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不指南方不肯休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三章不指南方不肯休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三章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叹息一声,他有些可怜真金太子的。
真金太子双眼中充满了真诚,文天祥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实意的,越是如此,文天祥就越觉得真金太子可怜。
或后世的词,这一双眼睛清澈而愚蠢。
文天祥今日心情不错。之前都厉声斥责。今天反而愿意与这个傻的冒泡的太子多聊几句。
“或许,能从他嘴里套套话。”文天祥心中暗道。他还是怀疑汪元量说的话,未必是真的。太离奇,太像假的了。
文天祥说道:“真金太子,你可以选择你的父母?”
“不能。”
“你能选择你是男是女吗?”
“自然不能。”
文天祥笑道:“那你凭什么能选择你自己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吗?”
“人这一辈子有些东西,是先天带的,不可改变的。你是蒙古人。也只能是蒙古人。你只能依靠蒙古人治理天下,不依靠蒙古人治理天下。首先杀你的就是蒙古人。而汉人只会觉得,你们蒙古人内斗。不会支持你。”
“到时候,你连自己都不能保全。还谈什么治平天下?”
真金太子听了文天祥的话,好像一柄尖刀刺进胸膛。
这个道路,真金太子不是不知道。
忽必烈反复给他说的,不就是这个道路。
元朝,只能是蒙古人的元朝。不是汉人的元朝。
但是问题是真金看得分明。蒙古人少。而且不读书,不精通治理天下。太平久了。各项大权都会落在汉人手中。更重要的是,汉人的战斗力其实不弱的。北方汉军,为蒙古人定鼎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不能将汉人纳入国家统治集团。
那么将来大元朝的结果,并不会好。
真金太子绝非蠢人,只是看得太明白了。
“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失为一代明君。”真金太子大声抗辩。
文天祥笑道:“北朝史学如此之差?难道不给你讲六镇之乱?”
文天祥没有兴趣给真金太子详细讲六镇之乱。就三言两句概括了。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留在平城附近的鲜卑贵族失去了权力。导致鲜卑贵族势力与洛阳离心离得,最后驻扎在草原上的六镇势力,掀起了叛乱。直接将北魏分成了东魏与西魏,后面衍生出北周与北齐。
赫赫有名的陇西贵族集团就是成型在这个时间段。
也就是说,从整体文明进程来说,北魏孝文帝全面汉化的主张,是对。是正确的。是从野蛮到先进的。但在北魏朝廷看来,北魏孝文帝之后,整个北魏就陷入深深的割裂之中。
北魏孝文帝一死,这个深入骨髓的伤口。一下子将北魏炸得粉碎。
他的成果是被隋唐继承了。
真金太子脸色铁青。
他不是不知道六镇之乱,作为一个精通汉学的太子,他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听人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六镇之乱。北朝大儒,许衡等人,学问真的不如文天祥吗?
真金太子不敢确定。
但是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个想法:“并不是,是他们不想让我有这样的想法。”
一个一心汉化的蒙古太子,才是他们所想要的。
汉人潜势力如此之大,自然想在蒙古朝廷中占据高位。但是政治争夺从来是残酷的。你多一点,别人就少一点。
蒙古人是傻子,才会将只觉得权力拱手相让。
真金太子登基,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机会。
至于,大元朝廷国祚如何?
天啊,我们很多人连大宋国祚都不在乎,你问我大元朝国祚,关我屁事。
一瞬间,真金内心中有什么东西崩溃了。
他一直以为自己的老师,是真正大儒,是君子。而今忽然看见,他们华丽衣服之下的虱子。那种感觉,直接动摇了真金的信念。
这只能说,真金自己对汉文化了解太少。
他并不知道,中国士大夫讲究左右君上才是大忠。给皇帝灌输他们的价值观,才是真正大儒该做的事情。
真金咆哮道:“你不答应就会死。”
文天祥淡然说道:“有断头饭吗?我想吃点好的。算了,蛮夷也没有什么好吃的。”
文天祥当年也是一个玩主,号称食前方丈。也就是身前一丈的局面,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
南宋士风奢靡,文天祥又是少年得志中状元。难免有一段放荡形骸的日子。
只是后来大局悬危,再也食不甘味。
比起他当年春风得意,踏遍临安花的时候鞑子也只有烤羊肉,还算不错,其他的都不入他眼。
真金太子愣住了。
他早就知道文天祥不怕死,以生死胁迫文天祥。只是自取其辱。只是他刚刚破防了。被文天祥撮中痛处了。维持不住体面了。
文天祥说道:“真金太子,我现在也是将死之人了。你可以给我说说,崖山之后,各地宋军的情况怎么样了吗?”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办法。
文天祥本来想旁敲侧击的。但是真金太子显然太嫩了。旁敲侧击,恐怕他听不懂。
真金太子说道:“烟消云散。”
“陈宜中陈相何在?”
