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趁你病,要你命。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2003:从外贸开始 第1001章 趁你病,要你命。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汽车圈子的竞争热闹无比,沉浸了半年的互联网圈子在七月初也闹出了很大的动静。

    7月9日,嘀嘀旗下25款APP被全部强制下架,继本月2号暂停新用户注册,4号主APP嘀嘀被下架之后,又是一次致命的一击。

    “数据安全方面我们尉来也要注意一些,不要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尤其是在做导航数据之时的道路采集,这一点一定要特别的注意。”

    北美新公布了国外公司管理法,我们同样会在今年的9月1日正式实施数据安全法,这也算是一种反制,科技方面的脱钩实际上一直在进行着,无论是哪个老头亦或是我们,大家的态度其实都是一样的。

    如果说在2018年爆发初期,可能还有一点幻想,但现在基本已经不可能了,大家都在默默的发展着自己,做着科技竞赛。

    在数据安全方面,大家是针锋相对。

    自高德地图被檀锦程收购,私有化退市之后,在数据安全方面就采用了严格措施,在所有企业当中,高德地图的数据安全是最高级别的。

    嘀嘀不顾国内监管层的提醒,强行去往美股上市,在6月30日登陆美股,整个过程为了规避监管,嘀嘀管理层可谓是相当的低调,低调得一点都不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嘀嘀在6月30日上市之前在私募市场上的估值已经超过620亿美刀了,IPO更是奔着千亿估值而去的,虽然没有拿下千亿估值,但是上市首日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当天市值一度突破了800亿美刀,成为全球除优步,特斯拉之外市值第三高的出行公司。

    如果把尉来计算在内,那么嘀嘀就是全球第四大出行公司,老实说上市之前620亿美刀的估值,对于嘀嘀来说并不高,成立已经九年的嘀嘀,在上市之前单单融资就达到了210亿美刀了。

    620亿美刀,也不过三倍左右的投资回报,上市当天最高也不过四倍收益,这对于动辄投资回报率几十,几百倍的互联网企业来说,真算不上有多大的泡沫。

    无可厚非,高达210亿美刀的融资,九年的时间,前期的投资方也确实有退出的需求,如软银,腾迅,优步这一类的前期主要投资人,他们的投资是利用基金的模式投入,还有其他投资人的钱。

    如今基金到期,一级市场无人接盘的情况下,这类大型投资机构迫切需要在二级市场上变现,而在增速放缓,开发新业务以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嘀嘀也需要通过IPO来筹集更多的资金来应对接下来的运营。

    哪怕是嘀嘀的创始人陈维认为嘀嘀推迟上市比较合适,然而被资本深度裹挟的嘀嘀却还是选择顶着监管层的警告偷偷上市,且还选择的是美股。

    九月份数据安全法正式实施之后,嘀嘀的估值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且到时候若想要到流通盘更大的美股上市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嘀嘀的管理层,亦或说是他背后的资本想采用之前互联网的那套打法,就是套用拼夕夕,阿狸当初上市之时的打法,先上市再整改。

    企图用这种老套打法的嘀嘀,显然对于政策的解读有了严重的误判,套用电影台词里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大人,时代变了。”

    嘀嘀上市前几个交易日的表现也非常的精彩,第一个交易日一度大涨超过18%,虽然最终只是微涨1%,但第二个交易日却是依旧延续着乐观的情绪,7月1日当天上涨9.8%。

    然而,嘀嘀的狂欢也仅限于两个交易日,自2号面临真正的监管到来之时,嘀嘀的股价就一路狂跌,至7月9日旗下所有APP全面下架,嘀嘀股价报收11.21美刀。

    十天之内,市值缩水180亿美刀,而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中概股的上市,几乎处于全部暂时状态,如满帮,还有寻求上市的字节都终止了上市计划。

    与嘀嘀一样,高德地图同样也是敏感行业,不过归于檀锦程手下之后,檀锦程对于高德的管控从来没有放松过,做生意嘛,懂事才是最重要的。

    高德地图最初独立的状态虽然更加有利于管控,但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战略却是有着不利的,并入橙子集团之后,高德地图迎来了非常大的发展机遇。

    与资本市场合作更加的紧密,也让其他企业对于合作更加的放心,如今高德地图虽然依旧还是以广告以及商业服务为主营业务,但是企业服务以及其他服务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0%。

