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一触即发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七十二章一触即发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七十二章一触即发
他对元朝水师的要求也不高。
不要被对面压着打,完全失去红河的控制权就行了。
而今这个结果,他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阿术安抚了几句刘垣,对刘垣都水师将士的承诺,照单全收,并吩咐下去,重重有赏。然后让刘垣下去休息了。
“报。大队汉军沿着这红河北岸东进。”
“我军已经对面骑兵交上手了。”
阿术听了,反而松了一口气,说道:“终于来了。”
随着周围局势越发不妙。
阿术内心中一直想与虞醒决战。
用一场大胜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不是被拖进其他方向的泥潭。
此刻机会来了。
他求之不得。
“创立各部,准备出击。”
********
“我不求在野战之中,全歼鞑子大军。这不现实。”虞醒召集诸将解释自己的作战理念说道:“鞑子多骑兵,先来就来,想走就走,战役级别的主动权在他们手中。不在我们手中。也就是他们先在什么地方打,就在什么地方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我们要掌握的是更高一层的主动权,就是战略主动权,先有太原大捷,后有清化大捷,更有苏景由在海上,各方民心不附,鞑子后方不支,这样的情况下,鞑子即便暂时从吴哥得到一批粮食。但可能有下次吗?说到底,鞑子必须暴敛于民。自开战以来,安南百姓已经在水深火热之中了。再加税,就是逼得他们造反,不造反就是死。”
“如此一来,鞑子决计不能在安南站稳脚跟。”
“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快这个速度。”
“我军主力,必须保证,再任何情况下,面对鞑子骑兵稳住阵脚。冲不动,轰不烂。”
“除非鞑子下血本,要与我军决战,否则派数万骑兵一冲,就想获胜是不可能的。而鞑子大军与我们决战,该怎么办?”
“我们就不战。”
“深挖壕,高筑墙,坚守下去。让鞑子来攻我们坚城。而水师的任务,就是在任何时候,也要保持后援充沛。”
“要充当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口当口当一粒铜豌豆。”
“让鞑子吃不下,又不能放开。将鞑子兵马死死钉在这里。等各方时局有变。”
“这就是我们的整体战略。”
“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面对鞑子骑兵冲阵,要稳得住脚。诸位有信心吗?”
“有。”诸将大声说道。
“殿下都训练一年了。这一点东西,都训练不好吗。”
“请殿下放心,现在这点东西,我闭着眼睛都能玩出来。”
“好。”
“奢雄。”
“臣在。”
“你为先锋。各军依次在后。但诸位注意,鞑子会出现在你们行军的任何地方。要记得我们这一年的训练,云南兴亡,在此一战。”
所有人都面色凝重,却有十分兴奋。
谁都知道,这一战如果赢了。
云南就拥有了安南。有了自己的粮食产地。云南的矿业就能一飞冲天了。
可以说云南矿产开发的还很少。制约云南矿产开发的,是技术,是人口。而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粮食问题。云南的粮食产量支撑不起更多的非农业人口。
现在矿工加军队,已经其他杂七杂八的非农业人口,已经是云南负担的极限了。
但是如果加上安南,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一个云南,不过弹丸之地。云南加缅甸,只能算是西垂大国,但云南,加缅甸,加安南。就真正有了问鼎中原的本钱与实力。
当年,虞醒所言的驱逐鞑虏,此刻在一一验证。
********
“诸位,我们在安南的情况已经很不妙了。”阿术脸色有苍白,一双眼睛在此刻更加幽深,就好像在天空上俯视的金雕。说道:“朝廷最近不会管我吗。安南蛮子,桀骜不驯。不服王化。我们必须大规模平叛,让他们知道厉害,他们才会消停。而今虞醒过来了。”
“他的想法,几乎是明摆着。就是要盯着我们,让我们不能动弹。”
“如果我此刻分兵,就等于在这里,与虞醒在这个烂泥潭里打滚。”
“智者不取。”
“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战定胜负。”
“如果虞醒一路乘船东进,水上的事情,还不好说。但是,他居然敢大摇大败的在路上行军。这简直是笑话我们。”
“各部蒙古骑兵全部抽调出来,由阿八赤带领。”
“李恒,这一战我交给你了。不要让我失望。”
李恒深吸一口气。说道:“必不让大将军失望。”
说实话。
李恒不觉得这一战会让他上。
毕竟,他此番南下,已经立下不少功劳。
很多将领都眼红了。
为了平衡选拔其他将领才对。
但是李恒却不能明白阿术的心思。
阿术内心中是没有派系纷争的。因为阿术家族几乎与蒙古一体。只要家中子弟不是太差劲,将来一丞相都是少的。他内心中更多想得是元朝的传承。
他年纪大了。
这一战,在安南待了一年多,安南的气候深深伤害了他的身体。让他有一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也萌生了一个想法:“打完这一仗,我回草原养老了。这天下到底要交给年轻人的。”
阿术有心为将来培养将才。
将才如何培养?
