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世情断亲疏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八百二十三章 世情断亲疏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荣国府,东路院,赵姨娘院。
今日是官员休沐日,贾琮因临时要务,需要出门办差,贾政却没这等劳累。
他因在梦坡斋书屋闲坐,自然想起子嗣读书之事。
庶子贾环得探春和贾琮薰陶,如今已有些转性,竟懂得用心读书,贾政自然欢喜。
但他长于世家豪门,心中难去嫡庶之念,庶子用心读书虽好,他更希望唯一嫡子,也能读书出息。
即便宝玉生性疏散,懒得诗书,但贾政终究无法死心,只要得了一些空闲,就想在儿子身上使力。
加之宝玉过年之后,便要入国子监读书,贾政越发有些上心。
大早便让玉钏去西府传话,让宝玉来东院考教功课。
只说他选中玉钏跑腿,因让其他人去传话,多半是要奉承老太太,走露风声,教子不得便利。
但玉钏却是不同,小丫头话虽不多,但做事踏实本分,不折不扣,不偷奸耍滑,所以贾政常叫她做事跑腿。
可是玉钏去了西府回来,却说宝玉昨夜得了风寒,脸色清白,满头大汗,没法过来受教。
贾政听了十分不快,心中尚存的几分期望,瞬间便败落殆尽。
自己让宝玉来考教功课,他偏生就突然生病,事情会有这么巧?
他知道玉钏不会扯谎,但是知子莫若父,心中多半笃定宝玉必定有玩花招。
他虽心中隐怒,还没气性杀到西府,将那孽障当面戳破,多少也有些疲倦死心。
心情郁闷之下,想到昨日赵姨娘唠叨,贾环得姐姐教诲,这些日子读书越发用心。
这让他心中又找回些希望,信步去赵姨娘院里看究竟,也好多寻些安慰。
他刚到赵姨娘正房门口,听到探春说贾环读书长进,心中正有些高兴。
没想赵姨娘又聊起西府闲话,贾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想要听个究竟。
没想到越听越怒,忍不住推门闯进来……
……
探春和赵姨娘见贾政突然出现,两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赵姨娘更是脸色发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方才她可是满嘴闲话,全被贾政听了正着,哪里还敢多嘴。
贾政怒道:“三丫头,你一向是个精明人,你姨娘在东院大门不迈,她都能听说西府这些闲话。
可见这些话头传的厉害,你日常都在西府走动,必定也是早就听说,为何每次来东院,从不来告诉我。”
探春说道:“老爷,这些都是下面奴才乱嚼舌头,上不得台面的歪话。
我和姨娘即便听说,也不好在老爷面前絮叨,不仅会不成体统,还要白惹老爷生气,所以我们才没说。”
贾政摇头说道:“三丫头,这会你糊涂了,这些哪是寻常闲话,句句都戳在宗法家规上,岂能等闲视之。
我日常上衙办差,懒得过问家务,只想有你们打理,并不用我多操心。
我虽知原本二房掌家理府,用的必是原有旧例。
眼下二房迁入东路院,我想着这些家务琐事,自有老太太、琏儿媳妇、你太太梳理清楚。
哪用我和琮哥儿费心思多嘴,没想这些事一直因循旧例,留下话柄,倒让那些奴才说了嘴。
我们这些做主子的颜面何在,这事既被人言语戳破,也就不得不办,必得我去和老太太说开。”
赵姨娘精神振奋,说道:“老爷这话极是,如今家里情形不同,按照家规,二十两月例非比寻常。
女眷中除老太太之外,琮哥儿正房媳妇才有位份,现挂在太太身上,还隔着叔侄辈分,说起来太难听。
