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新车预热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2003:从外贸开始 第1029章 新车预热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PS:八月份第一天,求个保底月票,月初的保底月票对流量比较重要。

    除了重新与宝马签下电池大单之外,此次檀锦程还想跟宝马能够尽可能的达成一些技术合作。

    十几年的时间里,尉来一直在进行着技术积累,除了专业于自身研发之外,但凡能达成的合作机会,尉来都不愿意放过,尤其是与顶级厂商之间的。

    像是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尉来就曾经尝试过与BYD合作,虽然双方最终没有走同样的技术路线,合作也没有什么结果,但合作过程当中还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技术合作这玩意儿,不同于其他的合作,不一定要搞出个什么东西出来,哪怕是失败了也能汲取不少的教训,为后面的技术研发提供宝贵的经验。

    BBA虽然电动化进程缓慢,但不代表他们的技术差,想当年锦新时代的电池标准还是通过宝马实现质的飞跃。

    拿华晨宝马来说,这家几乎是躺赢的国内车企,通过合作获得宝马N20,CE16等发动机技术授权,实现自主品牌发动机性能提升30%。

    在张家港,檀锦程逗留了三天时间,主要还是关注一下尉驰动力这边工厂的建设以及生产问题。

    “目前我们的年产能可能稳定在4.8万辆,如果宝马想要提前实现满产能的话,那今年还得花上不少的钱。”

    傅姚这边已经回到宝马在国内的总部办事处,负责接待檀锦程的人换成了秦致,随着李响出任CEO,这位与李响曾经一起共事的老伙伴,在尉来内部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虽然被派驻到尉驰动力这边工作,但秦致几人的关系还是在尉来集团,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们可以随时回到尉来工作。

    “他们想提前满产那就投呗,趁着这机会咱们也可以多薅点儿羊毛。”

    自从立以来尉驰动力在公司品牌层面就没有太多的宣传,在国内算是一家小规模的汽车公司,这一点从营收上也能看出来,2021年度财报,尉驰动力的营收堪堪过20亿元。

    一家年营收20亿元的公司,配的管理团队却堪称豪华,多多少少有些大材小用了,秦致等人工作也算不上很忙,平常也会参与一些尉来汽车的决策。

    目前尉驰动力的业务包括汽车研发,生产,销售,零部件业务,售后服务等等,其中也包括内燃机汽车,4.8万辆的产能不可能这么浪费了,新能源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也会生产以及销售内燃机汽车的。

    尉驰动力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联合开发新一代的纯电平台,这一平台同时支持MINI电动车与尉来自有品牌车型的生产,例如说目前在售的MINI Cooper纯电版采用了Spotlight EV纯电专用平台,底盘设计和三电系统布局都融入了宝马与尉来在电动化领域的工程经验。

    Spotlight EV纯电平台不仅优化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和操控性能,还支持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未来升级方向,与宝马i系列车型的技术路线保持一致。

    宝马的第五代电驱系统也能够通过合资公司间接应用于尉来车型,提升动力输出效率和续航表现。

    “哈哈,这点倒是,现在宝马的热情很高,但是不知道他们这种热情什么时候会消散,碰到这样的机会不多。”

    秦致哈哈一笑,通过尉驰动力获得的宝马技术,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技术移植,涵盖底层架构到制造工艺,从供应链到品牌运营等等系统性,尉来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例如说星河P1的DHT混合动力技术,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宝马的P2混动架构,在综合油耗方面下降不少,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些方面尉来把宝马当成老师了,通过参与研发与运营,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

    “确实啊,这种机会确实不多。”

    大型集团公司会经常性的调整某项策略,这是正常的业务调整,但是对于合资公司的策略调整,就相对要谨慎很多,合资公司虽是独立运营,但管理以及研发人员都来自于双方公司,对于技术肯定是有所保留的。

    这是合作中的常态,除非合资公司真的蕴涵巨大的利益,且在利益分配上双方能够达成共识,才能促成合资项目的再次大力投入。

    MINI的销量成为撬动宝马电动化加速的一个支点,而尉来也可以利用宝马这个需求来获得自己在动力电池方面想要的份额,双方在战略上都达到了再次升级合作的需求。

    这种机会是比较难得的,尉驰动力的尉来管理层有义务把握这个机会。

    说到销量方面,其实不仅仅是去年那8000辆的纯电车型销量改变了宝马的想法,主要还是今年一月份MINI的销量同样也不错。

    一月份是过年之前的小旺季,传统市场上,一月份的销量能够占据全年销量的7%左右,一月份的销量往往能够看出这家企业全年销量预期的完成度情况。

    MINI国内一月份的销量为3150辆,其中纯电车型销量为900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上升,而MINI的整体销量也带动起来。

