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展望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正文卷 第576章 展望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总结下来,为帝五年,掌权八年,文治武功,内治外征——刘荣已经达成了封建时代,绝大多数帝王毕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成绩如此耀眼,纵是刘荣飘飘然,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了;

    飘飘然归飘飘然,刘荣也只是在心里暗爽一阵。

    臭屁过后,自然还要把心绪拉回正轨。

    ——总结归纳完毕,过往八年的得、失,也大致梳理完成。

    成绩很出色,成就很耀眼,且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过失;

    那么接下来,便要将目光从过去的成功,移向还未到来的以后。

    从刘荣十九岁那年先帝驾崩至今,也才过去五年而已。

    刘荣纵是已然大权在握,君临天下,也才不过二十四岁。

    刘荣从来都不指望自己,能在皇帝这种高压工作状态下,活个七老八十。

    甚至都不奢望能活到太祖刘邦,那六十二岁的年纪。

    其实在刘荣看来,绝大多数时候,封建帝王活得太久,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历史的经验教训很深刻,也足够‘多’。

    如早年志向远大,中年威震四海,晚年却无比昏聩,差点把汉家搞亡国的汉武大帝刘彻;

    如皇帝生涯前半页宛如开挂,后半页宛如托管的唐玄宗李隆基等。

    哪怕作为穿越者,刘荣也说不好自己的晚年——尤其是在步入老年之后,会不会变的昏聩。

    所以,按照刘荣的期望,自己能活到太宗孝文皇帝那个年纪,四十大几、将近五十岁殡天,便是最好不过的了。

    ——五十来岁,即将步入晚年,却还没有完全不如晚年;

    眼瞅着就要犯糊涂的年纪,直接去地底下,去跟先帝——跟太祖皇帝、太宗皇帝犯糊涂,无疑再合适不过。

    刘荣如今才二十四,掰着指头算下来,距离五十岁也还有二十多年,有非常充裕的时间,完成大部分预想中的事。

    再者,皇庶长子已经降世。

    只要天公作美,皇嫡长子也要不了几年,就要来到这人世间。

    如此算下来,等刘荣宫车晏驾,届时继承皇位的太子储君,就算无法像先孝景皇帝那般,在三十多岁的年纪,羽翼丰满的状态下继承皇位,也至少能加冠成人,不至于再闹个主少国疑、太后暂掌朝政的局面。

    虽然刘荣无法控制自己的寿命——既不能保证自己能活到五十岁,也不可能五十来岁就上吊,但刘荣完全可以以此为准,来规划自己剩余的皇帝生涯。

    就拿刘荣还能活二十来年算;

    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刘荣要做的事,说多不多——能摆上台面的就几个。

    但这‘区区几件事’都很笼统,且庞大。

    每一个单拎出来,都有的是能说到的地方,布置下去,也有的是让底下官员忙活的。

    大体上,主要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大分类。

    于外,主要按方向细分为以下几项。

    ——北、西北方向,击败、驱逐北方匈奴,重挫游牧民族,消除外部战略威胁;

    ——东北方向,占领、掌控东北朝鲜半岛,巩固东北版图,消化东北黑土地;

    ——西南方向,联络、教化西南诸夷,为百十年后,华夏文明吸纳西南诸夷开路;

    ——南方、东南方,争取将岭南地区纳入汉室版图,将岭南百越从‘外藩’性质的藩属国、朝贡国,转化为从属兴致的诸侯国。

    呐。

    一个‘外’字为大分类,细分出各个方向的外部事物,说下来也就北方游牧民族、东北朝鲜半岛、西南诸夷、南方百越四个小分类。

    说着轻松,真要着手办,那可就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了。

    如匈奴,自有汉以来,便几乎一致骑在汉家头上拉屎撒尿,作威作福,长达五十年之久!