听说琮哥儿身边几位姑娘入房,只剩一位一等丫鬟,太太竟能和他这家主同例。
太太这排场拉的太大,旁人岂能不闲话……”
探春听自己姨娘不知轻重,这个关口还火上浇油,脸色有些难看。
连忙出言打断:“姨娘,我担心环儿读书偷懒,姨娘还是先去等着他,我陪老爷说话,让老爷消消气。”
赵姨娘听探春言语发冷,心中有些醒悟,女儿是嫌自己多嘴了。
她因嫉恨儿女被宝玉压一头,王夫人对她也没好脸色,如今出了这等话头,岂有不落井下石。
如今她最大的倚仗,便是女儿探春,自然不敢得罪这活宝贝。
连忙说道:“三丫头有主意,你兄弟是个陀螺性子,不抽着就不转,我去瞧着他,你们父女好好说话。”
……
等到赵姨娘出门,探春说道:“老爷要是和老太太说开此事,女儿觉得不妥。
眼下西府由凤姐姐管家,她可是个精明厉害人,府上奴才如此招摇口舌,她岂会无动于衷。
如今府上已生出口舌风波,她多半要找老太太商量,乘机整治此事,导正家规。”
贾政皱眉说道:“方才听你姨娘口气,这些闲话已传了多日,琏二媳妇既是精明人,就不该如此放任。
早就做出手段才是,怎会至今没有动静,可见她心中顾虑,多半是长辈情面,担心惹上非议。”
贾政只是随口之言,探春听了却心中一动,以她对王熙凤的了解,一贯手段狠辣,实在有风雷之势。
就像是老爷所说,闲话已传了多日,凤姐姐却毫无动静,实在不像她往日性子……
太太舍不得西府家业,日常想尽办法牵扯,三哥哥心思都在外面大事,自然对此不屑一顾。
但凤姐姐是西府管家奶奶,又是十分好强之人,太太常在西府招摇,她看着岂能顺眼。
只是裁撤二房长辈定例,想要操持太过棘手,需要有个由头背书。
难道西府谣言四起,会是凤姐姐的手段……
探春虽心中有了疑虑,并不敢太过肯定,但不管如何,事有蹊跷,让父亲牵扯其中,总是不妥。
……
说道:“太太毕竟是长辈,三哥哥又和老爷情分非常,凤姐姐有所顾虑,也是人之常情。
想来她听了这些闲话,早有导正家规之心,只是还没来得及操持。
老爷如今在老太太跟前喊破,倒像是凤姐姐太过无能,必要长辈说破话头,她才敢办事似的。
老爷虽是一腔严正之心,凤姐姐听了反而没有脸面,一家人无端多了尴尬。
况且太太是爱脸面之人,如果老爷喊破此事,凤姐姐倒借老爷之势,便利办妥裁撤之事。
太太因此被降了月例,岂不是生了责怪老爷之心,老爷和太太都年过五十,老来因此嫌隙,太不值当。
老爷不如当不知此事,让旁人费心操持便是,岂不里外都顺畅便宜。”
……
贾政听了探春一番话,也觉得有些道理,知她为二房和睦着想,也是对自己一番孝心。
叹道:“自从你先珠大哥过世,你太太的性子就变了。
琮哥儿继承家业,她的性子也愈发执拗,要是琏儿媳妇导正家规,做出裁撤之事。
还不知道你太太会怎么闹腾,想起便有些头疼。”
探春说道:“老爷也无需多虑,即便裁撤二房月例,按着以往家规,偏支管家太太奶奶都有定例。
太太多半裁成和凤姐姐同例,太太出身世家大户,私囊丰足,不会在意十两银子。
至于大嫂子的二十两月例,其中有先珠大哥的份额,愈发情有可原。
三哥哥几次和我提过,他观兰儿虽年幼,但性子内敛,懂事知礼,读书用心,将来必成气候。
老爷最清楚三哥哥能为,他看人绝不会走眼,说不得将来二房举业生发,就指望着兰儿。
老爷你仔细思量,三哥哥连宝玉和环儿都扶持,他既看重兰儿,将来必也会费心扶持。
大嫂子最在乎兰儿学业,她要知其中底细,对裁撤更不会有二话,应和宗法家规,反得名声口碑。”
……
贾政听了探春劝解,脸上怒气全消除,他心中最在意之事,那是这些家门琐碎,而是膝下子弟举业荣盛。
虽然宝玉很难指望,但如今贾环愿意读书,多少让他有些安慰。
