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为民请命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82从香江开始 第506章 为民请命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唐明治先生,你身为律政司司长,据本局了解,最近些年始终致力于推动人权法案,专注于推进香江的现代法治。”

    昨晚第一次结识过新界的几位乡绅朋友以后,

    第二天一早,翟远便以新晋立法局议员的身份,将一封动议质询的问责草案发给律政司,要求律政司司长出席听证会。

    唐明治在收到立法局发来代议政制的草案后,两条眉毛都快拧成麻绳。

    坏了,冲着我来的。

    编制上,立法局类似议会内阁制度。

    虽受限于港督,但在程序上又可以对港督及其他港府官员进行问责。

    传召律政司官员到立法局接受质询,通常需要半数以上议员支持,今次翟远发给律政司的问责草案,立法局57个议席,通过支持率却达到了29个议员之多,足够让唐明治出席。

    这29个议员里,翟议员的朋友们,还有市政局的杜叶锡恩,东华三院的何世柱,就已经占了15个席位。

    余下的议员几乎全部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支持传召唐明治到场。

    无论提案是什么,通过与否,翟远这个政坛新星一上台就敢将炮口对准律政司司长,对立法会来说亦是一次士气的提振。

    下午阳光斜斜洒进来,

    映照的立法局大厅中央一张马蹄形长桌泛起光彩。

    议员、记者、乡绅和法律顾问坐满席位。

    翟远作为今次的听证会发起人,坐在议席上,一边翻阅着身边何子朗与沈威递给自己的文件,一边语气平稳道:“讲人权当然没问题,自从1976年开始,无论经济、社会或者文化各个方面,香江的公民权利便向国际公约靠拢,同时联合声明亦保证,这些法案在1997年依旧生效。”

    翟远说到这里,顿了顿,抬头看一眼坐在主席台上的律政司司长,露出个笑容。

    他说:“所以今日我谨代表立法局,请唐明治先生回答本局,今时今日,新界是否属于香江?”

    唐明治面带微笑,拨了下面前的麦克风:“是,议员先生。”

    “第二个问题。”

    唐明治话音刚落,翟远即刻再次开口:“在1985年起草的基本\法案里,第40条规定,新界原住民的合法权益即便在97之后,无论丁权、投票权或者继承权,都将继续受到保护。”

    “身为新界下湾村的原住民,我本人其实很支持这项条例,就算什么也不做,十八岁以后也会拿到一块地皮嘛。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在清朝灭亡之后几十年时间里,港岛、九龙一早就废除大清律,遵循律政司推崇的人权法治精神,单单新界却仍沿用封建皇朝的继承旧制?”

    “所以本局想请唐明治先生正面回答,港府向内地提交这份法案,本质上是否是在收买新界乡村的保守势力,已达到维持自己殖民稳定的局面,并在97之后,远程操纵本土乡绅,灌输塑造港府殖民的美好回忆?”

    这番话讲完,立法局里静了片刻。

    记者们面面相觑,齐齐望向今次陪同翟远前来的六位新界乡绅,亦是新界乡事委员会主席。

    这是什么情况?

    《新界条例》的丁权制度,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都对这几位新界乡绅百害而无一利。

    大家也知道这的确是港府为稳定局面,一直以来给新界地区的优待。

    如今被翟远当庭戳破,怎么这几位乡绅丝毫未见不悦,反而好整以暇抱起肩膀,一副看戏模样?

    至于在场的其他议员更是摆出嗑瓜子吃瓜的架势,

    这位翟议员别看年纪轻轻,问的问题可足够尖锐,而且胆量足够大,今次这个听证会传播出去,一定能大大提高立法局的声势,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嘛!