真金太子略略一顿,说道:“在云南。”
“在云南。”文天祥内心狂喜,暗道:“汪元量说的是真的。”
“朝廷没有亡。汉统没有绝。”
文天祥强行压制自己的激动,表现出几分疑惑说道:“他怎么会在云南?”
真金太子既然开了口,也不觉得有什么可隐瞒的。说道:“云南虞醒,虞允文五世孙,他这几年,割据云南,霍乱一方。自称汉王。其实如果没有他。我还能保住丞相。而今现在因为有他在,牵动天下局势。才有我今日一行。”
“我刚刚说的是真的。”
“丞相如果不答应,归降大元。明日的这个时候,就是你的忌日。”
“这是我父皇的意思。”
“我也改变不了。”
“哈哈哈------”文天祥再也不用压抑自己内心中的喜悦了。说道:“多谢太子,这是我几年听过的最好的消息。太子自去禀报。就说我文某,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了。”
文天祥等得这一天。不知道说得是云南崛起与西南,给天下带来的新希望。
还是鞑子要杀他,给他的人生画上一个句号。
或许,两者都有。
真金太子心乱如麻。
一方面他真正理解什么叫做国士无双。
文天祥在某些事情看法上,与忽必烈殊途同归。
真表现了文天祥的价值。
如果他能得到文天祥的真心辅佐。他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就有办法。
另外一方面。
他更明白,大元朝这个困境。就真的没有解法吗?
*******
“什么?文丞相要弃市?”汪元量说道:“之前不是好好的吗?”
“我也不知道。听说阿合马说的,南方动荡,多因为南宋遗民不臣服。让文丞相必须投降,去招抚。如果不------”叶李说道。
汪元量说道:“文丞相怎么肯答应?”
“所以------”叶李叹息一声。
汪元量跌坐椅子上。
他虽然早知道有这一天。但是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却实在难以接受。
“如果再等几年,如果汉王殿下能够抓住鞑子一个重要人物与鞑子交换----,如果------”
汪元量心中有无数如果。
此刻都化为泡影。
只能去送文天祥最后一程。
******
处死文天祥的消息,传得并不广。
该知道人都知道了。但对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活着已经够累,其实并不知道文天祥是何人?
当囚车从天牢运出的时候,已经有上百人来送行。
都是江南士大夫以及文家家眷。
汪元量自然也在其中。
文天祥还是得到了真金太子的优待,换了一身衣服,沐浴更衣。虽然还是瘦骨嶙峋,但已经不是在地牢之中,蓬头垢面的样子。看上去居然有几分神采奕奕。
到了地方之后,狱卒给文天祥最后的时间。
让他见一见其他人。
文天祥看了周围,远远看到了自己二弟文璧。
却目光转移开来。没有多看一眼。
文天祥兄弟四人。老三早夭,活下来的只有两个人。文璧也是进士出身,一直跟随文天祥作战。在崖山陷落,文天祥被俘,作为文璧才以惠州知府的身份投降鞑子。
文天祥可以理解文璧。
毕竟大势已去。再抵抗已经看不到一点希望了。只有他投降,才能保全惠州百姓,以及文家上下。
只是,文天祥内心中实在过不去。
文天祥并非铁石心肠,自然想让自己的家族活下去。但是他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么多满门忠烈。
他们追随他抗元,落得如此下场。他文家却例外?
九泉之下,他如何应对?
只要当作看不见,听不见。从此文家是文家,文天祥是文天祥,即便临死之前,文天祥也不愿意与弟弟多说一句话。
或许这样,对彼此都好。
文天祥目光从弟弟通红的双眼上移开,说道:
“请汪琴师过来一趟吧。”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