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财产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 第六百二十八章 财产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如果说你们出于想要弥补我的心理,非要给我些什么,那您二位看这样行不。”
看那俩人的神色李言诚就知道,有些话如果不说透的话根本不行,于是,他稍微想了一下后便说道。
“其实你们真的不用对我怀有什么补偿的心理,但如果说你们感觉过不去自己心理那一关,非要给我补偿的话,程氏集团干脆在国内多投资一些。
我是一名组织成员,还是迈入了领导阶层的干部,国家发展的越好,我以后的生活也就会越好。
说点形而上的话,作为一名华夏人,我希望我的祖国好。
国家想要发展,说白了就是需要钱,需要发展经济,我们国家现在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是一个农业国家,但不是农业强国。
我个人觉得,下一阶段,我们首先要进入的是工业化初期,完大力发展轻工业。
我们国家的轻工业目前很多地方还处于传统手工业的阶段,有些厂子的生产机械甚至还是欧美国家二三十年代的产品,相当落后。
实业救国的道理,老爷子,程夫人,您二位应该都懂。
这么说吧,现在在国内投资,将来的回报肯定会超出现在的预期,不止是金钱方面。”
说到这里,李言诚就停了下来。
他觉得该说的自己都说了,如果他们还是三天两头的在自己面前提些什么钱不钱,补偿不补偿的事情,那只能请上边的人来跟他们沟通,顺便再带着他们去其他地方住。
他可不想整天面对两个见了他总是满脸愧疚之色的人,尤其是一个都九十了,另一个六十多的老人。
他从没有觉得程家欠他什么,没必要老搞这一出,让他现在每天回家都感觉心累。
“关于在国内投资的事情言诚你可以放心,投资额肯定不会少的,并且,程家已经开始逐步将公司主体从丑国向港岛转移。”
这话是程家老太爷说出来的,他的这番话让李言诚的目光不由得就是一凝,程家准备搬迁到港岛?这他还真不知道。
现在已经八零年年底了,再过一年多谈判就会开始,如果程家真的将公司主体搬迁到港岛,不知道等谈判开始后他们会不会后悔搬迁。
不过这也不关他的事儿,他也不可能说什么。
“对于国内的发展……”程家老太爷的话没有停。
“对于国内的发展,言诚,不管是我还是你父亲,我们对国内未来的发展前途都比较看好,这次的投资只是第一波试水,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程氏的产业在国内落地,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只要国家允许,程氏都会在国内投资建厂,而且各种生产线程氏都会尽可能的上最新的。”
当前阶段应该说是国家发展的最好阶段,因为目前正与地球另一边的那个国家处于“蜜月期”,这几年,只要有钱,先进的生产设备、精密仪器之类的东西,都能买回来,真的可以说,只要能想得到的,差不多都能买到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期,由此也给很多人造成了一种错觉,那就是造不如买。
既然这些东西都能买到,那我还费劲巴拉的造它干嘛,需要了直接去买不就好了,如果要生产,还得从头做起,很多东西想要生产出来,需要构建整套的工业体系。
买这样东西可能只需要花个几千万上亿美元,可想要构建整套的工业体系,那花的可不止是钱,还有大量的时间,因为工业化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的来,所花费的时间都得几十年。
所以在这个只要有钱,差不多就能随便买买买的年代,怀有造不如买这种心思的人可不少。
怀有这种心思的人可不单单是这个年代有,哪怕就是到了四十年后,人家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你什么东西不卖给你了,依然还有人有这种心思。
也是这个时候的这种错觉,实际上是严重拖沓了我们的工业体系建设,最典型的就是半导体。
其实这个时期,我们国家是有非常完整的生产制造半导体的上下游体系的,可就是因为成本比较高,再加上没有经营现代化企业的经验,生产制造半导体的厂子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政府必须不停的往里边塞钱,才能勉强将厂子养活。
国内生产出来的东西比从国外买还贵,用脚投票都知道该怎么选择,需要用到半导体材料的厂家都去买进口的了,没人买国产的。
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没钱,没钱工人工资就发不出来,咋办,只能找政府要。
一次两次的可以,长时间这样,政府也养不起,半导体相关产业那可都是吃钱大户,政府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每年的预算就那么多,不可能全部给一家厂子。
咋办!