    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唐明治这位律政司司长。

    “立法局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也反映了香江的历史复杂性与社会张力。”

    唐明治毕竟身经百战,只犹豫了两秒,脸上的笑容都未变过,便再次答道:“议员先生,关于新界为何继承清律传统,这是源于1898年英方接收新界时与原居民所签订的协约,我们尊重原住民的习俗与土地使用方式,因此不能以单纯的‘殖民操控’或‘收买势力’来形容。

    另外,港府目前并无意图通过该条例以谋取任何政治利益,亦从未试图在97之后‘远程操控’地方势力。相反,我们相信《新界条例》的提出,是香港社会迈向更公平、人权和现代法治的必要一步,在这方面,律政司将全力配合立法局的依法审议。”

    这话就说的过于理性官僚,实际上,连卖菜阿婆都知道《新界条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只不过新界地处乡下,就像《古惑仔》里陈浩南让乌鸦‘滚回元朗’,一句话就将乌鸦搞破防,这也是新界原住民即便持有丁权,城市市民也始终觉得无伤大雅的原因,毕竟土地再大也创造不出经济价值。

    唐明治一连否定了翟远的两个问题,却仍未解释为什么港府要在1985年联合声明后,起草法案里依旧坚持要求97以后,继续维持对新界原住民出生即有地皮的优待。

    不过翟远并不在乎他回答与否,

    翟议员今天搞大阵仗过来,要开炮的压根就不是这些问题。

    “本局听到,唐明治先生始终提到公平、人权和现代法治这些词。”

    翟远拍了拍手里的文件,目光在周围席位扫视一圈,视线与几位新界乡绅略一对视。

    他再度望向主席台的唐明治,笑道:“提到人权,让我不禁想起唐太太,邓莲如女士。作为英国历史上首位授封爵级勋衔的华人女性,我相信无论唐司长或者唐太太,一定都为此深感荣耀。”

    唐明治皱了下眉,旋即笑道:“当然,邓莲如女士不仅是华人女性的骄傲,更是人权平等在英伦宪政传统中的伟大象征。”

    “说的没错~”

    翟远深以为然赞同一句,继而话锋一转:“但为什么在律政司人人讲平等、讲法制的今天,我们新界的女性原住民,却连最基本的继承权、丁权、投票权都无法享有?

    “她们出生在同样的宗族,却从清朝开始,就被港府在制度上剥夺了建屋资格,不仅村代表投票或者土地继承无份,连上诉的通道都被习俗所堵死。”

    “甚至在1985年港府要求的《新界条例》中,亦是司长你所谓讲人权讲法治的今时今日,依然没有任何人,替这些新界女性原住民考虑过相关问题!”

    翟远声音提高了几度,站起身来,手指敲动桌面,大义凛然问道:“请问,这是否就是唐明治先生你口中提到的现代法治?又或者说,这是在你夫人邓莲如所享有的荣耀背后,我们新界乡下女人默默牺牲的权利与尊严?请司长正面做出回答!”

    一瞬间,所有的记者纷纷将镜头对准翟远,

    翟远细节离席起身,身形笔挺,慢条斯理扣上袖腕纽扣,微微昂头,眼神直逼主席台。

    主席台端坐的唐明治,显然没料到翟远会拿起新界女原住民这把刀,脸上闪过错愕。

    四周快门声骤然密集,

    好一副不畏强权,为女性发声的完美构图!

    …………

    “我今天在立法局的发言,旨在说明清楚,虽然香江的中收入市民群体,已经个个都觉得自己享有人权自由,但不妨将眼光望向更底层的地方——那些住在天台铁皮屋、蜗居板间房的移民劳工,那些在工厂里日复一日踩着缝纫机的车衣女工……当然还有我们新界一带,至今在习俗与制度夹缝中生存的原住民妇女。”

    从立法局走出来以后,

    翟远面对一排排杵在自己面前的话筒,语气严肃道:“二十几年前,作为一个在新界出身的原住民,我从小就见惯了围村女性饱受歧视的场面。在我小时候,下湾村曾经有一户人家,男人因为生了女儿,于是与发妻离婚,去外面找第二个女人要和她生男孩,为了拿到所谓的丁权,基本上这种情况在新界屡见不鲜。”

    “二十年后,我重新回到下湾村并当选村代表,环境依旧没有改变。所以今次在我当选议员以后,第一个提案即是要求讨论新界女性原住民的土地权归属,这并不是对基本\法案的否定,而是在现有制度上的补充。”