    按照一月份MINI的销量来看,今年全年MINI在国内能够卖出去4.5万辆左右,而纯电车型的销量能够达到1.2万辆至1.4万辆之间。

    这已经是接近于现有尉驰工厂全年的产能了,表现远远超出宝马的预期。

    “销量方面你们要关注一下特斯拉,MINI与特斯拉的竞争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个很明显的数据,2021年特斯拉女性用户当中,毛豆3占比超过30%,毛豆Y因为家庭的属性的原因女性用户占比高达40%,这组数据远远高于新能源汽车女性用户平均26.62%的水平。

    特斯拉还是非常受女性用户欢迎的,这一点跟早期的苹果手机类似。

    无论MINI如何营销,MINI的主要用户还是要依赖于女性用户群体,国内专注于女性品牌的还有欧拉,欧拉的女性用户占比高达70%至80%。

    而通过尉来的营销,2021年MINI的女性用户群体占比为60%。

    特斯拉,MINI,欧拉这三大品牌,是女性用户群体里较为受欢迎的品牌,也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另外A00级轿车也较为受女性用户欢迎,像是五菱宏光MINI EV以及知豆等车型,女性用户占比也较高。

    在女性用户市场上,A00级轿车以及欧拉有价格优势,特斯拉有品牌感,MINI则是长期以来的累积,相对而言,MINI要弱势一些,毕竟二奶车的名声不是短期能够消除的。

    MINI除了要重塑品牌之外,在外观以及性能方面还要做很多的努力,针对于女性用户群体,其实外观是最为重要的。

    经历了二月份春节的销售淡季,三月份的汽车市场异常的热闹。

    首当其冲的就是尉来出人意料的在3月1日公布了其2021年度全年财报。

    三月份,往往是汽车整车企业一年当中第一次对于新款车型的预热以及发布期,尉来以一种出人意料之外的姿态引爆了2022年度的汽车圈。

    “3587.3亿元的总营收,311.66亿元的净利润,这财报太优秀了,很少有这么赚钱的车企了。”

    这只是尉来财报内的表现,实际上尉来还有很多子公司,孙公司以及投资的公司没有实现财务并表,尉来在2022年度的表现远不止财报上的这么简单。

    “这营收已经能够进入到民营企业营收前十了吧?”

    “应该差不多。”

    按照2020年度民营企业前十营收,去年排第十的是3300亿元的营收,2021年度前十的门槛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尉来应该是有资格进入到民营企业营收前十的。

    “不用怀疑,稳进了,接近于3600亿元的营收还进不了民营前十,那也太夸张了。”

    2020年度民营营收第十名是吉利控股,但是根据吉利汽车在2021年度的表现,他们的营收应该不会超过2020年的3308亿元。

    尉来集团取代吉利控股成为浙省民营制造业第一,几乎已经是注定的了,如果能顺利进入到民营前十,那也将是尉来第一次进入到这一位置。

    比起尉来集团,吉利控股旗下的业务更加的复杂,除了汽车及相关业务之外,吉利投资覆盖金融,科技,教育以及新材料等等行业,甚至还有航空航天业务。

    而尉来相对而言要纯粹一些,除了战略投资并购之外,一些其他的投资业务尉来都不做,而是由巨量引擎来完成,这样做能够保证集团的纯粹性。

    当下特殊事件愈发的严重,包括沪市在内的几大重点经济点都大量爆发,特斯拉的超级工厂都被迫停工了十天,经济的复苏过程缓慢,集团公司如果业务太过于驳杂,很容易在经济下行期出现变故。

    看看舒服哥旗下汽车业务越来越抽象的营销方式就能够看出来了。

    尉来专注于主营业务,能够更好的集中资源,反正这么大的公司,只要汽车销量不发生重大变故,基本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投资的事儿交给巨量引擎就行了。

    尉来的年报,引发了汽车市场的热情,不过在股价方面并没有太大的表示,这毕竟是去年的成绩,市场其实更加的关注四月份的尉来2022年度一季度报。

    “三大子公司,加上并表过来的知豆,尉来在2022年度的营收预期至少是6000亿元,一季度报的表现就能够看出来了。”

    6000亿营收是什么水平?