    车企,物流公司,电商平台,数据服务,政企合作等等,均是高德地图的业绩新增点。

    嘀嘀寻求快速上市,与高德地图也有一定的关系,高德如今的月活度超过六亿,日活超过一亿,稳稳的占据地图服务商第一的位置。

    手握大量用户的高德,又有着地图服务优势的高德地图,对于网约车服务同样觊觎已久,凭借着聚合平台的模式,高德成为仅次于嘀嘀之外的第二大打车平台。

    出行的需求,导入的橙子生态,高德再加上T3平台以及各大车企自己的出行公司,都给嘀嘀出行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高德的数据全部存在国内,本身也没有单独上市,另外财务数据方面,高德地图也不公布具体的数据,只是并入到橙子创新业务板块。

    通过这种合规又模糊的方式,让高德尽可能的不引起资本市场以及北美方面的注意,至于说潜在的风险,檀锦程根本不在乎,北美方面想要高德的数据,檀锦程根本不可能像是嘀嘀那样的理睬他们。

    大不了就把美股的橙子科技给私有化退市了,反正目前橙子目前在港交所混得也是很好,随着双方关系的变化,港交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科技,新消费,互联网企业在港交所上市的越来越多,如阿狸,京冬,某团,某手这些互联网企业,或是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或是直接登陆港交所。

    嘀嘀如果不是太着急,又执意登陆美股的话,在取得监管层批准的情况下,去港交所上市可能不会发生最终退市的剧情。

    檀锦程个人以及巨量引擎在嘀嘀身上的投资经过多轮稀释之后,持股并没有多少,连财务投资者都算不上,属于一般性的股东。

    在上市当日,巨量引擎二级投资部门就按照檀锦程的意思把这些股份抛售一空。

    剩余的嘀嘀股份,只拿到了1.2亿美刀的现金投资收益,这笔投资算不得多赚钱,还不如当年快车转让时的收益率高,檀锦程其实也没放在心上。

    如果不是六月份他正好身处北美,他还真不记得提醒成林峰抛售嘀嘀的股份。

    正常情况下,巨量引擎对于这种IPO成功的项目,会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再根据市场表现找到合适的时间退出或者增持,嘀嘀上市前传闻很多,多数是监管方面。

    但是能成功上市,让资本市场产生了一定的误解,认为嘀嘀不会面临像阿狸那样的强监管,前两个交易日股价的表现也是基于这点。

    2021年一月至六月,中概股指数上涨20%,美股科技股普遍30到50倍的PE,如果说嘀嘀没有面临强监管,短期市值突破1000亿美刀几乎是注定的。

    从长期思维来看,无论是对标优步还是某团,嘀嘀的市值都应该是在1200亿美刀至1500亿美刀,甚至能够冲击2000亿美刀市值的存在。

    然而,没有如果。

    “嘀嘀所有的APP都下架了,整改时间不可能短,这段时间是高德在打车业务方面发展的一个机遇,你们要把握住这个机遇。”

    嘀嘀出事之后,檀锦程第一时间来到了高德的总部。

    互联网出行,之于车企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存在,网约车的快速增长,无论是B端还是C端用户,都给新能源车企带来了不少的销量。

    B端市场自必多说,C端市场也有不少人买上一辆新能源汽车去跑网约车,虽然如今开网约车早就已经没有那么赚钱了,但至少是一个还算稳定的收入来源。

    另外,外卖骑手与网约车司机这两大就业新行业,为什么会如此的吸引人,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提现方面,实时到账,这给大部分经济状况不佳的群体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在工厂上班,工资至少得压上个十天半个月,拿钱的日子虽然固定也稳定,但终归是不方便的,很多经济窘迫的人员根本就等不到发工资的日子。

    而外卖骑手跟网约车司机就不同了,虽然每日的收入不见得有多少,但累积起几天的收入,也能解决一下燃眉之急。

    “是的,我们这边已经制定好了相应的争夺司机的计划。”

    高德的CEO依旧还是成武,这位高德的创始人并没有如前世一般在阿狸收购之后渐渐淡出高德的运营当中,依旧主导着高德的一切。

    成武的运营策略与檀锦程类似,也是以技术为先,对于高精地图以及自动驾驶方面的布局很深,高德现在几乎与国内主流的车企都有着合作,涉及汽车行业非常深。

    2021年是自动驾驶技术的爆发期,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20%以上,在这方面,高德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檀锦程给成武的指令就是不需要高德赚钱,但是需要他们在技术上搞出点东西出来,这对于出身测绘专业的成武来说,非常对胃口,也是他一直留在高德的原因。