孙子贾兰从小乖巧,他虽也甚是喜爱,但毕竟年纪太小,不能过多指望。
却没想到他能得到贾琮看重,顿时让贾政心中倍感欣慰,方才的满腔懊恼,瞬间烟消云散。
贾政露出笑容,说道:“还是你这丫头看的通透长远,我竟没想到家例裁撤,还有这一层思虑。
每月少几两银子,这又算得了什么,琮哥儿扶持家门子弟,共振家声,这才是一等大事。”
探春见贾政脸色放缓,心中也松了口气,宗法礼数之下,二房旧例裁撤,迟早之事,怎也躲不过。
要是老爷在老太太跟前说破,老太太因心疼儿子,让此事生出变故风波,甚至因此延误。
难道真拖到三哥哥娶妻,再裁撤太太的位份月例,到时老爷脸上更加难堪,不如现在因势趁便,一步到位。
……
探春继续说道:“只要太太和大嫂子的事可了,一等丫鬟之例更不当事。
只要将玉钏降为二等丫鬟,左右二房出私囊每月补贴,也不过几百钱的事情。
如此这一桩事情,大事化小,符合家规礼法,旁人挑不出闲话,一家和睦才是长久之道。”
贾政摇头说道:“你这法子虽简便,但是玉钏、彩云这些丫头,从小就在房里操劳服侍。
他们能熬到一等丫鬟,是她们做奴才的体面荣耀,倒不光是几百钱的事。
玉钏手脚勤快,办事踏实可靠,她没生出过错,就将一等撸成二等,倒显得二房处事不公。”
探春笑道:“老爷心地慈悲,也是玉钏的福气,这不过是小事,另找法子处置便是。”
探春心思细密,言语灵巧,贾政方才一腔担忧和怒气,顷刻化为乌有。
只是他虽不便亲口说破此事,但他也不想无动于衷,总要做些事情才好……
问道:“我听你姨娘说起,环儿最近读书愈发用心,我还没去看过,可有此事。”
探春笑道:“方才女儿刚考教过他,不管背诵还是释经,比起前几日都有长进,可见是花了心思。
这会三哥哥给了入国子监的机遇,对环儿颇有触动,我见他已生上进之心。
年后入国子监住监读书,只要付出几年苦功,定会有所收获。”
贾政叹道:“环儿来日真读书有成,便多亏琮哥儿导引扶助之功,还有你这做姐姐一片苦心。
宝玉也得了国子监读书机会,却不知他能否也一样争气。
琮哥儿这般扶持二房子弟,我真不知该如何谢他了……”
探春笑道:“老爷倒说外道话,三哥哥从小得老爷器重,一向对老爷敬重,哪里会要老爷谢他。”
……
神京,鸿胪寺会同馆,鄂尔多斯馆驿。
自昨日大周和残蒙拟定合议初案,残蒙使团中人都如释重负,如今议和两月,总算有所成就。
虽然和议落定的互市数额,实在有些不尽人意,但在大周严防死守之下,终归是聊胜于无。
使团中除了跟进和议签署流程的官员,还在整日进出忙碌,其余人员已开始收拾返程行装。
这些千里来京的草原人,对回归故土的翘首以望,暂时冲淡和议不尽人意的失落。
使团中唯独诺颜台吉不同旁人,有些坐立不安,如困愁城。
土蛮部连夜送来的神秘书信,陡然转变的议和风向,鄂尔多斯部杳杳无踪的回音。
诸般难以琢磨之事,让他满腹疑虑,让他心神不定,看着窗外日头升高,眼看半日又过去。
按照阿勒淌的筹划,三日内完成和议诏书签署,使团人员启程北归。
其实从今晨开始,城北使团大营之中,各部落先发人员,已经启程北返。
三日之后,和议诏书完成签署,使团所有人员必将启程。
诺颜台阶作为鄂尔多斯部首领,众目睽睽的人物,他没有任何理由滞留神京,否则必定招致阿勒淌怀疑。
留给诺颜台吉筹谋转圜的时间,眼看着又少了半日,落定部落和大周私贸之事,希望便又渺茫几分。
……
正当他有些愁眉不展,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紧接着扈从头领忽而干走进房间,脸上神情有些兴奋。
诺颜台吉看到忽而干身后之人,顿时喜上眉梢,说道:“舒而干,你可算回来了!”
