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清化城陷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三十一章清化城陷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三十一章清化城陷
安南上皇反而笑了。
说道:“趁着天还没有亮,你帮我,送一封书信吧。”
随即咬破手指,在书信背面写下:“大好河山,尽付虞君。”给了陈日赫。安南上皇用袖子给陈日赫擦了一下面甲上的血。
安南上皇与陈日赫年龄相差十几岁。
此刻给他擦血,让安南上皇想起来,小时候给他擦脸。陈日赫小时候,吃东西就好像是猪拱,最容易吃的满脸都是了。
安南上皇语气平缓,说道:“先皇之血脉,也就剩下你我两人了。我的目标太大。走不了了。你还可以走。去吧,去找汉王虞醒,从此之后,就去虞醒麾下效力吧。别想太多。”
“走吧。”
“大哥------”
“休做小女儿态,你留下来又能如何啊?”
“出了清化城,西入山林,还是能逃一条命的。”
“我们一起走。”
“我说了。我目标太大。你不在,他们不会追,如果我不在。他们纵然穷尽天涯海角,也是要追的。到时候,你想走都走不了了。”
“快走吧。”
陈日赫血泪横流,向安南上皇磕头行礼,说道:“请大兄放心,我一定杀了陈庆余,为大哥报仇。”
安南上皇说道:“你到了汉王那里,一定好好做事,不想复国的事情了。”
安南上皇一阵苦笑。
如果说他死在鞑子手中,乃至于死在汉王手中。他决计不会给陈日赫如此交代。但是事情就这么荒唐。安南上皇从来秉持陈氏为先的原则,但他却被安南陈氏背叛。
这个国家,到底是谁的国?
安南上皇只觉得自己多年辛苦,都是嘲讽。
哪里还有复国之心。
“好好做事。汉王不是我。你再做出出格的事情,没有人给你兜底了。”
安南上皇一边说让让陈日赫走,一边内心中有千言万语要说。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尽。只能自己打断自己的话头。
“快走吧。”
陈日赫只能走了。
陈日赫一走,皇宫外面的防线瓦解,乱军大举而入。
陈庆余走在最前面,踩着鲜血走上大殿,见安南上皇高坐皇位,就如同寻常一样,不由暗暗佩服。行礼说道:“臣拜见陛下。”
“陈卿所来何事?”
“为天下着想,请陛下开城门投降。”
安南上皇冷笑说道:“皇帝何在?”
也就是他的儿子。
陈庆余说道:“没于乱兵中。”
“也好。”安南上皇说道:“你是要让也没于乱兵中吗?”
“陛下误会。皇帝亲持兵,入乱军中。臣等才保护不周的。”
“不错。”安南上皇闭上眼睛,流出两行泪,说道:“不愧为我儿子。我这个当父亲的。也不能让孩子笑话了。”
安南上皇所有动摇,所有顾虑。在此一刻,消失不见。
他长身而起,拔剑在手。
大喝道:“尔等上皇在此,谁敢上前。”
挺剑而出。
甲士们皆退。
安南上皇秉承数年,当安南皇帝十几年,对安南百姓来说,不算失德。对安南诸陈来说,也没有对不住他们的地方。很多士卒参与这一场叛变,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是上面指挥而已。
而今手刃上皇的罪名。
他们可不敢承担。
陈庆余二话不说弯弓搭箭,说道:“陛下,如此变得得罪了。”
一根长箭射在安南上皇身上。
随即身后稀稀拉拉十几根长箭射在安南上皇身上。安南上皇死死的看着陈庆余,倒地身亡,鲜血从他身下流出来。顺着台阶流下来。
陈庆余莫名的感到心安。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陈庆余对安南上皇提携之恩,已经转变成了深刻的杀意。
似乎安南上皇活着一天,他就浑身不舒服。
一方面,固然是安南上皇的存在,对他有威胁。
阿术需要的是一个能代替管理安南的人。并不一定是他陈庆余。这个角度来说,安南上皇如何肯投降,比陈庆余更合适。
而陈庆余今日已经得罪死了安南上皇。如果安南上皇再多掌权。他陈庆余会是什么下场?