    这些年以来,成武推动了高德与更多的车企合作,提供自动驾驶专用地图,与ZF合作,参与智慧城市交通项目,巩固B端优势,探索车路协同。

    目前正在推进的是与地方ZF合作测试V2X车联网项目,提升高德在智能交通领域的不可替代性,用技术壁垒而非补贴战竞争,避免与嘀嘀,某团直接血拼。

    “哦?说说看,你可是一向对于扩张很谨慎的人啊。”

    檀锦程来了点兴趣,前世他是比较喜欢用高德地图的,但是对于那些花里胡哨的界面是非常不喜的,因此现在高德在他的手上,虽然依旧还是会有广告等等业务,但是界面上却是更加的简洁明了。

    高德虽然归于橙子集团旗下,但是在檀锦程的要求下独立性相当之高,实际运营也就是橙子最高层的几名高管能够有一定的干涉,并且在重大决策变化之前还需要经过檀锦程的同意。

    说是独立的公司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为了这事儿檀锦程没少被橙子集团的投资者责难,每次开股东电话会议,都有那么几名股东吐槽高德占用着橙子的资源,但是橙子对于高德的运营却无法干涉。

    尤其是腾迅,腾迅的地图始终搞不起来,哪怕各种导流都不行,作为橙子集团的大股东,有着一定投票权的小马哥,没少说起这事儿。

    不过檀锦程并不理会这些,随便你怎么说,我就听着。

    开什么玩笑,这种核心技术怎么可能会给你们,跟着赚赚钱就行了。

    简而言之,高德实际还是在檀锦程与成武的控制之下,成武在做什么决定之时,也是直接跟檀锦程对接,陆齐对于这点倒也不在意,他就一门心思搞他的人工智能。

    对于子公司的权利,陆齐并没有什么兴趣,这就是技术型高管带来的好处,相比起用财务官当CEO,技术型CEO对于财务数据不会过分的在意,自然也就少了一些非必要的权利斗争。

    “哈哈,我们确实是对扩张很谨慎,但是碰上这样的机会肯定不会放过。”

    所谓的趁你病,要你命,作为网约车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旗下APP全面下架这种机遇,成武哪怕再是谨慎,也不可能放过这个天大的机遇。

    虽然知道动不了嘀嘀的基本盘,但能多吃下一点总是好的。

    “高德需要的是稳定盈利,并不是盲目的占有网约车市场,我们会在网约车领域做一些投入,但是争取的是细分市场,所以不会用补贴的方式来争取市场。”

    “依旧是聚焦于聚合模式,用一定优惠力度吸引一些小平台的加入,另外我们会在高端出行市场做出一些投入,争取在这一块儿抢一抢嘀嘀的业务。”

    “老板你看看,我带你去感受一下。”

    成武对于檀锦程的支持还是心生感激的,拒绝了阿狸的高德,在整体估值方面肯定是要低一些的,也没有了阿狸系那种超级入口的平台,业务推广要难一些。

    但是对于成武来说,这才是他想要的,当初拒绝阿狸接受檀锦程的收购也是基于这一点。

    “有新技术推出吗?”

    “是的,我们推出了预约导航与出行的一站式服务,另外还在测试AR实景打车模式,这样在用户体验上能够跟嘀嘀区分开来。”

    “想法不错,新的互联网生态其实拼的是服务,完全拼价格其实已经很困难了。”

    第一代版本的抢市场,是补贴战,XX大战一大堆,但彼时的市场与现在的市场完全不一样,消费者心智也完全不同,如今这个模式确实不行。

    各大平台都有了自己的基本盘,很难真正意义的抢下他们的客户,尤其是下沉市场,补贴只要一停就都跑了,没有了资本加持,很难有持续性。

    用产品创新的方式,来吸引新的用户才是最终模式。

    当然,必要的补贴肯定是不能少的,这两者并不冲突。

    “是啊,我们确实是制定了一些补贴政策,来吸引小平台以及司机的加盟,但是并不会开启全面的价格战,像是当年那种打车之争肯定是没有的。”

    成武制定的补贴政策主要是面向于司机群体的,用减免佣金的方式来吸引司机的加盟。

    “我们无法知道嘀嘀APP下架会持续多久,但是既然下架了,那短时间之内就不可能再上架,按照我们的评估,嘀嘀至少半年之内应该是不会上架的,所以我们制定的政策是以半年为基础。”

