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香喷喷河8号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126章 香喷喷河8号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现在虽然挂在市工艺服务站底下,名头听着冷清,但手上的活儿一点不含糊。”

    “磨锥口、精铰孔、配止口、带导柱的装配……这些都能干。”

    “真的?”陈露阳眼睛一亮,

    “我之前东奔西跑找了好几圈儿,怎么没人跟我提过这地方?”

    “因为你不是圈里人。”

    何大华回答,“没人带着,你去十趟也找不着门口在哪。”

    “他们主任姓宋,我跟他喝过几次酒。”

    说话间,

    何大华从抽屉里摸出一支钢笔,在一只牛皮纸信封的背面唰唰写了个地址。

    “明天你拿着这个,带上图纸送过去。”

    “我回头先给老宋打个电话,你到了就说是我让你去的,找‘宋主任’。”

    陈露阳接过信封,低头一看,只见上头写着十几个大字:

    “香喷喷河,北里乙8号。”

    陈露阳眉头皱了一下:“这地方我听都没听过。”

    何大华无奈:“你才来片儿城几天,听说才怪。”

    “那地方前身是个旧印刷厂,前头牌子还挂着‘化工印务厂’,门口连个像样的传达室都没有。”

    “你去了别找正门,直接从旁边那道窄巷子进去,敲后院那个生锈的铁皮门,不敲不开。”

    陈露阳越听,小眉头就皱的越紧。

    “这地方……咋连个正经牌子都不挂?”

    何大华笑道:“他们哪是没牌子,是故意不挂。”

    “那地方从兵工系统出来的,老底子就讲究个低调保密。”

    “早些年,干的活儿都带点‘部件号’,那些不是谁都能看、都能问的。”

    “后来单位改制,虽然挂到了市工艺服务站名下,可习气还在。”

    “人也不多,就一小拨老技工,活接得少。”

    “外头人找不着门,也没人搭理你。”

    听着何大华的话,陈露阳还是不太放心。

    “那年底了,他们没任务?能腾得出手来帮我试样?”

    何大华道:“怎么可能没任务?”

    “可他们的任务跟我们不一样,不是拼数量、赶节点的那种大批量,而是单件、精活、急难件。”

    “咱们车间里要是一批件精度出问题,改图返工还来得及。”

    “可他们那种活儿,零误差、一次过。不行就废,废了就得挨骂。”

    “他们的调台调一次,就要对一整个配套组装流程,干一晚上不动地方,是常事。”

    “你要是真能把活交到他们手上,那就不用再操心精度配合的事儿了。”

    这样我就放心了……

    听他这么一说,陈露阳心里踏实不少,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来。

    “行,那我明天一早去一趟。”

    第二天,天还没完全亮。

    陈露阳便拿着地图出了校门。

    一路打听带询问,终于找到了香喷喷河,沿着胡同一路寻过去。

    何大华的地址虽然写得清楚,

    可这一片尽是老房老街,破砖红墙、风吹铁皮,连“市工艺技术服务站”的招牌都没影。

    他转了两圈,才在一栋灰扑扑的二层小楼后头,发现一扇褪色的铁皮门。

    门口锈迹斑斑,贴着一张歪歪扭扭的白纸。

    “闲人免进”。

    “是这吗?”陈露阳犹豫了一下,伸手敲了敲门。

    “咣咣咣!”

    里头沉寂了一会儿,终于传来一串脚步声。

    门开了一道缝,一个戴老花镜的中年人露出半张脸,眯着眼看他:

    “找谁?”

    “大爷您好,我是西山机械何厂长介绍来的,找宋主任帮个忙。”

    陈露阳笑呵呵的开口,主动立即递上信封。

    “这是他写给宋主任的信。”

    中年人接过信封看了眼,侧身让开:“进来吧。”

    陈露阳低头进门,一股金属油味扑鼻而来。

    这是一个不大的封闭式院子,地面用水泥夯过,上面溅着不少黑油斑和金属粉。

    再往里,是一道双开铁门,里面隐隐传出低沉的机床声。

    走进去,才是真正的加工车间。

    这是个狭长形的老厂房结构,空间虽然不大,但设备却一应俱全。

    万能外圆磨、台式钻、精密铣床应有仅有,甚至角落里还有一台进口的二轴小车铣一体机。

    几位老师傅正围着工件忙活,没人抬头看他。

    陈露阳站在门口,目光飞快地扫了一圈桌台上的零件。

    他虽然没有亲自下机床干过活,

    但毕竟从小是厂里长大的,平时见到的都是陈大志、金大奎他们打出来的零件。

    眼力早就练出来了。

    零件好坏一打眼就看得出来。

    这些零件外观端正、倒角规整、光洁度极高,一看就是老师傅的手艺。

    瞧见这些零部件,陈露阳的心里稍微有了底。

    中年人将他领到车间最里面。

    屋里,一个身材瘦削、穿着蓝色鸡心领毛衣的老头正听着广播,嘴里哼着戏。

    瞧见陈露阳,不等老头开口询问,

    陈露阳已经主动热情的上前一步,笑呵呵地鞠了一躬:“宋主任您好!”