有人提了个建议,当初建这些厂子的时候,因为考虑安全问题,都是建在山里,或者是山边上,反正都是比较偏僻的地方。
偏僻的地方,意味着厂子所在的城市都是些小城市,虽说现在整体都缺钱,可小城市比起大城市来说,缺钱会缺的更多一些。
所以,厂子搬迁,往大城市搬。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殊不知,这个搬迁一下就出了大问题。
生产制造半导体的厂子里有的生产线开机后是不能停的,停了再启动,就要花更多的钱,这个钱还不是软妹币,而是外汇。
因为生产线是从国外进口的,再启动就要请国外的技术人员过来帮忙,要更换配件,还要支付人员的差旅费,杂七杂八的算下来,一停一开的费用都快跟重新买一条生产线的价格差不多了。
就是这次搬迁,导致很多半导体相关企业就此沉沦。
后来,当大家发现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以及不能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其他人手中后,又开始重新构建半导体产业链,可那时所花费的钱又岂是用天文数字所能说清的。
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不能等、靠、要,更不能怀有侥幸心理。
李言诚在心底默默的给这几个字打上了红底,他准备改天去见老丈杆子的时候跟他好好聊聊这个。
要居安思危,千万不能有造不如买这种心理,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因为一直在社会局和公安系统工作,几乎不接触经济发展类的问题,对于这件让华夏多走了很多年弯路的事情他早就忘了。
今天因为提到了程家在国内投资建厂的事情,这段记忆忽然又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既然知道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必然要走一段弯道,那他肯定就要想办法避免这一世再发生这种事情。
将这件事情在心底提到最高级别后,他抿了抿嘴唇,想想后点点头说道:“老爷子,若干年后,程家一定会无比庆幸这次的投资。”
程家老太爷不在意的笑笑:“庆幸不庆幸的我不关心,为国家出把力是应该的,有一点我到是挺好奇,言诚,你真的就这么看好华夏未来的发展?还是说,只是因为这里是华夏,而你又是华夏众多干部之一。
你是干部,就应该非常清楚,虽然国家现在已经制定了改开这个政策,但对此持有怀疑态度的还大有人在,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个政策。
你为什么会认为这个政策一定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程家老太爷说的这个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事实上李言诚非常清楚,坚定不移的走这条路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才被真正意义上确定下来。
在这之前,别说反对者了,就是同意的人,都在不停的自我怀疑中。
这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条河到底有多深,有多宽,现在没人知道,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李言诚当然不能说他知道未来是什么样,他要敢这样说,别人只会把他当成神经病。
他淡淡的笑了笑:“老爷子,我相信这个政策会一直走下去,相信我们国家会越来越好,是因为我相信我们组织,从二一年成立至今马上一甲子,我们组织始终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以后也一定会继续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还有一点是我们跟欧美国家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我们对一项政策的执行力,不会因为某个职务换人而取消,它可以一直贯彻下去,就像我们现在正在执行的五年计划。
不像他们,只要那个位置的人换了,前任在位时的很多政策都会被做出不同程度的改变,即便那个政策对老百姓有利。
老爷子,您在丑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对那里的体制应该了解的比我更清楚,我们华夏对于一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是他们口中所谓的‘民主’能比拟的。”
李言诚说了很多,从欧美国家的政治体制又说到华夏的国情,平时一顿饭最多半个小时就能结束,今天却硬生生的延长到了一个半小时。
而随着他说出来的内容,程家老太爷和傅淑怡二人的神色也变得越来越严肃。
程家老太爷也好,傅淑怡这个程家当代的家主夫人也罢,都是风里雨里闯过来的,从战火纷飞的民国,去到大洋彼岸的丑国,程傅两家的祖上既有当官的,也一直都在从商,政商不分家的道理他们当然明白。
政策的延续性,以及政治上的稳定性,对于他们这些商人来说至关重要,朝令夕改和时局动荡,只会让他们这些做生意的举步维艰。
自从离开故土抵达丑国后,这三十来年程家虽然一直在暗里的资助华夏,并且在这边也有他们的人,但因为之前始终没有接触到过真正意义上的高层,以及对华夏组织还抱有的疑虑,所以,他们对于华夏的国情,了解的其实并不是特别透彻。
这次之所以愿意过来投资,并且还不是小数目,单单只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是华夏人,其次就是这里有他们程家的长子长孙,最后,那就是他们看上了这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各项成本,至于说生产出来的东西华夏国内能不能卖出去,他们根本不在意。
他们不认为华夏的老百姓有那个消费能力,毕竟这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那里摆着呢。
程家人一直想的都是在这里生产,然后出口到其他有消费能力的国家。
这两年他们也接触了不少过去游说他们的华夏官方人士,也给他们解读了华夏现行的政策,但政策是会有变化的,在丑国呆了这么多年,他们又不是没见过朝令夕改的事情发生。
现在听到李言诚跟他们讲述的这些内容,其中有一部分他们知道,但更多的内容还是他们第一次听到,不是什么高屋建瓴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有例子的真实事情。
这让程老爷子和傅淑怡耳目一新。
“言诚,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对程家在国内的投资更加有信心了,我也会抽时间跟你父亲打电话再沟通一下,让他尽可能的继续追加投资。
不过,程家的投资归投资,这跟该给你的并不冲突,你奶奶过世的时候留有遗嘱,她所持有的程氏股份中,有一部分是特意留给你的。
做为程家的长子长孙,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一部分程氏的股份划在你的名下,这些年一直都由你父母亲代为持有。”
听到这里,李言诚扭头看了眼傅淑怡。
见他看过来,傅淑怡没说话,只是微笑着点了下头。
这边程家老太爷接着说道:“言诚,爷爷年纪大了,我希望程家可以继续辉煌下去,但我也更希望一家人能团团圆圆。
能在我有生之年找到你,爷爷非常高兴,你奶奶的在天之灵也一定会很高兴,你奶奶当年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一个劲的叮嘱我要找到你,属于你的东西,必须要交到你手中。
言诚,你看这样行不,我跟你们领导说,再不行我跟上边说,你拿的那是咱们自己家财产,又不是收受外人的。”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