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效仿班超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五十六章效仿班超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五十六章效仿班超
王大临当初跟随赵忠去缅甸,但好歹在吴哥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妻子还是吴哥人。在吴哥有一些关系。很快就摸清楚了鞑子使臣的住所。
王大临将一张自己手绘的地图铺在桌子上,说道:“鞑子距离我们只有三条街,他们住的地方,原本是寺庙。灭佛之后,就空下来了。成为安顿使臣的地方。”
“佛寺的结构都差不多。”
“只是从我们这里到佛寺,穿过两条街。这里有巡逻的士卒。”
“日夜都有。”
吴哥城并不小。但是相对于古代世界来说,放在现代来看,也就是一个县城的规模。毕竟古代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就是大都市了。但在后世一个地级市都有可能人口超过百万了。
即便吴哥人已经努力分开两方了。但其实也就隔了两道街。
赵忠说道:“诸位,报效殿下的时候到了。我竭力打听,也没有打听清楚,鞑子来此到底是做什么的。”
“但,鞑子想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鞑子想做什么,都不能让他们做成,吴哥是一个大国。如果吴哥支持鞑子,对云南不是什么好事。”
“我要效仿班超,杀了鞑子使团。”
“这一战在别国都城做这样的事情,即便做成了。也生死难料。现在采取自愿原则。”
“不愿意留下的。可以去找王大临,他会带你们立即走。”
“回到船上。”
“留下来的人,就与我同生共死。”
“现在,谁留下,谁走?”
没有一个人动。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人天性就是抱团的。
一个领导是什么样的,他下面的大多也都是什么样子的。
赵忠也算混出头来,他跟随他在使团中的人,都是清一色的南宋遗民。有的是从云南跟随转到西海,但更多是南洋汉人商人,在南宋亡国之后,不得已迁居西海的。
离开祖国,才能更爱国。这或许是一个悖论。但是却也是事实。
大宋在的时候,这些海外侨民,其实不被南宋朝廷所重视。但是南洋各国,却因为南宋的存在,而对这些人礼遇有加。而今南宋亡国,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不得已迁居。
这种生活的落差,让他们对鞑子有切齿之恨。
更不要说,赵忠出使以来,所有人都赚得盆满钵满的。
自古以来,海上夹带都是传统。
赵忠出使,承担着开辟商路的任务,自己夹带的自然最值钱的货物。为云南赚钱的同时,也不妨碍为自己赚钱。赵忠不是吃独食的人。于是他们跑海一年多,比他们一辈子赚得钱都多。
这就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忠诚于云南。
单纯的信念是虚的。唯有信念加上利益,才是真真切切的。
国仇家恨也好。前程命运也好。在此刻,都驱动着他们,不顾生死,与鞑子见个高下。
赵忠见没有人退出,说道:“好。”
“大临,你回去。”
王大临说:“我也留下来,我对这里最熟悉。”
“你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赵忠从怀里拿出几封书信,说道:“这里面有一封书信是我遗表。还有给陈相公以及其余人的书信,也算给他们一个交代。你要帮我带出去。”
赵忠转过头,说道:“还有他们的遗书。”
*******
吴哥城建筑物都有两个元素。
一个是无处不在婆罗门雕像,一个就是水。
雕像是信仰,水是生活。
毕竟在东南亚这些地方,潮湿多雨,排水机构是最重要的。
而婆罗门教中,水更是圣洁之物,很多信仰场合也需要用到水。于是这样水池就更多。
很多街道路口,都有一尊两尊婆罗门教的雕像,还一些水渠或者水池。
这个吴哥普通的路口也是这样的。
有一个浅浅的水池。不过没人脚踝。常年有水,不仅仅是周围取水的地方,也是小孩子玩耍的地方。
只是这天夜里,从吴哥城两个地方,有两批人聚集起来。
赵忠吩咐身边的人说道:“见到吴哥士卒,不要纠缠,我们的目的是杀了鞑子使臣。”