    腾迅2021年度的营收预期大致在5500亿元至5600亿元之间,2020年营收4820.64亿元。

    除了尉来的财报之外,三月份汽车市场讨论度最高的话题就是涨价。

    碳酸锂价格在2022年突破50万元每吨,原材料的爆涨,芯片的供应依旧短缺,进入到三月初,多家车企宣布对旗下车型涨价。

    BYD王朝系列和海洋网车型全面涨价3000元至6000元不等。

    闻界旗下车型涨价一万元,小朋汽车旗下P系列以有G3i车型,涨价一到三万元不等,是此次涨价潮当中涨价最多的,就连年初刚刚宣布降价的特斯拉,都对旗下车型优惠进入了调整,算是变相涨价。

    “不涨了,没有这个必要,我们有产业链优势。”

    尉来内部也在讨论是否趁着这个机会涨一涨,大家都在涨,跟着一起涨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反感,哪怕不涨价,像是特斯拉那样调整优惠力度,也是可以的。

    “确实没有这个必要,之前老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说过尉来旗下新能源车型不涨价,这前后没几个月就变卦,多少有点欺骗消费者的意思。”

    企业家嘛,撒点儿小谎再是正常不过,不过在涨价这种敏感性的问题上,还是要慎重一些,小米一次次试探性的涨价,已经引发了不少粉丝的吐槽了。

    “我们的主力车型星途S01,要知道星途S01是没有任何优惠的,再涨价就说不过去了。”

    一月份星途S01销量突破两万辆,二月份虽然是淡季,但星途S01依旧拿下了1.52万辆的销量,上市第二年完成产能爬坡,处于成长期的星途S01,在没有太多竞品的情况下,销量稳步增长。

    这时候来个涨价,就太不明智了。

    按照一月份与二月份的销量计划,今年的星途S01在没有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极有可能给尉来带来惊喜。

    在竞品方面,星途S01敢说一句除了毛豆3,没有一个能打的,不过内部对于涨价最为热衷的还是L系列的团队,星途S01只是试探性的提了提。

    “你们的毛利率已经够高了,涨价对于整体的营收确实有不少的影响,但是你们想要完成销量预期,就要提涨价的事儿。”

    檀锦程对于L系列今年销量预期是15万辆以内,由菊花品牌全面背书的赛力斯有多能打,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甭管定价有多高,依旧有大量的群体买单。

    用网友的调侃来说,就是在赛力斯大卖之前,小康的老张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卖爆了之后直接坐主位了,L系列要冲击销量,就不能破坏自己的口碑。

    增程式的市场,其实就那么大,被菊花分一分,再加上一些其他进入到增程式的车企,要坐稳龙头位置,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L系列的销量预期是15万辆以内,但是这个销量预期是檀锦程定的,L团队内部并不是很认可,他们认为L系列今年的销量会达到20万辆的预期。

    2021年度的成绩,让团队成员信心前所未有的高涨,除夕日巨额的奖金更是深深的刺激到他们。

    在尉来内部,对于给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的团队还有个人,檀锦程从来都不吝啬,除了除夕日的巨额奖金之外,尉来三大团队以及星河团队,还有共计40人获得了股票奖励,价值从10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

    除了去年的成功刺激到了他们,就是L系列的新车发布,让团队成员对于今年的销量预期非常的乐观。

    尉来现在对于新款车型的发布控制得比较严格,主要还是以现有车型换代为主,例如说ES以及ET系列,由于车型较为成熟,已经有两年没有发布新车了。

    通过老款车型升级换代,在现有车型上做文章,除了更加的得心应手之外,还能够维护老用户。

    对于新车发布计划,原则上是按照悦驰,尉来,知豆三大子公司每年一款的,尉来这边去年是星途,悦驰是星河P1,知豆的话就是彩虹系列了。

    而今年,知豆因为客观原因暂时没有新车的计划,彩虹跟星途一样,都是处于成长期,先卖着再说。

    而悦驰与尉来这边,今年的新车计划分别给了坦克系列与L系列。

    坦克系列上市的是坦克500,3月18日正式交付,坦克300的爆火,订单的供不应求加速了坦克新车推出,定位于中大型豪华越野SUV的坦克500,在发售初期的表现同样亮眼。

