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使团云集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四章使团云集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四章使团云集
从曲靖到昆明有北线与南线。
贺仁杰走的就是北线,就是当初虞醒当初出征昆明的路线。这一条驿站,人员来往也是非常密集。因为寻甸有煤有铁,还有铜矿。又在昆明周围。是虞醒布置的工业重镇之一。
在规模上,是曲靖铁厂的数倍之大。这里的煤矿大部分要供应昆明。一路上,无数马车川流不息,以至于地面上早就是黑色的了。
好像谁用墨笔在云南的山水之间,画出一道黑线。
贺仁杰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其实大都也用煤。但用煤量完全不能与这里相比。
曲靖铁厂他们还商量去试探一下,而在寻甸完全没有这个想法了。贺仁杰只能数烟筒了。
铁矿初步冶炼需要铁炉,铜矿,以及其他矿场也需要冶金炉。至于煤要使用,也需要炼焦。寻甸这里更多是粗加工。
贺仁杰数到五十多个的时候,就懒得数了。
没有意义了。
贺仁杰叹息一声,说道:“天下矿业之盛,莫过云南。”
在贺仁杰心中,农业自然是天下之本。这是几乎所有精通汉文化者的共识。民以事为天。但是矿业对于经济,军事上的作用,贺仁杰岂能不知道。
大都铁厂在郭守敬的经营之下,也是好生兴旺。但现在看来,比不上曲靖铁厂。而曲靖铁厂,更是云南矿业的几分之一。
至于几分之一。
贺仁杰也不知道。
贺仁杰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从兵器上,云南已经远胜于大都,单单这份基业,就不能将云南当成边陲小国。
更让贺仁杰有些破防的是,他发现这里运输大宗货物,不仅仅有铁,还有盐。
一问才知道,乃是井盐。
井盐也就罢了。价格极低。
经过去岁大战后,云南百价腾高。
各种物资都高了不上,盐价更是翻倍。但即便如此,云南盐价还不到两淮盐价的三分之一。
让贺仁杰不由的有些破防。
在贺仁杰的印象中,井盐的生产成本要比两淮海盐要高。而价格却这么低,实在是苛政猛于虎。
元朝政治松弛,比起宋朝,将盐,铁,茶,酒,矾等产业,乃至有房产,酒楼等社会方方面面都纳入朝廷管制不同。元朝放得很开,或许是想管,也管不了,毕竟蒙古贵人们个个做生意。由色目人出面打理。
这种情况下,朝廷唯一掌控的大宗产业,也只有盐了。
一有财政危机就提供盐价,一缺钱就想起了盐。
即便真金太子监国,放弃了很多阿合马时期的苛政,但是在盐政上,一点也没有放松,反而更严苛了。盐税,已经是大元朝廷不可或缺的支撑。
真金太子即便知道,盐价太高,会出很多问题。
但也不能动了。
这种情况下,贺仁杰心中如何好受。
说到底,投靠元朝的汉人士大夫其实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蒙古人纳入华夏正统的道路。要化夷为汉。如此一来,他们精神世界才能自洽。
只是看到云南如此。他心中微微一叹。抬头一看,天色苍茫,似乎是一道道黑烟弥漫之下,能见度降低了。落日已经看不见了。只见天边有一团血色的红。
“咳咳-----”贺仁杰重重咳嗽一声。
不知道是忧虑,还是被呛住了。
越靠近昆明。人烟越茂盛。
贺仁杰骑在马上,只见路边忽然多了几栋房子。以为是村落,却连绵不绝,然后街道,商贩,军营,学校连成一起,似乎已经到城里了。
贺仁杰问汉军士卒:“昆明城没有城墙吗?”
“昆明在前面,还需要走几里。”
从寻甸到昆明,需要从北边经过,整个路过五华山。前文说过,五华山是虞醒重点发展区域,可以说昆明城北的五华山区就是昆明新城。
数千师生的西南大学,数以万计的少府厂矿。再加上汉军在城北驻扎的军营。以及这些人的家眷,本就形成一座小城市了。少府的货物从来不是愁卖的。
各方商旅云集于此。形成了大宗货物批发市场。这人员来往就更多。
以至于这一带要比昆明城中都繁华。
贺仁杰心中一惊,他忽然想起了南宋临安城。
没错,这里的情形很像临安城。
元朝为了修建大都上都,是从很多地方征调百姓充塞进京城之中。而南宋的临安城,才是真正的百姓依城郭而建,绵延不绝。甚至有火灾隐患。
不管北宋的东京,还是南宋的临安都有这样的问题。也都有同样的解决办法。刚刚开始还努力扩建城池,尽可能将新增的居民区纳入城中,后来就不管了。随便。管不了了。
城池越扩建越大,而宋朝也没有那么多钱了。
以至于城墙不在城外,而在城中。非要走数里才能见到城门。
而昆明是什么样子?