    虽然过去这五年,汉家先后赢下三场大战,大大削弱了匈奴人的战略优势,甚至扭转了双方的战略处境,但在匈奴人决意将战略重心西迁至西域后,汉匈之间的战争,无疑已经变成了拉锯战、消耗战。

    短时间内,汉匈双方之间,将很难再爆发河套-马邑之战,亦或高阙之战那般,某一方能迅速获胜,并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战争了。

    未来,汉匈双方之间的战争常态,大概率是在西域-河西一线,进行无预谋、无预案,且无明确战略战术目的的遭遇战。

    打输了,不会有什么战略损失,就是部队伤亡而已;

    打赢了,也得不到什么战略利益,只是让敌方军队伤亡而已。

    除非某一场战争,某一方以极低的战损比,杀伤对方数以万计,乃至十数万、数十万的军队,才有可能凭借一场一战,再度改写汉匈双方之间的战略局势。

    除此之外,双方就只能在西域,本能的占据一些城池,并将其串联成区域。

    然后派人出去巡逻、试探性扩张,并反反复复的进行遭遇战。

    ——历史上,卫、霍之后,汉匈双方之间,便是这般在西域拉锯,才最终耗了个两败俱伤。

    匈奴人耗的元气大伤,再无称霸草原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裂。

    有的西进欧罗巴,成了所谓的上帝之鞭阿提拉;

    有的留在草原,龟缩漠北吃沙子;

    还有识时务者如呼韩邪单于,最终臣服汉室。

    匈奴如此,汉家也没好到哪里去。

    ——放任贰师将军李广利,在西域和匈奴人耗十几二十年,甚至还打了好几场败仗;

    外加汉武大帝本人的物欲,将汉家原本殷实的家底全部搬空。

    到历史上的汉武大帝末年时,天下人已经从汉武大帝‘北逐匈奴’的热血沸腾中彻底冷静下来。

    不冷静不行啊!

    都特么吃不上饭了!

    ‘国仇家恨’的声音越来越少,‘穷兵黩武’的声音越来越多,以至于到最后,开始爆发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

    不得已之下,汉武大帝最终,只能颁下华夏历史上的第一封帝王罪己诏:《轮台诏》,来承认自己的过失,提出挽回过失的具体方案,并向天下人道歉。

    凭借这一手前所未有的‘皇帝颁诏罪己’的骚操作,外加太宗孝文皇帝,在天下人心中沉甸甸的分量,这才将农民起义的苗头给掐灭。

    而在目前这个时间线,刘荣掌控下的汉室,算是凭借先后三场大胜,让历史快进到了原历史时间线上的几十年后。

    最终结果,虽然不至于搞成原本的历史上,贰师将军乱搞一通,弄的汉武大帝临终悲呼‘李广利是个外行’的地步,但拉锯战、消耗战肯定是没跑了。

    具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刘荣没想好,或者说是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只能寄希望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卫青、霍去病两位天骄成长起来后,能给出一个相对可行,且性价比稍高一些的方案。

    但毋庸置疑的是:按照如今的状况,刘荣想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把匈奴人彻底赶去欧洲,亦或是促成草原内部分裂,是很难达成的事了。

    ——顶多也就是把匈奴人,打成嬴秦时期的东胡人,仍旧作为草原霸主而存在,只是不敢南下牧马而已。

    北方的匈奴人如此,其他几个方向,也同样不好办。

    东北方向的朝鲜半岛,情况很复杂。

    在这片大地之上,最初存在着殷商末代皇室:箕子所创立的殷氏箕子朝鲜。

    战国时期,箕子朝鲜和真番国,一同归降彼时的燕国。

    待秦一统,燕国灭亡,箕子朝鲜都还没来得及臣服嬴政,便是秦二世而亡。

    再到汉室初,异姓诸侯燕王臧荼叛乱兵败,其部将:燕人卫满东逃至朝鲜半岛,为暂时独立的箕子朝鲜政权所收留。

    而后,卫满鸠占鹊巢,发动政变颠覆了箕子朝鲜,在原箕子朝鲜国土上自立为王,建立了卫满朝鲜政权。

    卫满朝鲜,也被称为卫氏朝鲜。

    在自立为王后,卫满又先后吞并了同处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真番、临屯、沃沮、夫余五国之地,国土方圆数千里,已然占据了朝鲜半岛北半步的过半领土!