贺胜对身边的人说道:“见了吴哥士卒,能杀就杀,不能杀就算了。先杀了云南的人再说。”
赵忠说道:“要干净利索。吴哥人很快就会反应过来的。”
贺胜说道:“吴哥人发现了也没有什么。就麻烦许多。所以,”他用手一向下一挥,说道:“明白。”
见吩咐到位了。赵忠深深看了一眼所有人,将手铳装上火药,说道:“行动。”
贺胜见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说道:“去吧。出发。我在这里等你的消息。”
贺胜觉得,有心算无心。这一战没有什么大不了。他就不参与了。他身份尊贵,一旦有一个万一,可就不好了。毕竟以贺胜的身份地位,只要不死,将来继承父亲的身份地位,也少不了荣华富贵。
他努力拼搏进取是一回事。但夜里鏖战。太多意外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这样的事情,他所不取。
他取了一本书,细细品读。等着好消息。
于是黑夜里,双方压低脚步上,匆匆而行。
赵忠心中很是平静。
他跟随陈宜中,见过很多大场面。今日之事,虽然事关重大。但说到底,不就是几十个人的火并。算不上什么大场面。更重要的是,他还有这个。
赵忠摸了一下火铳。
在云南,火铳已经大批量生产了。
当然了,这个大批量对于虞醒来说,远远不够。完全达不到汉军整体换装的地步。
但是对于一些要害部门,就已经能够配备。
比如赵忠。
赵忠出使在外,会遇见很多危险。于是,少府批给他们几十柄手铳。
虽然填装之后,仅仅能发射一发。再次填装是非常毫时间的,在近距离格斗中,几乎不可能开第二铳了。
但对于手铳来说,准头问题完美的解决了。
顶着对面的胸脯开,如果再打不准,那就不是火铳的问题了。
一路上也遇见过一些海盗,还有别的不晓事的。火铳也不是没有开过火,都发挥出极大的威力。
这也是今日他必胜的信心。
赵忠担心不是别的,而是战后。如何收场。
赵忠心中思忖,忽然听见远处有脚步声,顿时收拢心思,对身边的人说道:“别出声,当本地人。”
一行人沉默而行,对面同样的沉默的人。
双方就要擦肩而过。忽然赵忠听到对面一句话:“蚊子真多。”
是关中口音。
京兆贺家就在关中,贺胜的家将,自然是关中人居多。
赵忠心急电转。一瞬间闪过很多念头。
他很清楚一件事情,在南洋的汉人,大多是福建两广浙江人居多。关中人少之又少,几乎不可能遇见。他心中就有了判断,赵忠说道:“这位大人好。”
“好什么?”
对面不知道谁答应一句。
赵忠举起手铳已经对准了对方。
虞醒强调华夷之辨,在很多称呼上分外讲究,比如大人。其实唐宋称呼官员为大人,也是有的。是一种比较谄媚的做法。但是而今在云南,是断然不可的。
赵忠一问,正是确定对方的身份。再加上听见对方沉重的脚步声,立即明白,对方带了家伙。
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轰-----”赵忠开火。
对面出来执行任务,也是非常机警的。赵忠一动手,这边也纷纷出手。一瞬间双方就打在一起。手铳起了大作用,第一波手铳自然不可能个个命中,很多人太过激动,不知道打到什么地方去。
但总计还是撂放十几个人。
随即陷入短兵相接。
双方踩在脚踝深的水池中,奋力搏杀。
这种厮杀中,战场上一些手段反而不好使。什么样的人手段都有,什么挖眼睛,淘裆。只要能干死对方,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有人将对方按在水池中,死命压制头,硬生生淹死对方。
赵忠自诩武艺高强,但这一次也吃了不少亏。
身高体重不站优势,西北大汉个个人高马大,杀人如麻。赵忠的战斗经验,在他们面前并不站优。赵忠的武艺,在南宋武臣之中,引拔尖的了。但是能与赵忠想提拔论的蒙古武将,真是车载斗量。
这其实是拿南宋方面风气影响。
在蒙古能打,是真能被选拔到忽必烈身边。成为怯薛,从此平步青云。但是在南宋能打,有什么用处?
杨承泽等人,其实是南宋抵抗最坚定的四川宋军仅存的精华。他们其实并不具有代表性。
不过,最后的胜利还是赵忠他们的。
手铳的威力,不仅仅在于第一波带走十几个人,更是给鞑子带来极大的心理震慑。贺家家将,很多人到死都是懵圈的,不知道对面用了什么样的法术。
只是等赵忠清理这些人。吴哥士卒也姗姗来迟。
数以百计的吴哥人将他们给围了起来。
到底是吴哥都城,距离吴哥王宫,也不过几条街而已。出了这样的事情,岂能没有反应?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