    “我叫陈露阳,是西山机械厂的何叔介绍来的。”

    老头听到何大华的名字,脸一绷,骂咧咧道:

    “何大华那个大老粗……又给我扔活儿来了?”

    “你要做啥?”

    陈露阳瞅着宋主任脑门上那俩大深沟一样的川字纹,赶紧开口道:

    “宋主任,我们修理厂和北大搞了一个标准件试点项目,”

    “喷油嘴、点火线圈壳、制动推杆这三件,单件我们已经联动技校试做完了。”

    “现在卡在组装精配这道,想请您这边帮忙试组一批。”

    说着,陈露阳从帆布包里抽出三套图纸,逐一展开。

    “我们这批喷嘴最容易卡在锥孔这道,一旦配合不好,整个推杆结构就会失稳。”

    “点火线圈外壳和内部芯柱结构,也有对插精度要求;线槽不能打偏,不然绕线会偏。”

    “还有制动推杆本体,限位环的位置和深度,对套接精度影响特别大。”

    听着陈露阳絮絮叨叨跟老母鸡似的解释,

    宋主任不耐烦的皱起眉头。

    “你们这个项目,是试验?还是量产?”

    “前期是试验,第一批控制在十件以内。”陈露阳答得老实。

    一听“试验”“十件”“学校项目”几个词,

    宋主任眉头皱得更深了,

    脸上写着四个大字:不怎么想接。

    “你说的这几道工艺,我们以前接过类似项目。”

    “锥面配合我们有专用刀头,限位环也不是啥稀罕活儿。”

    “只是我这几天人手紧,几台机子都转不开身。”

    “你这量又小,干起来真不落账。”

    眼见宋主任脸上的“拒绝”都快要脱口而出了,

    陈露阳刚要开口再劝一劝、打个感情牌。

    就听宋主任嘀嘀咕咕骂了几句,随后道:

    “既然你是何大华那老东西推荐来的,我们也不能太不给面子,回头他又说我不讲情分。”

    “这样吧,”

    “明天你把试件也带来,我先看看材料成色和你们车的活干得怎么样。”

    “合适,我让人开机试一套;不合适,你也别往下费劲了。”

    “行!”陈露阳眼睛一亮,赶紧点头,

    “好嘞宋主任,我明儿一早就过来。”

    ……

    第二天一早,陈露阳背着帆布包出了门。

    别看制动推杆被誉为“中小型件”,但是零零总总的部件加起来也有10来斤,顶的上一袋半大米沉了。

    亏了陈露阳是年轻男大,身体好,负重强。

    这才一路顺着香喷喷河胡同,再次摸到了市工艺技术服务站。

    看到试件,宋主任明显有些嫌弃。

    “毛刺收得不太干净,牙底也虚……”

    陈露阳硬着头皮解释:“这些都是技校学生的手艺。”

    “我们这还是第一轮试制,工艺规程还没完全定住。”

    “我说呢!”宋主任哼了一声。

    “要量产的话,你这批件没法用。”

    “但要说试装嘛……”

    宋主任把推杆、限位环、连接件一一比了比,

    “也不是装不到一块儿。”

    说完,

    宋主任把手里的件往旁边一推,转头冲着车间门口吼了一嗓子:

    “老方、老许,过来一趟,有个活儿看看能不能干!”

    话音刚落,

    陈露阳就听见两个老牛叫似的声音传了过来。

    “咋还有活!”

    “这手里的都干不过来,你还让我们干!”

    “要我说,干脆你穿上工作服,自己来车刀得了!”

    宋主任也不惯着,隔着半个车间就回骂:

    “你们俩少在那跟我唱双簧!”

    “天天嚷嚷手忙,回头数一数,车间里光你们磨茶叶蛋的时间都够车一轴了!”

