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江陵已惊变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割鹿记 第八百章 江陵已惊变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润州粮仓笼罩在清晨的寒雾中,枯黄的茅草垛上残留着霜痕,夯土墙缝隙里钻出的草芽泛着青灰,江风掠过仓廪间的窄巷时仍带着刺骨的凛冽。
粮仓外围的壕沟里,伏兵们呵出的白气在铁甲上凝成细密的水珠,他们像冬眠初醒的蛇般蜷缩在潮湿的草窠中,弩机绞弦的声响被远处长江的浪涛声吞没。
润州刺史杜照邻披着狐裘大氅,独自立于粮仓最高的望楼之上。他指尖缓缓摩挲着腰间的银鱼袋,目光却死死盯在官道尽头,那里还看不见任何的军队,但隐约可以听见更远处传来的异响。
他的身后,仓廪的瓦檐上凝着冰棱,在暮色里泛着冷光,远远望去,整片粮仓如同一只蜷伏的巨兽。
第一名骑者的身影出现在杜照邻的视线中时,粮仓外墙阴影里已经传来一阵铁链绞动的闷响,十余架床弩已经准备激发。
然而官道上出现了两名骑者之后,后方便一直没有出现更多的骑者。
杜照邻微眯着眼睛看着那两名骑者,他认出了其中一人,眉头不自觉的皱起,“让赵德言一个人来见我,我在粮仓西侧的废弃碾房等他。”
赵德言推开废弃碾房的木门时,腐朽的木轴就像是一个垂死的老妇人被踩了手指一样嘶哑的发出声来。
瞧见内里背对着大门站立的杜照邻,赵德言捏了捏鼻子,道,“杜刺史在这地方见我,有什么说头?”
杜照邻慢慢的转过身来,他瘦削的面颊如同被刀削过的青石,狭长的双目在晨光之中呈现出浑浊的琥珀色,他不冷不热的看着赵德言,当碾房顶漏下的光斑落在他脸上时,才显出他而后的两道细长的疤痕。
“赵长史可能有所不知,我最初做小吏,就是管一个粮仓的碾房,足足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才成了润州刺史。”杜照邻平静的说道,“每逢有重大事情要抉择时,我最好周围都有一个碾房,好让我想想这二十七年我是怎么走过来的。”
赵德言肃然起敬,“杜刺史碾房小吏起身,的确不容易。”
杜照邻笑了笑,道,“赵长史现在想必忙得很,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赵德言点了点头,肃容道,"奉盐铁转运使安大人钧令,润州仓廪即日起划归扬州都督府管辖。"
“且不说安使臣有没有资格管我润州的事情。”杜照邻说了这半截话,停了好一会,然后才又道,“如今太子恐怕已经击破江陵,他的大军正需军粮,我倒是不得不先想清楚,我这粮仓里这么多粮,是要用来对付太子呢,还是资敌呢?”
赵德言迎着杜照邻冷厉的眼神,叹了口气,道,“杜刺史你自己觉得呢?”
杜照邻道,“按我所知,安使臣不聚集所有军力囤兵邗沟,却是退守瓜洲渡,他就算不是和太子一丘之貉,也是拥兵自重,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如此大势之下,若是只想保全己身,畏畏缩缩,能有什么出息?”
赵德言突然笑了笑,“杜刺史,那此时境地,若是太子和安使臣之间,一定要让你选一个,你选哪个?”
杜照邻淡然道,“那我选太子。”
赵德言道,“为何?”
杜照邻哈哈一笑,“如果感觉跟着两个都未必有好下场,那不若押宝一个胆气更大的,万一能成了,至少还是个开国之臣。”
赵德言不动声色的看着他,过了片刻,认真问道,“那若是安使臣不像你所说的一样甘心偏安一隅呢?”
杜照邻看了赵德言一眼,道,“那他凭什么?”
“凭杜刺史若是肯上我们这条船,那他在江都和瓜洲渡会拥兵三万,他在幽州也会拥兵超过三万。”赵德言看着杜照邻,认真道,“凭他是圣上用以制衡那些门阀的人,凭他能够得到顾道首的器重.”
杜照邻微微眯起眼睛,“如果只是吹牛逼,那我也能行。”
赵德言笑着从衣袖之中取出一封信,道,“你不相信我没事,你老师周应的话,你应该听得进去?”
杜照邻闻言一愣,他打开信笺,看着内里熟悉的字迹,手指慢慢的震颤起来。
……
落枫驿烽燧台守卒在黄昏时发现一匹脱力的战马冲了过来。
马背上的骑者满身是血,未接近烽燧台便已经栽倒在地。
这名守卒用最快的速度冲了下去,那名骑者刚刚从怀中掏出一份染血的军报便昏死了过去。
随着响箭声的响起,落枫驿驿丞聂岩和一名刚刚赶到落枫驿不久的校尉策马狂奔而来。
聂岩飞快的用手指蹭开火漆印,第一行字就看到,“太子叛军破江陵…”
“怎么可能!”
