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阿拉伯帝国联合吐蕃共谋大唐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453章:阿拉伯帝国联合吐蕃共谋大唐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巴格达的哈里发宫殿里,琉璃灯的光芒如新月般洒在波斯地毯上,墙壁上的《古兰经》文饰在光影中流转。

    哈里发欧麦尔端坐于铺着狮皮的宝座,手指轻捻着念珠,听情报大臣法德尔躬身禀报:“愿安拉赐福您,尊贵的哈里发!来自中亚的风带来消息。”

    “大唐的雄鹰已在焉耆筑起巢穴,三千精兵配五十门火炮,如利剑出鞘。”

    “吐蕃的雄狮也在北疆昂首,五千勇士于勃律筑起三座堡垒,与安西的唐军隔谷对峙。”

    “愿真主保佑,他们的鬃毛已竖起,显然对大唐的扩张心怀警惕!”

    欧麦尔的声音沉稳如沙漠的磐石:“愿安拉的光辉照耀你的禀报,法德尔。”

    随后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哈立德将军虽在怛罗斯蒙尘,阿慕尔的战旗暂歇于埃及,但真主从不会让信士陷入绝境。大唐的火器如烈火燎原,吐蕃的警惕恰如甘霖初降,这是真主赐予的转机!”

    宰相瓦利德上前一步,白色长袍上的金线在灯光下闪耀,他双手抚胸行礼:“荣耀的哈里发,您的智慧如圣城的灯塔!大唐的‘教化’不过是裹着丝绸的弯刀,他们的火炮工坊已如星辰般散落在西域,若让他们驯服吐蕃,下一步便会踏过阿姆河,饮马于波斯故地的绿洲。”

    “那是真主赐予我们的商路命脉,绝不能让异教者染指!”

    曾随哈立德征战的将军穆萨按剑上前,铠甲上的银钉碰撞作响:“尊贵的陛下,愿安拉赐予您勇气!吐蕃与大唐虽有和亲的纽带,却如沙漠中的露水般脆弱。”

    “他们惧怕大唐的火器如惧怕沙暴,更怕西域部族尽数投入大唐怀抱,断了他们的臂膀。”

    “若我们伸出援手,以精铁为礼、以战马为盟,吐蕃的赞普定会明白,与信士联手,才是对抗异教扩张的正道!”

    法德尔却轻轻摇头,抚着长须道:“愿真主引导我们的判断,勇敢的穆萨。”

    “吐蕃的赞普在逻些城召集贵族时,曾严令‘不得先动干戈’,他们的心仍在天平上摇摆。何况阿慕尔将军的战报尚带着硝烟味,我们的军威暂难震慑雪域。”

    “若吐蕃视我们为衰弱的盟友,盟约只会成为笑柄。”

    “更需警惕的是,大唐的水师已驻林邑,若他们从海路袭扰红海商路,那可是真主赐予我们的香料宝库啊!”

    瓦利德接过话头,对欧麦尔深施一礼:“法德尔的谨慎如磐石般可靠,穆萨的勇气如利剑般锋利。”

    “愿安拉指引您的决断,我们当以真主的怜悯为由,派密使携厚礼赴逻些城。”

    “十匹纯血阿拉伯良马,愿它们如疾风载吐蕃勇士。五十担精铁,愿它们铸成对抗唐军火器的坚盾。”

    “告诉吐蕃赞普:‘阿拉伯信士与大唐无不可解之怨,但绝不容忍异教者独占中亚商路。若您愿牵制安西唐军,我们愿开放波斯故地的商路,让吐蕃的羊毛与药材如溪流般汇入巴格达,愿真主的赐福降临双方!’”

    顿了顿,瓦利德眼中闪过智慧的光:“更要让密使告诉他们:‘大唐的火炮已能照亮吐蕃北疆的牧场,若不早做准备,待他们的农技官让西域粮仓满溢,雪域的宁静终将被异教者的马蹄踏碎,愿真主保佑看清危局!’”

    欧麦尔颔首,念珠在指尖停下:“愿安拉见证你的谋划,瓦利德。就依你所言,选最虔诚的商人作密使,让他带着真主的名义与我们的诚意上路。”

    “法德尔,你当擦亮眼睛,紧盯大唐的动向:若他们增兵葱岭,便让密使收敛锋芒;若他们沉迷于‘教化万国’的幻梦,便让盟约如新月般升起!”

    群臣齐声行礼。

    “愿真主保佑哈里发的威严如太阳永照!”

    欧麦尔心中默念:“愿真主让吐蕃的雄狮与阿拉伯的雄鹰并肩,挡住大唐的烈火,这是信士的土地,绝不容异教者的旗帜肆意飘扬!”