另外一方面,陈庆余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
似乎安南上皇活着一天,他忘恩负义,弑君降敌的黑历史就会存在。安南上皇活着本身就是不停的提示所有人。
只有他死了。
这些黑历史似乎就不存在了。
“开城门,投降天兵。”陈庆余一声令下,亲手打开了清化城门,当打开清化城门一瞬间,阳光从城门的缝隙落在他脸上。
他只觉得有无限荣光加身。
“我,不,寡人乃是安南王。”
********
“什么?你再说一遍。”陈国峻抓住传令兵的衣襟,愤怒的大吼。
江北的大屠杀,对陈国峻来说,是危机也是际遇。
危机是,这大大的压缩了陈国峻的活动空间。但是也正是因为鞑子的大屠杀。将整个安南撕裂成两部分。一部分就是鞑子,一部分就是安南军与汉军。
这种划分是非常彻底。
一些小老百姓想的那种,不管你怎么打,我老老实实过自己的日子,根本不可能。
必须选边站。
而很多百姓只会选安南朝廷这边。
而且之前鞑子进县城驱赶人出来,还可以。但是大屠杀之后,已经不可能了。
在陈国峻主政时期,大量安南的粮食换了云南的兵甲。整个云南都不缺兵甲。鞑子每过一处,都要面临厮杀。甚至大屠杀之后,一个月之内下面上报,杀鞑子,斩首过万。
这里面固然有水分。
但也不多。
可以说鞑子一旦落单遇见安南人。双方必然厮杀。
一旦鞑子小队被发现,很有可能聚集数倍数十倍的壮丁,去围杀。根本不用动员。
但是,安南一方死伤更惨重。
陈国峻麾下的将领都换了一茬了。
毕竟在大平原上,只要被鞑子盯上,就会被围杀。而各地百姓死伤就更不计其数了。
可以说,安南北部,正一点点的变成一片白地。
对陈国峻来说,局面越发艰难了。
之前还可以从各地找一些粮食,不管是陈国峻事先预备的。还是陈国峻的号召力,让当地人捐献。而今却万万不能了。
因为,城池是鞑子首先下手的目标。
江北几十座大小县城,要么被屠杀要么被驱赶。至于粮食。都被鞑子征召走了。陈国峻麾下的人越来越多,人均粮食却越来越少。
而一些偏远的村落,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
陈国峻已经将一些部分人迁徙到安南西北的太原,高平等地区。
这里都是山区。
本来就人烟不多,是支撑不起多少人口的。
更多就是节约粮食。
从陈国峻开始。每一个人限制口粮,还自发成立敢死队。进入鞑子控制范围内打粮食,也就是抢劫鞑子的粮食。
成功率,可想而知。
成功了。也未必能活着回来。
就这样,也有人抢着去。因为这些人能吃一顿饱饭。
战争以前所未有的残酷形势展开。
陈国峻已经有心理准备,接受任何噩耗了。
包括自己突然战死。
但万万没有想到,清化陷落了。上皇父子战死。
更让陈国峻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并不是死在鞑子手中的。而是死在安南诸陈手中。
陈国峻因为艰苦斗争而瘦脱了相的脸,愤怒的几乎要将眼珠崩出来。让人不敢多说一句话。
陈国峻知道,不能迁怒于人的。
只是,他更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其实清化存在不存在,都影响不了江北的战事。纵然清化那边大胜,也不可能将军队派过红河来支援他们。
但是越发艰苦的战斗,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就有一样东西,就越发珍贵。
那就是人心。
是什么让这么多人,宁肯饿着肚子愿意与鞑子决一死战。
一方面固然是鞑子的暴虐。
另外一方面,就是安南陈氏正统。
前文说过,安南陈氏外戚出身,统治安南到现在不足百年,正处于一个王朝前期鼎盛时期,朝廷大权并没有转移,安南陈氏一开始确定的就是宗室为先的统治原则。
而现在,安南陈氏把持内外大权,统治阶级稳固。
安南陈氏中,也算人才辈出。
有陈国峻,等一众将领,舍生忘死。
陈国峻麾下将领,宗室将领战死的不可胜数。可以说安南陈氏敢战的男丁,大多都在陈国峻麾下。与鞑子大战之时,宁死不屈,与敌协亡的人大有人在。
正因为如此。
陈国峻才能凝聚人心士气。
而今的江北,安南陈氏之前的统治根基,早就荡然无存了。
而今陈国峻的统治根基,就是杀鞑子。
是陈国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杀鞑子。是陈氏子弟,舍生忘死杀鞑子。
而今安南上皇死在安南诸陈手中,这些人投降了鞑子。
如何让下面信服,安南陈氏会继续带领他们与鞑子打下去?
对江北百姓来说,而今局面,谁都可以投降,他们绝不投降。
他们无数亲人都死在鞑子手中了。
他们宁肯也死在鞑子手中,也算一家团聚。
谁投降,他们杀谁。
这种变化,就类似于鞑子灭南宋的形势变化一样。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