出的很有意思,主要是治国理政的策问题,但也有格物题、算数题。
这对那些没去仔细学习过格物、算数的人,又是一个难点,可他由于对李念的许多观点感兴趣,想要在回到咸阳后向李念请教,特意去了解过,虽不说深入学习,但比于那帮兄弟,应当要好不少。
扶苏心中不由生出一个念头:‘这该不会是父皇专门给他准备的考卷,让他成为大秦储君能更名正言顺?’
但扶苏马上又否去了这念头,以他对他那位父皇的了解,即便很中意他,也不太可能专门为他准备考卷,父皇偏向于立他为储,但未彻底定下,一切都有变数。
这试卷上会出现格物、算数题,是因大秦今后的发展与这两样息息相关,身为大秦的储君若不了解这些,如何带领好大秦?
李念所说的他还有不足之处也有这方面,大秦和以往的夏商周都将不同,作为大秦储君,未来的大秦皇帝,所需学习了解的东西更多。
扶苏思索罢,开始答题,政务治理题目既包含国内如何治理,还包括国外之策,从大的郡到小的县,包括教育、财税、军事等各方面。
其中有些他曾自己思考过,有些是在他和李念夜谈时谈到过,让扶苏答得颇为顺畅。
只是在答题过程中,扶苏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他在回答地方上的治理时,因为有经验,所以很得心应手,但遇到非地方的实际问题时,便觉得自己的回答在虚谈而不务实。
他对李念那句“扶苏公子还多有不足之处,须得再多加历练。”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层,李念这话是在说他欠缺这些方面的经验,他果然还需在郡一级历练,在军队历练,以补不足。
光凭自己学习琢磨,他人教授,依旧是有不足的,还得要自己实践经历。
这也是父皇考察的一环啊,从这份考卷里看出他们这些人治国理政的真才实学。
随着始皇帝一声“考试结束!”,不管诸位公子愿意,还是不愿意,答完题,还是未答完,都停下笔,他们可没有违抗始皇旨意,继续答题的胆量。
有些人脸色平静,看不出答得如何,有些人神色沮丧苦闷,显然答得不尽人意,知道这场考试关乎立储,而他们答得不好,再想成为储君,希望渺茫。
父皇这么突然考核他们,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要是早知晓父皇会考核,定会提前准备,何至于此?
但扶苏觉得这就是父皇故意为之,要是让他们做好准备,又如何考察他们的真材实料?且还可让他们警醒,知道平时多做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所有考卷被内侍收起,送到始皇的桌上,始皇未立即去看,而是对这帮儿子道:“都退下吧!”
诸位公子退下后,始皇才拿起这些试卷批改起来,回答得最好的自然是扶苏,其次是公子高、公子将闾等用心治理股各自封国的公子,至于那些未用心治理其封国的公子,从试卷上也暴露无疑。
公子高的答题水平竟只在扶苏之下,始皇稍微一想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这个儿子虽然资质不如扶苏,可自己赐婚给他的那位儿媳却很厉害,在历史上可是华夏第一位皇后。
由此也可见,公子高在封地处理政务,十有八九有那位儿媳在其中出谋划策。
考试结束的当天晚上,蒙毅出现在扶苏宫中,请扶苏再次去往章台宫,在见到蒙毅之时,扶苏明白今晚便是父皇对他能否成为大秦储君的最后考察。
但不论是何考察,他扶苏都已做好准备,哪怕父皇最终不会选择立他为储君,他也要尽力一争!
扶苏做好心理准备,随蒙毅再次来到章台宫,只见他那位父皇高坐于帝坐,一如他回来咸阳觐见时。
见他到了,始皇道:“坐!”
扶苏依命坐下后,始皇的目光直直落到扶苏身上,平静问道:“你真想成为大秦储君?”
扶苏语气平静而坚定:“儿臣愿为大秦储君!”
始皇又问道:“那你可知成为大秦储君,意味什么?”
扶苏重重点头,认真道:“将担一国之重,继承历代先王之志,为大秦继往开来,让大秦更为强盛。责任重大,事非儿戏!”
始皇对扶苏的回答,不予评价,又问:“那你可知你的不足?”
扶苏道:“知晓一些,若有儿臣未察觉之处,还请父皇指出。儿臣欠缺历练,对许多事只知表面,未知内里,许多治国理政之想,虚不符实,妹婿言我还需历练,正是如此……”
扶苏讲了他自己认识到的不足之处,始皇点头道:“有不足之处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察觉不足,更可怕的是知不足而不改。你知自己有不足,乃好事!”
说到这,始皇忽然话锋一转,又问道:“若你某位兄弟在日后会做出为祸大秦、为祸其他兄弟的惊天大事,你会如何处置?”
扶苏认为始皇帝是在考察他是否会包庇自家兄弟,看他性情是否还像以前那样过于宽仁,他道:“自是以律处置,儿臣不会徇私!”
始皇盯着扶苏看了好会儿,方才道:“既然你想成为储君,朕便予你一个机会!”
始皇最终还是决定在扶苏成为储君前,让其知晓部分历史,让他自己判断自己是否要成为大秦储君。
随着始皇的话,蒙毅将一份书卷送到扶苏面前,扶苏不明就里,这里写了什么?
他正要打开阅览,却听始皇的声音又传来:“开弓便无回头箭,你最好想清楚,是否要看这份密卷。”
听到始皇话后,扶苏只稍愣了几秒,便坚定道:“儿臣愿看!”
要是没这等坚定的决心,想必父皇也不会认可他成为大秦储君。
扶苏将密卷打开,然后他便愣住了,原本平静的脸色也变得惊讶,不是他心境不及格,而是这里面记录的消息超出了他的认知。
什么叫“秦王政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什么叫赵高、胡亥、李斯密谋,假造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指责他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逼迫他们自杀?
关键是他和蒙恬还真依这份假诏做了!
这份密卷上记录的那个扶苏和蒙恬是两头驴吗,就这么听诏自杀了,即便是真的诏书,也当确认一番啊。
但扶苏仔细想了想,发现如果是以前的他,还真会奉了这份假诏,而只要他自尽,蒙恬也只能跟着自尽,而他不死,蒙恬也不会自尽。
再继续往下看,密卷接下来的记录内容让扶苏本就黑的脸变得更黑,表情极不好看,胡亥那个混账,将他和蒙恬逼得自尽不说,还与赵高残杀其他弟弟妹妹。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