    不多时,

    陈露阳就看见两个头发半白的老师傅骂骂咧咧的走进来。

    宋主任一指桌上那堆零件:

    “这套试装件,看能不能对起来。”

    老方、老魏一边嘟囔着“哪哪儿都让我们干”,一边一脸嫌弃的看了看桌子上的零件。

    瞟了几眼旁边的图纸之后,两个人戴上老花镜直接就开始干!

    陈露阳站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两双老手在装配台上翻转、比对、试拧。

    推杆本体被稳稳夹在虎钳上,限位环对准接口轻轻推进,连接套筒旋入,手起手落之间一连串工序利落展开。

    换成技校学生做都没法做的东西,

    不到十分钟,就被这俩人玩拼图玩具似的装了出来!

    卧槽……

    牛逼啊!!!

    陈露阳瞪大了眼睛。

    怪不得何大华给自己推荐这个地方,果然卧虎藏龙!

    这俩老师傅手艺相当可以啊!!!

    “你这是啥啊?车上的?”老魏师傅看着手里的成品,开口问道。

    “魏师傅,这是小汽车的制动推杆。”

    陈露阳热情礼貌的回答,神情中充满了对二位师傅的尊重。

    “制动推杆?你弄这干啥?你造车的?”老魏纳闷问道。

    “我不是造车的。”

    陈露阳乐呵呵回答:“我是修车的,但是我老家是造车的。”

    这话一出,宋主任和两个老师傅都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点疑惑。

    看着三个人疑惑的眼神,

    陈露阳笑着补充:“我原来在省机械厂上班,那边是后方制造车的,我们厂出的‘劲霸小轿车’在这边跑着呢,我现在在片儿城负责修这些车。”

    “这批制动推杆,是为了做成通用结构的,能适配不同型号的小汽车。”

    老魏咂了咂嘴,把手里的推杆翻了个面,“你这是打算一个推杆干几种车?”

    “对!”陈露阳连忙点头。

    “现在我们修车最头疼的就是型号不统一,每修一辆车,就得翻一堆图纸、找一堆配件。”

    “要是这批试制件试成功了,今后光这一个制动推杆,就能顶三四个型号。”

    “思路倒是不错。”

    “就是这限位环……你这结构看着利索,但真要压上车,怕是有点卡位。”

    他指了指中段那圈止退环:“这里你看,没倒角,转向力一大,容易顶死。”

    “再说这接口的牙口,你是设计的直螺?这活儿一上车,得受劲受热,你这牙吃得浅了点。”

    “还有这段导口,”老魏凑上来补充。

    “你现在这尺寸,看着松紧合适,其实车厂装配时要带点油污、带点偏角,一卡就废。”

    “导角太短,没缓冲余地。”

    “图纸再往外放两毫米,哪怕多一道斜切,也比到时候撅进车里强。”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跟开门诊似的。

    陈露阳听懵了……

    啥意思?!

    技校一共生产了将近30个零部件,现在光是组装成第一个制动推杆,就被两个师傅发现这么多问题,

    那剩下那些还没装的咋整?

    全废了??!!!

    “魏师傅、方师傅,”陈露阳连忙凑过去,语气里难掩焦急,

    “您看这问题……是大改吗?还是说能改图纸,不至于整批废?”

    老方接过装好的推杆翻了翻,耸耸肩:

    “倒也没说非得全废。”

    “问题说白了,还是图纸上几个细节没收住口。”

    老魏道:“整体没大毛病,意思是对的,就是一些细节太粗糙。”

    “这活儿要是装在样车上,光是止退卡死、导角发涩,就能让整车一动不动。”

    陈露阳目光沉思了。

    这话说得没错。

    零件不是工艺品,装上去了还得经历热胀冷缩、灰尘油污、实地工况……

    这些车间、图纸都模拟不了的东西,

    统统都得靠经验来预判、靠细节来留余。

    “要不这样,图纸我这边马上让人来改。”

    陈露阳定了定神,看向两位师傅,语气真诚道:

    “我们现在手里还有二十多件试件,拜托两位把这些件先都装配一遍。”

    “我们的项目,需要靠拼装数据做反馈样本。哪怕是错的,也要拼出来、量出来、总结出来!”

    “你是说……都拿来装一遍?”老方皱眉。

    “对!”陈露阳一脸坚定。

    零件既然已经造出来了,就断然没有废在旁边的道理。

    只有把问题都暴露出来,才能从中找出问题共性,再反推回设计环节去修!

    “你想整就整。”宋主任的态度很无所谓。

    毕竟人是何大华介绍来的。

    自己怎么也要给何大华一个面子。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八零机械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八零机械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到八零机械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