此次诺颜台吉派遣心腹,给父亲吉瀼可汗呈送密信,便是忽而干胞兄舒而干。
舒而干满脸风尘,神情疲倦,原本便有些清瘦,如今又瘦一圈。
整个人看着有些脱形,必是日夜兼程赶路之故。
他从贴身包袱之中,拿出一份书信,说道:“这是可汗的亲笔信,舒而干幸不辱命。”
诺颜台吉神情兴奋,连忙接过书信,小心拆开封泥秘章,拿出信纸仔细阅读。
吉瀼可汗书信写的简明扼要,同意部落与大周边关私贸之事,让诺颜台吉全权定夺,相机而行。
诺颜台吉看完书信,忍不住松了口气,说道:“忽而干,马上派人给贾琮传信,请他见面相商后续之事。”
等到忽而干出门,诺颜台吉问道:“舒而干,按照你出发的时间,本该早就回返,为何延误许多时间?”
舒而干说道:“台吉有所不知,我自出发后,日夜兼程,很快便抵达关外大营。
没想入营之后,才知二日之前,安达汗下了锁营军令,没有他的金皮令箭,所有人马许进不许出。
大营四周调派大量斥候巡弋,一旦发现偷出营地之举,当即立斩,绝不容情。
因三大部落曾达成统兵盟约,即便大汗是部落之主,也不能私放人员出营。
况且土蛮部不少人认得我,更有人知道我随台吉入京议和,让人发现我进出大营,必定会令人生疑。
所以我困在营中数日,一时找不到出营之机。
后来因鄂尔多斯部存粮不足,需派遣人马回河套运送口粮。
大汗拿到安达汗的金皮令箭,我才混在运粮骑队中离开大营。
因沿途有大批土蛮部斥候巡弋,我只能西向绕道,多花数日时间,才顺利偷入关内,这才耽搁许多时间。”
…………
诺颜台吉神情疑惑,说道:“安达汗是草原枭雄,谋算深沉,精于用兵。
每有大部兵马调动,他必会下达锁营军令,已防消息走漏,难道他想对边镇用兵!
突而干,你入大营之后,可有听说最近战事,各部落和宣大两府可有摩擦?”
舒尔干说道:“此事大汗曾经提过,使团入京议和,安达汗便下军令,各部收敛兵马,不得于周人冲突。
近两月时间,大周和蒙古并无战事,即便双方斥候遭遇,也各自克制,以避免争斗,关外是少有的太平。”
诺颜台吉神情不解,说道:“既然战事平息,安达汗为何这时下达锁营令,未免不合常理。”
舒而干说道:“我曾听大汗说过,大营口粮所剩有限,只够各军一月口粮,十日后便要减配。
所以鄂尔多斯部才会回河套筹集口粮,小人随粮队离营那日,安达汗便下令营地后撤十里。
当日小人虽没机会询问大汗,但按小人的推测,三大万户部落大营,距离宣大两府五十里外。
这五十里距离,都是草原开阔之地,双方快马全速冲锋,半个时辰便能触阵冲杀。
如今草原上正值隆冬,大营出现口粮短却,各部驻地冬季艰难,口粮存续供给,已经后续乏力。
小人觉得安达汗已生退兵之念,想让各部回驻地熬过寒冬,等到来年春暖之时,另做筹谋打算。
他将营地后撤十里,便是想和宣大边军拉开距离。
以免正式撤军之时,被周人抓住战机,趁隙追剿突袭,措手不及,生出大事。
再说一旦议和达成,多少能从大周互市部分物资,对度过寒冬大有益处,此时退兵正是时候。”
诺颜台阶沉思片刻,说道:“照你所言也有道理,宣府、大同两镇城寨坚固,重兵驻守,以逸待劳。
蒙古各部不到一月口粮,绝对无法轻易攻克,加上后续口粮减配,军卒战力下降,更加无法成事。
此时撤军的确明智之举,只是安达汗野心勃勃,今岁无法成事,春暖花开之后,多半会卷土重来。
不过这些暂时不相干了,我们要乘着大周蒙古休战之机,尽快落定双方私贸之事。
为鄂尔多斯部十万部民,争取更多休养生息之机……”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