    ——

    贞观二十四年的冬雪覆盖了逻些城的屋顶,赞普宫殿的酥油灯映着墙上的狼图腾,暖炉里的牦牛粪火噼啪作响,驱散了雪域的寒意。

    松赞干布端坐于虎皮王座,鎏金的王冠在灯光下闪着微光,身旁的禄东赞等大臣身披藏青色氆氇,目光齐刷刷投向殿中躬身行礼的阿拉伯使者。

    “愿真主的平安降临逻些城,尊贵的赞普!”

    阿拉伯使者身着镶银的白袍,双手捧着镶嵌宝石的礼盒,语气带着沙漠民族特有的热忱:“我奉哈里发欧麦尔之命,携真主的恩赐而来。”

    “十匹阿拉伯纯血良马,愿它们如雪域的雄鹰般矫健,五十担精炼铁器,愿它们铸成护佑吐蕃的坚盾。”

    “您的威名如喜马拉雅山般高耸,连巴格达的信士都在传颂,雪域的雄狮从不畏惧风暴!”

    松赞干布抬手示意使者平身,声音沉稳如冰川融水:“远方的使者,吐蕃的酥油茶已为你温好。”

    “哈里发的礼物,逻些城收下了。”

    “只是不知,阿拉伯的雄鹰跨越雪山而来,除了友谊,还带着怎样的风讯?”

    使者躬身笑道:“愿真主保佑您的智慧!赞普殿下,您比太阳更清楚大唐的野心。”

    “他们的火炮架在了焉耆的城头,农技官的脚印遍布西域的绿洲,若让他们驯服葱岭以西的部族,下一步,恐怕就要用教化的丝绸裹住雪域的牧场了。哈里发说,吐蕃与阿拉伯,就像雄鹰的双翼,唯有并肩,才能挡住异教者的扩张风暴。”

    禄东赞上前一步,手中转着念珠,语气带着雪域贵族的直接:“使者的话如青稞酒般浓烈,可吐蕃与大唐有文成公主的纽带,和亲的情谊如雅鲁藏布江般绵长。你们的‘并肩’,是要吐蕃与大唐刀兵相向吗?”

    使者连忙摆手,眼中带着恳切:“不,尊敬的丞相!”

    “真主教导我们远离无谓的战火。我们只求吐蕃的勇士在安西边境‘巡逻’得更勤些,让大唐的驻军不敢轻易西顾。”

    “这样,你们的牧场不会被火炮惊扰,我们的商队也能在阿姆河自由往来。”

    “哈里发承诺,只要吐蕃点头,每月都会有精铁和战马送到勃律堡垒,还会开放波斯故地的商路,让吐蕃的羊毛、药材能换得巴格达的香料与琉璃。”

    松赞干布指尖轻叩王座扶手,目光扫过殿外飘落的雪花:“使者可知,大唐的火器能轰塌石墙?去年他们在怛罗斯一战,让阿拉伯的骑兵尝到了火铳的厉害。若吐蕃与大唐开战,你们的铁器和战马,能抵得住安西军镇的火炮吗?”

    使者挺直腰背,语气坚定:“愿真主赐予我们力量!赞普殿下,大唐的兵力分散在西域、南海、极北,就像铺开的毡毯,看似宽广,实则单薄。吐蕃若在南疆牵制,我们便在河中地区集结兵力,让大唐首尾难顾。何况,哈里发已下令扩建怛罗斯的工坊,用最好的铁砂打造军械。”

    “这些,都能与吐蕃共享,让雪域的勇士手握比唐火铳更锋利的刀!”

    一位吐蕃老将忍不住开口:“我们信赞普的决断,也信雄鹰不会无缘无故展翅!”

    “但阿拉伯的诚意,要像雪山的泉水般清澈,铁器需经吐蕃工匠检验,战马要能在海拔三千米的牧场奔驰,商路开放的文书,得盖哈里发的金印!”

    使者笑着点头:“勇士的要求如磐石般合理。”

    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卷羊皮文书:“这是哈里发亲笔签署的盟约草案,上面写着:‘阿拉伯与吐蕃,以真主和雪山为证,互赠军械,共护商路,非因对方挑衅,不得单独与大唐媾和。’只要赞普殿下加盖印玺,这些条件都能实现。”

    松赞干布接过文书,禄东赞上前一同查看。

    酥油灯的光芒照在文字上,殿内一时寂静,只有风雪敲窗的声音。

    上面是用阿拉伯文跟汉字。

    现在这个时期,吐蕃尚未形成成熟的通用文字系统,贵族跟官员都说汉话写汉字。

    虽说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各部后,为加强政权管理、推动文化发展,派遣大臣吞弥桑布扎前往天竺学习文字学。