    虽然下架了,也无法注册新的用户,但是用户手里的APP依旧还是能用的,一个非常现实的数据就是,哪怕高德已经是除了嘀嘀之外第二大的网约车平台,但截止嘀嘀出事之前市占率也只有5%。

    嘀嘀一家占据着90%的市场份额,相当的强势。

    资本吧,你说他有战略眼光确实如此,但有些时候也是非常短视的,以嘀嘀目前高达90%的市占率,哪怕是什么都不做,也不可能出现问题的。

    结果偏偏要整这么一出。

    “以半年时间为例,我们预期的是嘀嘀会至少让出20%至30%左右的市场份额,我们要争取的就是这部分市场份额。”

    檀锦程点了点头,嘀嘀目前的日订单大致维持在2500万单以上,覆盖全品类,而高德的日订单量只有200万,算是艰难运行,根本就不赚钱。

    之所以还做这个,无非就是收集数据,200万订单对于网约车业务确实是赚不到钱,但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却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也就是说你们计划把日订单量提升到500万左右?”

    让出20%至30%左右的市场份额,也就是差不多1000万左右的日订单量,这1000万的日订单高德了没有那个能力全部吃下去。

    T3以及某团,对于打车业务也一直虎视眈眈。

    说起来王新跟陈维出算是好朋友,但是这两个家伙在对方核心业务上的“背刺”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王新前一天还在跟陈维喝酒,转头第二天就上线打车业务。

    陈维也不含糊,立马就上线了外卖业务,一度还搞得有声有色,这一次嘀嘀的上市,募资到的资金其实有一部分就是打算用于以外卖为主的本地服务业务。

    “是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日订单量吧,虽然依旧还是不赚钱,但是能够收集到更多的数据用以训练,这点投资还是值得的。”

    檀锦程点了点头,确实,这点投入确实是值得的,也符合他的大尉来战略。

    在大尉来战略当中,高德地图也是其中重要一环,高德目前执行的是技术领先,稳定盈利的战略,在打车业务方面有限参与,在数据安全方面主动规避风险,独立审查。

    在自动驾驶方面重点投入,与车企深度绑定,最终的目标是成为技术服务商与小众出行服务商,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网约车服务平台。

    在车企的合作当中,除了尉来,高德目前与宝马,奥迪,奔驰,小朋,闻界以及BYD,吉利等等车企都有合作,最终的目标是将这方面的营收提升至50%以上。

    一个明显的数据就是高德在营销方面的费用只占营收的10%,而在技术研发投入方面的费用则要占到20%左右,这部分费用与车企合作分摊。

    “可以,你的这些方案暂时来说没什么问题,先去做吧,缺钱的话跟我说一声。”

    “哈哈,暂时来说我们的资金还是足以支撑这个计划的,说起来还要感谢老板当时的提醒。”

    巨量引擎以及檀锦程在嘀嘀身上的股份,主要来自于当初快车与嘀嘀合并之时的残值,而高德地图同样在嘀嘀身上拥有一定的股份,这些都是来自于当初的直接投资。

    “这么说来也算是拿着嘀嘀的钱来打嘀嘀了。”

    让成林峰上市当日抛掉嘀嘀股权的同时,檀锦程也通知了成武,高德这边也同步都抛掉了,如今高德手握在嘀嘀身上的股权投资现金,用来执行这个计划的前期投入是没有问题的。

    “可不是嘛,这种感觉还真是够奇妙的。”

    在互联网企业当中,技术派创始人与资本巨头的路线选择,本质上是长期技术价值与短期规模扩张的权衡,成武这样的技术派创始人,与檀锦程这样的资本巨头的合作,要远比阿狸更好。

    并非是阿狸的短视,阿狸在投资方面也很有耐心,高德如果并入阿狸旗下同样也能受到重视,但阿狸再怎么重视也不可能如檀锦程这边。

    阿狸所有的投资并购,其核心都是为了淘宝以及支付宝而生,檀锦程的投资并购则是基于尉来汽车布局,地图服务商之于车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百度的自动驾驶整了这么多年,最终还是跟吉利成立一家车企,而高德就不存在这种烦恼。

    成武很庆幸当初的选择。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2003:从外贸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2003:从外贸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2003:从外贸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