阿术也不知道。
在他看来,就是让他去打仗。打多了自然就懂了。
阿术有今天,固然有父祖教诲,但更多是他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少年时,攀高山,渡绝谷,生死一线的事情,他也没有少做。
生死关头摔打多了。
也就知道怎么打了。
李恒之前表现良好。
阿术不介意给他加担子,让他有更好的表现。
同时,阿术内心中也有一种担心:“虞醒不是不智之人?怎么会露出这么大的破绽?”
他担心这里有问题,甚至有心亲自领兵。
但是思来想去还是罢了。
他去了,带不带镇南王?
阿术很清楚,在安南一段时间,镇南王看似老老实实,但其实内心中有怨气的。
在镇南王看来,他是有才不能用,都被阿术压制住了。
但其实阿术并不是没有给镇南王安排差事,但一些小事,都被镇南王搞砸了。让阿术不得不给他擦屁股。如何敢委托给他大事?一旦他领兵在前,镇南王无人压制,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再有就是阿术自己的身体。
他很清楚大不如前了。
如果在战场出了什么问题,那可就影响太大了。
所以才选中李恒。
他觉得可担大任的大将。
********
李恒为了不让阿术失望,仅仅带了几个护卫,就来汉军行军路线一侧观察。
“这------”
李恒看不明白。
却见汉军行军路线,在他看来,很奇怪?
一般来说,大军行军,大军列队向前。后面有车马辎重等等。这些情况,李恒了然于心。他领兵的时候,也是这样行军的。
但是,眼前的汉军却不一样。
他们排得很开。
大抵以营为单位,纵队向前。每一横列只有三人。但是队与队之间相隔很开。大概有三百步的空隙。并行了数队,到底多少队。李恒看不清楚,因为已经超出了肉眼视线之外了。
从他的角度来看,整个平原似乎都是汉军在行军。
每一个营都有数辆,或者数十辆车。作为辎重。这辎重车却不在队伍最前,也不在队伍最后,而在最中间。
外围还有一些骑兵游荡驱赶探马。
看上去很严谨,但是在他看来,简直是开玩笑。
因为向来步阵遇见骑兵,都是以密集阵型对抗,也就说军队方阵特别密集。人挨人,人挤人那种。这才能对抗骑兵冲击,而今阵势,简直分解成一条条线了。
骑兵一冲,立即分散。
李恒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不是没有破绽不知道怎么下手,而是都是破绽。破绽太多,让李恒有些矛盾。
他觉得虞醒不应该浪得虚名。这样的阵势必有深意。但是到底怎么样的深意?他看来看去,就是看不明白,似乎他在看一个从来不存在的东西。
这算什么?
“大人。不能在这里了。汉人骑兵过来了。”
李恒远远的看见,有几名汉人骑兵冲过来,是驱赶这里的探马。
他也知道这里不能久留了。
“走吧。”
他心中也下定了决心,暗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到底是神机莫测,还是故弄玄虚,我打一下就知道了。”
想不明白,就打明白。
随即李恒带着护卫就扬长而去了。
不过一会儿功夫,汉军骑兵来到这里,只是远远看了一眼。就没有追赶。
汉军骑兵数量太少。虞醒给他要求是,外围警戒。不能离开最外围步卒的视线。就是为了驱赶鞑子的探马。一旦失去步卒的支援,很有可能被鞑子伏击了。
汉军就这么一点宝贝疙瘩。可不敢有一点损失。
而蒙古骑兵常常有探马来,汉军这边都已经习惯了。以为这又是很寻常的一次。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