    吞弥桑布扎借鉴梵文的字母体系,结合吐蕃语言的特点,创制了藏文。

    但这个时期藏文刚刚创制完成或处于初步推广阶段,尚未在吐蕃全境普及使用。

    因此还是一直沿用汉字。

    良久,松赞干布抬头,眼中闪过决断:“吐蕃的雄鹰,从不拒绝真诚的伙伴。但盟约暂不签署。”

    他看向使者:“先将战马和铁器留下,让我的工匠验看。”

    “你们的使者可留在逻些城,看吐蕃如何在勃律加强巡逻。若三个月内,大唐的安西驻军果然不敢西扩,若阿拉伯的铁器真如承诺般精良,那时,我会带着吐蕃的狼印,与哈里发的金印并肩。”

    使者躬身行礼,语气带着敬佩:“赞普的智慧如星空般深邃!我会将您的意思带回巴格达,愿真主让雪域的冬雪早日消融,让两族的友谊如青稞般年年丰收!”

    松赞干布挥手示意侍从引使者下去,殿内的酥油灯依旧明亮。禄东赞望着窗外的雪,低声道:“赞普,与阿拉伯结盟,恐会触怒大唐……”

    松赞干布微微皱眉。

    他当然知道大唐的火器不好惹,可难道就直接屈服了?

    虽说一直想要学习到大唐的火器,但到现在花费了大量的黄金,却一直没能得逞。

    沉吟片刻后,松赞干布说道:“吐蕃要的不是战争,是平衡,让大唐知道雪域不好惹,让阿拉伯知道吐蕃有价值。”

    不管是阿拉伯帝国,还是大唐,吐蕃都很难单独应对,但夹在两大国之间,松赞干布想要更多好处。

    吐蕃的地势是天生屏障,也是自信的来源。

    ——

    贞观二十四年的冬夜,文成公主府的酥油灯比往日亮得更晚。檐下的冰凌折射着月光,府内的唐式回廊上,巡逻的护卫甲胄轻响。

    这是太子李承乾特意从长安派来的一千护卫,个个身佩东宫制式的横刀,盔缨上的红穗在风雪中微微颤动。

    文成公主坐在窗边,指尖抚过案上的唐绣屏风,上面绣着的长安朱雀街,针脚已被岁月磨得温润。

    “公主,夜深了,该歇息了。”贴身侍女捧着暖炉进来,见她望着屏风出神,轻声劝道。

    文成公主摇头,目光落在窗外巡逻护卫的身影上,声音轻得像雪花落地:“阿珠,你说……长安的雪,是不是也这么大?”

    她来吐蕃已十余年,从李世民在位到如今太子李承乾执掌朝堂,岁月在鬓边染了霜,可长安的记忆从未褪色。

    尤其是太子登基后,不仅没忘了远在雪域的她,反而增派护卫、送来绸缎药材,连府里的厨子都是从长安西市调来的,这份看重,让她在吐蕃的日子安稳了许多。

    侍女刚要回话,门外忽然传来轻叩声,是公主府护卫统领李诚的声音,带着刻意压低的急切:“公主,有要事禀报,关乎大唐安危。”

    文成公主心头一紧,示意侍女退下,起身开门。

    李诚一身玄色劲装,肩头落着未化的雪,躬身道:“公主,方才属下的暗线回报,今日午后,阿拉伯使者在赞普宫殿密谈了三个时辰,离开时带走了吐蕃赞普的私印文书,禄东赞丞相亲自送他们到北门,看情形,盟约怕是要成了。”

    文成公主握着窗棂的手指猛地收紧,她虽久居红墙,却也知阿拉伯帝国灭波斯、与大唐在中亚多有摩擦,若真与吐蕃结盟,安西四镇的侧翼将彻底暴露,太子殿下苦心经营的西域教化之路,怕是要起风浪。

    “他们谈了什么?”文成公主急忙问道。

    李诚微微摇头:“暂且不知,但必然是针对我大唐。”

    文成公主走到案前,铺开一卷唐纸,拿起狼毫笔。烛火映着她鬓边的银丝,也映着眼底的坚定:“李统领,太子殿下待我不薄,这一千护卫不仅护我安稳,更让吐蕃贵族不敢轻慢。如今雪域有险,我不能坐视不理。”

    她提笔蘸墨,字迹清丽却带着力量:“我要写一封密信,你选最可靠的骑手,务必在送到长安东宫,亲手交给太子殿下。”

    李诚躬身领命:“公主放心,属下带来的护卫里,有三个是西域的老兵,熟悉吐蕃到长安的秘道,雪夜赶路最是稳妥。”

    微微一顿,再道:“只是……赞普近来对府中往来盘查甚严,如何把信送出去?”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