    开启预售后72小时订单突破1.2万辆,首月累计订单超三万辆,超过33万元的最低售价,并没有打消越野爱好者的热情,不过坦克系列还是贯彻之前的策略,那就是走“饥饿营销”的套路。

    这种小众赛道,玩的其实就是一套路,要的就是一个逼格,你要是给他们随时都能提的产能,反倒是卖不好了。

    因此坦克500在2022年度的销量,主要是以消化掉预售累计订单为主,主销的产品依旧还是坦克300,一月份坦克300交付10363辆。

    去年12月份,坦克300首度月销超过一万辆,一款越野车卖出了城市SUV的量,除了价格,品质以及营销之外,多多少少也受特殊事件的影响。

    特殊的背景,旅行成了很多人的一种奢望,旅行类博主,小红书上318国道的自驾热度居高不下,带动不了少坦克300的销量,徐兴磊也是去年换的坦克300。

    月销破万,坦克300已经是年销量十万级别的,悦驰也算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了,A系列燃油车热度下降,坦克撑起了燃油车的销量。

    而在尉来这边,L系列的头牌,尉来L9也将于今年正式开启交付。

    从命名就能够看出,L9定位就是旗舰车型,拉高L系列逼格用的,三月份开启预热,六月份发布,八月底开启交付,有长达半年的宣传期。

    L团队对于L9的发布非常重视,加上今年尉来汽车只有L9一款新车发布,因此在资源倾斜方面,也是内部力度最大的。

    包括埃安以及扬子汽车在内,尉来都是以三大子公司本着的都是集中资源打硬仗,一年两到款新车,能够更好的集中资源,打造爆款。

    车海战术有车海战术的优点,但是尉来也有尉来的玩法。

    三月份要说新车上市或者预热发布,那是相当的热闹,尉来这边有坦克500与L9,而BYD那边有海豹,小朋有P5新增车型,还有长安,宝马国产化的X5。

    新能源汽车以及燃油车都是非常的热闹。

    但是要说尉来最关注的,那肯定是BYD的海豹。

    “你觉得海豹的定价会是多少?”

    打发了L团队负责人,压制住集团内部对于涨价的呼声,檀锦程来到了尉来研究所,跟胡争楠闲聊起来,其实尉来内部的涨价风来自于谁,檀锦程大概也知道。

    不过这些无关大雅,完全市场化的产品,价格涨涨跌跌的,本就是在规则之内,趁着大家都涨价,想涨价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在檀锦程看来,他们还是对于市场竞争太过于乐观了。

    尉来今年的新能源销量预期并不低,KPI还是很高的,如果是以往,檀锦程会让他们试一下,等吃了教训之后再转变也来得及,但是今年不行。

    与特斯拉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BYD也来势汹汹。

    从海豹的配置参数来看,就能够看出这是一款直接针对ET5还有毛豆3的车型,在正式发布之前,海豹就已经预热过多时了,市场对于这款车型售价的普遍预期是在22万元至28万元之间。

    “起售价应该不会很高,我估计会跟ET5差不多,甚至更低一些,就是不知道BYD会给出多少智能化的配置。”

    ET5国内的起售价是21.98万元,不过主要是针对出国的,因此在国内的宣传除了上市初期之外,后续没有投入太多的资源,但是不代表这款车不好卖。

    20万至30万的市场,ET5还是有一席之地的,这么多年也没有涨价,而像是辅助驾驶等等方面的配置随着技术的突破也有所升级,算是比较良心的车型了。

    对于尉来车型了解的用户,在不追求SUV的情况下,还是非常愿意选择ET5的,首先是外观非常的大气,看起来就很高端。

    海豹与其说是针对于特斯拉,倒不如说是ET5,与尉来一样,除了国内市场,BYD对于欧洲市场同样心生相往。

    “不用应该,绝对会比ET5便宜。”

    迪子打价格战可太行了,檀锦程几乎可以肯定海豹绝对会比ET5要便宜,得亏是现在原材料涨价厉害,迪子全系都有提价,不然檀锦程敢肯定海豹可能会干进20万以内。

    20万元的B级轿车,想想就够刺激的,这才是真正的竞争。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2003:从外贸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2003:从外贸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2003:从外贸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