    “无论港督或者三司司长,一切公务人员的准则就是服务市民,而非管理市民,因为市民纳税给港府绝不是让公务人员来管理他。那新界的女原住民有冇纳税呢?答案当然是有,由于没有丁权的缘故,她们当中很大一批人需要外出到港岛、九龙工作,一定程度上缴纳的税款更多过原住民男性,即便是这样港英政府仍坚持在《新界条例》延续上,绕开女性原住民,我认为这不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可以出现的问题。”

    翟远为数不多的在镜头前大谈特谈,面对记者们的提问也知无不言。

    总之一句话,为民请命!

    随着立法局庭审动议质询的会议,以及翟远在立法局门口的一番发言,相继被转播到电视纸媒的各方各面。

    舆论亦一时间为之哗然。

    香江开埠至今148年,即便东洋的女权风气已经逐渐吹进来,却从来没有任何人,在立法局讨论过女性平等的话题。

    一个邓莲如被英国授勋,便足以让港府大谈自由平等人权,却在今天被翟远毫不留情戳破。

    …………

    “你觉得这项提案通过的几率有多大?”

    应付过外面的记者,翟远坐进车里,询问何子朗。

    “最紧要看内地的态度。”

    何子朗沉吟片刻,开口说道:“现在基本\法案还在修订阶段,一切都有的商榷,《新界条例》并非传统,也不是原住民的合法权益,只是一项政策。所以在香江这边,我们可以打的牌有很多。”

    一旁的沈威点头补充道:“其实丁屋政策给予新界原居民特权,同时又剥夺女原住民的丁权,这两点都已经违反了港府一直强调的《人权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在香江法律层面我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剩下要解决的只有传媒舆论,还有……”

    沈威说着,看一眼坐在对面的一位中年男人,笑着打个哈哈。

    “当然是我们这些乡绅。”

    中年男人姓廖,新界五大家族之一的廖树仁,如今身任上水乡委会主席的席位。

    时年五十一岁的廖树仁坐在车里,清了清嗓子:“翟议员今天在立法局这番话,也算是揭破了我们新界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即是乡绅与地产商之间的勾结。”

    “其实女人有没有丁权,根本没人会在乎,但新界要发展,就不能继续让如今这些地产商凑过来,个个拿到地又不开发,囤起来做什么?”

    廖树仁身穿唐装,身材发福,脸上挂着痴肥笑容:“所以在这件事上面,我与其他几位乡绅都是同样意思,一定全力支持翟议员推动《新界条例》的改制……不过能做的事也只有这么多,一句讲晒,等翟议员搞定刘皇发、邓兆棠这几个扑街,将来在新界的发展问题上,我们依旧会继续支持你。”

    翟远笑着望一眼廖树仁,点头道:“足够。”

    无论中港通讯或者快播科技,都是翟远与港督卫亦信提前通气的战略布局。

    然而放眼当下或者将来在新界发展,都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即是地皮开发。

    香江的地少吗?

    如果全部开发出来,比鹏城尚且还犹有过之。

    但一群地产商勾结本地的乡绅名流囤地,已经影响到眼下中港通讯在新界的推进计划,即便卫亦信出面都未必搞得定全部手尾。

    所以翟远才当选了立法局议员。

    既然地产商囤地,那就借着女原住民这个由头,将丁权的价格压下去!

    这才是翟远今日打出第一张女权牌的原因……

    翌日,

    《星岛日报》头版打出标题:

    ‘邓莲如女爵背后无女权?翟远立法局发言引争议’

    《明报》评论专栏则直言:

    ‘香江政坛百年难得一见的听证会,揭露百年封建阴魂”

    《九一日报》言辞更为尖锐:

    ‘法律不能保护最边缘的人,它就没有资格称为法律’

    所有文章核心,

    直指女性丁权的分配。

    这一下,不仅新界的乡绅土著为之侧目,就连以李嘉城为首的各大地产商,都纷纷坐不住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82从香江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82从香江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82从香江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