哪怕这是绝密急报,哪怕那名烽燧台的守卒还在场,但只是看到这一行字的聂岩便已经忍不住咆哮出声,
“江陵一万五千守军,城墙高厚,怎么可能三天就被攻破!”
在下一刹那,他才回过神很来,对着那烽燧台守卒厉声喝道,“放赤色狼烟!”
……
太子叛军攻占江陵的紧急军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大唐境内飞快传递着。
所有接到这个军情的人第一时间都感到不可置信,都忍不住质疑这军情是否有误。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详细军情的传递出来,所有人才渐渐意识到,那个在长安唯唯诺诺,似乎各方面都显得很寻常的太子,似乎很可怕。
太子的军队在白帝城顺江东下时,他还故意在夔州一带大张旗鼓,让人误判他的主力还在防备上游唐军反扑,实则他的先锋军已经乘着小船和竹筏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江陵以西的三十里芦苇荡之中。
他的细作早已在城中散布城中已经产生瘟疫,整个江陵将会陷入和辰州一样的境地,恐慌迅速在城中蔓延,以至于大量的民众选择逃离江陵。
大量离开的民众甚至堵塞了城中的一些主干道,让江陵军方也无法顺利的招募劳力来构筑防线,当夜,潜伏于芦苇荡之中的先锋军就乘乱潜入了城中,纵火烧了西市粮仓。
城中粮仓被烧,江陵军方又采取强行限制民众离城的手段,一时之间,整个江陵越发混乱。
清晨时分,太子的主力大军已经逼近城下,开始强攻东门。
城中的细作和残存的先锋军不断散布流言,说太子是来解决瘟疫,太子的船上有解决瘟疫的药汤。
正当江陵的主力军和太子的大军在东门纠缠,江陵的战船悄然从水门驶出,准备突然打太子一个措手不及。
江陵军方的将领们也不是吃素的,而且江陵的守军此时还占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战船刚刚驶出水门,就遭遇了一些改装过的商船,这些商船上装满了石灰,而且内里还混杂了什么发烟物。
这些商船很快处于半沉状况,散发大量令人涕泪横流和无法呼吸的毒烟,以至于这些战船上的五千精锐水军拥堵在这水门之外,几乎没起到任何作用。
城中大量的民众突然涌向西门。
等到江陵城中的守将听说是太子要亲临西门时,他们已经来不及反应了,太子和三千精锐突然出现在西门之外,结果江陵的西门被迅速攻破。
“太子至、瘟疫散!随太子征战者,均田分粮!”
随着太子杀入西门的三千精锐不断的大喊着这样的话语,很快整个江陵的人都知道了,太子都亲自进入了江陵,那意味着太子真的不怕瘟疫,真的来解救他们了。
而且只要帮着太子拿下江陵,城中的粮仓就算被烧了,太子也是可以分给他们粮食的。
不可否认,哪怕是被废的太子,在几千人太子太子不断的喊着的时候,城中处于恐慌之中的人也似乎暂时遗忘了他被废的事实。
但真正导致江陵军方迅速溃败的原因,其实并非被困在水面上的数千精锐,也并非城中的恐慌,而是他们自己制定的斩首战术。
在这种情形之下,江陵军方认定,只要击杀太子,什么事情就都搞定了。
太子玩身先士卒,那就让他先死。
而且斩杀叛乱的太子,乃是不世之功。
江陵军方许多将领和修行者迅速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西门,截杀太子。
然而这些强者组成的小队,一个都没有成功。
按照军情显示,哪怕是两名七品的修行者联手,都被太子亲手斩杀。
在长安显得很平庸的太子,恐怕至少是七品巅峰。
李氏的七品巅峰,本身就已经相当于八品之中的弱者,而太子在战斗之中所展现的手段,似乎还远超寻常的李氏子弟。
太子本身是个诱饵!
等到江陵军方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如果说太子攻破江陵,还是因为奇兵,还是因为江陵军方低估了他集结军力的速度和他自身的实力,那他夺取了江陵之后的一系列举措,便彻底打破了所有人对他的固有认知。
只是接下来一天的时间,他就以江陵刺史府为中心,构建了三层防御圈。
他将江陵南侧民宅全部拆除,扩建瓮城,将城中所有两百床子弩全部部署于城墙马面,弩机绞盘用荆州水轮驱动,射程覆盖整条护城河。
在长江隘口沉下三十六艘满载巨石的艨艟,铁索横江处设立浮动箭楼,以原江陵驿道为基础,每三十里设斥候营,配备三倍于常规编制的快马。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