贺仁杰依稀记得,二十多年破城之日,有过一次残酷的屠城,下手的就是阿术的父亲兀良哈台。
而虞醒起兵的时候,也在昆明大战一场。
而今不过数年,就已经是这个摸样。实在挑战贺仁杰的认知体系。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让他唯一能想起的是一句话:圣人所居之处,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似乎眼前这一切,就是鲜明的写照。问题是,如果虞醒是圣人,那么忽必烈是什么?
他又是什么?
就在贺仁杰恍惚之间。
“父亲。”贺胜说道:“你看那边是吴哥的使团。”
贺仁杰心头一动,说道:“你确定。”
“我确定,吴哥的服色,我是见过的。决计不会有错。”
贺仁杰心中暗自盘算:“吴哥是来做什么?”
*******
吴哥这么急匆匆的派人过来,自然是为了占城之战。
贺胜不战而走,将占城扔给了陈日赫。陈日赫占据占城之后,就对占城王室进行大清理。
原因很简单,安南与占城是世仇。双方打了这么多年了。虽然而今安南亡国了,但是陈日赫对占城的感觉,也不会因为这一件事情,而忽然变好。
更不要说,陈日赫带来的是什么军队?
本质上,并不是一支标准的军队。里面充满了地方豪强的势力。
陈日赫带他们南征,内部问题远远比外部问题更让他头疼。
更何况,陈日赫带他们南征的同时,张道宗大刀阔斧对安南进行整顿,对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混乱一年多的安南终于恢复秩序了。
但是对这些地方豪强来说,未必是好事。
他们到手的一些利益,都被交趾省给清理掉了。
陈日赫自然要加倍的安抚。
怎么安抚,拿占城的土地安抚。这种情况下,占城王岂能留。
而且不仅仅是占城一地。陈日赫是占据了占城附近,以及港口。但是麾下的豺狼虎豹,却是全放出去了。
前文说过,占城与吴哥的关系密切。
这种情况下,占城贵族纷纷逃往吴哥,甚至安南这些豪强,都打到了吴哥的边界。双方交战数次。
这个安南豪强,在汉军,与元军面前不值一提。甚至在安南正规军面前,也不过如此。但在与吴哥军面前,还是可以打一打的。
陈日赫也没有心思管他们。
毕竟割了他们那么多肉,还不允许他们自己搞肉吃。
当然了,吴哥也不是好惹的,作为东南亚霸主,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持续增兵,保持了前线战况不恶化。但仅仅如此而已。
一方面吴哥军与这些安南豪强战斗力,半斤八两。没有显著区别。甚至,一些安南豪强能力好强一点。
这些安南豪强敢在元军入侵的情况下,分割地方利益,分一杯羹,都不是什么善茬。而吴哥传承日久,婆罗门教什么德行,种性制度之下,上层军官都是贵族,下面的士卒都如同奴隶一般。
吴哥军能打才怪。
吴哥军不过是占着人多是势众而已。
吴哥军更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云南到底是什么态度。
不敢讲战事给打大了。
一但战事扩大了。很多问题就复杂了。
吴哥当初畏惧元军,接受贺胜的讹诈。而今面对打败鞑子的云南,又怎么能硬气的起来。自然派来疏通关系。想缓和吴哥与云南的关系。
另外,这一次来的不仅仅有这两个国家。
万劫之战的影响力太大了。
很多地方都听说了。有些地方比较远。还没有派人过来。比如日本。
元朝对日本喊打喊杀,不是一天两天了。日本对蒙古的提防也不是一日两日。也就是日本偏远,此刻使臣来在路上。
暹罗,兰纳,哈里奔猜等国,再加上阿拉干,也就是缅甸西南地区,阿拉干山以西地区的王国,也派出了使臣。
可以说一时间,昆明使臣云集。
云南已经从边陲小国,通过万劫之战,真正成为了区域大国。让周围大小国家,不敢小视。甚至一些国家对云南的重视还在鞑子之上。
因为鞑子毕竟离他们很远。而云南久近在眼前了。
鞑子兵锋再利,也很难到南海,但云南就不一定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