    至于被卫满篡国的箕子朝鲜君王箕准,则南逃至马韩,自立为韩王。

    不久后,随着箕准无嗣而终,箕氏韩国事实上亡国,马韩人便在朝鲜半岛上,除卫满朝鲜所占据的北半部区域外的南半区,建立了辰韩政权……

    时至今日,朝鲜半岛的局势,看似是北方的卫氏朝鲜,与南方的辰韩分庭抗礼,但二者之间,以及二者内部,也依旧存在着许多依附政权存在。

    且双方虽然分属两个敌对阵营,但彼此各自之间,却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卫满朝鲜的附属政权,与辰韩的从属之间,沾亲带故的多了去了。

    所以双方之间,不单是实力层面谁也奈何不得谁,在显示操作层面,也几乎是不可能打的起来的情况。

    而汉室对朝鲜半岛的局势,态度也是剪不断、理还乱,无比复杂。

    ——从法理角度来讲,如今,占据朝鲜半岛南半部的辰韩政权,是源自箕准的马韩,再往上便能追溯到原先的箕子朝鲜。

    而箕子朝鲜,是由殷商末代皇族,纣王帝辛的叔父箕子所创立,并得到姬周开国之君:文王姬发认可及敕封的‘合法政权’。

    按照当今汉室‘不承认秦合法性,只承认自己继承宗周法统’的政治定性,宗周认可合法性的箕子朝鲜,汉家也应当是认可的。

    而覆灭箕子朝鲜,鸠占鹊巢、自立为王的卫满朝鲜,作为逆贼臧荼部将,自然是当今汉室所不容的乱臣贼子、逆贼余孽。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汉家对朝鲜半岛的态度,就应该是:坚定认可箕子朝鲜、马韩,以及如今的辰韩政权的合法性,并坚决否定卫满朝鲜政权的合法性。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汉家应该认可的辰韩,在朝鲜半岛南半部,并不与汉家版图——甚至不与亚洲大陆主体直接接壤。

    反倒是汉家应当否认其合法性的卫满朝鲜,占据朝鲜半岛北半部,成为了阻断汉家与辰韩的拦路虎。

    这就导致在现实操作层面,若汉家对‘非法政权’卫满朝鲜表露太大的敌意,就很可能使卫满朝鲜狗急跳墙。

    卫满朝鲜西进入侵燕国,汉家倒是不怕。

    ——如今汉室,连匈奴人都不怕,还怕他个卫满朝鲜?

    怕就怕卫满朝鲜不敢来捋汉家的虎须,便转头去把南半岛的辰韩胖揍一顿,甚至直接把辰韩打亡国,从而统一朝鲜半岛!

    真要是那样,那被卫满朝鲜统一的朝鲜半岛,对汉家而言,可就是又一个十分棘手的岭南百越了。

    再加上过去这几十年,汉家一直都在秉承着‘忍’字决,什么都可以搁置,只把苟发育、打匈奴人摆在第一位;

    至于东北的朝鲜半岛、西南诸夷,以及南方百越,则都被汉家暂时晾在了一边儿。

    这都过去了五十多年,卫满早都化作黄土一捧,卫满朝鲜政权,都已经传到卫满的孙子辈了。

    再拿卫满朝鲜‘臧荼旧部,叛乱余孽’的往事说事儿,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了。

    ——早干嘛去了?

    这么多复杂的原因加在一起,才导致了如今的朝鲜半岛,发展成了如今这幅让人无从下手的局面。

    武力打吧?

    北方匈奴人还没死绝呢,汉家也不可能把战略重心,移到东北的冰天雪地里,顶多也就是万把号人去亮亮肌肉。

    可若是不打,卫满朝鲜狼子野心又昭然若揭,辰韩困局半岛尾端,三面临海,举目无援。

    说白了,就是汉家有能力拿下朝鲜半岛,更有实力覆灭卫满朝鲜,但如今的天下局势,让朝鲜半岛对汉家的战略意义,没有重要到派几万大军去打的地步。

    就像南方百越——真要打,不是打不了,也不是打不下来;

    只是不值当,要花很多钱,要死很多人——要有很多人死于非命,而非战场之上。

    再加上同宗同源,都是诸夏之民,只要有机会和平统一,就没必要动武。

    朝鲜半岛也一样——不是打不了、打不下,而是如果动武,就要承受极大的非战斗、非必要伤亡和损失。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朕这一生,如履薄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